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备战备战 20132013 高考生物高考生物 6 6 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 1111 种群和群落种群和群落 2012 2012 年高考试题年高考试题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1 2012 重庆高考 4 题 4 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变化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为有效防止蝗灾 应在 a 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 a b 段 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 c 点出现 D 控制种群数量在 d e 水平 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2 2012 天津高考 4 下列实验操作难呢过达到预期结果的是 A 在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实验中 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技术细胞 总数的比例 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 2 B 在 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实验中 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 块的体积之比 能反应 NaOH 进入琼脂快的速率 C 在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实验中 培养期内共三次取样测定密度 即可准确绘制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 D 在 探究 a 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实验中 用高浓度的 a 萘乙酸溶液浸 泡插条基部一天后 观察生根情况以确定最适浓度 3 2012 广东高考 4 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B 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 C 土壤盐碱度不同 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D 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 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4 2012 福建高考 3 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 进行物种丰 富度的调查 结果如图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3 A 纯茶园物种变化幅度最小 不易产生暴发性虫害 B 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 10 月份时最大 C 梨茶间作园的营养结构在 6 月份时最为复杂 D 人类生产活动不会改变茶园的群落结构 5 2012 年高考全国卷 4 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 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C 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D 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木层的水平结构 6 2012 年高考全国卷 3 一块农田中有豌豆 杂草 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 其中属于 竞争关系的是 4 A 田鼠和杂草 B 豌豆和杂草 C 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 D 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 7 2012 浙江高考 5 右下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 植物 旅鼠之间数量 变化关系的示意图 图中不同阴影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得个体数量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 A 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 B 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 K 值上下波动 C 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调节的 D 旅鼠的天敌 植物 旅鼠之间数量的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 8 2012 高考全国新课标卷 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 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5 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 6 个月 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 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 关于该种群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该种群 10 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 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 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 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9 2012 北京高考 3 金合欢蚁生活在金合欢树上 以金合欢树的花蜜等为食 同时也保护 金合欢树免受其他植食动物的伤害 如果去除金合欢蚁 则金合欢树的生长减缓且存活率 降低 由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A 金合欢蚁从金合欢树获得能量 B 金合欢蚁为自己驱逐竞争者 C 金合欢蚁为金合欢树驱逐竞争者 D 金合欢蚁和金合欢树共同 协同 进化 6 10 2012 海南卷 21 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下列 做法错误的是 A 随机取样 B 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C 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 D 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11 2012 海南卷 17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B 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单 C 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 D 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 12 2012 上海卷 21 下图代表一定区域中不同物种的分布状况 其中物种多样性最高 的是 7 二 非选择题二 非选择题 13 2012 山东高考 26 右图中 曲线 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 境容纳量后 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 1 图中曲线 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 当曲线 趋近零时 对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 保护的措施 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 发 生改变 进而导致物种进化 2 若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 当其数量下降 且其他条件不变时 流向该营养 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 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中间关系是 3 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 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 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 这体 现了生态系统的 功能 4 