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宜居城镇的探索和实践.doc_第1页
建设宜居城镇的探索和实践.doc_第2页
建设宜居城镇的探索和实践.doc_第3页
建设宜居城镇的探索和实践.doc_第4页
建设宜居城镇的探索和实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宜居和谐城镇建设的研究-以南阳镇平县城镇建设为例 作者:白笛(河南南阳*镇平县委党校,河南 南阳 474250) 发布时间: 2009-1-15摘要:安居才能乐业,进入二十一世纪,宜居城市开始广泛进入人们视野。但关于“宜居城市”尚没有形成统一准确的概念,国内外关于宜居城市的理论尚未完全成熟。“宜居”从字面解释就是“宜于居住”,基本内涵应当包括政治稳定、经济富裕、社会安定、生活便捷、景观舒适、邻里和谐等方面。宜居和谐城镇就意味着应当以人为本,满足城市各阶层人群的居住、生活、工作、休憩、消费等各方面的需求,同时能够实现城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宜居;和谐城镇建设;南阳镇平镇平县地处河南省西南部,总面积1500平方公里,辖12镇11乡409个行政村,总人口95.1万人。经济的相对发达,民间财富的较为雄厚,使城镇居民普遍对居住质量要求较高。眼下,到过镇平的人都会有一种全新的感觉:道路宽敞,新楼挺拔,一派蓬勃发展的新景象。近年来镇平县房产管理局大力发展住宅与房地产业,实行老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相结合的办法,一方面采取置换、收购、联合开发等多种形式,完成了“太极小区”、“镇房大厦”、“察院小区”、“府西小区”、“鄢庄家属院”等10多个住宅小区的改造建设;另一方面着力打造高品质新型住区:“电力广场小区”环绕占地1万平方米的大型广场而建,开窗即见景,出门可健身;城北新区“和平花园”, 由原镇平县人民公园改造后的“玉鼎花园”, 东郊林地的人文社区“园丁苑”, 定向建设的“检察小区”以及“健康小区”,“地质花园”等众多设计新颖、功能齐全的住宅小区星罗棋布,这些项目从不同方面体现了人文居住理念,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多层次住房需求。2007年,县城建筑面积在两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已达16个,建筑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8个,商品住宅每平方米平均售价967元,人均居住面积已达28平方米,物业管理覆盖面达70。可以肯定的是,目前镇平县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及居住环境正面临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较之过去有极大的改善。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问题和不足:首先,镇平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有着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如何更为充分地利用自身优势,在城镇化进程中体现出镇平特色,避免千城一面,打造出一张与众不同的城市名片?其次,目前县城房产价格居高不下,住房状况越来越体现出贫富差距,很多城镇居民开始盲目追求住房环境的高品位,省吃俭用购买高档房,居住环境改善了,生活质量却下降了,如何更好解决城镇中、低层收入阶层居民的住房问题?再次,城镇工业化进程中环境污染加剧,部分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违法排污直接影响到沿线居民的居住环境,如何更好地解决环保问题?最后,住区缺乏人性化的交流空间,人际关系淡漠,如何加强住区居民间的相互沟通,更多的关注儿童、老年群体的生活环境?古时孟母三迁,旨在寻找一个适合子女成长的理想居所,今天,成渝两地多年的口水仗,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了两种不同宜居理念的对抗。宜居不仅要宜生活,还要宜工作、宜休闲,要满足我们的娱乐、医疗、健康、教育、交通等等要求。针对镇平实际,对如何构建宜居和谐镇平,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尊重历史和传统,继续把玉文化品牌做大、做亮 一位建筑师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可以看出这个城市居民的追求是什么?镇平有着4000多年的玉加工历史,近年来,全县依靠特色支撑,把城镇建设准确定位于玉文化商贸城。但至目前,除石佛寺镇在这方面成效显著外,全县的玉文化氛围并不浓厚。荣获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的石佛寺镇,多年来致力于打造玉乡品牌,有集商贸、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玉雕湾,湿地公园白鹭、白鹤、野鸭成群,人们白天营业销售,晚上来到玉文化中心散步、唱歌、健身,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以镇平县城来说,在南阳市几届玉雕节与石佛寺镇玉乡称号的夹缝之中生存艰难,城区内“玉雕大世界”门庭冷落。