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中语文 3.2《渔父》同步测试 苏教版必修5_第1页
2011年高中语文 3.2《渔父》同步测试 苏教版必修5_第2页
2011年高中语文 3.2《渔父》同步测试 苏教版必修5_第3页
2011年高中语文 3.2《渔父》同步测试 苏教版必修5_第4页
2011年高中语文 3.2《渔父》同步测试 苏教版必修5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渔父渔父 同步测试同步测试 作者简介 屈原 战国末期楚国人 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名平 字原 离骚 是屈原的代 表作 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屈原的作品深刻揭露了楚 国政治的黑暗 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 表现了他坚持 美政 理想 坚持节操 虽九死而犹未悔 的斗争精神 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 爱国爱民 矢志献身祖国的决心 课文点译 课文全译 屈原被放逐之后 在江湖间游荡 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 脸色憔悴 形容枯槁 渔父看 到屈原便问他说 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 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屈原既放 游于江潭 行吟泽畔 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 大夫与 何故至于斯 屈原说 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 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 因此被放逐 屈原曰 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 是以见放 渔父说 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 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 既然世上的 人都肮脏龌龊 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 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 您为 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 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 使自己遭 到被放逐的下场呢 渔父曰 圣人不凝滞于物 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 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 醉 何不铺其糟而歠其醨 何故深思高举 自令放为 屈原说 我听过这种说法 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 刚洗澡的人一定要 抖净衣服上的泥灰 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 我宁愿投身湘水 葬身在江中 鱼鳖的肚子里 哪里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 屈原曰 吾闻之 新沐者必弹冠 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 葬身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微微一笑 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 口中唱道 沧浪水清啊 可用来洗我的帽缨 沧浪水浊啊 可用来洗我的双足 便离开了 不再和屈原说话 渔父莞尔而笑 鼓枻而去 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 濯吾足 遂去 不复与言 名家点评 本文结尾以 渔父莞尔而笑 鼓枻而去 的动人描述 展出了一个云开雾散的空阔境界 最耐人寻味的 是渔父所唱的那支 沧浪之歌 清水濯缨 浊水濯足 不以同样浅显而形 象的比喻 补充屈原的 沐 浴 之理吗 清浊之境原不可混淆 谁又愿意把系冠之缨濯 之于混浊之流呢 许多注家以为 渔父之歌仍在说明圣人 与世推移 的哲理 这恐怕是误 解了 他其实是被屈原的峻洁志节所折服 才微笑摇桨 以此动人的清歌 来表达对这位逐 臣的不尽慰勉之情的 这也正是渔父的可爱之处 渔父去了 悠悠的 沧浪 之歌 却还伴着深思中的诗人 在高高的江岸上回荡 渔父 对二千前这一幕问答情景的传神描摹 使披蓑戴笠的渔父 清癯沉吟的屈原 至今还以其充 满睿智的音容笑貌 历历分明地浮现在湘江的清波白之云之间 多么令人神往和缅怀呵 潘啸龙 重点梳理 一 文言虚词 1 之 1 代词 渔父见而问之 代屈原 2 助词 定语后置的标志 安能以身之察察 3 助词 的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吾足 2 于 1 介词 对 圣人不凝滞于物 2 介词 在 屈原既放 游于江潭 3 介词 引出动作的对象 何故至于斯 3 而 1 连词 表承接 渔父见而问之 2 连词 表转折 而能与世推移 3 连词 表修饰 渔父莞尔而笑 二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子非三闾大夫与 非 表否定判断 2 疑问句 1 自令放为 疑问语气词 为 表疑问 2 何故至于斯 疑问代词 何 表疑问 3 安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 疑问代词 安 与疑问语气词 乎 表反问 4 子非三闾大夫与 非 与疑问语气词 与 表反问 3 省略句 1 行吟 于 泽畔 省去介词 于 2 渔父 遂去 不复与 之 言 前省去主语 渔父 后省去介词宾语 之 4 被动句 1 屈原既放 放 被流放之意 2 是以见放 见 表被动 相当于 被 课堂演练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何故深思高举 行为高出于世俗 B 鼓枻而去 敲打 C 遂去 不复与言 前往某地 D 何故至于斯 这 这个地步 2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安能以身之察察 安能以皓皓之白 B 渔父莞尔而笑 则噪而相逐 C 沧浪之水浊兮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D 子非三闾大夫与 不复与言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 是以见放 2 圣人不凝滞于物 而能与世推移 3 