人脑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过度利用也会导致出现图中的三种情况 16 世纪以来 世界人口表现为 J 型增长 因此需控制 J 型增长数学方程式中 参数 以实 8 现人口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协调发展 14 2012 广东高考 27 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养殖 能适应咸 淡水环境 1 当罗非鱼由淡水进入咸水 机体会大量脱水 细胞外液渗透压 渗 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 并将兴奋传给 促使其释放 该物质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使尿量减少以适应咸水环境 2 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 其监测数据显示 a e 段这种罗非鱼的 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 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 FNE 一段时 间后 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 见图 9 图中显示 罗非鱼种群在 a b 段 呈 型增长 据图推测 FNE 最可能是在 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 在捕食 9 压力下 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 3 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 该水库出现水华现象 浮游动物和鱼类均受到影响 请用文字和箭头描述藻毒素从产毒藻逐级积累到 FNE 体内的途径 15 2012 高考全国新课标卷 32 某草原上生活着鹿 兔 狼和狐等生物 雄鹿有角 雌鹿 无角 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 生殖季节除外 有人提出 鹿角效应 假 10 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 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 降低被捕食的风险 回答下列问题 1 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 填 不同 或 同一 种群 2 草 鹿 兔 狼 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 填 种群 群落 或 生态系统 3 为探究 鹿角效应 假说是否成立 某同学用狗 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 回来 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 3 组实验 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 2 个相同项圈 乙组同时 抛出两个相同棍棒 丙组则同时抛出一个项圈和一个棍棒 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 漂浮物的时间 若丙组平均时间 填 大于 等于 或 小于 其他两组 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 测试时要求甲 乙 丙 3 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 填 相同 或 不同 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该草原上的 2011 2011 年高考试题年高考试题 1 2011 北京卷 在生态学研究中 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A 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 B 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 C 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 D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 富 度 答案 D 11 解析 丰富度是群落水平的概念 指的是生活在某区域的生物的种类数量 乌尔黄 鼠是一个物种 2 2011 浙江卷 下表是调查野山羊种群生存羊的原始数据 若把表中数据转换为种 群存活曲线图并进行分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年龄 年 01 0 1 1 1 2 1 3 存活数 只 1 000 8 01 7 89 7 76 7 64 7 34 6 88 6 40 5 71 4 39 2 52 9 6 死亡数 只 1 99 1 2 1 3 1 2 3 0 4 6 4 8 6 9 1 32 1 87 1 56 9 0 A 存活曲线图中横坐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年龄 纵坐标的来源于存活数 B 该种群的存活曲线呈凹形 类型 C 该种群中大多数个体在平均生理年龄后死亡 D 分析存活曲线可知该种群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3 2011 全国卷 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 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 象的叙述 正确 A 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 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 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 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群落的结构 任何群落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4 2011 江苏卷 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 不同海拔 12 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 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垂 直带 海 拔 35 00 植 被类 型 热 带季雨 林 常绿阔 叶林 常绿落 叶混交林 针阔混 交林 针叶林高 寒灌丛 草甸 蝶 类种 数 349452201136125100 A 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B 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 C 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 D 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 6 2011 江苏卷 在野外试验站 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 不同初始密度 1 13 和 20 头 叶 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 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 数量相同的棉叶 结果如下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 可能与迁出有关 B 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 可能与迁入有关 7 2011 重庆卷 2008 年 在重庆武隆某地下洞穴的水体中发现了一种数量少 眼 睛退化的 盲鱼 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A 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B 种群密度是限制盲鱼种群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 C 洞内水体中溶解氧的增加将提高盲鱼种群的K值 D 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生物多样性间接使用价值 14 2010 2010 年高考试题年高考试题 1 1010 全国卷全国卷 1 1 3 下列四种现象中 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 A 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 CO2含量的变化 B 条件适宜 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 C 一个细胞周期中 DNA 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D 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2 2 1010 全国卷全国卷 1 1 4 关于在自然条件下 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 A a 频率的叙述 错误的是 15 A 一般来说 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B 