如何在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同时更好地回应传统文化,这正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就目前镇平县城镇人居建设的成果来看,石佛寺镇的经验就很值得我们借鉴。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严把环保关,建设绿色生态镇平美的最高境界应当是生态自然美,“推窗见绿”是我们普遍追求的居住环境。近年来,镇平县提出“工业强县”战略,大批企业入住工业园区,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初露端倪,南阳普康药业有限公司镇平分公司污染西三里河水质的情况、镇平县区域内污染严重的小炼钒问题,都在提醒我们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严把环保关。在引进项目时,要有所选择,合理规划,注重“引进一个企业,创建一个花园式企业”的理念,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生态环境,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绿色生态镇平。三、尝试混合居住模式,关注中、低等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一个城市想要存在和发展,首先必须满足各种阶层、各种职业的人的共同生存需求。我国目前的住房政策基本上走向住宅供求市场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很多房地产开发公司受利益驱动,致力于打造品牌楼盘,通过展示舒适、豪华的国际标准样板房,刺激起人们对“体面居住”的欲望。但是,目前在镇平县,到底有多少居民有能力实现“体面”的居住?事实上在镇平,像“玉鼎公园”、“和平花园”这样的楼盘,只是对极少部分高消费群体才“宜居”,广大中、低等收入群体只能望而却步。那么,如何应对社会居住空间分化与隔离的现实问题,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使高、中、低收入阶层的人都能在镇平这快土地上安居乐业?现在国际上倡导一种混合居住理念,它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不同经济收入、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与宗教信仰、不同机会与能力的人群各得其所、择邻而居,以达到经济上互补,文化上互动,感情上互通,社会上互融的和谐多元的社区模式。尝试混合居住模式,继续强化政府对困难群众的住房保障职责,拓宽保障领域,让经济适用房也覆盖中等收入群体,真正实现“居者有其屋”,应当成为政府政策关注的重点。四、建设和谐互助型社区,打造平安镇平在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个体的独立性越来越强,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日趋淡漠,建设和谐互助型社区,让每个人都奉献出更多的爱心,更好地优化儿童和老年人的生活状态,体现出人文关怀,必然会使我们的住区更为“宜居”。有关宜居和谐城市的评判标准有一个指标是公共安全度,就是说社会治安要良好,有完善的预防、应对自然或人为灾难的设施、机制和预案,政府对公共安全事件有较强的处理能力。只有居住在这样的平安社区,人们才能放心地工作、生活、娱乐、休闲。五、将宜居范围向周边延伸,营造镇平特色的“宜兰厝”从1994年开始,在台湾的中产阶级中涌现出一群人,他们在宜兰地区寻找一种能够亲近自然,没有标准样板,依照自身生活需求打造,适合环境风土的理想居住形态,这便是台语“宜兰厝”的由来。镇平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明嘉靖南阳志校注中就记载有镇平县的“八景”:花峪深耕、柳泉闲憩、北水旧隐、南城新市、晁陂双冢、五峰三潭、安国故城、菩提梵刹。而现今镇平县的人文自然景观以三湾九龙湾、玉雕湾、月亮湾,两山五垛山、遮山,一寺菩堤寺最为著名。亲近山水代表着人们的审美心态,我们应当将宜居城镇的范围向周边延伸,建设自然支撑、城乡一体的生态城市,积极引导一部分有经济能力的居民阶层贴近自然,展现个性化居住,营造镇平特色的“宜兰厝”,实现“诗意地栖居”。建设报专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宜居城市关于我国建设宜居城市的思考与实践 什么是“宜居城市”?衡量“宜居城市”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建设“宜居城市”?这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去了解和解决。目前,国内外关于“宜居城市”尚没有统一的概念,标准和认识也不一致。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城市化进程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正在经历着发达国家已经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正在面临粗放型城市向节约型城市的转变,正在急切地探索新型的城市发展道路,实现节约资源、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目的。在这场浪潮中,大量城市在把城市做大、做强的同时,也在探索如何把城市做好。“十一五”规划中第一次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落实。2000年,在原建设部的主持下,我国设立了“中国人居环境奖”。