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20122012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案 经济生活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案 经济生活 第二课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多变的价格 一 最新考纲审析一 最新考纲审析 1 1 高考考点 高考考点 1 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价值与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供给与需求 影响 均 衡 价格的因素 2 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需 求量的影响 2 2 考查重点 考查重点 1 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2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3 价格变动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 3 3 关注热点 关注热点 1 运用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分析企业管理和技术创新 2 结合房地产 轿车和国际市场原油等重要商品价格的变化分析商品价格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二 核心考点梳理二 核心考点梳理 考点一考点一 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1 1 价值与价格 价值与价格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2 2 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1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 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 3 供给与需求 供给与需求 1 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生产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2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时间点上和某一价格下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愿意购买并能够购买的数量 3 供给的变化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商品的供给量减少 商品的价格升高 商品供给量增加 则商品的价格会下降 4 需求的变化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商品的需求量越少 价格越低 需求量越大 价格越高 4 4 影响 影响 均衡均衡 价格的因素价格的因素 1 气候 时间 地域 生产条件 政策等 甚至宗教信仰 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对商品的价格产生影 响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实际上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 供求影响价格 供过于求 价格下降 对买方有利 这就是买方市场 供不应求 价格上升 对卖 方有利 这就是卖方市场 考点二考点二 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5 5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价格变动会使消费者增加或减少对商品的购买 从而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水平 6 6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用心 爱心 专心2 1 调节生产规模 2 提高劳动生产率 3 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7 7 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 需求规律 需求法则 一般情况下 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 即价格下跌 消费者对该 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价格上涨 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2 需求弹性理论 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 较小 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 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 一种商品价 格上升 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 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 不仅使该 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三 方法突破三 方法突破 1 1 引起价格变动的多种因素 引起价格变动的多种因素 1 商品价值决定价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一般来说 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 成正比 2 市场供求影响价格 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 价格就会提高 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主要是由 商品供求关系引起的 3 纸币的发行量 当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 就会引起通货膨胀 纸币贬 值 物价上涨 4 货币本身的价值也会影响商品的价格 一般说来 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商品价格成反比 5 引起价格涨跌的还有其他因素 如气候 时间 地域 生产条件 政策等 甚至宗教信仰 习俗等 文化因素也能对商品的价格产生影响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实际上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 系来实现的 特别提醒 价值是价格的决定因素 供求关系是价格的影响因素 供求关系不会也不能决定价格 2 2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 劳动生产率即生产效率 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种是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 另一种是生产单位 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可以分为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 2 要注意区分单位商品价值量和一定时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 一定时间内的商品价值总量 单位 商品价值量 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 3 正确理解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要注意理解和把握几对关系 个别劳动时间 个别劳 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 但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个别劳动时间的缩短 有利于增加单位时 间的商品价值总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正比 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及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总量无关 以上几对关系可以归纳为下面图表 4 个别生产者为追求额外的利润 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竞相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最终会引起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 3 商品价格变动对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的影响 