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利辛县阳光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安徽省利辛县阳光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安徽省利辛县阳光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安徽省利辛县阳光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4页
安徽省利辛县阳光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高二语文试卷高二语文试卷 第一卷 选择题 共第一卷 选择题 共 3333 分 分 一 一 1515 分 每小题分 每小题 3 3 分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恪守 g 症结 zh ng 卷帙浩繁 zh 弄巧成拙 zhu B 疏浚 j n 喷香 p n 自怨自艾 i 以讹传讹 C 散落 s n 熟稔 r n 牵强附会 qi ng 装模作样 m D 揩油 k i 木讷 n 百折不挠 n o 长吁短叹 x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松弛 挖墙脚 一诺千斤 旁征博引 B 纹身 贴标签 贻笑大方 真知灼见 C 脉搏 金刚钻 萎靡不振 集思广益 D 陨落 名信片 莫衷一是 相辅相成 3 下列各句中 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 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 马迹 B 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 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 威名赫赫的抗日 英雄 C 在 44 年的记者生涯中 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 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 重彩的一笔 D 市场调查发现 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 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 选购时要谨慎 4 下列句子中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据悉 从上世纪 80 年代初至今的 20 多年间 青岛市政府连续出台一系列鼓励扶持企 业争创名牌 使青岛实现了从发展名牌产品到发展 创建品牌城市的战略大转移 B 国际经验表明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 1000 美元向 3000 美元迈进的阶段是一个关键时 期 如果把握不好 可能会出现贫富悬殊 失业激增 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 导致经济长 期徘徊不前 引发社会动荡 甚至社会倒退 C 我国农村正步入 第三步 改革的新阶段 这一阶段将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改革为核 心 实行农村综合改革 改进农村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某些深层问题 D 南极是一个冰雪的世界 覆盖南极大陆 1300 万平方公里的冰盖 约占世界总冰量的 90 左右 是地球上主要的冷源 5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 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我不记得有比那天更蔚蓝更清新的黎明了 太阳刚从苍苍的山巅后面露出来 用心 爱心 专心2 使人感到一种甜美的倦意 A 山顶的白云变成了玫瑰色 又从玫瑰色变成了紫色 最后又发出了金色的霞光 B 它那最初几道光芒的温暖跟即将消逝的黑夜的清凉交织在一起 C 空气里弥漫着破晓的寒气 草上也蒙盖了灰色的露水 D 它射下了几道微微温暖的光线 像火的带子一般贯穿了整个树林 二 二 9 9 分 每小题分 每小题 3 3 分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6 8 题 何处是江南何处是江南 在古往今来的各式地名中 最为奇妙的应该数 江南 了 这个地名早在先秦就已问世 但到隋代为止 它主要指长江中游的今湖南 江西一带 唐朝人非常强调地域差异 可是被举出来进行对比的 往往是 塞北 和 江南 塞北 总是令人想起恶劣的自然环境 残酷的人文环境 而江南呢 从地理位置上它并 不位于南方的最南端 它被拉出来是因为它处于环境质量的另一个极端 此地从南朝以来 便是有名的 佳丽地 这种对比方式让我们有一个有趣的发现 那就是在北方 各地区之间大致是平行的关 系 没有哪一个区域可以堂而皇之地以北方代表的身份出现 当时较为突出的地域成见是 山东与关中的对立 两地经常相互取笑 斗气 史载唐太宗曾谈起山东人如何 关中人又 如何 言辞间颇有 同异 大臣张行成当即跪奏说 臣闻天子以四海为家 不当以东 西为限 唐太宗才猛然醒悟 而在南方 各区域之间有一个明显的落差关系 岭南自不 必说 因为地多瘴疠 西南的巴蜀之地 也因为僻处一隅 有 蜀道难 之称 杜甫有联 著名的诗 支离东北风尘际 漂泊西南天地间 由此可见一斑 真正能够让人想起南方的好处来的是 江淮 在唐人的概念中 它是 江南 和 淮南 两个地域之和的简称 淮南 指长江和淮河之间的那个地域 当时留下来一个 著名的口碑 