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二十四课时第二十四课时 向距离挑战向距离挑战 主编 涂金鹏 编者 涂金鹏 学生 预习导学预习导学 一 课程标准 1 以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 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 以网络技术为例 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二 课前 结构化预习 自主生疑 一 结构化预习 一 立体交通的诞生 一 立体交通的诞生 1 条件 1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入 2 高效率内燃机的推广 推动了 航空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2 概括 项目时间人物国 家 成就 陆 1885 年 卡 尔 本茨 戴姆勒 德 国 制成最早的汽车 水 1887 年 无无把内燃机装配到轮船上 空 1903 年 莱特 兄弟 美 国 制成飞机 开创人类交通事 业的新纪元 3 影响 人类从 时代迅速步入水 陆 空 时代 二 穿越大洋的电波 二 穿越大洋的电波 1 电报 1 1837年 美国人莫尔斯 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发明了 2 1851年 横跨英吉利海峡的 铺设成功 3 1866年 横跨大西洋连接 两洲的海底电缆铺设成功 2 电话 l876年 美国人贝尔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发明了电话机 电话在通信领域将世 界连成一个整体 3 无线电 1 意大利人马可尼将电磁波理论首先运用到无线电通信上 被后人称为 2 1902年 马可尼横跨 传送无线电信息的试验获得了成功 3 1916年 马可尼 试验取得重大突破 奠定了几乎所有现代 通信技术的 基础 三 改变世界的网络 三 改变世界的网络 1 计算机的发明 1 标志 1946年 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2 2 发展 已经经历了电子管 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发展阶段 目前正在研制第五代新型计算机 3 影响 为 和控制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广泛应用到了各个领域 其 功能 可以模拟人类的智能活动 部分地代替了人类的智力活 动 2 互联网的诞生 1 条件 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2 影响 有利于缩小 距离 使信息能够大量 高速运行 有 之称 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 深度和广度 改变着 的进程 二 预习检测 20122012 绍兴一中高三期中考 绍兴一中高三期中考 丹皮尔在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中说 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 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 炬的时候 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这里所说的 科学时代 是指 D A 文艺复兴 B 牛顿创立近代力学体系 C 第一次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 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功来源于工匠的经验 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 这些变化符合题干所述的内容 重难点点拨重难点点拨 课中 合作探究 互动解疑 一 图说历史 载人云飞艇是法国法国马索德公司设计的新型飞艇 该飞艇长约700英尺 约213米 分上下两层 配备有豪华客房 餐厅 图书馆和健身室 设计人员表示 飞艇的最大 时速为105英里 巡航时速为80英里 10天就可环绕地球一周 一直以来 与噪音巨大 耗油惊人的飞机等交通工具相比 空中飞艇被公认为人类未来最为环保的生态旅行方 式 从2005年开始 法国马索德公司和法国国家飞艇研究办公室就开始联合设计和打 造一种名叫 载人云 的超级飞艇 这艘飞艇从外形看起来像一条大鲸鱼 它长约213米 宽约82米 高约52米 能够一次性搭载15名机组人员和40名乘客 从外观上看 它很 像一头白鲸 但更像美国科幻大片 雷鸟神机队 中的 雷鸟2号 救援飞机 不过它的 用途并非是救援 人造云彩 的内部设计非常豪华 各种休闲娱乐设施应有尽有 一层 设有餐厅 图书馆 健身房 二层设有20间客房 公共空间设有观景窗 温泉以及酒 吧间 乘客们犹如置身 飞行酒店 尽情欣赏6000米高空外的风景 根据法国马索德 公司的计划 载人云 飞艇要到2020年才会制造完工 正式投入使用 载人云 飞艇将利用氦气做动力 它由后部一个巨大的螺旋推进器推动 同时它 也有两个朝向地面的推进器 从而能够使它垂直起飞 载人云 飞艇的最高速度可以达 到每小时105英里 169公里 它的普通巡航速度也能达到每小时81英里 130公里 3 左右 这意味着它只需花上10天时间 就能环游世界一圈 据悉 载人云 飞艇加满氦 气后 能够一次性飞行3100英里 5000公里 的距离 这意味着它不需中途降落就可 以从英国横渡大西洋飞抵美国 然后再继续补充氦气 进行更远旅途的旅行 二 互动解疑 1 西方近代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 2 内燃机的应用 推动了哪些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 立体交通有何积极意义 3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缩短时空距离的发明有哪些 各自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随堂训练随堂训练 课后 内化迁移 一 选择题 1 下图所示成就开创了人类交通新纪元 它的发明者是 A 本茨 B 莱特兄弟 C 富尔顿 D 西门子 2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入电气时代 在动力上的飞跃是 A 从蒸汽机到内燃机的飞跃 B 从蒸汽动力向电力的飞跃 C 从石油动力向电力的飞跃 D 从电力向原子能动力的飞跃 3 19世纪上半期 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其准确含义是 A 人们的交往更加方便 经济和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B 人类的交通运输业进入了一个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 C 电力 汽车 地铁一起构成了交通运输的工具 D 内燃机成为交通工具的动力机械 4 下列人物与发明成果对应正确的是 卡尔 本茨 发明汽车 莱特兄弟 发明飞机 贝尔 发明电话机 赫 兹 发明无线电通信 A B C D 5 下列有关向 距离 挑战的科技成果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使人类历史进入了立体交通时代 B 近代电信事业开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C 电话机的发明理论是电磁感应原理 D 互联网正在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 深度和广度发展 6 