商品价格变动对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的影响 用心 爱心 专心3 需 求价格 本商品相关品 上升减少增加互为替代品 下降增加减少 上升减少减少互补商品 下降增加增加 特别提醒 特别提醒 商品价格的变动与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的变动是同向的 即商品价格上升 它的替代品的需 求量也会上升 商品价格的变动与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的变动是反向的 即商品价格上升 它的互补品 需求量会下降 4 4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1 调节生产规模 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 价格下跌 利润减少 生产者就会缩小生产 减少供应量 供应量减少了 又 会导致供不应求 价格上涨 利润增加 生产者就会扩大生产 增加供应量 可见 价格变动会调节生 产者主动扩大或减小商品生产 2 提高劳动生产率 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劳动生产率提高 个别劳动时间减少 就会获得更多利润 就会在价格竞争中更具优势 所以 价格变化与竞争 会刺激 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 提高劳动生产率 3 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 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 谁生产的商品质量好 谁的商品需求量 就大 就能得到更多利润 这就要求生产者适应市场变化 做到 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转 使 自己的产品符合市场需要 符合消费者需要 特别提醒特别提醒 价格变动对生产者的影响 实际上是价值规律在起作用的结果 四 高考命题探究四 高考命题探究 典例典例 1 1 2010 全国 假设某国 2009 年甲产品的总产量是 100 万件 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10 元 2010 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 20 的不同情况下 甲产品 2010 年的价格分别是 A 5 元 6 元 B 10 元 12 元 C 20 元 24 元 D 8 元 16 元 解析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010 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甲产 品的价值量下降一半 在货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 2010 年甲产品的价格为 5 元 若通货膨胀率为 20 2010 年甲商品的价格为 5 1 20 6 元 故选 A 答案 A 典例典例 2 2 2009 福建文综 周末 小陈同学陪妈妈 逛商场 看到右图的情景 向妈妈解释了产生这一 情景的下列几种原因 其中合理的是 A 不正当竞争引起洗衣机市场的混乱 B 洗衣机供过于求致使商家争抢客源 C 洗衣机质量优劣决定其销售量大小 D 劳动生产率提高降低了洗衣机价格 解析 漫画中买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起着主导作用 这是商品供大于求所导致的买方市场 情形 因此选 B 图中商家做法是正常的市场行为 非不正当竞争 A 项排除 商品的销售量取决于多种 因素 C 项片面 劳动生产率分为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会使凝结在 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商品价格降低 个别劳动生产率变化 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 D 项错误 答案 B 买方市场买方市场 用心 爱心 专心4 典例典例 3 3 2010 全国 假设某企业 2008 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 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 费为 6 元 产量为 10 万件 2009 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50 其他条件不变 那么 该企业生产甲 种商品的个别价值 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 A 4 元 4 元 60 万元 B 6 元 8 元 90 万元 C 4 元 6 元 90 万元 D 8 元 6 元 120 万元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 商品价值总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题中 其他条件不变 表明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 由此可知甲种商品的社会价值仍为 6 元 该企业劳动 生产率为个别劳动生产率 提高 50 后 个别价值为 6 元 1 50 4 元 产品数量为 10 万件 1 50 15 万件 但商品交换要以社会价值为基础 故价值总量为 15 万件 6 元 90 万元 故选 C 其他选项均与试题条件要求不完全相符 应排除 答案 C 典例典例 4 4 2010 课标全国 按照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协议 成员国 90 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 如果以前 一件 10 人民币元的 M 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 N 国的关税为 5 本外币间的汇率为 1 8 2010 年该商 品实行零关税 中国生产 M 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25 其他条件不变 则一件 M 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 和之后出口到 N 国的价格用 N 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A 80 84 B 84 80 C 84 64 D 84 100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税收 汇率和劳动生产率等知识的把握 解答此题需分两步 第一步 计算一 件 M 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出口到 N 国的价格 该 M 商品价格为 10 元 关税税率为 5 故应纳关税为 10 5 0 5 元 该商品出口的总价格为 10 0 5 10 5 元 因本外币间的汇率为 1 8 所以用 N 国货币表示的价格为 10 5 8 84 元 第二步 计算一件 M 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后出口到 N 国的价格 该 M 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25 则其价格降低 25 应为 10 1 25 8 元 因汇率为 1 8 不变 不再交关税 故用 N 国货币表示的价格为 8 8 64 元 故选 C 答案 C 典例典例 5 5 近年来 我国商品房价格上涨过快 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政府可以选择的措施有 A 扩大商品房需求 B 增加商品房用地的供给 C 规定商品房价格 D 减少商品房用地的供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价格 供求关系以及国家的宏观调控等知识的理解 房价上涨过快主要是由供 求矛盾引起的 要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对政府来说就是要改善供求关系 增加商品房用地的供给 可以 有效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B 符合题意 A D 只能加快商品房价格的上涨 排除 商品房的价格要既反映 商品房的价值又反映供求关系 不能由政府来规定 C 错误 答案 B 典例典例 5 5 假设某国 2010 年甲产品的总量是 100 万件 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10 元 2011 年生产甲 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 20 的不同情况下 甲产品 2011 年的 价格分别是 A 5 元 6 元 B 10 元 12 元 C 20 元 24 元 D 8 元 16 元 解析 2010 年甲产品的总量是 100 万件 每件产品的价值是 10 元 2011 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 产率提高一倍 则甲产品的单位价值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当货币币值不变化的情况下即为 5 元 在通货 膨胀率为 20 的情况下 物价上涨 20 则甲商品的单位价格为 5 5 20 