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 人口的综合变化精品学案 必修2_第1页
201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 人口的综合变化精品学案 必修2_第2页
201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 人口的综合变化精品学案 必修2_第3页
201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 人口的综合变化精品学案 必修2_第4页
201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 人口的综合变化精品学案 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革命前 极其缓慢 农业革命期间 速度加快 工业革命后 迅速增长 近 100 年来 急剧增长 第一章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 人口的综合变化 高考目标定位 考纲点击热点提示 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4 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1 结合世界热点区域 分析不同认为纽扣增长模式 的主要特点及形成原因 并分析其对社会经济产生 的有利或不利影响及相应的人口政策 2 关注人口统计图 人口迁移图 人口资料表格 3 关注最新公布的人口信息材料 加强与人口增长 模式 人口问题 人口政策 人口迁移知识的联系 考纲知识梳理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1 总体趋势 不断增长 2 决定因素 由人口基数及自然增长率决定 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 3 时间变化 4 空间变化 国家 自然增长 率水平 人口 增长 原因分析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 举例 发达 国家 保持较低 水平 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 生育 观念的转变等 较稳定 一些国家的 人口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 德 国和日本 发展 中国 家 水平较高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 民族经济 的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的 进步 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 慢 由于很多国家实 行控制人口的措施 中国 印度 和巴基斯坦 二 人口中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 构成标准 出生率 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2 类型 特征及转变 实质 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衡量指标 人口数量 2 环境人口容量 三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1 环境承载力 3 人口合理容量 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 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 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 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概念 概念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 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 利用本地资 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 技术等条件 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 平条件下 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 口数 特性 特性 不确定性 相对确定性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本国自然资源 正相关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资源越丰富 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就越多 地域开放程度 正相关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生活质量 消费水平 负相关 自然环境 正相关 现实人口间接地反映合理人口容量 的大小 3 影响因素 四 人口的迁移 1 定义 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 人口迁移的分类 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 国际口人迁移 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 通常为 1 年 的迁移活动 国内人口迁移 在一国范围内 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图解 四 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 1 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 人们为了寻找食物 土地而迁移 受自然环境影响深刻 工业社会 为了寻找优化配置而使劳动力不断迁移 社会经济因素成为迁移的主要因素 2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对迁出地 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 科技 思想和文化的联系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迁入地 使其综合环境有了较大的改观 但也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 既有 积极意义 也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变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环境适应 控制能力的加强 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正 逐步减弱 社会经济因素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环境难民 由于大坝 水库建设或地震 洪水等自然灾害 生态环境恶化无法生存的人 要点名师讲解 自然环境因素 地形 土壤 气候 淡水 矿产等 社会经济因素 主要的因素 政治因素 是特殊因素 政策战争影响较大 一 通过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区分人口增长类型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能生动 形象地表明人口增长类型 具体如下表所示 例题 2010 哈尔滨木兰高级中学高三月考 下图为 中国 法国和肯尼亚三国人口增长模式图 1990 年 读图回答完成第 26 题 26 图中 自左向右国家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肯尼亚 中国和法国 B 中国 肯尼亚和法国 C 法国 中国和肯尼亚 D 肯尼亚 法国和中国 二 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及影响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由于所处的让你口增长阶段不同 因而人口增长状况 面临的人口问题 采取的 对策及今后人口变化趋势不同 对比分析如下 例题 2010 济宁实验中学高三月考 读山东省2003年与2030年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 完成1 2题 1 2030年与2003年相比 下列说法中最可能出现的是 A 出生率上升 B 死亡率上升 C 人口总数下降 D 自然增长率上升 2 今后 山东省人口及社会状况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就业压力大 养老负担重 适龄儿童入学困难 人力资源数量短缺 A B C D 三 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现代国际人口迁移主要有科技移民 劳务输出和国际难民迁移三种 具体分析如下 例题 2010 浙江省长征中学高三阶段检测 表中反映了 2001 年 2050 年世界移民趋势 据此完成 17 18 题 迁出国数量 万人 年 迁入国数量 万人 年 中国 30 3 美国 110 0 墨西哥 26 7 德国 21 2 印度 22 2 加拿大 17 3 印度尼西亚 18 0 英国 13 6 菲律宾 14 4 澳大利亚 8 3 17 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主要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 B 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C 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 D 主要由亚洲国家迁往拉丁美洲国家 18 