腰缠十万贯 骑鹤上扬州 可惜淮南的好地方仅止一处而已 江南 在 用心 爱心 专心3 上文提到开元二十一年时已有 江南西 江南东 之分 到了唐后期 江南西 已经 简称为 江西 照此逻辑 江南东 该简称为 江东 了吧 可是不 它仍叫 江 南 唐后期的 江南 有广狭两层含义 广义地说 它指贞观十道中的江南道 由于安史 之乱以后道 方镇 的数目增加到几十个 并且转化为事实上的高层政区 此时仍常用贞 观十道作为一种提纲挈领的地域概念 但更常用的是 江南 的狭义 即唐中叶的 江南东道 此时它已分属宣歙 浙 东 浙西三个观察使管辖 其中 宣歙 今皖南 相对于两浙已处于边缘 而浙东 今浙 东 浙南 浙西 太湖流域及今浙北 的两浙之地 唐人又很敏感于吴和越的区别 在 当时人心目中 吴地 太湖流域 才是江南的典型 唐朝以后 虽然有时人们把扬州也视作江南的一部分 但地道的江南一直稳定地以今 苏南 浙北为中心 6 下列对 江南 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 江南 得名很古 早在先秦就已问世 所以可称最为奇妙的地名 B 江南 是以其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 人文环境代表与塞北相对的另一极端 C 在唐人的概念中 巴蜀 岭南从不属于 江南 而淮南也不属于 江南 D 到了唐后期 江南西道已简称为 江西 而江南东道则简称为 江南 7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 A 从 江东 变为 江左 再变为 江南 只是把江南的雅称还原为古称 B 唐人在南北对比中发现北方各地区大致平行 南方各区域有明显的落差 C 从杜甫的两句诗中 可以进一步看出南北尤其是东北和西南的环境差异 D 贞观十道最初是全国行政区划名 到唐后期已变成提纲挈领的地域概念 8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 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正因为唐太宗在山东与关中的对立中明显地抱有地域成见 所以他遭到了大臣的批评 B 扬州地处长江以北 但富庶繁华 当时就存有口碑 因而唐人已把它视作地道的江南 C 安史之乱后方镇的数目大为增加 因而 江南东道 的管辖范围较玄宗时已有所缩小 D 如果唐朝人不敏感于吴越之间的区别 那么当时的两浙之地都可以被看成江南的典型 用心 爱心 专心4 三 三 9 9 分 每小题分 每小题 3 3 分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 回答 9 11 题 一 文言文阅读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文成4 7题 何灌 字仲源 开封祥符人 武选登第 为河东从事 经略使韩缜语之曰 君奇士 也 他日当据吾坐 为府州 火山军巡检 辽人常越境而汲 灌亲申画界堠 遏其来 忿而举兵犯我 灌迎高射之 发辄中 或著崖石皆没镞 敌惊以为神 逡巡敛去 后三 十年 契丹萧太师与灌会 道曩事 数何巡检神射 灌曰 即灌是也 萧矍然起拜 为河东将 与夏人遇 铁骑来追 灌射皆彻甲 至洞胸出背 叠贯后骑 羌惧而引却 张康国荐于徽宗 召对 问西北边事 以笏画御榻 指坐衣花纹为形势 帝曰 敌在 吾目中矣 提点河东刑狱 迁西上阁门使 领威州刺史 知沧州 以治城鄣功 转 引进使 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 灌言 水浅不胜舟 陆当用车八千乘 沿边方 登麦 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奏上 报可 未几 知岷州 引邈川水溉间田千顷 湟 人号广利渠 徙河州 复守岷 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 入言 若先葺渠引水 使田不 病旱 则人乐应募 而射士之额足矣 从之 甫半岁 得善田二万六千顷 募士七千 四百人 为他路最 陪辽使射玉津园 一发破的 再发则否 客曰 太尉不能耶 曰 非也 以礼让客耳 整弓复中之 观者诵叹 帝亲赐酒劳之 迁步军都虞候 金师南下 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 靖康元年正月二日 次滑州 方平南奔 灌亦望 风迎溃 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 金师遂直叩京城 灌至 乞入见 不许 而令控守西隅 背城拒战凡三日 被创 没于阵 年六十二 节选自 宋史 何灌传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辽人常越境而汲 汲 取水 B 灌迎高射之 发辄中 迎 面对 C 敌惊以为神 逡巡敛去 敛 躲藏 D 铁骑来追 灌射皆彻甲 彻 穿透 10 以下各组句子中 全都表明何灌行事有成的一组是 3分 灌亲申画界堠 遏其来 或著崖石皆没镞 至洞胸出背 叠贯后骑 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得善田二万六千顷 陪辽使射玉津园 一发破的 A B C D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何灌有军事才能 射技震惊契丹 经略使韩缜极为赏识他 认为终将取代自己 在守边 时 何灌大显神威 以致三十年后提及 往事 契丹丈量 都 惊恐起拜 用心 爱心 专心5 B 何灌泞谙西北 边事 受到微宗赞许 他任洒落将时奋勇击退外敌 经举荐得到徽宗召 问 他用笏板指画以助讲解 形象生动 徵宗很快明白了边战形势 C 何灌善于治理政务 举措得到皇上认可 为完成 运粮任务 他建议将水运改为陆运 在招募射士 时 又提出修渠引水 兴造 良田 使剩余劳力乐于 应募 D 何灌力守京城 拒不降敌 不幸阵亡 金兵南下 梁方平弃城逃遁 何灌阻止溃退未成 金兵长驱直下 逼近京城 何灌领命背城抗敌三日 受伤战死 