持续选择条件下 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 0 C 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D 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3 3 1010 浙江卷 浙江卷 3 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 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 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 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 变化的叙述 错误的是 若 a 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 但食物量不变 则 a 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 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 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 幅走过 b 点 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 下降趋势与 b c 段相似 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 波动趋势与 c d 段相似 4 10 海南卷 17 甲 乙 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 其年龄组成见表 三个种群年龄 结构的类型为 个体数 年龄期 甲乙丙 幼年期 600400200 成年期 400400400 16 A 甲是增长型 乙是稳定型 丙是衰退型 B 甲是稳定型 乙是增长型 丙是衰退型 C 甲是增长型 乙是增长型 丙是衰退型 D 甲 乙 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 5 10 海南卷 18 某同学拟一个面积为 100hm2 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 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 其中最可行的是 C A 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 设置 1 个 1m2 样方 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C 随机设置 1m2 样方若干 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D 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 1m2 样方若干 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6 10 海南卷 19 某弃耕农田植物 种类 40 年间的变化情况见表 有关该地群落变 化的叙述 错误的是 物种数量 年数 植物类别 14152540 草本 2827263034 灌木 0341219 乔木 0001423 总计 2830305676 A 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 B 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 C 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D 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 答案 B 老年期 200400600 17 解析 在一个起初没有生命的地方开始发生演替 才叫做初级演替 该地群落发生 了次生演替 7 7 1010 福建卷 福建卷 26 26 II 棉蚜虫蚜体型微小 能附着于棉花植林上生活繁殖 以吸取 棉花汁液为食 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监测 科研小组从某年 6 月 lO 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 群数量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如下图 1 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 2 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 法 据表分析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 增长曲线呈 型 在 日期 左右棉蚜种群增长量最大 3 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 会导致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 增大 不变 减小 8 8 1010 福建卷 福建卷 3030 某石质海滩的潮间带由大小不一的水坑和水坑间的凸出基质两类环 境组成 主要生长着浒苔 角叉苔等海藻和滨螺 岸蟹等动物 岸蟹主要以滨螺等小动物 为食 其主要天敌是海鸥 有人选择大小 深度等相似的两个自然水坑 A B 把 B 坑中的全部滨螺 233 只 调查日 期 月 日 6 l0 6 15 6 206 25 6 30 7 5 7 10 7 15 7 20 棉蚜数 量 只 株 0 424 794l 58261 731181 941976 962175 632171 462173 23 18 捉出 移人几乎无滨螺的 A 坑 研究滨螺对海藻及岸蟹种群的影响 结果如图所示 图 A 中浒苔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从种间关系角度看 浒 苔和角叉苔是 关系 水坑中岸蟹种群密度与 海藻的种 群相对数量呈正相关 研究发现 此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有利于岸蟹躲避天敌 而另一种 海藻占优势的环境则相反 请据此解释 B 坑中的滨螺在移出前数量较多的原因 本研究涉及到的生物构成的最长食物链为 2 通过对水坑和凸出基质这两类微型生态系统中滨螺密度和海藻物种数的调查 绘制 成图 C 在滨螺极稀少的情况下 如果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 多样性 需要优先保护的是 生态系统 这种保护措施属于 当滨螺密度长期保持在 100 200 只 m2 时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高 19 2009 2009 年高考试题年高考试题 1 09 全国卷 5 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A 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 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 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 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 一种数量增加 另一种数量减少 2 09 安徽卷 3 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 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 结果如下表 时间 天 15913172125293337 20 成虫数 只 6102871131207270302327341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 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 第 13 25 天 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 第 17 29 天 成虫增长率上升 死亡率下降 C 第 21 37 天 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 第 1 37 天 成虫数量成 J 型增长 答案 C 解析 第 13 25 天 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丰富 环境条件适宜 第 17 29 天 成虫增长率下降 第 21 37 天 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 第 37 天 种群密度达到最大 有关 第 1 37 天 成虫数量成 S 型增长 所以 C 正确 3 09 山东卷 6 右图曲线 a b 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 下列分 析错误的是 A 曲线 a 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 营养级较 高 B 依据曲线 b 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 C 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 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D 种群密度为 d 时 曲线 b 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 4 09 广东理基 50 太平洋一个小岛上的某野兔种群数量变化如下表 