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历史 1.4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5每课一练 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2012高中历史 1.4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5每课一练 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2012高中历史 1.4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5每课一练 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2012高中历史 1.4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5每课一练 岳麓版必修1_第4页
2012高中历史 1.4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5每课一练 岳麓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第第 2 2 课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与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与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一 选择题 1 如图所示的我国古代中央机构分别出现于 A 秦朝和西汉 B 西汉和东汉 C 秦朝和唐朝 D 唐朝和宋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左图反映的是三公九卿制 右图反映的是三省六部 制 由此可判断出两图分别出现在秦朝和唐朝 答案 C 2 2011 北京海淀区期末测试 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西汉和秦朝相比 中央 权力机构最大的变化是 A 出现了内外相制的权力结构 B 扩大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监察体系 C 加强了三公九卿的官僚体系 D 增强了以丞相为首的中枢机构权力 解析 本题考查西汉的政治制度 由题中示意图可知 西汉设立了 中朝 机构 即 称为 内朝 原有的 三公九卿 称为 外朝 两者相互制约 目的是加强皇权 故选 用心 爱心 专心2 A 项 B D 两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 C 项与图中信息相矛盾 答案 A 3 2011 河南省毕业班调研 北宋时期 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同时设通判负 责监督 地方赋税收入除少量自用外 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1804 年美国国会通过宪法修 正案 规定 宪法既未授予联邦 亦未禁止各州享有的权力 概归各州各自保留 也就是 说宪法单独列举中央的权力而未经列举的权力一概归各州 古代中国和近代美国的这些措 施实际上都是为了 A 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B 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C 给予地方一定的自治权 D 防止出现地方割据势力 解析 北宋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权 行政权 监察权 财政权 也给予地方 一定的行政权和财政权 美国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拥有政治 经济 军事和外交大权 各州 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 拥有一定的自治权 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由 此可知 B 正确 答案 B 4 2011 安徽省巢湖质检 1735 年 法国有位学者说 在中国 一位学者 尽管是 农夫之子 也很有希望达到高位 并且还会成为国家的宰相 因为孩子都是平等的 这表 明 A 中国当时的官员选拔农学 经学并重 强调人才的素质培养 B 他看到中国官员产生方式的公平性 但夸大了它的作用 C 平等的民主思想开始在中国产生并影响人才选拔 D 当时 东学 西学 相互交融 东西方文明齐头并进 解析 1735 年的中国属清朝前期 清朝以八股取士 只考经学 不考农学 故 A 项不 正确 法国学者看到了中国官员选择的公平性 但封建社会并不是所有 孩子都是平等的 故 B 项正确 C D 两项由所学知识 可排除 答案 B 5 2011 揭阳市二模 资治通鉴 唐纪 记载 每议政之际 是非蜂起 上不能 决也 这表明唐朝时期 A 政治民主化出现 B 皇帝大权已旁落 C 三省体制存在弊端 D 社会纷争错综复杂 解析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三省长官均为宰相 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 材料 正是反映了这一现象的负面影响 答案 C 用心 爱心 专心3 6 2011 南平市毕业班适应性考试 从社会历史看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为 世袭社会 唐以后的历史则形成了一个稳定的 选举社会 这 选举社会 是指 A 唐朝民主推举官员制度 B 三省六部制 C 察举制度 D 科举制度 解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 以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 其形式是以官举士 权操于上 百 姓不得参与 民意无从体现 尤其是后来只看门第高下 不论人品才德 故被称为 世袭 社会 隋朝创立科举制 唐朝加以完善并被历代所沿用 科举制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 式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 答案 D 7 2011 广东珠海期末 费正清在 中国 传统与变迁 一书中说 隋及初唐 时 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下面有关隋唐政治体制的 突破性进展 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相权三分 独立施政 B 中央集权 地方分权 C 分工明确 相互牵制 D 完善机构 皇权顶峰 解析 根据所学 材料中 隋唐政治制度 指在中央实行的三省六部制 A 项中 独 立施政 和 B 项中 地方分权 都不符合三省六部制说法 D 项 皇权顶峰 是指清雍正 帝时期军机处的设置 答案 C 8 2011 东北师大附中模拟 赵匡胤一日内罢免了三位宰相 以至于出现在颁布任命 新宰相赵普的敕书时 竟然没有在任宰相 署敕 的怪现象 赵匡胤就对赵普说 卿但 进敕 朕为卿署字 可乎 由于不合乎任命新宰相的程序 只得暂时作罢 据此 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赵匡胤皇权专制思想浓厚 B 当时宰相对专制皇权没有约束作用 C 宰相对皇权具有牵制作用 D 赵匡胤想临时改变宰相的任命程序 解析 材料中说赵匡胤因为在颁布任命新宰相赵普的敕书里没有在任宰相的 署敕 结果无法对赵普进行任命 可见当时宰相对专制皇权是有制约作用的 因此答案为 B 答案 B 9 2011 山东潍坊高三质检 马克思说 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 哪里就 根本没有人了 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 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 对该论述理解正确 的是 君主专制是最典型的 人治 君主专制具有残暴性 君主专制极大地压制了 人性 君主专制有害无利 用心 爱心 专心4 A B C D 解析 马克思认为君主专制是最典型的 人治 具有残暴性 极大地压制 人性 但是 君主专制在维护国家统一 社会稳定 抵御外来侵略 组织水利工程建设 防止分 裂割据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故 君主专制有害无利 说法错误 答案 A 10 2011 东北师大附中模拟 明清两代的皇室宗亲触犯国法 有宗人府按皇室家法 处置 宗人府一度成为连皇帝也要礼敬三分的超然机构 它既管皇室人丁户籍 也管皇室 祭祀礼仪 还包揽皇室的教育后勤 俨然一个独立的小政府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明清时期的皇族犯法与民同罪 B 宗人府是权力很大的政府机关 C 宗人府负责主持皇室的家族活动 D 宗人府的法律地位一度高于皇帝 解析 从材料中宗人府 