安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 4 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吾足 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4 7 题 庄 子 说 剑 昔赵文王喜剑 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 日夜相击于前 死伤者岁百余人 好之不厌 如是三年 国衰 诸侯谋之 太子悝患之 募左右曰 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 赐之千金 左右曰 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 庄子弗受 与使者俱往 见太子曰 闻太子所欲用周者 欲绝王之喜好也 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 下不当太子 则身刑而死 周尚安所事金乎 使 臣上说大王 下当太子 赵国何求而不得也 太子曰 然 吾王所见 唯剑士也 庄 子曰 诺 周善为剑 太子曰 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 事必大逆 庄子曰 请治剑 服 治剑服三日 乃见太子 太子乃与见王 庄子入殿门不趋 见王不拜 王曰 子欲何以教寡人 曰 臣闻大王喜剑 故以 剑见王 王曰 子之剑何能禁制 曰 臣之剑 十步一人 千里不留行 王大悦之 曰 天下无敌矣 庄子曰 夫为剑者 示之以虚 开之以利 后之以发 先之以至 愿得试之 王曰 夫子休 就舍待命 令设戏请夫子 王乃校剑士七日 死伤者六十余人 得五六人 使奉剑于殿下 乃召庄子 王曰 今 日试使士敦剑 庄子曰 望之久矣 王曰 夫子所御杖 长短何如 曰 臣之所 奉皆可 然臣有三剑 唯王所用 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 愿闻三剑 曰 有天子剑 有诸侯剑 有庶人剑 王曰 天子之剑何如 曰 天子之剑 以燕谿石城为锋 齐岱为锷 包以四夷 裹以四时 制以五行 论以刑 德 上决浮云 下绝地纪 此剑一用 匡诸侯 天下服矣 文王芒然自失 曰 诸侯之 剑何如 曰 诸侯之剑 以知勇士为锋 以清廉士为锷 上法圆天以顺三光 下法方地以 顺四时 中和民意以安四乡 此剑一用 四封之内 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 王曰 庶人之剑何如 曰 庶人之剑 蓬头突鬓垂冠 瞋目而语难 相击于前 上斩颈领 下决肝肺 无异于斗鸡 一旦命已绝矣 无所用于国事 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 臣窃为大王薄之 王乃牵而上殿 宰人上食 王三环之 庄子曰 大王安坐定气 剑事已毕奏矣 于 是文王不出宫三月 剑士皆服毙自处也 庄子 说剑 有删节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是三年 国衰 诸侯谋之 谋 为 谋划 B 请治剑服 治 备办 C 庄子入殿门不趋 趋 小步快走 D 王乃校剑士七日 校 使 较量 5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日夜相击于前 游于江潭 B 死伤者岁百余人 好之不厌 沧浪之水清兮 C 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 而蒙世俗之尘乎 D 太子乃与见王 子非三闾大夫与 6 下列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 A 庄子剑术高超 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 奔走千里锐不可当 因此赵文王称之为 天 下无敌 B 庄子采用比喻 夸张 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 C 庄子说 剑有天子剑 诸侯剑 庶人剑三种 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 而不是庶人之剑 D 说剑 这篇文章 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争斗 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 7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闻太子所欲用周者 欲绝王之喜好也 译文 2 赵国何求而不得也 译文 3 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 臣窃为大王薄之 译文 渔 父 1 C 离开某地 2 D 同 欤 助词 译为 吗 介词 跟 3 略 4 A 5 A 6 B 7 听说太子您想要用我的原因 是想中止大王对斗剑的喜爱 在赵 国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 如今大王拥有夺取天下的地位却喜好百姓之剑 我私下认为大 王应当鄙薄这种做法 译文 庄子不急不忙地进入殿内 见到赵王也不行跪拜之礼 赵王说 你想用什么话来 开导我 而且让太子先作引荐 庄子说 我听说大王喜好剑术 特地用剑术来参见大王 赵王说 你的剑术怎样能遏阻剑手 战胜对方呢 庄子说 我的剑术 十步之内可 杀一人 行走千里也不会受人阻留 赵王听了大喜 说 天下没有谁是你的对手了 庄子说 击剑的要领是 有意把弱点显露给对方 再用有机可乘之处引诱对方 后于对手 发起攻击 同时要抢先击中对手 希望有机会能试试我的剑法 赵王说 先生暂回馆舍 休息等待通知 我将安排好击剑比武的盛会再请先生出面比武 赵王于是用七天时间让剑 士们比武较量 死伤六十多人 从中挑选出五六人 让他们拿着剑在殿堂下等候 这才召见 庄子 赵王说 今天可让剑士们跟先生比试剑术了 庄子说 我已经盼望很久了 赵 王说 先生所习惯使用的宝剑 长短怎么样 庄子说 我的剑术长短都适应 不过我 有三种剑 任凭大王选用 请让我先作些说明然后再行比试 赵王说 愿意听听你介绍三种剑 庄子说 有天子之剑 有诸侯之剑 有百姓之剑 赵王说 天子之剑怎么样 庄子说 天子之剑 拿燕谿的石城山做剑尖 拿齐国的泰 山做剑刃 拿晋国和卫国做剑脊 拿周王畿和宋国做剑环 拿韩国和魏国做剑柄 用中原以 外的四境来包扎 用四季来围裹 用渤海来缠绕 用恒山来做系带 靠五行来统驭 靠刑律 和德教来论断 遵循阴阳的变化而进退 遵循春秋的时令而持延 遵循秋冬的到来而运行 这种剑 向前直刺一无阻挡 高高举起无物在上 按剑向下所向披靡 挥动起来旁若无物 向上割裂浮云 向下斩断地纪 这种剑一旦使用 可以匡正诸侯 使天下人全都归服 这就 是天子之剑 赵文王听了茫然若有所失 说 诸侯之剑怎么样 庄子说 诸侯之剑 拿智勇之士做剑尖 拿清廉之士做剑刃 拿贤良之士做剑脊 拿忠诚圣明之士做剑环 拿豪 杰之士做剑柄 这种剑 向前直刺也一无阻挡 高高举起也无物在上 按剑向下也所向披靡 挥动起来也旁若无物 对上效法于天而顺应日月星辰 对下取法于地而顺应四时序列 居中 则顺和民意而安定四方 这种剑一旦使用 就好像雷霆震撼四境之内 没有不归服而听从国 君号令的 这就是诸侯之剑 赵王说 百姓之剑又怎么样呢 庄子说 百姓之剑 全都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