年份 年 1920192519301935194019451950 数量 百 只 130200398990135012901190 21 该种群变化率最大的时期为 A 1925 年 1930 年 B 1930 年 1935 年 C 1940 年 1945 年 D 1945 年 1950 年 5 09 广东卷 11 下列叙述中 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A 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 每毫升河水中有 9 个大肠杆菌 C 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 木棉树在路旁每隔 5 米种植 6 09 海南卷 18 在自然状态下 某一桦树林中出现了云杉树苗 云杉长大后 高度超 过桦树林 桦树不如云杉耐阴 而逐渐减少 最终形成以云杉为主的树林 这种现象是 A 初生演替 B 生物入侵 C 生物进化 D 种间竟争 答案 D 7 09 江苏卷 27 7 分 红豆杉是我国珍贵濒危树种 南京中山植物园于上世纪 50 年代从江西引进一些幼苗种植于园内 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繁殖 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种群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植物园引种栽培红豆杉的措施属于 2 如果对红豆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 常用的方法是 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 h 分为 5 级 每一级的植株数量见下表 等级a 级b 级C 级d 级e 级 22 高度 cm h 1010 h 3030 h lOO 100300 数量 株 1206232166 根据表中数据 在答题卡上的坐标图中画出该种群各级别的植株数量柱状图 3 由表可以看出 此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 4 研究表明 红豆杉的种子成熟后被某种鸟类吞食 果肉状的假种皮被消化而种子 随粪便散播到山坡上再萌发生长 从种间关系看 鸟类与红豆杉之间存在 关系 答案 1 迁地保护 易地保护 8 09 辽宁 宁夏卷 32 11 分 跳虫 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 对动植物的分解起重要作用 请回答 1 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 身体 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 常采用吸 23 虫器等进行采集 2 先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 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 理由是 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 最好选择吸虫器 理由是 3 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 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 若他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 酵母菌为食 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 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 若 跳虫种群所含能量增长 nKJ 则跳虫消耗的酵母菌所储存的能量至少为 KJ 9 09 山东卷 4 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 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 状 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 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 使污染物块速分解 由此 推知 该反应器 A 能够实现物质循环 B 主要处理有机污染 C 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24 D 存在能量输入 传递 转化和散失 10 09 天津卷 5 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 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 据图分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 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 乙生态系统在 S 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乙生态系统在 S 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 A B C D 11 09 浙江卷 6 经调查 某生态系统中 Y X Z 分别为第一 第二和第三营养级 每 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 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 一段时间后个体 数量发生变化 结果如图乙所示 2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 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 B Z 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 C Y 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 D X 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 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 12 09 广东理基 51 图 11 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其中 11 分别代 表不同的营养级 E1 E2 代表能量的形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是初级消费者 B 为分解者 C E1 为太阳能 E2 为热能 D 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13 09 广东文基 73 图 11 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关于 26 此食物网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该食物网共有 4 条食物链 B 野兔 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 C 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 D 如果土壤受到污染 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食物网的相关知识 食物链有 6 条 所以 A 错 14 09 福建卷 2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B 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C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D 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 食物网越复杂 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15 09 重庆卷 5 题图 5 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 h i j k 表示不 同用途的有机物 j 是未利用部分 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进入该生态系统的 2 CO 量与各 h 产生的 2 CO 总量相等 27 B 生产者 i 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有机物的量 C 流向分解者的 k 可悲生产这直接吸收利用 D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 流向分解者的解者须经分解者分解才能被生产者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能循环利用 而 能量逐级递减不能循环利用 要注意图形的识别与知识的联系 此题为中难题 理解分析 类 16 09 广东卷 14 右图为南极某海域 的食物链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 此食物网共有 6 条食物链 B 硅藻既是生产者 又是分解者 C 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 级 D 严禁过度捕杀蓝鲸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 答案 C 解析 此食物网共有 8 条食物链 硅藻是植物 属于生产者 不是分解者 生产者 