1912年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触冰山沉没 之前曾发出SOS信号 后有600多 4 人获救 这些人获救得益于当时运用了 A 雷达技术 B 声纳技术 C 无线电技术 D 通信卫星技术 7 一位科学家说 电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 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 这段话最能说明 A 电已进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当中 B 电使人类从生产中解放了出来 C 科学技术直接推动生产发展 D 电气时代 已经取代了 蒸汽时代 8 李鸿章曾赞叹一种叫做 德律风 的西方发明 无智愚长幼之别 无学习泽录之 难 人手而能用 着耳而有声 坐一室而可对百朋 隔颜色而可亲謦 此亘古未有之 便益 故创行未三十年 遍于各国 其始之达数十里 现已可通数千里 这项发明 是 A 火车 B 电话 C 电报 D 电影 9 能够打破常规的时间 空间界限 可以高度互动 双向传受 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 传媒是 A 互联网 B 报刊 C 电视 D 电影 10 1982年 美同 时代 杂志把 个人电脑 选为 当年的 年度风云人物 并预言 家庭电脑有 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 在20年后 将 会有60 的美国人上网 2006年 时代 杂志义 把 You 你 指所有网民 选为 年度风云人物 其封面注释说 是的 就是你 你控制着这个信息 时代 欢迎来到你的世界 这反映了 A 时代 的预言非常准确 B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 影响深远 C 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网络时代 D 网络技术已十分普及 二 非选择题 1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哲学的困难好像在这里 从运动的现象去研究自然界的力 再从这些力 去验证其他现象 书中第一 第二卷的一般命题就致力于这个目标 在第三卷中我们 阐明了世界体系 作为这方面的一个例子 因为根据第一卷里用数学证明的命题 我 们在第三卷里由天象推出把物体吸向太阳和几个行星的重力 我们又从这些力 使用 其他数学的命题 推演出行星 彗星 月球和海水的运动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材料二 请回答 1 材料一的作者是谁 材料涉及了哪些物理学成就 2 材料二中图一所示交通工具的动力是什么 图二所示的动力催生了哪些新的交 通工具 奠定了图三历史现象的物理学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谁 5 3 材料一和材料二涉及的领域有何不同 由材料一到材料二 反映了科技发展的 趋势是怎样的 12 选做题 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从上面图片中可以看到和汲取哪些信息 四四 向向 距离距离 挑战挑战 结构化预习结构化预习 一 一 1 1 电气时代 2 汽车工业 3 平面交通 立体交通 二 1 1 有线电报机 2 海底电缆 3 欧美 3 1 无线电之父 2 大西洋 3 短 波远距离无线电 三 1 1 美国 2 晶体管 3 自动化 人工智能 2 1 电子计算机 2 全球空间 信息高速公路 人类文明 互动解疑互动解疑 1 1 14 15世纪以来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确立 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 物质基础 2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3 资产阶级革命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4 工业革命促进了科学技术突 飞猛进的发展 5 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勇气 严谨求实的态度 锲而不舍的精神为科技 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2 1 内燃机的应用产生了汽车 飞机 汽轮等新式交通工具 2 首先全世界交通运输业有了极大的发展 拉近了世界的距离 其次发达的交通 使商品流通速度加快 从而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 6 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步建立 3 发明 1 交通领域有汽车 飞机 2 通讯领域有电报 电话和无线电通讯 影响 1 立体交通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体 系的建立和各国之间或者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密切 2 新式通讯工具的出现为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尤其是互联网发明以来 信息能够大 量 高速并行 迅速到达世界各地 并以无法预料的速度 深度和广度 改变着人类 文明的进程 三 内化迁疑三 内化迁疑 1 B 2 B 3 B 4 B 5 B 6 C 7 A 8 B 9 A l0 B 11 1 牛顿 力学三定律 或运动三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2 蒸汽机 汽车 飞机 等 法拉第 3 材料一是科学理论 材料二是科学技术 理论对技术和生产的影响逐 渐加深 12 1 直接信息 旧式的马车和原野 蒸汽机车和工厂的浓烟 早期的飞机 2 深 层信息 三幅图分别展现了农业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交通 工具 三种交通工具的演变体现了科技革命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也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补充阅读补充阅读 1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 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 它开创了以机器 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 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这场革命 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 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这一次技术革 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 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 从生产技术 方面来说 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 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 从社会关系 来说 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 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 