既管皇室人丁户籍 也管皇室祭祀礼仪 还包揽皇室的教育 后勤 可知其负责主持皇室的家族活动 皇室宗亲触犯国法 由宗人府按皇帝家法处置 说明 A 项错误 俨然一个独立的小政府 说明宗人府不是政府机关 B 项错误 明清时 皇权至上 皇帝独尊 说明 D 项错误 答案 C 11 2011 广东深圳高三一模 某大臣上书皇帝言 宰相制国用 从古然也 今中 书主民 枢密院主兵 三司主财 各不相知 中书视民之困 而不知使枢密减兵 三 司宽财以救民困者 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 此大臣主张 A 建立一省制提高行政效率 B 废除宰相制以强化皇权 C 实行行政 军事 财政三权分立 D 加强中央政府的集权 解析 材料的含义是宋朝因加强皇权过分削弱相权而导致中央政府的权力过于松散 因此主张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D 项 答案 D 12 2011 湖南永州模拟 钱穆认为 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 只能说是汉代好 唐 代比较还好 宋代就太差了 他评判三代地方行政好坏的依据是 A 地方行政效率的高低 B 中央集权程度的大小 C 能否抵御外族的入侵 D 能否镇压地方的叛乱 解析 从汉到宋 中央集权不断地加强 但是也造成了地方行政效率不断降低的恶果 钱穆实际指出了中央集权的负面影响 用心 爱心 专心5 答案 A 13 2011 广东南海高三模拟 故宫养心殿有一对红漆圆柱 上面镌刻着雍正帝手书 的一副楹联 惟以一人治天下 岂为天下奉一人 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这副楹联理解正 确的有 体现了统治者励精图治的思想 反映了统治者对集权的极端渴望 一定程度上 体现了传统的民本思想 完全是统治者自欺欺人的真实写照 A B C D 解析 惟以一人治天下 岂为天下奉一人 大意是 做皇帝要以自己亲历亲为地治 理天下 而不是仅仅被天下人所奉养 体现了统治者励精图治的思想 反映了统治者对集 权的极端渴望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的民本思想 完全是统治者自欺欺人的真实写 照 说法较片面 答案 B 二 非选择题 14 2011 长沙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代废除丞相以前历代著名丞相及其命运 时期代表人物命运 秦国吕不韦秦王以 仲父 相称 掌握国家大权 后被流放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掌握国家大权 其子篡夺皇位 材料二 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于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用心 爱心 专心6 时期职位所享有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 但不是合法的宰相 地位常受到挑战 清代军机大臣承旨拟写 相当于顾问 秘书班子 材料三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 论法的精神 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 国的君主专制 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 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 毋宁说是管理家政 中国的专制主义 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 而变得更为凶暴 因此 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 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材料四 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 皇帝从资历较浅 地 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 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 当这些 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 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 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 剥夺其实权 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 然后又 进行下一轮的循环 每一次循环的结果 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 皇帝的权力更 加强 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 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1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代废除丞相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请结合材料二 四及所学知识 列举明清时期中枢机构的大循环 说明其反映的本 质问题 3 你同意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观点吗 当时中国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 了什么影响 答案 1 问题 丞相位高权重 根本原因 丞相制度已经成为皇权专制加强的阻碍 2 明朝废除宰相 以六部分理全国政事 并形成内阁制 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 构 清朝增设军机处 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跪受笔录 上传下达 反 映的本质问题 专制皇权逐步加强 发展到了高峰 3 同意 影响 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采用高压独裁手段维护统治 显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衰落 君主专制的强化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 减缓了社会发 展的步伐 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15 2011 洛阳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察举制科举制 品德 学问 议政能力 以文取士 长官举荐自由报考 用心 爱心 专心7 人 门兼美 取士不问家世 据张帆 中国古代简史 制表 材料二 唐朝进士及第 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 不能直接为官 要想步入仕途 还 得通过吏部选官考试 吏部选官标准有四条 一曰身 体貌丰伟 二曰言 言辞辩正 三曰书 楷法遒美 四曰判 文理优长 材料三 清廷为了甄拔寒俊 遴选真才 采取了严禁营私舞弊 严格科场纪律 裁抑 大臣子弟 屡兴科场之狱等诸多措施 唐宋时期 科场案少且处罚轻 不过革职 降 秩而已 清代迭兴科场案 对违法者往往处以极刑 且殃及亲属 如顺治丁酉乡试一案 斩考官 7 人 流放 100 余人 惟其如此 才基本上维护了科举选士的公正原则 所以 魏 源称科举制度最大的特点是 公 梁启超说 科举 法之最善者也 科举为升平世之 政 宋元强 从清朝状元看古代科举制度 1 根据所学知识 用一句话概括 察举制 的内涵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 与察举制相比 科举制有哪些变化 2 试从唐朝吏部选官考试的标准 谈谈你对唐朝政治制度的评价 3 魏源和梁启超的看法是否有道理 据材料三说明理由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材料信息 解释历史现象及其本质的能力 切入点是古 代中国的选官制度 第 1 问 察举制 的内涵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变化 要从选官的依 据 方式入手分析 第 2 问属于开放性试题 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答案 但回答时必须结合 材料 从唐朝选官制度上升到对唐代政治制度的评价 第 3 问由材料可知 魏源和梁启超 都赞同科举制的公正性 依据材料说明理由即可 答案 1 内涵 察举制 是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 最后由中央予以任 用的选官制度 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