6 元 故答案为 A 项 典例典例 6 6 2010 年 11 月 20 日 中国嘉德 2010 秋季拍卖会 秋光万华 清代宫廷艺术集粹 专场在北京 举槌 多件作品以高出估价数倍的价格成交 最终 王羲之草书 平安帖 以三亿零八百万元人民币成 交 这里的三亿零八百万元是 平安帖 的 市场价格 价值的货币表现 实际价值 使用价值 A B C D 解析 三亿零八百万元是 平安帖 的市场价格 也就是它的价值的货币表现 故选 D 典例典例 7 7 2010 山东文综 甲商品价格 P甲 与乙商品需求量 Q乙 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 在其他条件不 变的情况下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用心 爱心 专心5 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 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 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 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 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 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 A B C D 解析 从图所示甲商品价格与乙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判断出 甲商品与乙商品互为替代品 所 以 甲乙两种商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消费者同一需要 若乙商品价格上升 消费者将减少对乙商品 的需求量 转而消费甲商品 导致对甲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反之 情况则相反 可见 甲商品的需求量 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 正确切题 故选 B 由于甲乙互为替代品 若甲商品价格上升 在其他条件不 变的情况下 消费者会增加对乙商品的需求量 这并不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 相反 乙商品价格还可能 上升 故 不选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 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量应减少 而 不是增加 故 不选 答案 B 典例典例 8 8 2010 北京文综 某商品的价格 p 变化 p会引起其相关商品的需求量 x 变化 x 这种变化可 表现为两种关系 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x p x p A 汽油价格变化和柴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 B 汽油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 C 煤炭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 D 煤炭价格变化和天然气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 解析 本题以某商品的价格变化与其他商品的需求变化的关系为切入点 考查商品之间的替代性和互 补性 解题时应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0 表明二者成正相关关系 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可知 如果汽油价格上升 柴油价格 x p 不变 则柴油需求量增加 0 A 错误 如果汽油价格上升 汽油需求量会减少 相应地原油需求量 x p 也会减少 则0 C 错误 如果煤炭价格上升 天然气价格不变 则天然气的需求量会相应上升 x p 0 D 正确 x p 答案 D 典例典例 9 9 2009 浙江文综 春秋时期 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制衣服 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 桑树 齐国蚕丝需求量大 价格上涨 邻近的鲁 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 几年后 齐王又命只 准穿布衣 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 结果 鲁 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 不战而衰 齐国坐享其成 使 疆土得以扩张 上述故事中蕴涵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供求变化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 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 价格在本质上是由供求决定的 价格涨跌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用心 爱心 专心6 A B C D 解析 题干体现了供求 价格 生产之间的内在联系 正确 供求影响价格但不决定价格 观点 错误 价格涨跌是通过市场调节实现的 观点错误 故选 A 典例典例 1010 需求弹性是指价格升降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幅度 依据这一理论 下列做法能提高生产者或 经营者的利润并解释正确的是 A 国家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粮食的需求弹性小 B 企业大幅度降低汽车销售价格 汽车的需求弹性小 C 国家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粮食的需求弹性大 D 国家大幅度降低食盐销售价格 食盐的需求弹性大 解析 粮食属于生活必需品 需求弹性小 其价格的大幅度上调 不会导致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 这样其生产者或经营者获得的利润能提高 A 正确 C 错误 汽车的需求弹性大 B 错误 食盐的需求弹 性小 D 错误 答案 A 典例典例 1111 2010 年 10 月 3 日 大众网载文指出 手机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不管哪一档次产品的价格都 是一降再降 面对这种情况 手机生产厂家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促使产品更新换代 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转产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手机生产厂家不可能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它只能提高个别 劳动生产率 排除 都是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 C 五 时政热点链接五 时政热点链接 1 1 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 重视物价问题 2010 年农产品价格总体呈上涨态势 粮食 棉花 生鲜乳价格屡创新高 7 月份 稻谷 小麦 玉 米价格分别为 119 4 元 101 6 元和 101 3 元 均为历史最高 随着农产品涨价潮的出现 一系列诸如 蒜你狠 豆你玩 辣翻天 等网络热词诞生 对 疯狂的菜价 进行调侃 据商务部监测 7 月份 蔬菜价格同比上涨 49 7 鸡蛋价格同比上涨 9 3 猪肉价格同比上涨 4 今年后几个月 受成本上升 通胀预期 国际粮价上涨 等因素影响 多数农产品价格将维 持上行态势 9 月 2 日 国务院下发了 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 提出七项具体措施 表明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 通知 对农业部 商务部 工商总局 发改委 铁道部 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及各级地方政府提出具体要求及行动措施 以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 保障价 格基本稳定 2 2 考点对接 考点对接 价值决定价格 农民种菜成本增加 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 城乡要素自由流动 我国农产品价格 已由主要以物质投入成本驱动 逐渐向由人工 土地 物质与服务费用推动以及消费需求拉动等因素共 同驱动转变 农民种菜的人工费 化肥 农药 种子 农膜等生产资料一路上涨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 推动 CPI 走高 今年上半年信贷投放量增加 4 6 万亿 元 同比增加了 18 5 远高于我国真实经济的增长速度 经济全球化 多个国家遭遇粮食减产 导致国际粮价普遍大涨 随着农产品市场的不断国际化 国内外市场的联系也日益紧密 从今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