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内容目录内容目录 时间 简介 兴起原因 革命的扩展 革命的影响 改造作用 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英勇抗争 中国新思 想萌发 中国近代化起步 工业革命的启示 各个国家的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 美国工业革命 德国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意义和作用 重要发明 展开 蒸汽机 10 张 第一次工业革命 9 张 第一次工业革命 8 张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英国工业革命从 18 世纪 60 年代开始 到 19 世纪 40 7 年代基本完成 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不是偶然的 这是有深刻政治前提 社会经济前 提和科学技术前提的 兴起原因兴起原因 17 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建立了资产阶 级和土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度 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加速推行发展资本 主义的政策和措施 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迅速形成 资产阶级通过大规模地对外掠夺以及在国内实行的国债制度和消费税政策 积 累了巨额财富 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所必须的货币资金 大规模的圈地运动 为工业革 命提供了大量的 自由 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 工场手工业的蓬勃发展 培养了大批富有实践经验的熟练工人 为机器的发明 和应用创造了条件 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成就 特别是牛顿的力学和数学 为机器的 产生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 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 增加了产量 但仍然无 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于是 一场生产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 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工场手工业新兴的棉纺织业 1733 年 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 梭 大大提高了织布速度 棉纱顿时供不应求 1765 年 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 珍妮 纺纱机 大幅度增加了棉纱产量 珍妮纺纱机 的出现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 机器 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 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此后 在棉纺织业中出现 了骡机 水利织布机等机器 不久 在采煤 冶金等许多工业部门 也都陆续有了机 器生产 随着机器生产的增多 原有的动力如畜力 水力和风力等已经无法满足需要 在 英国伯明翰 1785 年 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 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 得到迅速推广 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 人类社会由此进入 蒸汽时代 随着工业生产中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操作 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 资产 阶级工厂诞生了 1840 年前后 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生产 工业革命基本完 成 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 革命的扩展革命的扩展 欧洲其他国家虽然也有杰出能干的工人 也有具有发明精神的人 但这些国家缺 乏发展机器工业所需要的资金 劳动力和市场 以及保证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治 文化等条件 在 1789 年 法国爆发了大革命 废除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 为资本主义工业化 扫除了障碍 拿破仑当政后 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为法国的工业革命 18 世纪 末 19 世纪初 19 世纪中期 创造了条件 此后 德国 美国 俄国 日本等国也 纷纷加入工业革命的行列 到 19 世纪末 这些国家先后都完成了工业革命 标志是瓦特改良蒸汽机 大大提高了丝织品生产速度 由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成为了当时最富强的国家 革命的影响革命的影响 1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大提高 市场上的商品越来越丰富 巩固了资产阶 级的统治地位 2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 动 科学技术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彻底改变了传统生产方式 促进了美 俄 德 意的革命 改革 拉开了欧美实惠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 使资本 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8 3 在工业社会中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19 世 纪 30 40 年代 工人运动兴起 4 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 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传播到各地 冲击着旧制度 旧 思想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5 加快了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东方从属于西方 殖民侵略导致了民族解放运动 高涨 工业革命前后的一些重要发明工业革命前后的一些重要发明 时间时间 发明人发明人 发明发明 1712 年 英国人汤姆斯 纽可门获得了稍加改进的蒸汽机的专利权 1733 年 凯伊 约翰 飞梭 1765 年 詹姆士 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1769 年 阿克莱特水力纺机 1769 年 瓦特 改良蒸汽机 1778 年 约瑟夫 勃拉姆 抽水马桶 1779 年 克伦普敦 走锤纺骡 1785 年 卡特莱特 动力织机 