遭到破坏对食物网的影响最大 而磷虾在每一条食物链中都是第二营养级 所以 C 项对 17 09 广东卷 16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 A 心猿意马 B 飞蛾扑火 C 花香引蝶 D 老马识途 18 09 江苏卷 17 下列 4 种现象中 不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 28 的是 A 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 B 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爆发 C 饲养牛 羊等动物 成本低 产量高 D 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 19 09 全国卷 34 10 分 某种植玉米的农场 其收获的玉米子粒即作为鸡的饲料 也可作为人的粮食 玉米的 秸秆则加工成饲料喂牛 生产的牛和鸡供人食用 人 牛 鸡的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 的沼气作为能源 沼渣 沼液作为种植玉米的肥料 据此回答 不考虑空间因素 1 请绘制由鸡 牛 玉米和人组成的食物网 2 牛与鸡之间 有 无 竞争关系 理由是 人与鸡 的种间关系是 人与牛的种间关系是 3 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 所固定的 无机环境中的 碳以 形式进入该人工群落 4 假设该农场将生产玉米的 1 3 作为饲料养鸡 2 3 供人食用 生产出的鸡供人食 用 现调整为 2 3 的玉米养鸡 1 3 供人食用 生产出的鸡仍供人食用 理论上 该农场 供养的人数将 增多 不变 减少 理由是 29 20 09 北京卷 30 16 分 为研究森林群落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美国一研究小组在某无人居住的落叶 林区进行了 3 年实验 实验区是两个毗邻的山谷 编号 1 2 两个山谷各有一条小溪 1965年冬 研究人员将 2 号山谷中的树木全部砍倒留在原地 通过连续测定两条小溪下游 的出水量和硝酸盐含量 发现 2 号山谷小溪出水量比树木砍倒前升高近 40 两条小溪中 的硝酸盐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30 请回答问题 1 大气中的 N2 进入该森林群落的两种途径有 在森林群落中 能从环境 中直接吸收含氮无机物的两大类生物是 2 氮元素以 N2 NO3 和 的形式被生物吸收 进入细胞后主要用于合成 两类生物大分子 3 图中显示 1 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出现季节性规律变化 其原因是不同季 节生物 4 1966 年 5 月后 2 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急剧升高 主要的两个原因是 5 硝酸盐含量过高的水不宜饮用 在人体消化道中 硝酸盐可转变成亚硝酸盐 NO2 能使 DNA 中 C G 碱基对中的 C 脱氨成为 U 上述发生突变的碱基对经两次复制后 在该位点上产生的碱基对新类型是 6 氮元素从森林群落输出的两种途径是 7 该实验结果说明森林群落中植被的两个主要作用是 31 32 22 09 广东卷 32 8 分 为加强水体治理 珠江流域某城市构建了较大面积的人工湿地 1 当污染物随水流进入该湿地时 湿地水体中碳元素的迁移和转化途径如下图 请 用箭头和文字补充虚线框中的碳转化途径 2 一段时间后 湿地中出现了轮虫等浮游动物 可控制绿藻等浮游植物的增殖 管 理员还放养了一些鱼和鸭 为城市增添自然气息 请写出可能存在食物链 两条 3 如果含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进入该系统 请根据生态学基本原理 指出可能产生 哪些负面影响 33 23 09 海南卷 24 9 分 某种植物上栖息着一定数量的甲 乙两种昆虫和蜘蛛 甲 乙两种昆虫均以该植物为 食 蜘蛛以乙昆虫为食 甲昆虫在白天活动 乙昆虫在夜晚活动 甲昆虫采 该种植物的 叶片后 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 X X 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 也能驱赶乙昆虫 请回 答 1 上述现象中 X 分别在 之间进行传递 2 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 分别是 和 影响乙昆虫活动的 信息种类是 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所利用的信息种类的 3 若在上述植物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 X 短期内该植物上甲昆虫天敌和乙昆虫天 敌数量的变化是 24 09 广东卷 13 目前气象预报中有 紫外线指数 的内容 提醒市民注意避免紫外 线伤害 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 A 滥伐森林 B 水体污染 C 南极冰川融化 D 臭氧层破坏 答案 D 解析 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吸收 200 300 纳米 nm 的阳光紫外线辐射 因此臭氧层 被破坏可使阳光中紫外辐射到地球表面的量大大增加 从而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危害 25 09 上海理综卷 19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 K E 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 破 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 牧童经济 下列现象不是由 牧童经济 模式造成的是 A 沙尘暴频发 B 火山爆发 C 温室效应加剧 D 湿地内物种减少 34 答案 B 解析 本题是信息题 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 牧童经济 模式是对自然界进行掠 夺 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 是人为的行为对生态的破坏 所以答案中温室效应加剧 是 牧童经 2008 年高考试题 1 08 广东理基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 错误的是 2 08 海南生物 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 形成了杂草地 该草地群落中 A 物种组成比甘蔗田简单 B 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C 物种组成比甘蔗田复杂 D 植物没有垂直结构 答案 C 3 08 广东生物 菟丝子叶片退化 茎黄色或黄褐色 常生长于龙眼 柑橘等果树的 树冠层 下列有关莬丝子和果树关系的叙述 正确的是 4 08 全国 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 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下图 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 丙 一段时期后 该水池甲 乙 丙三个种 群中仅剩一个种群 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 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35 B 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 最终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能物流配送系统服务采购合同
- 2025年高端办公设备租赁管理协议范本
- 2025年绿色环保物流中心租赁合同
- 2025年智慧社区公共设施升级改造及运维合作协议
- 2025年度高校与企业联合研发项目知识产权保护合同
- 2025年生态农业玉米种植与电商平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科研机构博士研究员专项招聘与就业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科技园区创新中心场地租赁及研发合作合同
- 2025年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及物流配送服务合同模板
- 2025年航空货运代理与快递公司深度合作服务合同
- 公众责任保险附加电梯责任保险
- 儿童智能玩具调研报告
-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民事判决书
- 供配电技术基本知识课件
- 应急信息报送制度
- 铁道车辆构造与检修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铜矿石买卖合同(标准版)
- 浙人美2011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水资源》教案及教学反思
- 西餐烹调工艺与实训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2023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3297企业文化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北京市建筑施工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培训考核试卷(A-B-C-D-E)【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