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为“宜居城市”的研究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也为构建宜居城市的标准提供了可操作的指南。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已普遍开始重视起“宜居城市”的建设。2005年1月,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时,首次在中央人民政府的文件中出现“宜居城市”的概念。2005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上要求“要把宜居城市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后,全国有很多城市把“宜居城市”列为城市的发展目标,由此成为我国新的城市理想。“宜居城市”的建设标志着我国城市发展观念的提升,是城市建设目标质的飞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联合国提出“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一个充满和平、和谐、希望、尊严、健康和幸福的家园”的口号,是对宜居城市社会标准的简明概括。我们认为,宜居城市应具有良好的居住与空间环境、良好人文社会环境、良好的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也就是说,宜居城市的定义是城市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城市物质资源富裕,精神文化活动丰富,居民就业充分,生活舒适、方便、安逸,社区平安和谐,生态环境良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宜居城市建设中的原则与措施目前,城市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有很多,但存在普遍共性的有城市形态类同性、公共空间缺乏人性化、城市规划的严肃性不够、城市建设融资困难等四点问题。在解决过程中,我们需要坚定几项原则,并采取得力措施。一、建设宜居城市的原则 首先是以人为本的原则。“天人合一”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道家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些都表达了我们的祖先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朴素思想。宜居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更要考虑到人的需要,城市的交通组织、产业布局、居住环境、公共设施配套都要从方便居民的居住、生活、就业、交流等活动出发。其次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建设宜居城市必须注意到城市之间的差异性,包括区域差异、历史差异、文化习俗差异和人群结构差异。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不同历史的宜居城市建设目标的制定,都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城市的做法,更不能生硬地把西方城市的形态复制到本地的城市建设中来。建设目标的确定要与本地经济实力相结合,不能盲目地追求规模大、功能全,应该量力而行,项目建设计划安排要符合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再其次是远近结合原则。建设宜居城市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要制定战略规划,既要确定长远发展目标,也要明确近期发展目标;既要有长远规划,也要有近期建设规划,实现远期规划与近期建设相结合。最后是城乡统筹原则。国外很多宜居城市建设的案例告诉我们,宜居城市的概念是指包括郊区在内的“城市区域”,因此,城市规划和开发必须与大范围的区域规划相协调。宜居城市建设中,既要注重规划大区域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还要注重区域交通、产业、人口布局、土地利用等方面,加强城市与周围区域的协调。应由单纯的城市规划向城乡一体化规划转变,重点整治好城乡结合部的人居环境建设,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发展小城镇,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平等协调发展。二、建设宜居城市的主要措施 城市政府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首要力量,是宜居城市建设政策的制定者、实施者,是宜居城市建设管理的系统中枢和调控中心。在现代城市逐渐向追求经济增长、社会平等与生态保护充分融合的人居生态城市转型的过程中,城市政府因其特殊的地位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因此,建立一个“政府主导、规划引领、社会参与、制度保障”的科学工作机制,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关键所在。第一,应制定建设宜居城市的战略策划和规划设计。 战略策划是城市政府对城市发展的目标、方向、途径等所做的宏观谋划,是对城市未来形象进行定位的重大抉择。