1796 年 塞尼菲尔德 平版印刷术 1797 年 亨利 莫兹莱 螺丝切削机床 1802 年 詹姆斯 瓦特改进了牛考门蒸汽机 现代蒸汽机成型 1807 年 富尔顿蒸汽轮船 1812 年 特列维雪克 科尔尼锅炉 1814 年 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1815 年 汉 戴维 矿工灯 1844 年 威廉 费阿柏恩 兰开夏锅炉 改造作用改造作用 第一次工业革命 7 张 第一次工业革命 6 张 第一次工业革命 5 张 工业革命对社会的改造作用 常常超过了政治革命 只是在形式上不似政治革命 那样出现强烈的冲击波和引起局势的大动荡 生产力的超乎人们意料的大发展 工厂 制取代手工工场的巨变 展现出资本主义社会机制的一种新的面貌 带动着整个社会 快速地演变 几十年下来 就使得以农业与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变成了以工业与城 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 大规模地改变着人的生活和国家的经济地理状况 新城市的兴 起 旧城市的改观 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的大趋势 国家向城市化社会迈进的走向 工业产值远远超过农业产值的现象 如此等等 都使得身处其境的普通人和当政者大 为惊讶 有悲有喜 但却只能去适应 决计无法阻拦 这种全面深刻的社会变化 说到底就是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表现 9 后者比前者更加显露出创造与进取的精神 奋力竞争的意识 更具有挑战性 它以不 可逆转的气势 改变着人们的传统习俗 价值取向 乃至择业的标准 在这个社会转 折的进程中 伴随着严重的剥削与压榨 几家欢乐几家愁 的状况甚为鲜明 于是 社 会结构 阶级结构都发生了变化 组合成一些新的社会利益群体 其中 最重要的当 然是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这两大阶级的形成 工业资产阶级比起工场手工业时期由商人组成的资产阶级 有着更强的进取精神 和在自由竞争中求发展的意识 它以使用机器的产业为依托而取得的成就 也远非旧 日的资产者所能比拟 工业对农业的改造能力 吸收自由劳动力的容量 对整个社会 的影响 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 都使资本主义在世界历史的潮流中扮演了主角 迅速 改变着资本主义与前资本主义力量的对比 19 世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和改革风起云 涌 席卷全球 到世纪中叶就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正是这种历史巨变的 体现 封建的和封建以前的社会制度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只能让位给资本主义 无产阶级即产业工人的队伍 是又一个全新的社会利益群体 它与过去的手工工 场工人不同 没有小块土地 没有传统的生产工具 也不带任何的宗法色彩 是纯然 的雇佣劳动者 使用机器生产的劳动条件和由机器联结的集中劳动环境 使他们具有 了集中 团结 纪律性强的特点 为时不久 他们就逐渐意识到了自己这个群体是同 命运和具有共同愿望与要求的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阶级意识 知道自己属于同一个群 体 后来经过科学理论的引导 才会体会到阶级觉悟的概念 当然这只是那些先进的 工人 工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起来斗争 争取自己的利益和社会地位 从而形成为一 股历史潮流 为世界历史增添了新的内容 正是这股潮流推动了意识形态领域中社会 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逐步结合 这股潮流也日益壮 大起来 成为 19 世纪并行交错的历史大潮之一 两大社会阶级的形成和发展 机器工业对手工业的排挤 使以往的中等阶级发生 了分化和改组 所谓中等阶级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小资产阶级 包括小企业主 小店 东 手工工匠 商贩等等 他们中的少部分 在机器大工业的排挤下遭到破产 大量 被迫受雇于工厂 成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 多数人则还继续存在 但是有不少人感 到岌岌可危 面临破产的威胁 更多的人虽还没有面临危机 但瞻望前景也颇感担忧 因而也形成为另一个社会利益群体 渴望在社会巨变中求得一席之地 竭力为维护和 提高社会地位而斗争 19 世纪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流派为数众多 其根源就在于此 其中 无政府主义倾向大抵上反映的是破产者的情绪 而极力宣传保留小私有制的学 说 则常是小资产阶级忧心忡忡地体现 小资产阶级热衷于参加民主运动 也是出于 争取提高社会地位的愿望 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 4 张 第一次工业革命 3 张 对中国的影响对中国的影响 10 为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 以英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市 场 强占原料产地 倾销工业品 将亚 非 拉广大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体系 中国地 大物博 资源丰富 而清政府政治腐败 经济落后 军备废弛 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 矛头指向中国 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影响 1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两次鸦片战争 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并且程度进一步加深 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 造成中国长期贫困 落后 2 中国人民英勇抗争 两次鸦片战争中 中国人民不断抗争 农民阶级掀起了太 平天国运动 3 中国新思想萌发 魏源 林则徐等开明知识分子 开始注目世界 探求新知 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4 中国近代化起步 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了洋务运动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 义的产生和发展 同时中国近代工业 科技 教育起步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 端 革命的启示革命的启示 发展经济必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促进社会的共同富裕 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再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发展经济应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 要走 可持续发展 的道路 各个国家的工业革命各个国家的工业革命 1 英国国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英国 