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施工技术交底_第1页
排水施工技术交底_第2页
排水施工技术交底_第3页
排水施工技术交底_第4页
排水施工技术交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表 C08 5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新建成兰铁路引入成都枢纽相关工程站后工程编号 JSJD 017 工程部位排水施工交底日期 施工单位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 十八局集团 有限公司成都枢纽联合体项目部 分项工程名称 交底提要排水施工 交底内容 交底内容 一 施工准备一 施工准备 1 1 作业条件 作业条件 1 土方开挖前 应详细调查地下管线等障碍物 并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 将 施工区域内的地上 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 桩 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 线尺寸 必须经过检验合格 并办完预检手续 3 场地表面要清理平整 做好排水坡度 在施工区域内 要挖临时性排水沟 4 夜间施工时 应合理安排工序 防止错挖或超挖 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 明设施 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5 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 槽 管沟时 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 采取措施 降低地下水位 一般要降至低于开挖底面的 50cm 然后再开挖 2 2 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 1 管道在一般地段铺设时管顶覆土不小于 0 7 米 在道路下铺设时管顶覆土 不小于 1 2 米 2 在铺设时沟底有不易清除的块状坚硬物时 应开挖至设计标高以下 0 15 0 2 米 然后铺上沙土整平夯实后才可下管 并用无坚硬物的砂粘土回填 3 管道过涵洞时采用塑钢复合管设管托架通过 托架间距 3 米 安装参照 03S402 图实施 4 排水管道施工前需核实排水起点处化粪池 隔油池 室内排出管等的位置 2 管径及标高以室内暖通资料为准 5 若地面标高有变化 则排水检查井标高及井深作相应变化 排水管采用 HDPE 双壁波纹排水管 橡胶圈链接 二 操作工艺二 操作工艺 1 1 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 1 认真熟悉图纸 参看有关设备专业图 核对各种管道的坐标标高是否有交 叉 管道排列所占空间是否合理 有问题及时与设计和有关人员研究解决 办理变更 洽商记录 2 根据设计图纸检查 核对预留孔洞大小是否正确 将管道坐标 标高位置 画线定位 3 排水管道主要采用 HDPE 双壁波纹管 管径 225mm 315mm 2 2 管沟开挖 管沟开挖 管沟开挖宽度 B D 600mm D 为管道外径 管沟机械开挖深度在 1 5 3 米以内 沟槽断面开挖成梯形槽形式 放坡系数以地质而定 在硬质土范围内放坡为 1 0 33 在沙土范围内放坡为 1 0 75 管沟分段开挖 并合理确定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 若有坡度 应由低向高处 进行 当接近地下水时 应先开挖最低处土方 以便于最低处排水 管沟弃土应尽量堆放在沟上的一侧 如管沟较深 可两侧堆土 弃土堆坡角距管 沟上缘距离不少于 0 8m 弃土堆高度不超过 1 5m 开挖的管沟 如不能立即铺管 应在沟底留 0 15 0 2m 的一层暂不挖除 待铺 管时再挖至设计标高 管沟局部超挖时 应用相同土壤填补 并夯实至原土压实度 或用砂 砂砾石等 符合填料标准材料填补夯实 沟底遇有不易清除的坚硬物 先将其露出部分凿掉 并 使之低于沟底不少于 0 15m 再用砂土或沟底土壤填平夯实 雨季开挖管沟时 应有防止地面水流进入管沟的措施 为防止水浸管沟 每隔 100 200m 应留约 1m 长的管沟不挖 于铺管道时挖通 未回填的管沟在回填前需在沟槽两端设立安全设施 如路障及警示带之类的警告 标志 管沟采用人工开挖时 开挖人员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少于 5m 在开挖过程中和敞露 3 期间应保持沟壁的完整 防止塌陷 必要时应支撑保护 在深沟内挖土和清底时 沟 上要有人监护 注意沟壁的完好 确保作业的安全 防止沟壁塌方伤人 管沟机械开挖深度在 1 5 米以内 沟槽断面开挖成直槽形式 管沟机械开挖深度在 1 5 3 