第二卷共第二卷共 117117 分分 四 共四 共 2525 分 分 12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 整弓复中之 观者诵叹 帝亲赐酒劳之 4 分 译文 2 灌至 乞入见 不许 而令控守西隅 5 分 译文 13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 分 1 是故 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 2 天长地久有时尽 长恨歌 3 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4 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5 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6 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凭箜篌引 7 问君能有几多愁 虞美人 8 战士军前半死生 燕歌行 14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对对 雪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 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 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 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 愁坐正书空 用心 爱心 专心6 注 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 用手在空中划字 1 此诗为 春望 同一时期的作品 从全诗看 说说本诗的主旨 4 分 2 读第二 三两联 任选一联 分析作者通过怎样的艺术手法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4 分 五 共五 共 2222 分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5 18 题 乡村的瓦乡村的瓦 冯杰 乡村的瓦大都呈蓝色 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 是近似土蓝 我们乡下有个词说 得准确 瓦蓝 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 在我的印象里 瓦是童年的底片 能冲洗出 乡村旧事 瓦有对称之美 任何人看到乡村的瓦 都会想到一个成语 叫 鳞次栉比 如观黄 河的鱼鳞与母亲的梳篦 瓦在骨子里是集体主义者 它们总是紧紧地扣着 肩并肩 再冻 再冷也不松手 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 像肌肤相亲的爱人 贴得密不透风 正团 结在月亮缓缓上升的乡村里 当瓦还没有走上屋顶 生命里的 籍贯 一栏早就填上了 是两个粗拙的字 叫 乡 村 像一个孩子或者老人用颤巍巍的笔所写 是的 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 在瓦的 记忆里 所有的飞鸟都是浪子与过客 都是浮云与苍狗 籍贯属于乡村的瓦有一天走进城市 它晕头转向 无所事事 毫无用途 城市里的幻 影夜色与镭射霓虹拒绝它 有一片瓦迷路了 它被开往城市里的一辆大卡车用来垫上面的 器物 最后被拉向城市 当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时又被远远地抛弃在公路边 城市人就爱过 河拆桥 瓦看看身上 籍贯 一栏 早已被风的手擦模糊了 小时候我常在梦里想到 那些瓦松站在我外祖母的屋脊上 跷着脚丫 在我不知不觉的 夜半时刻 正一颗颗摘星呢 那一柄北斗七星的长勺低低地垂落下来 一如在汲瓦松上一 颗颗透清的露珠 终于 一不小心 有两颗最大的掉下来 缓缓地 落在我的眼角 当我的灵魂有一天回归大地 就请瓦在上面扣上小小的一方 有你瓦的余温 还有你 瓦的纹络 这一方故乡的小房子 泥与水组合的小房子 草气上飘摇的小房子 你罩着我 用心 爱心 专心7 像谁夜半耳语 睡吧 孩子 这叫归乡 15 文中说 在我的印象里 瓦是童年的底片 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请解释这句话的 含意 4 分 16 作者从 乡村的瓦 中感受到了什么 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4 分 17 文中第六段写到 有一片瓦迷路了 为什么 瓦 会 迷路 作者这样写有 什么意义 6 分 18 结合原文 回答下面的问题 8 分 1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写 瓦松 的 作者为什么要写 瓦松 2 文章最后两段写了 我 与 瓦 对语的情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六 共六 共 1010 分 分 19 在一次辩论会上 主持人讲了下面一个故事 请你根据以下内容引出甲 乙两方 辩题 要求 双方辩题语言要简洁 不超过 10 个字 具有可辩性 4 分 两个失败者沮丧地躺在屋子里 同时看到下面的情景 一只蜘蛛要在天棚的拐角处结网 它向另一面墙壁荡过去 在即将接近那面墙壁的那一刹 那 它掉了下来 这是它第七次失败了 蜘蛛的举动触动了他们 甲说 可敬的蜘蛛 你怎么那么自信而执著 我是人 难道不如一只蜘蛛吗 我要振作起来 乙说 可怜的蜘蛛 你只要稍微改动一下爬行的方向 就可以成功 我是人 不是蜘 蛛 我要重新选择方向 甲方辩论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