在论及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时 人们总不忘提及它的 农业革命 海外贸易 殖民掠夺 国债制度 税收政策等等方面 这当然是正确的 不过还有一点必须补充进去 那就是市场的扩大 正由于市场上商品需求量的扩大 才直接成为增加生产的导因 才产生出强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追求 从而引发了机 器的发明 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包括凯伊 哈格里夫斯 阿克莱特 克隆普顿 卡特莱特以及瓦特等人的发明等等 这里就不去叙述了 需要略加说明的是 继英国 之后 美 法 德等不少国家也都开始了工业革命 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规律 2 美国工业革命 美国工业革命的条件有一定的特殊性 也可说是得天独厚之处 这当然要首推它 的 西进运动 美国独立后 通过吞并 廉价购买等等手段 不断向西扩张领土 到 19 世纪中叶 已成为东起太平洋 西濒大西洋 北接加拿大 南连墨西哥的领土辽阔 的大国 仅半个多世纪 领域便增加了 7 倍半 西部领土的矿产 水利和森林资源都 很丰富 而且土地肥沃 气候适宜 还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优良的港口 这就为它的工 业化和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美国农业发展迅猛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之一 在不长的时间里 美国 经济的专业化布局便形成起来 东北部是传统的工业区 西部是辽阔的农业区 而且 依自然环境的不同 出现了 小麦王国 牧牛王国 棉花王国 和葡萄园区 这种在经 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支配下自然形成的区域经济专业化 是美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特点 也为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工业化的北部 棉花 甘蔗的重要产地 南部 产粮为主的西部 都需要互补 需要加强商品交流 各地区之间的贸易额成倍 增长 甚至成 10 倍地增长 美国工业革命所拥有的国内市场条件 是其他国家难以望 其项背的 另外 随着内战中北方的胜利 战后重建南方的过程也使南方成为颇具吸 11 引力的投资场所 美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个大的难题 就是劳动力的严重缺乏 19 世纪初年 美国人口只有 700 万左右 到 19 世纪中叶 国土面积如此庞大 人烟更显 得稀少 年轻的美国以开放的气势 大量吸收外来移民 才使这个问题得到了相当程 度的缓解 仅 19 世纪后半期 移居美国的人口就有 2700 万之多 美利坚合众国居民 的主体 就是由外来移民构成的 美国工业革命便是在这样的背景和环境下进行的 美国在独立后的一段日子里 政治上虽已取得主权国家的地位 但在经济上却还一时 无法摆脱对英国的依附 因此 工业革命也是它争得经济独立的出路 在促进工业革 命方面 联邦政府的政策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它建立国家银行 发行纸币 吸收游 资 贷款给工业界 实行关税保护 鼓励科技进步 实施专利法 等等 政府的支持 是美国工业革命又一个有利条件 与英国一样 美国的工业革命也开始于棉纺织业 还在 18 世纪末 美国人便仿造 了珍妮纺纱机 不久又发明了轧棉机 将清理原棉的效率提高近百倍 19 世纪初又从 英国引进织布技术 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迅速发展为棉纺织业中心 随后 服装 制革 玻璃 毛纺等行业也实现了使用机器生产 南北战争后 工业革命有了飞速进 展 尤其是重工业发展更快 采矿 冶金 石油开采和提炼等行业 都以 10 倍甚至几 十倍的速度发展 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这之中 有两个巨大的国内刺激因素 一是 开发西部造成的对农业机械的急切需要 二是为沟通东西部交通而掀起的铁路建设高 潮 这两大因素既是工业革命的强劲的推动力量 其本身又成为工业革命的成果和重 要组成部分 修铁路 制造机车 客车 货车 自然为钢铁业特别是钢轨轧制业提供了巨大的 市场 同时 铁路建设也是包括车站修建 枕木供应 车厢设备 管理和服务人员的 招聘与培训等等众多项目的综合性事业 从各个方面促进了工业革命 铁路交通还为 商业流通 货物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使得具有专业化经济特点的各个区域结合成一 个整体 因此 美国在不大长的时问里就发展成为世界上经济实力最为雄厚的国家 是不足为奇的 3 法国工业革命 法国直至 19 世纪中叶仍然是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 它的工业革命开始很 早 还在大革命爆发之前 就已从英国引进了蒸汽机 珍妮纺纱机 在全欧洲都占有 首屈一指地位的勒克勒佐冶金公司 作为全欧最大采煤企业之一的昂赞矿业公司 都 配备有蒸汽机 汽锤 马拉铁路等先进设备 个别的纺织厂使用了珍妮纺纱机 但是 随着 1789 年大革命的爆发 1792 年起又进行了反对外来武装干涉的战争 随后又有 连年不断的拿破仑战争 再加上内部局势的长期动荡不宁 这种战连祸结的情景 使 得刚刚起步的工业革命不得不停下步来 虽然也曾在某些空隙之时有所动作 但毕竟 是极为滞缓 难成气候 拿破仑帝国垮台之后 工业革命有些起色 尤其是英国政府 于 1825 年解除了机器出口的禁令 使法国工业界有机会较多地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 迈出了工业革命复兴的步伐 然而 当时是复辟王朝统治时期 投资环境颇为不利 1824 年即位的国王查理十世更是倒行逆施 妄图全面恢复封建制度 工业革命愈发举 步惟艰 1830 年的七月革命推翻复辟王朝 建起资产阶级的奥尔良王朝 七月王朝 情况才有明显好转 七月王朝以大革命的继承者自居 工业革命的环境由此而大为改 善 于是开始起飞 到 40 年代末 蒸汽机数量从 625 台增加到 5212 台 而且平均马 力由 16 降到 12 5 蒸汽机马力的降低说明 蒸汽机已开始小型化 使用得更普遍了 以往蒸汽机主要是用于采矿时从矿坑中抽水 需要大马力 这时已可安装到轻纺工业 中作为动力装置 法国的纺纱机已有了 11 6 万台 作为工业发展重要标志的铁路 修筑速度相当缓慢 整体看来 法国工业中仍然 12 是小生产占绝对优势 使用机器的大工业为数不是很多 工业革命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 其中有两点最为重要 第一 大革命以来政治局势长期动 荡不宁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虽然安定了一些 但是复辟王朝是靠反法联军刺刀的保护 重建统治的 前景如何难以测知 在这种情况下 资产阶级不愿甘冒风险去投资工业 宁肯将资金投放到信贷业务上 甚至贷出国外 坐食利息 第二 自 16 世纪以来 经 济实力最雄厚的就是金融资产阶级 这个阶级以包债 放国债而起家发财 几个世纪 来形成了传统 在他们看来 以食利而致富 既得利快又少担风险 还可利用手中的 资金影响操纵有价证券市场 因此 他们更热衷于放债和股市交易 而不愿大量直接 投资于工业 七月王朝正是由金融资产阶级操纵的政权 自然以金融贵族的意志为转 移去施政 这就阻碍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这种矛盾在开始之时还不明显 到工业资产 阶级得到一定程度发展之后 就日益尖锐起来了 这说明 法国工业革命真正起飞后 不久 又因统治者的政策而受阻 法国工业革命尽管起步很早 但是进进退退 走走 停停 多次受阻 以至资金不足 