制定符合宜居城市内在要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城市政府驾驭宜居城市发展全局的重要手段和首要环节,是实现宜居城市的前提和基础。宜居城市建设战略规划和城市设计必须把握其前瞻性、综合性、区域性的特征,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现代化,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供应能力要适当超前,不断完善城市载体功能,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树立以城市环境生态化、城市文化特色化、公益设施便捷化、城市空间人性化为主要目标的城市现代化建设更新理念;要统筹兼顾市区、郊区、城乡接合部、农村的时空关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因此,在建立制定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业规划的法定规划体系的同时,必须建设和完善战略策划总体规划居民重点活动区域的城市设计生态环境、市政公用设施等专业规划的非法定规划且与建设宜居城市密切相关的规划设计体系,切实做到层层落实规划战略愿景。第二,做好宜居城市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重视规划引领己经成为城市政府的共识,但对已经编制的规划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则不被关注,在现实中,我们只对符合规划的项目进行环境评价,而没有对规划本身是否影响环境做出评价,这是非常严重的误区,况且,并不是所有的规划都是科学合理的。加强规划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将有助于规划对宜居城市建设的科学引导,通过对工业、农业、能源、交通、旅游、重大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和综合性的评价,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技术路线中体现出宜居城市建设的思想。第三,制定宜居城市建设的科学指标体系。 建设宜居城市要有科学的指标体系作为政府工作的依据。宜居城市指标体系的建构应结合每个城市的现状,体现时代性、地域性和阶段性的特点。指标的选取旨在保持建设宜居城市在整个复杂体系的层次性、代表性以及现实性的最优组合。同时,指标体系还要反映各指标之间的有机联系,如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这可以通过在土地利用的费用效益分析中设立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相关的指标而得以体现。第四,拓宽社会参与宜居城市建设的渠道。 宜居城市的建设是巨大的系统工程,离不开社会的参与。欧美国家成功的宜居城镇建设经验告诉我们,要尽可能鼓励社会参与。规划方案的编制、政策的制定、项目的建设推进过程、后续的监督监控,都要有具体的措施保证公众的广泛参与,听取群众的意见,发动除政府机构以外的广大市民与各种组织的积极参与,并增加透明度,完善城市环境信息公开发布制度。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宜居城市。除了商业性开发项目外,在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绿化等环境建设方面可以大胆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合作,扩大宜居城市建设的融资渠道,减轻公共财政的压力。江阴市用市场化方式引进上海城建集团建设总长22.5公里的霞客大道工程,是重大公用设施项目建设领域的大胆尝试,为城市建设、绿地建设、重点项目开发开拓了一条建设融资的新渠道。第五,完善建设宜居城市的制度、政策保障机制和体系。 规划实施机制、社会动员机制、政策支持体系是宜居城市建设的保障体系。综观欧美国家成功的宜居城市建设案例,都十分重视保障体系的建设,都有详细的分工实施体系,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和完善的法律条例,有明确的角色定位推进和实施机构、市场化的管理体制等作为支撑条件。建设宜居城市要有科学的规划实施机制,要有一个规划委员会机制来统筹、协调、推进规划实施,做好规划实施的监督和评价工作;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社会动员机制,统一各领导、各部门的认识和全体市民的社会共识,形成社会共同推进建设的局面;要有一套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积极鼓励城市各组织、各阶层的广泛参与,调动他们的创新力,大力集聚人才,以强大的科技后盾作为支撑,如鼓励生态适应技术的研制、引进和推广。第六,加强宜居城市的宜传和社会动员。 建设宜居城市不是政府一家的事,而是需要全体社会的积极参与。要制定科学的宣传和社会动员计划,全方位地加强宜居城市建设的宣传和社会总动员,提高全社会对建设宜居城市意义的认识,积极鼓励全社会成员参与宜居城市的建设活动。国内宜居城市建设的实践案例千岛湖镇是我国城市自2000年开始参与国际宜居城镇大赛事后第一个获B组金奖的镇。该镇是浙江省淳安县政府所在地,位于浙江省西部山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属杭州市管辖,北距杭州约180公里,是我国杭州千岛湖黄山黄金旅游线的中点旅游服务基地。