米以内 沟槽断面开挖成梯形槽形式 放坡系数以地 质而定 在硬质土范围内放坡为 1 0 33 在沙土范围内放坡为 1 0 75 3 3 管道安装 管道安装 1 下管 下管采用人工双绳下管 管子应平稳地进入沟内 管道不得不与沟壁和管道基础 相碰 2 稳管 稳管时主要控制管道中心和管道高程 施工前沿管线每 10 15 米设一控制表高 点 采用水准仪反复复核 确认管道坡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3 铺管 管道基础施工验收合格要立即进行管道铺设 铺设前先按施工规范要求沿沟槽边 进行排管 严禁在地面上拖拉管子和在有硬块的地面上滚动管子 管道施工中断时 要用塞子堵住管口 或用彩条布对管口绑扎保护 管口不得敞口搁置 4 4 管道连接 管道连接 HDPE 双壁波纹管采用橡胶圈对接连接 首先清刷承口 铲去所有粘结物 如砂子 泥土和松散土涂层及可能污染水质 划破胶圈的附着物 将胶圈清理洁净 上胶圈时 使胶圈弯成心形或花形放在承口槽内就位 并用手 压实 确保各个部位不翘不扭 胶圈存放注意避光 不要叠合挤压 长期贮存在盒子 里面 插口端是圆角并有一定锥度 在胶圈内表面和插口外表涂刷润滑剂 洗洁精 润滑剂均匀刷在承口内已安装好的橡胶圈表面 在插口外表面刷润滑剂刷到插口坡口 处 插口对承口找正 使插口装入承口 并注意撞口一定要撞到白线的位置 保证角 度不大于度 第一节管与第二节管安装要准确 管子承口朝来水方向 安装后 检查插口推入 承口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用探尺插入承插口间隙中检查胶圈位置是否正确 并检查 4 胶圈是否撞匀 5 5 闭水试验 闭水试验 排水管道闭水试验首先将管道用水浸润 24 小时 然后将水补充道管顶 2m 进行闭 水试验 漏水量的试验时间不小于 30 分钟 试验时用水泥墩封闭试验段两端 在检 查井位置加水直至水面高于管顶 2 米 加水流量不宜过大 待水位达到试验水位时开 始计时 观察液位下降量 液位下降量小于规定值则闭水试验合格 否则检查管道 直至合格 管道闭水试验的实测渗水量不应大于按下列公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q 0 0046D 式中 q 允许渗水量 m 24h km D 管道内径 mm 6 6 沟槽回填 沟槽回填 管底至管顶以上 0 5m 内的回填土 不含石块 砖头 树根等杂物 回填时宜采 5 用人工夯实 薄轻夯实 接头坑回填时 仔细夯实 以免下沉不均匀造成管道折断 回填土时注意土的含水量 尽量使其达到最佳含水量 只有这样的土层经过打夯 才能达到最佳密实度 过于干燥的土壤 喷水回填 沟底渗水性能良好的砂土回填 也可在回填土时采取灌水的措施 管内如有积水 全部排尽后回填 分段回填土的交接处 做成踏步形 逐层接合 密实 管道铺设完毕应及时回填管道两侧及管顶上 0 5m 范围内的土方采用人工回填 剩余部分管沟回填土虚铺厚度 可按下列规定 用机械夯填 不超过 0 3m 用人工夯 填 不超过 0 2m 管道铺设完毕应及时回填管道两侧及管顶上 0 5m 范围内的土方 管道接口部分 不填 回填时应从管道两侧对称分层夯实 分层摊铺厚度不宜大于 0 2m 7 7 塑料检查井 塑料检查井 井坑应与管沟一同开挖 开挖时井座主管线应与管沟中管道在同一轴线 井坑边 坡与管沟边坡一同开挖 检查井井座与管道衔接装置次序 应先从管上游段开始装置 以井 管 井 管次 序装置 并逐步向下流支管 干管延伸 井座承口接头与管道衔接 采用橡胶圈对接连接 井座与汇入管 排出管衔接需要变径 选用异径接头时 当汇入管径小于井座接 口管径时 应管顶平接 井座排出管接口大于下流管道时 应管内底平接 井筒的长度应为井座衔接井筒的承口底部至设计地面的高度 再减去井筒顶至地 上的净距 当地面标高难以准确确定时 井筒长度可适当预留余量 回填应选用人工分层对称回填 其密实度与管道回填一致 并不得使井筒发生位 移和歪斜 禁止机械回填 8 8 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 沟槽回填土的压实度要求沟槽回填土的压实度要求 槽内部位压实度 回填土质 超挖部位 95 设计要求 砂石料或最大粒径小 于 40mm 级配碎石 管底以下 90 中砂 粗砂厚度一般大于等于 100mm 管道基础 管底腋角 95 中砂 粗砂 6 管道两侧 95 管道两侧 90 管顶以上 0 5m 范围管道上部 85 2 中砂 粗砂 碎石屑 最大粒径 小于 40mm 级配砂砾或符合要求的 原土 管顶 0 5 米以上 按地面或道路要 求 但不小于 90 原土回填 三 其他注意事项三 其他注意事项 工地负责人及专职安全员应树立 安全第一 的思想 加强安全宣传管理工作 各种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 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 领取驾驶证或操作证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