投资心理难以形成 半个多世纪下来 仍然水平不 高 这正是它的突出特点 工业革命的最大转机 是在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之后 由拿破仑三世统治的第二 帝国以强力的手段稳定了形势 又以种种顺应经济发展的政策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良好 的环境 第二帝国时期被称作 农业黄金时代 到 60 年代后期 重工业 机器制造业 发展迅速 表明法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完成 4 德国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开始时 德意志还是个四分五裂的国家 有数十个邦国和自由市 同时 各地发展极不平衡 并非所有邦国都同时开始了工业革命 以普鲁士为带头人 并不 断扩大在全德意志的影响 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是德国工业革命的一大特点 19 世纪 30 年代德国工业革命开始起步 普鲁士的资产者逐步引进英国的机器 使用机器的纺织厂开始建立 就在这时 普鲁士政府出面 联合了 18 个相邻的邦国 于 1834 年建立起关税同盟 18 个同盟国互相取消商品进口关税 还统一了税制 这 个全德性质的关税同盟 率先突破了政治上的分裂局面 在经济领域促成了全德意志 的统一市场 为工业革命的腾飞注入了新的血液 50 年代正是普鲁士经济改革告一段落的时期 农业机械化程度也大为提高 产值 增长迅速 在提供原料 市场 劳动力等方面 到工业革命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就 是在这样的条件下 德国工业革命进入了高潮时期 50 60 年代出现了一大批股份公 司 铁路线长度迅速增加 铁路运货量增长 27 倍 生铁产量增长 5 6 倍 钢产量增长 近 28 倍 1871 年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货币制度 税收制度 度量衡单位 商业法规 交通管理等等的统一 更使工业革命如虎添翼 普法战争后从法国攫取来的 50 亿法郎 赔款 充实了工业资本 割占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 拥有十分丰富的非金属矿钾盐 和铁矿石 为化学工业和冶金业提供了巨量的原料 德国工业革命开始得比较晚 但 是在其腾飞之时 恰逢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交错之际 这就有利于它在 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基础上得到开展 同时德国政府又十分重视教育和科学研究 这 就使工业革命有了比英法两国工业革命更为坚实的根基 从而使得德国在不太长的时 间内就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大国 意义和作用意义和作用 工业革命对社会的改造作用 常常超过了政治革命 只是在形式上不似政治革命 那样出现强烈的冲击波和引起局势的大动荡 生产力的超乎人们意料的大发展 工厂 制取代手工工场的巨变 展现出资本主义社会机制的一种新的而貌 带动着整个社会 13 快速地演变 几十年下来 就使得以农业与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变成了以工业与城 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 大规模地改变着人的生活和国家的经济地理状况 新城市的兴 起 旧城市的改观 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的大趋势 国家向城市化社会迈进的走向 工业产值远远超过农业产值的现象 如此等等 都使得身处其境的普通人和当政者大 为惊讶 有悲有喜 但却只能去适应 决计无法阻拦 这种全面深刻的社会变化 说到底就是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表现 后者比前者更加显露出创造与进取的精神 奋力竞争的意识 更具有挑战性 它以不 可逆转的气势 改变着人们的传统习俗 价值取向 乃至择业的标准 在这个社会转 折的进程中 伴随着严重的剥削与压榨 几家欢乐几家愁 的状况甚为鲜明 于是 社 会结构 阶级结构都发生了变化 组合成一些新的社会利益群体 其中 最重要的当 然是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这两大阶级的形成 工业资产阶级比起工场手工业时期由商人组成的资产阶级 有着更强的进取精神 和在自由竞争中求发展的意识 它以使用机器的产业为依托而取得的成就 也远非旧 日的资产者所能比拟 工业对农业的改造能力 吸收自由劳动力的容量 对整个社会 的影响 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 都使资本主义在世界历史的潮流中扮演了主角 迅速 改变着资本主义与前资本主义力量的对比 19 世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和改革风起云 涌 席卷全球 到世纪中叶就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正是这种历史巨变的 体现 封建的和封建以前的社会制度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只能让位给资本主义 无产 阶级即产业工人的队伍 是又一个全新的社会利益群体 它与过去的手工工场工人不 同 没有小块土地 没有传统的生产工具 也不带任何的宗法色彩 是纯然的雇佣劳 动者 使用机器生产的劳动条件和由机器联结的集中劳动环境 使他们具有了集中 团结 纪律性强的特点 为时不久 他们就逐渐意识到了自己这个群体是同命运和具 有共同愿望与要求的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阶级意识 知道自己属于同一个群体 后来 经过科学理论的引导 才会体会到阶级觉悟的概念 当然这只是那些先进的工人 工 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起来斗争 争取自己的利益和社会地位 从而形成为一股历史潮 流 为世界历史增添了新的内容 正是这股潮流推动了意识形态领域中社会主义从空 想到科学的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逐步结合 这股潮流也日益壮大起来 成为 19 世纪并行交错的历史大潮之一 两大社会阶级的形成和发展 机器工业对手工业的排挤 使以往的中等阶级发生 了分化和改组 所谓中等阶级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小资产阶级 包括小企业主 小店 东 手工工匠 商贩等等 他们中的少部分 在机器大工业的排挤下遭到破产 大量 被迫受雇于工厂 成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 多数人则还继续存在 但是有不少人感 到岌岌可危 面临破产的威胁 更多的人虽还没有面临危机 但瞻望前景也颇感担忧 因而也形成为另一个社会利益群体 渴望在社会巨变中求得一席之地 竭力为维护和 提高社会地位而斗争 19 世纪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流派为数众多 其根源就在于此 其中 无政府主义倾向大抵上反映的是破产者的情绪 而极力宣传保留小私有制的学 说 则常是小资产阶级忧心忡忡地体现 小资产阶级热衷 重要发明重要发明 时间 发明人 发明 1712 年 英国人汤姆斯 纽可门获得了稍加改进的蒸汽机的专利权 1765 年 詹姆士 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1769 年 詹姆斯 瓦特改进了纽可门蒸汽机 现代蒸汽机成型 1778 年 约瑟夫 