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广饶一中2013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鲁教版_第1页
山东省广饶一中2013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鲁教版_第2页
山东省广饶一中2013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鲁教版_第3页
山东省广饶一中2013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鲁教版_第4页
山东省广饶一中2013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鲁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2 20132012 2013 学年上学期模块质量调研学年上学期模块质量调研 高三地理高三地理 说明 1 本试题共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大题 请将答案涂 写到答题纸相应的位置 2 考试时间 90 分钟 试卷满分 100 分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 共计 50 分 读 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 回答 1 2 题 1 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 A 5 千米处 B 17 千米处 C 33 千米处 D 2 900 千米处 2 该地可能位于 A 40 N 116 E B 30 N 90 W C 南极点 D 10 N 142 E 读下图 完成 3 4 题 3 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 正确的是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4 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仅分布在北半球 B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C 除南极洲外的各大洲均有分布 2012 11 2 D 其分布区的沿海有暖流流经 故降水较多 2012 年 10 月下旬飓风 桑迪 袭击了中美洲和北美洲东部地区 造成大量财产损失 和人员伤亡 11 月 2 日下午 北京市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据此完成 5 6 题 5 飓风 桑迪 和寒潮天气分别属于以下简图代表天气系统 A B C D 6 有关飓风和寒潮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心风力在 12 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飓风 或台风 B 西北大西洋是全球飓风 或台风 发生频率最高 强度最大的海域 C 寒潮的天气特征是剧烈的降温和大风 可能会伴有暴风雪和霜冻 D 寒潮强烈降温使农作物遭受冻害最严重的季节是冬季 2012 年 7 月 21 日午后至 22 日凌晨 北京市遭遇 61 年来最强暴雨 强降雨持续近 16 小时 特大暴雨以致 190 万人受灾 初步统计造成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下图为某地区水循 环示意图 回答 7 9 题 7 图示地区建有大型水库 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 说法不正确的 是 A 库区下渗加强 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B 库区水汽蒸发增强 周边空气湿度增大 C 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 冬季降水减少 夏季降水增加 D 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 8 在 F 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 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A 海陆间循环 B 跨流域调水 C 水库 D 地下水补给湖水 9 这次暴雨洪涝发生时 可以推断上图中的水循环环节出现异常的主要有 A a c B b c d C a b c d D a b c d e 读下面两图 据途中信息回答 10 11 题 3 10 甲河流域的气候特点是 A 7 月份温和多雨 B 全年温和少雨 C 全年温和多雨 D 雨热同期 11 与河流南岸相比 北岸 A 雨季补给河流泥沙量较小 B 雨季地表径流补给量小 C 河流侵蚀严重 D 泥沙淤积较严重 右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 其中 C 为沉积物 B F G 为沉积岩 A D 为不同时期 的岩浆岩 E 为变质岩 读图完成 12 14 题 12 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外力作用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A B C D 13 图中各类岩石形成的顺序由早到晚 正确的是 A A D G B F B B E D A F C G B A E D D G F B D A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 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B 如果该地区有石油 则应该在 地向下打井开采 C 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 应选择在 F 层施工 D 假设 C 层为沙质沉积物 则该地区可能常年盛行南风 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 岩层的埋藏深度 岩层 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 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 读图回答 15 16 题 4 15 图中数字表示的地表形态 属于向斜谷是 A B C D 16 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A 褶曲隆起 B 褶曲凹陷 C 断裂下降 D 断裂上升 读我国某区域局部图和祁连山冰川数目 面积统计图 回答 17 18 题 17 造成图中可鲁克湖某段时期水面降低的最可能原因是 A 水土流失造成湖泊泥沙淤积严重 B 引用湖泊水进行农业灌溉量增加 C 全球变暖高山冰雪消融量增加 D 蒸发量增大和降水减少 18 关于祁连山南北两侧聚落数量差异原因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北侧水资源较南侧丰富 聚落较多 B 北侧太阳辐射较南侧丰富 聚落较多 C 南侧纬度较北侧低 气候较温暖 聚落较多 D 南侧的地势较北侧低平 聚落较多 弧 abc 为地球某时刻昏线的全部 大致东北 西南走向 a c 为 昏线的顶点 b 为中点 a 点的地理坐标为 82 N 105 E 完成 19 20 题 19 a 点的对趾点位于广饶县城的什么方向 a b c 5 A 西南 B 东南 C 东北 D 西北 20 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A 4 月 23 日 13 时 B 2 月 19 日 1 时 C 8 月 21 日 1 时 D 10 月 25 日 13 时 右下图中 N 为北极点 A M B 位于地球表面 NP 为经线 NM 的球面最短距离为 2553 千米 读图完成 21 23 题 21 若 AM 为晨线 则此时节 A 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B 非洲羚羊向远离雨林的方向迁移 C 巴西高原枚草枯黄 D 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22 若观测到 M 地日日影最短的时刻 是北京时间 12 时 40 分 则 M 地大致 位于 A 66 N 110 E B 67 N 110 E C 66 N 130 E D 67 N 130 E 23 若在 M 地垂直立竿 则下图中 MM 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 