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试题练习_第1页
等高线试题练习_第2页
等高线试题练习_第3页
等高线试题练习_第4页
等高线试题练习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等高线试题练习等高线试题练习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福建省某无人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 图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福建省某无人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 图 4 4 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 读读 图回答图回答 1111 1313 题 题 11 11 图中四地最早观测到日出的地点是图中四地最早观测到日出的地点是 A A B B C C D D 12 12 若要拍摄以该岛主峰为背景的照片 最合适的地点是若要拍摄以该岛主峰为背景的照片 最合适的地点是 A A B B C C D D 13 13 图图 5 5 是某同学在是某同学在 处拍摄的太阳照片 拍摄的北京时间最有可能是处拍摄的太阳照片 拍摄的北京时间最有可能是 A 5 30A 5 30 B 6 30B 6 30 C C 17 30 17 30 D 18 30D 18 30 数字地球数字地球 是对地图测绘系统 是对地图测绘系统 DOS 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GPS 与地理信息系统 与地理信息系统 GIS 的综合 读下图回答 的综合 读下图回答 24 25 题 题 2424 甲 乙两图所示分别是卫星 甲 乙两图所示分别是卫星 A A 和卫星和卫星 B B 在某一时刻所覆盖的区域 以下说法正确的在某一时刻所覆盖的区域 以下说法正确的 是 是 A A 甲等于乙 甲等于乙 B B 甲大于乙 甲大于乙 C C 甲小于乙 甲小于乙 D D 不能确定 不能确定 2525 在甲图中 已知线段 在甲图中 已知线段 ab ab cd cd ac ac bd bd 图中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序是图中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 A ab ab cd cd ac ac bdbd B B cd ab bd accd ab bd ac C C cd cd ad ad bcl bcl acac D D cd ab bd accd ab 乙乙 B B 乙地在甲地的西南方向 乙地在甲地的西南方向 C C 两图的比例尺 两图的比例尺 甲大于乙甲大于乙 D D 甲地在乙地的东南方向 甲地在乙地的东南方向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分析回答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分析回答 23 26 题 题 2323 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A A 山地 山地B B 丘陵 丘陵C C 低缓高原 低缓高原D D 平原 平原 2424 图中陡崖 图中陡崖 M M 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A A 5050 米米B B 9090 米米C C 155155 米米D D 220220 米米 2525 如陡崖 如陡崖 M M 在甲村正南方 则可知乙村旁的河流大致流向是在甲村正南方 则可知乙村旁的河流大致流向是 A A 由西北向东南 由西北向东南 B B 由西向东 由西向东 C C 由东南向西北 由东南向西北D D 由东向西 由东向西 2626 在 在 N N 点点 A A 能同时观察到甲 乙两村 能同时观察到甲 乙两村B B 能看到甲村 无法看到乙村 能看到甲村 无法看到乙村 C C 能看到乙村 无法看到甲村 能看到乙村 无法看到甲村D D 两村都无法看到 两村都无法看到 3 读右图回答读右图回答 28 29 题 题 2828 图中表示洼地的是 图中表示洼地的是 A A A A 处处 B B B B 处处 C C C C 处处 D D D D 处处 2929 如果从山麓登山到 如果从山麓登山到 E E 处 最容易登处 最容易登 山的方向是山的方向是 A A 西南方向 西南方向 B B 西北方向 西北方向 C C 东南方向 东南方向 D D 东北方向 东北方向 3030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 若某人从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 若某人从 M M 点出发 依次向正东 正南 正西点出发 依次向正东 正南 正西 和正北方向分别行进和正北方向分别行进 200200 千米 则其最终位置千米 则其最终位置 A A 回到 回到 M M 点点 B B 在 在 M M 点的正东方点的正东方 C C 在 在 M M 点正南方点正南方 D D 在 在 M M 点东南点东南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单位 米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单位 米 回答 回答 2323 2525 题 题 23 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 先向北 再向东北 先向北 再向东北 B 先向南 再向东南 先向南 再向东南 C 先向东北 再向西北 先向东北 再向西北 D 先向东南 再向西南 先向东南 再向西南 24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 150 米米 B 199 米米 C 278 米米 D 400 米米 25 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A