2006年,其城区人口为5万人,该城镇的突出成就在于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对环境保护的保障。一是规划协调城市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该镇最大的特点在于突出的山水环境。伴随1959年新安江水库建设形成的移民新城镇,城镇紧邻573平方公里的巨大人工湖泊,湖水清澈,能见度达57米,大部分水体达到了地面水环境质量一类标准,是一座极富特色的滨湖山城。因此,保护环境成为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城镇坐落在一个半岛上,一面依山,三面环水,尽管由于地处山区,城市建设用地与环境矛盾非常突出,但当地在建设过程中,始终严格按照“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规划结构控制,禁止对山体挖土、采掘,保留原有的自然森林,把城市绿化与自然环境完全融合,使得城市周边山体风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形成了独特的“盆景城市”格局。针对城镇特殊的环境,为了防止城市无限制蔓延的现象,规划布局坚持有机疏散的原则,采用“组团式”结构,总体上呈分散布局形态,在一个只有10万人左右的城镇中形成了7个建设组团。规划与环境保护目标的协调为城市环境建设提供了宏观的框架性保证。二是实施最有成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千岛湖的生态环境十分优越,水环境和空气环境质量稳定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一类以及“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为了保护环境,库区渔船基本上全部采用清洁燃料船。船舶是千岛湖上的主要交通工具,当地政府对船舶实行总量控制、分类改造,配备安装了生活污水和垃圾、废油等废弃物收集装置并进行统一回收。1999年开始,这里实施“千岛湖渔业生态工程”,库区开始发展有机渔业,对土著鱼资源进行保护,利用鲢鳙鱼滤食的生物特性净化水质,效果显著。农业方面推广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全面禁止销售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从农产品生产基地到市场,由专门机构对杀虫剂进行全程监测。三是制定适宜的产业发展导向,积极鼓励发展生态型、科技型项目。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的20余家污染企业陆续关停,重点发展以水资源加工为代表的水产业。目前,当地支柱产业几乎全部为食品、农业深加工企业,几乎没有任何污染企业。四是大力鼓励无污染能源的研究和开发,直接支持开发太阳能烘干、太阳能电池研发项目;广泛并大规模利用水能源为主的水空调(利用水循环降温),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在新规划的住宅区中,太阳能加热器和水空调的使用已经普及,总体使用率已高达85%,并建立起一套清洁能源的民用供热工程管网系统,建立了相应技术调整标准、规范管理体系、市场推广模式等。周边村镇建立了沼气发生和利用系统,同时降低了家畜废物处理成本。这些项目已经形成完整的利用建设体系并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评审专家认为这是非常有价值和成功的经验。宜居城市规划建设实践研究报告(上半部分)作者:Admin 来源:中国宜居网 时间:2008-12-23 14:41:29 点击:239 该活动评选内容主要包括5个方面:(1)景观、园林环境改善。主要是城市景观环境改善的目标、效果、途径是否有效地提升城市环境或生活质量以及规划组织、管理、维护、资金保障等。(2)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包括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遗产的保护成效。重点在保护途径、技术手段、资金保障、保护效果、改进方向等以及如何有效合理利用。(3)环境改善实践。包括环境改善的具体项目、步骤、结果,是否提高了水体、大气、土地环境质量,特别是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降低能源消耗、降低垃圾产生、积极开展资源的循环利用等方面。(4)公众参与。强调公众参与的具体方式、参与程度、作用效果等。(5)城市规划。通过城市制定的长远规划鉴定城市能否为环境改造、景观风貌保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提供可靠的基础或保障。加拿大温哥华地区的宜居建设影响较大,非常注重运用规划指导和调控区域的发展,尤其是在1990年名为创造我们的未来规划基础上形成的“宜居区域战略规划”,影响较大,对我国宜居城市规划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其核心是创造一个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从这个角度出发,规划集中于保护绿色空间和自然资源,创造基于区域城镇中心的完善的社区,实现紧凑的都市区域,通过公交支持的和机动车限制型的交通体系来增加交通的可选择性。