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 B 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C 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 促进经济发展 D 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 四 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原因 特点及意义 人口迁移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国家政策 自然灾害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同的历史时期 因 素不同 进而导致人口迁移的方向 特点及目的存在差异 具体分析如下 例题 2010 泉州七中高三上学期月考 18 与20 世纪50 年与80 年代中期相比 8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流动主要表现为 自发性人口迁移 流动的规模较大 向西部地区迁移 流动的规模较大 务工 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 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 A B C D 感悟高考真题 2009 全国卷 甲市 2008 年户籍人口出生 9 67 万人 出生率为 0 699 死亡 10 7 万人 死亡率为 0 773 甲市户籍 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 14 年 图上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读图回答 1 2 题 1 甲市可能是 A 西宁B 延安C 上海D 广州 解析 该题考查考生的基本能力 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题目中给出的有关信息 可以计算出 该市的总人口和死亡率 可以发现该地死亡率高于出生率 人口负增长 从而可以判定应选 上海 答案 C 2 四个地区中 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A B C D 解析 从上题可知甲市人口增长为现代型 图中四地为现代型的只有 A 答案 A 2009 全国卷 下图显示某国 1951 2000 年每 10 年的人口变化 4 则 1951 2000 年 该国 A 是人口净迁入国 B 人口的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C 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 D 人口增长了 15 1 答案 A 5 据图示资料推测 该国 A 自 20 世纪 70 年代 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 B 可能位于欧洲 C 1990 年人口达到 900 万 D 20 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 答案 B 2009 天津高考 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 性别结构示意图 下图 6 人口的年龄 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A abc B acd C abd D bcd 答案 C 7 据人口年龄 性别结构判断 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 B 09 年江苏地理第 12 13 题 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 据图 6 图 7 回答 12 13 题 12 图 6 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 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 最可能出现的 是 A 人口素质下降 B 人口老龄化 C 就业压力加大 D 劳动力成本下降 13 图 7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B c D 解析 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口的变化 人口增长模式及人口统计图等相关知识的 掌握情况 图 6 反映该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不断减少 可能是实施计划生育 提高人口素质的 结果 所带来的可能影响是青壮劳动力不足 劳动力成本提高 老龄人口比例提升 人口出现老龄化 故第 12 题选 B 新中国成立以来 人口增长模式逐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出生率逐步下降 青少年 人口比重逐步下降 故第 13 题顺序为 选 D 答案 12 B 13 D 考点精题精练 一 选择题 根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课题小组的研究报告 1952 年 我国农业的劳动力容纳力已基本饱和 大 体维持 一个人的活儿 一个人干 假设 人口 自然增长率 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 剩余劳动力增长率 结合下图回答 1 3 题 1 下列关于图中 各阶段 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时期 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 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B 时期 人口生产暂处于低出生率 低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阶段 C 时期 人口生产处于高出生率 低死亡率 高自然增长率阶段 D 时期 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2 依据图中信息 下列年份中 我国社会剩余劳动力的增长率最大的是 A 1958 年 B 1965 年 C 1975 年 D 1985 年 3 图示时期 大多数年份我国社会剩余劳动力增长率较大 这说明我国 A 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提高 B 人口出生率特别高 C 城市经济发展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有限 D 城市化进程大幅加快 所谓的 人口红利期 指的是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 形成一个劳 动力资源相对丰富 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 这个时期是处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 黄金时期 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 人口红利期 据此回答 4 5 题 4 处于 人口红利期 的人口结构特征应该是 A 高少儿 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 B 低少儿 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 C 低少儿 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 D 高少儿 高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 5 人口经济学家根据 2007 年世界发展报告 分析并得出结论 中国的 人口红利期 大约在 2015 年出现转折 可能由 人口红利期 转入 人口负债期 但中国的各个地区可能进入转 折期的时间不尽相同 图中所示的地区可能进入 人口负债期 的时间是 A 20 世纪 60 年代 B 20 世纪 70 年代 C 20 世纪 80 年代 D 20 世纪 90 年代 右图所示为我国不同地区人均收入与从事制造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图 读图回答 6 7 题 6 图中从 A B 表示我国近几年制造业的迁移方向 则箭头应该表示 A 资金 技术 B 劳动力 C 工业制成品 D 资源 7 图中所示现象将对 B 地区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A 激活市场 带动 B 地区经济及相关产业发展 B 减少就业机会 加剧当地就业紧张的局面 C 使 B 地区同类工业部门受到严重冲击 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D 促进 B 地区资源开发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二 综合题 8 2010 石家庄模拟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0 分 材料一 华商报 王志安的一篇文章 气候贫困人口的中国挑战 中谈到 我国的贫困带主要 有三个 第一个是东部地区的孤岛贫困带 包括东北边境 山东 河南一带的革命老区 第二个是黑河 一腾冲线贫困带 这条中间线的两侧 多数都是高原和高山地区 是我国主要的贫困地区所在的区域 第三个就是西部沙漠和高原酷寒地区 材料二 黑河 黑龙江 一腾冲 云南 线 如图 7 所示 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和 自然地理分界线 基本上和我国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重合 材料三 黑河 腾冲线两侧人口与面积比重图 图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