勃拉姆抽水马桶 14 1796 年 塞尼菲尔德平版印刷术 1797 年 亨利 莫兹莱螺丝切削机床 1812 年 特列维雪克科尔尼锅炉 1815 年 汉 戴维矿工灯 1844 年 成廉 费阿柏恩兰开夏锅炉 2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0 年以后 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各种新技术 新发明层出不穷 并被迅 速应用于工业生产 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当时 科学技 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即电力的广泛应用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内容目录内容目录 原因 简介 过程 早期汽车 早期飞机 背景 特点 第一 第二 第三 主要成就 影响 各方面的影响 对世界的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 垄断组织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展开 法拉第 原因原因 1 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市场进一步扩大 资金大量积累 2 政治前提 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初步形成 3 科技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简介简介 时间 19 世纪 70 年代 20 世纪初 地点 英格兰中部地区 第二次工业革命 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起于 19 世纪七十年代 主要标志 电力的广泛应用 即电气时代 1870 年以后 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各种新技术 新发明层出不穷 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 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这就是第二次 工业革命 当时 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即电力的广泛应用 内 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 提出的概念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典型特征为自动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 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 出现 了一系列电气发明 1866 年德国人西门子 Siemens 制成发电机 1870 年比利时人 15 格拉姆 Gelam 发明电动机 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 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 能源 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 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 1831 年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根据这一现象 对电作了深入的研 究 在进一步完善电学理论的同时 科学家们开始研制发电机 1866 年 德国科学家 西门子制成一部发电机 后来几经改进 逐渐完善 到 19 世纪 70 年代 实际可用的 发电机问世 电动机的发明 实现了电能和机械能的互换 随后 电灯 电车 电钻 电焊机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 过程过程 19 世纪最后 30 年和 20 世纪初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 被称为近代 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由 蒸汽时代 进入 电气时代 在这一时期里 一些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农业总产值 工业重心由轻纺工业转为重工业 出现了电气 化学 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 由于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发电机 电动机 相继发明 远距离输电技术的出现 电气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得 到广泛的应用 内燃机的出现及 90 年代以后的广泛应用 为汽车和飞机工业的发展提 供了可能 也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 化学工业是这一时期新出现的工业部门 从 80 年代起 人们开始从煤炭中提炼氨 苯 人造燃料等化学产品 塑料 绝缘物质 人 造纤维 无烟火药也相继发明并投入了生产和使用 原有的工业部门如冶金 造船 机器制造以及交通运输 电讯等部门的技术革新加速进行 发电机 电动机的发明和进步发电机 电动机的发明和进步 第二次工业革命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 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基本完成 它 以电力的广泛运用为显著特点 在电力的使用中 发电机和电动机是相互关联的两个 重要组成部分 发电机是 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电动机则相反 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发电机原理的基础是 1819 年丹麦人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的磁效应以及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 1866 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了自激式的直流发电机 但这种发电机还不够完善 经过许 多人的努力 发电机逐步得到改进 到 70 年代 终于可以投入实际运行 1882 年 法国学者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 同年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纽约建立了美 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 把输电线联接成网络 另一方面 随着对电能需求的显著增加和用电区域的扩大 直流电机显示出成本 16 昂贵 常出事故等问题 所以从 19 世纪 80 年代起 人们又投入了对交流电的研究 交流电具有通过变压器任意变化电压的长处 1885 年意大利科学家法拉第提出的旋转 磁场原理 对交流电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 人们创制出三相 异步电动机 这种型式的电动机 至今仍在使用 1891 年以后 较为经济 可靠的三 相制交流电得以推广 电力工业的发展进入新阶段 爱迪生与特斯拉的电流大战爱迪生与特斯拉的电流大战 感谢交流电 正是由于交流电技术 