宜居性、持续性和弹性互相交织,通过创造紧凑的和完善的社区,围绕着受保护的自然地域和农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尽管宜居城市作为一个新的发展理念已经对国内的城市发展与建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国内目前关于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仍然较为缺乏,更多关注的是概念与理论的探讨。本研究认为,宜居城市的规划建设,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1)城市软环境以人的需要为核心,使居民生活便捷、舒适、安全,提供一种随时随地可以感受到的自由和归属感;重视对城市宜居的内涵建设,强调城市的人文环境和居住区的文化氛围,注重营造亲切宜人的城市氛围。(2)城市空间城市规模不宜太大,布局合理,相对集中但总体均衡,城市片区中心尽可能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自然和谐,混合功能分区,提升城市活力,增加城市人气,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充分的创业和发展机会;要有足够的城市绿色空间,注重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有足够的公共交流场所,各项设施齐备,选择适当的主题,展现城市精神。(3)城市形态城市特色明显,城市建筑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建筑的尺度宜人,考虑人性空间的需要,注重城市文脉的延续,有自己的文化特色。(4)城市交通交通结构合理,提倡公共交通,有条件有必要的城市可以建设轨道交通,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体系,节约城市用地。二、国内外宜居城镇建设经验借鉴(一)国外典型城镇宜居性建设经验借鉴1、奥兰多奥兰多是美国佛罗里达州中部著名的小城,市区人口仅18万,奥兰多城市规模不大,但非常有名,是一座旅游城市,每年接待的游客总量却高达2500万以上。奥兰多湖泊众多、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是世界上最好的休闲城镇之一。 彰显城镇特色,营造迷人景观奥兰多利用湖泊湿地众多的优势,围绕湖泊修建起各种开放式的休闲绿地公园,营造宜人的城镇景观。奥兰多小城建设突出多彩、新奇、动感,建设多尺度的城镇空间,大尺度的建筑和环境让人大开眼界,小屋、小镇、小城等规模虽小,却很有韵味。城镇建设独具特色。各种旅游饭店装修豪华而典雅,并且充分利用屋顶和外围空间营造宜人环境,有的房屋顶部建起危岩峥嵘的假山,有的屋顶绿树成阴、犹如园林,有的门面像古堡,风格典雅,有的大堂金碧辉煌,富有现代气派。灯箱招牌装修成巨大无比的山姆大叔、美人鱼、大提琴等造型,通过这些细节的营造,建设宜居的镇区生活环境。 依托主题公园,建设美国游乐园奥兰多起初利用沼泽之地建起了它的旅游王国迪斯尼世界,把一片荒无人烟之地变成世界上最有名望的地方之一,迪斯尼世界建造之后,吸引了环球影城、海洋世界、未来世界等主题公园。奥兰多主题公园以超前的理念和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建设了多种特色鲜明的主题公园。拥有最新电动游乐设备、多元性的迪斯尼世界游乐园;拥有凝聚声、光、电等高科技游乐设施精华的,以科学幻想为主题的“未来世界”游乐中心;拥有发射美国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航天器的太空科学中心;拥有展示中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挪威、加拿大、墨西哥、摩洛哥和美国等11个文明国家的建筑及社会文化的“世界橱窗”,以及美国境内最大的“海洋世界”。主题公园的建设,一方面可以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营造城镇特色;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城镇活力,提供宜居的生活休闲尺度。 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商务旅游奥兰多充分利用游乐园吸引大量游客的机会,建设橙郡会议中心,该会议中心距离奥兰多国际机场只有15分钟的路程,可满足不同展会的需求。橙郡会议中心拥有19.53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两个8556平方米的综合集会厅、74个会议室(可同时举办235个分会)、2643个座位的包厢式剧场、5766平方米的多功能厅、4个商业中心,周边11.3万个房间可供入住的宾馆,并提供全面的宣传、印刷、运输、信息等服务,是全美最大的会议中心,规模宏大,服务齐全,是世界重要的会议中心,也为奥兰多商务旅游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撑。奥兰多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众多游乐园,依托功能齐全的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了奥兰多五金工具及园艺展览会、奥兰多国际家用纺织品展览会、奥兰多国际建筑建材博览会、体育用品展览会等,以及大量的专业、学术国际论坛、研讨会等在此召开,这对提升小城品味有着积极的意义。2、阿尔阿尔是法国普罗旺斯最古老的城镇之一,历史上阿尔经济发展、聚落繁荣、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