北北 北北 北北 北北 M M M M M M M M 夏至日地方时夏至日地方时 0 时时 5 月月 1 日日出日日出 10 月月 1 日正午日正午 秋分日地方时秋分日地方时 12 时时 A B C D 下图为 甲 乙 丙 丁四地二至日 北半球 昼长示意图 读图完成 24 25 题 昼长 小时 昼长 小时 24 19 12 T 甲甲 乙乙 丙丙 丁丁 夏至夏至 冬至冬至 夏至夏至 冬至冬至 最大昼长最大昼长 最小昼长最小昼长 24 四地由北到南排序正确的是 A 甲 乙 丙 丁 B 丁 乙 甲 丙 C 乙 甲 丁 丙 D 丙 丁 甲 乙 25 若丁地以东为西半球 以西为东半球 当丁地昼长为 T 时 则其日落时刻的北京时间为 A 23 50 B 18 50 C 11 50 D 6 50 6 二 综合题 本大题含 4 小题 共计 50 分 26 10 分 读亚欧大陆及附近海洋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分析判断 甲 乙 丙三地的气候类型 甲 地是 气候 乙地是 气候 丙地是 气 候 2 甲地气候的形成原因是 分布规律 是 3 乙地气候的特征是 主要分布规律是 4 丙地气候分布的规律是 此种 气候有利于 的生长 但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故英国等国的畜牧业发达 27 13 分 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要求 某地理兴趣小组调查发现 下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 50 毫米 东部山地 雪线高度在 4480 5000 米之间 垂直自然带谱较完整 图中城市的规模较大 1 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 3 分 2 该地有世界著名山脉经过 该山脉的名称是 试从板块构造理论的角度解 释其成因 2 分 3 图中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为 试分析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4 分 4 近几年图中城市出现供水紧张的问题 请帮助该城市的行政长官寻求缓解供水紧张的 措施 4 分 28 17 分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第 28 次南极科考航线和 P 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7 材料二 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 冰穹 A 海拔 4093 米 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 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 AST3 1 用于对超新星 太阳系外行星 瞬变天体 的研究 1 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 其原因主要有 该地在 时期 可以用光学望远镜 24 小时不间断地对星空进行天文观测 3 分 2 科考船由中山站前往长城站途径洋流的名称是 往返中山站和乌斯怀 亚港之间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等 3 分 3 分析陆 P 大陆自然带分布所体现的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并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 简 述 P 大陆热带雨林带的形成原因 7 分 4 科考船途径我国东海著名的渔场是 简要说明该渔场的形成原因 4 分 29 10 分 下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其 进行了综合考察 读图 分析回答考察小组遇到的问题 8 1 在沿 A E 线进行地质调查时 发现岩层的形成年代是 A E 两处最晚 C 处最早 由此判断沿线地区的地质构造类型是什么 并简述理由 2 分 2 从图中可以看出 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或山前 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特征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其原因 3 分 3 图中虚线是规划在几个村庄之间修建的公路 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较平直 乙村 到丙村的线路比较弯曲 呈 之 字型 分别说明这样修建的原因 2 分 4 本地区生活用能源缺乏 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请你本着因地制宜 可持 续发展的原则 为该区域能源开发利用献计献策 3 分 高三地理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 每题 2 分 共 50 分 1 5ADCAA 6 10CCABA 11 15DCCBB 16 20CDABC 21 25CBDBC 9 二 综合题 共 50 分 26 每空 1 分 共 10 分 1 地中海 亚热带季风 温带海洋性 2 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南北纬 30 40 大陆西岸 3 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南北纬 25 35 的大陆东岸 4 南北纬 40 60 之间的大陆西岸 多汁牧草 27 1 位于热带 全年气温高 蒸发旺盛 1 分 每要点 1 分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 1 分 受东部山脉阻挡 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 降水较少 1 分 每要点 1 分 答 出其中一点即可 势力强大的 沿海寒流减湿作用强 1 分 2 安第斯山脉 1 分 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 美洲板块隆起形成 或板块 碰撞挤压 隆起形成 1 分 如出现板块名称且表述错误 不得分 3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 或冰雪 融水补给为主 1 分 径流量小 径流的年际变化较 小 年内变化较大 或夏半年为丰水期 冬半年为枯水期 甚至断流 流域内地形起伏大 流速快 河流含沙量较小 无结冰期 每要点 1 分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 3 分 4 合理开采地下水 人工增雨 修建水库 开渠引水 或跨流域调水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 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防治水污染等 每要点 1 分 答出其中 四点即可得 4 分 28 1 常年受高压控制 天气晴朗 海拔高 空气稀薄 污染小 每要点 1 分 答出其 中两点即可得 2 分 极夜 1 分 2 南极环流 或绕极环流 1 分 狂风巨浪 洋流 冰山 低温 每要点 1 分 答 出其中两点即可得 2 分 3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 分 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 1 分 从沿海到内陆 的地域分异规律 1 分 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 1 分 沿岸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加湿 1 分 地处东南信风 1 分 的迎风坡 1 分 降水 较多 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发育了热带雨林带 4 舟山渔场 1 分 长江 钱塘江等 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1 分 沿岸 寒流与台湾暖流交汇 或寒暖流交汇 1 分 浅海大陆架 海水较浅 光照充足 利于 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 1 分 只要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