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中物理 教师参考 第1部分 第一章 第四节 应用创新演练 课时跟踪训练 粤教版必修1_第1页
2013高中物理 教师参考 第1部分 第一章 第四节 应用创新演练 课时跟踪训练 粤教版必修1_第2页
2013高中物理 教师参考 第1部分 第一章 第四节 应用创新演练 课时跟踪训练 粤教版必修1_第3页
2013高中物理 教师参考 第1部分 第一章 第四节 应用创新演练 课时跟踪训练 粤教版必修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课时跟踪训练课时跟踪训练 1 双选 关于 龟兔赛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跑动时 兔子的瞬时速度大 B 跑动时 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C 跑动时 龟的瞬时速度大 D 跑动时 龟的平均速度大 解析 跑动时 兔子的瞬时速度大 A 选项正确 龟用时短 平均速度大 D 选项正确 答案 AD 2 双选 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 当 t 充分小时 该式可表示 t 时刻的瞬时速度 v s t B 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不等于瞬时速度 C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D 只有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解析 由平均速度定义式 可知 当 t 足够小时 甚至趋近于零 该式可表示 t v s t 时刻的瞬时速度 A 正确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变 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均等于瞬时速 度 B 错误 平均速度粗略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而瞬时速度精确地描述物 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运动的快慢及方向 C 错误 D 正确 答案 AD 3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经过 A 点时的速度为 3 m s 这表示 A 质点在过 A 点后 1 s 内的位移是 3 m B 质点在过 A 点前 1 s 内的位移是 3 m C 质点在以 A 点时刻为中间时刻的 1 s 内的位移是 3 m D 若质点从 A 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以后每 1 s 内的位移是 3 m 解析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不能反映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 只有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才可以根据瞬时速度看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 故 D 对 答案 D 4 短跑运动员在 100 m 竞赛中 测得他 5 s 末的速度为 10 4 m s 10 s 末到达终点的 速度是 10 2 m s 则运动员在这 100 m 中的平均速度为 A 10 4 m s B 10 3 m s C 10 2 m s D 10 m s 用心 爱心 专心 2 解析 总位移 s 100 m 总时间 t 10 s 则平均速度 m s 10 m s v s t 100 10 答案 D 5 双选 中国飞人刘翔曾经在国际田径大奖赛男子 110 米栏的比赛中 以 13 秒 19 的 成绩如愿摘金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10 m 是刘翔比赛中位移的大小 B 13 秒 19 是刘翔夺冠的时刻 C 刘翔比赛中的平均速度约是 8 3 m s D 刘翔经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一定等于 8 3 m s 解析 刘翔在比赛中用 13 秒 19 的时间沿直线跑过了 110 m 的距离 此 110 m 也等于他 在比赛中的位移大小 故 A 对 B 错 平均速度 m s 刘翔经过终点线时的速度是 v 110 13 19 瞬时速度 而不是平均速度 由题目所给条件不能确定经过终点线时的瞬时速度大小 答案 AC 6 双选 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 其运动情况有如下记录 则记录中表示瞬时速度 的有 A 质点在前 5 s 内的速度是 8 m s B 质点在第 7 s 末的速度是 12 m s C 质点经过某一路标时的速度达 15 m s D 质点通过某一路段的速度为 10 m s 解析 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的速度 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 它与时刻 位置相 对应 答案 BC 7 运动员博尔特在男子 100 m 决赛和男子 200 m 决赛中分别以 9 69 s 和 19 30 s 的成 绩破两项世界纪录 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0 m 决赛中的位移是 100 m 决赛的两倍 B 200 m 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10 36 m s C 100 m 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10 32 m s D 100 m 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 20 64 m s 解析 200 m 赛道是弯道 100 m 赛道是直道 所以博尔特在 200 m 决赛中的位移小于 200 m A B 错误 C 正确 根据题设条件无法知道博尔特在 100 m 决赛中的最大速度 D 错 误 答案 C 8 如图 1 所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透苹果瞬间的照 片 该照片经放大后分析出 在曝光时间内 子弹影像前后错 用心 爱心 专心 3 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 1 2 已知子弹飞行速度 图 1 约为 500 m s 由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A 10 3 s B 10 6 s C 10 9 s D 10 12 s 解析 子弹的长度约为 5 cm 则曝光时间内子弹移动的距离为 s 5 1 cm 0 05 cm 5 10 4 m 曝光时间 t s 10 6 s s v 5 10 4 500 答案 B 9 像打点计时器一样 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 其结 构如图 2 甲所示 a b 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 当有物体从 a 处通过时 光电 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 现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的速度 乙图中有滑块 和长 1 m 左右的木板 MN 是水平桌面 Q 是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 1 和 2 是固定在木板上适 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 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 此外在木板顶端的 P 点还悬挂 着一个铅锤 让滑块从木板的顶端滑下 光电门 1 2 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 别为 5 0 10 2 s 和 2 0 10 2 s 用游标卡尺测量小滑块的宽度 d 读出滑块的宽度 d 5 015 cm 则 图 2 1 滑块通过光电门 1 时的速度 v1 m s 2 滑块通过光电门 2 时的速度 v2 m s 解析 由于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很短 可以用滑块通过光电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代替滑块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由题意可知滑块通过光电门的位移等于滑块的宽度 所以 滑块通过光电门 1 时的速度 v1 m s 1 003 m s 滑块通过光电门 2 d t1 5 015 10 2 5 0 10 2 时的速度 v2 m s 2 508 m s d t2 5 015 10 2 2 0 10 2 答案 1 1 003 2 2 508 10 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 若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v1 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为 v2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 v1 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 v2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解析 设全程所用时间为 t 则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的位移分别是和 由平 v1t 2 v2t 2 用心 爱心 专心 4 均速度定义得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v1 v2 v v1t 2 v2t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