B C D 4 读右下图 回答读右下图 回答 10 1110 11 题 题 10 10 甲 乙 丙三艘轮船从所在海域同时沿图示方向驶向甲 乙 丙三艘轮船从所在海域同时沿图示方向驶向 180 180 经线 若时速相同则经线 若时速相同则 A A 同时到达同时到达 B B 到达的顺序是甲 乙 丙到达的顺序是甲 乙 丙 C C 到达的顺序是甲 丙 乙到达的顺序是甲 丙 乙 D D 到达的顺序是丙 乙 甲到达的顺序是丙 乙 甲 11 11 若甲船于若甲船于 8 8 月月 2121 日日 1010 时时 区时区时 起 经过起 经过 1 1 时时 4040 分越过了分越过了 180 180 经线 则此时它到达地点的区时是经线 则此时它到达地点的区时是 A A 8 8 月月 2020 日日 8 8 时时 2020 分分 B B 8 8 月月 2020 时时 1111 时时 4040 分分 C C 8 8 月月 2121 日日 1111 时时 4040 分分 D D 8 8 月月 2222 日日 1111 时时 4040 分分 水准仪测量法是高程测量最精确的方法之一 它是利用水准仪提供一条水平视线进水准仪测量法是高程测量最精确的方法之一 它是利用水准仪提供一条水平视线进 行测量的方法 如下图所示进行测量 回答行测量的方法 如下图所示进行测量 回答 2929 3030 题 题 2929 已测得 已测得 A A 点的海拨为点的海拨为 53 19553 195 米 通过水准仪米 通过水准仪 A A 标尺的读数为标尺的读数为 1 3861 386 米 米 B B 标尺的读标尺的读 数为数为 0 8240 824 米 请判断 米 请判断 B B 点的海拨高度及与点的海拨高度及与 A A 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A A 53 75753 757 米米 0 5620 562 米米 B B 55 40555 405 米米 2 2102 210 米米 C C 53 75753 757 米米 0 8240 824 米米 D D 54 58154 581 米米 1 3861 386 米米 3030 乙图所示为一中学地理活动小组用简易方法测得某地高程情况 如果该地降水丰富 乙图所示为一中学地理活动小组用简易方法测得某地高程情况 如果该地降水丰富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 图示区域可能有几条较明显的溪沟根据图中信息判断 图示区域可能有几条较明显的溪沟 A A 一条 一条 B B 二条 二条 C C 三条 三条 D D 四条 四条 5 下图是下图是 某地地形简图某地地形简图 M M 点位于点位于 36 5 N36 5 N 两中学生分别到达 两中学生分别到达 P P M M 点 测量并计点 测量并计 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 288288 米 读图 完成米 读图 完成 3 3 4 4 题 题 3 3 图中 图中 P P Q Q 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A A B B C C D D 4 4 冬至日正午 冬至日正午 M M 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 P P 点 则点 则 P P M M 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A A 300300 米米 B B 400400 米米 C C 500500 米米 D D 600600 米米 读等高线图 已知等高距为读等高线图 已知等高距为 25 米 米 AB 为一空中索道 读图回答为一空中索道 读图回答 5 6 题 题 5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A A B B 两点相对高度可能为两点相对高度可能为 2525 米米 B B 图中索道上行方向为西南向东北图中索道上行方向为西南向东北 C C A A 处坡面径流的方向是流向西北处坡面径流的方向是流向西北 D D D D 处可能形成瀑布处可能形成瀑布 6 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A A B B E E 三地中 三地中 B B 处是建火情瞭望哨最佳地点处是建火情瞭望哨最佳地点 B B 若要在若要在 B B 或或 E E 附近选一处建寺庙 附近选一处建寺庙 B B 比比 E E 更合适更合适 C C B B 处是欣赏瀑布比较理想的地点处是欣赏瀑布比较理想的地点 D D 若图示区域将可能发生泥石流 正在欣赏瀑布的游客应往南逃走若图示区域将可能发生泥石流 正在欣赏瀑布的游客应往南逃走 6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图中有一河流 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的位置始终在北 据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图中有一河流 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的位置始终在北 据 此回答此回答 7 87 8 题 题 7 7 图中 图中 P P 地的地形是地的地形是 A A 凹地 凹地 B B 凸地 凸地 C C 鞍部 鞍部 D D 可能是凹地也可能是凸地 可能是凹地也可能是凸地 8 8 图中河流的两岸六地中 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图中河流的两岸六地中 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A A 2 2 3 3 5 5 B B 1 1 4 4 6 6 C C 1 1 3 3 5 5 D D 2 2 4 4 6 6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图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图 6 据此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