今天的世界才得以运行 然而 交流电的成 功却是建立在一场发生在 19 世纪末最伟大的两位发明家之间的激烈争辩之上的 他们 就是爱迪生和特斯拉 在利益面前 他们毫不犹豫地使用各种手段 甚至包括魔术表 演和残忍的展示 我认识两位伟人 你是其中之一 另外一个就是站在你面前的年轻人 1884 年深秋的一个清晨 就是带着这样一封推荐信 尼古拉 特斯拉跨入了位于纽约著名的 第五大道上一座漂亮大厦的门槛 特斯拉是一名优秀的塞尔维亚工程师 当时 28 岁的 他刚刚准备和世界上最著名的发明家一起工作 而这位发明家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 开始了他的电灯照明时代 托马斯 爱迪生在他公司总部的办公室热情接待了这位踌躇 满志的年轻人 看过了特斯拉的简历以后 爱迪生马上委派给他一份工作 为特斯拉 写推荐信的人是查尔斯 巴特切罗 欧洲大陆爱迪生公司的负责人 这家公司是爱迪生 电灯公司在巴黎的分公司 特斯拉在来美国以前曾在那里工作 特斯拉欣然接受了爱迪生交给他的工作 并且耐不住性子大胆地向爱迪生提出了 自己的设想 他认为有可能利用交流电流来产生电能 然而爱迪生的态度是冷淡的 他表示对这种理论毫无兴趣 而且在爱迪生看来 由他制造的直流电照明系统已经足 够使用了 此后 爱迪生只是在直流电系统基础上进行改进 然而 他的新合作者特 斯拉所期待的却绝不止于此 19 世纪下半叶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在实践中是不可能使用交流电的 因为直流电 始终朝着相同的方向流动 而交流电则反复使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 最早的电 动机使用的都是直流电 那些试图让交流电动机运转起来的人发现 这种电动机产生 的磁场并不能使电动机正常运行 事实上 当电流改变方向的时候 磁场随后也改变 了强度和方向 因此 电动机自然就不可避免地停止转动 事情发生转机是在 1882 年 特斯拉在经过严谨的数学分析之后 拟订了一个新的 实验方案 他利用两个异相交流电换相器 以保证有充分而强大的电流使发动机运转 根据这位塞尔维亚科学家设计的方案 在电动机固定部分中的线圈里 对流动电流的 一个适当联结 定子 能够产生一个强度不变的磁场 这个磁场在转动的同时 会使电动 机的活动部件也跟着它一起转动 转子 实际上 磁场会在转子的线圈里产生一个流动 的感应电流 而感应电流能够引发一个加快线圈自身转动的力 而且这都不需要任何 电线去连接运动中的各个部分 1883 年 特斯拉已经制造出了第一个小型交流电电动 机 但是他很需要有财政上的支持来进一步试验和推进自己的发明 当和特斯拉第一次见面时 爱迪生正在投入大量的资金去研发直流电设备 1879 年 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 这种灯在现实生活中的迅速普及使爱迪生本人也成为了一 名成功的大企业家和世界知名的发明家 但是他当时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少 首先 一 个住宅区里的照明灯如果和发电站的距离超过 1 公里 就无法得到足够的电流发出强 光 这是因为直流电无法在远距离的情况下传输能量 爱迪生为了使他设计的照明系 统能够正常运行 只好在每隔 1 公里的地方建造 1 座发电站 要不然就要增加发电机 的功效 或者将若干个发电机连接在一起 以便产生更多的电流 爱迪生交给特斯拉的工作任务就是完善这些直流电系统的性能 不过特斯拉始终 17 坚信能够说服爱迪生去接受在许多方面明显占优势的交流电 爱迪生很清楚特斯拉在 技术方面的能力 他还拿出 5 万美元作为基金 让特斯拉去改进发电站中的发电机 特斯拉研究制订出了 20 多个新直流电发电机的计划 这些发电机具有调节简单并能产 出强大电流的特点 爱迪生对这些新型发电机进行了多次实验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并为这些发电机申请注册了专利权 用它们代替了那些老式机器 然而当特斯拉向爱 迪生索取自己应得的那部分报酬时 爱迪生却拒绝了他 他说 特斯拉 您并不懂得 美国式的幽默 这件事对于这位塞尔维亚年轻人的打击很大 他的美梦被再次打破了 特斯拉感到极度的失望和厌倦 于是他辞职了 长时间以来 特斯拉给爱迪生带 来了很多利益 然而爱迪生始终对他的交流电持一种质疑和敌视的态度 不过 除了 暴露出爱迪生对科学缺乏远见以外 特斯拉还清楚地看到 爱迪生已经将太多的金钱 投入到他的直流电上而不能自拔了 相信特斯拉的相信特斯拉的西屋公司西屋公司 1888 年 一位希望能向爱迪生发起挑战的美国发明家和企业家乔治 威斯汀豪斯将 赌注押在了交流电上 他邀请特斯拉到他的公司去工作 其实 早在 1883 年的时候 威斯汀豪斯就对交流电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当时 法 国人吕西安 戈拉尔和英国人约翰 吉布斯在伦敦的一个博览会上向人们展示了一款能够 进行远距离传输的交流电设备 这个设备运用了 二次发电机 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TR 6277:2025 EN Blockchain and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ies (DLT) - Data flow models for blockchain and DLT use cases
- 【正版授权】 ISO/IEC 15444-16: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JPEG 2000 image coding system - Part 16: Enhanced encapsulation of JPEG 2000 images into ISO/IEC 14496-12
- 【正版授权】 ISO 17744:2025 EN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specific volume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pvT diagram - Piston apparatus method
- 【正版授权】 ISO 10286:2025 EN Gas cylinders - Vocabulary
- 【正版授权】 ISO 1382:2025 EN Rubber - Vocabulary
- 【正版授权】 CISPR 12:2025 FR Vehicles,boats and devices with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or traction batteries – Radio disturbance characteristics – Limits and methods of measurement f
- 古代武学考试题及答案
- java各种排序面试题及答案
- 基护标本试题及答案
- 医学饮片考试题及答案
- 广西2025年公需科目学习考试试题及答案4
- 代加工板材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地质勘查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肝炎的分型及护理
- 高中语文38篇课内文言文挖空一遍过(教师版)
- 2025年高考真题物理(四川卷)-2
- 企业负责人财税知识培训
- 【前程无忧】2025校招人才素质洞察白皮书
- 船舶制造公司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年中国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产业发展动态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 T-CRHA 028-2023 成人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