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都市2013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江苏省江都市2013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江苏省江都市2013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江苏省江都市2013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江苏省江都市2013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江都市大桥高中江都市大桥高中 20132013 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试题历史试题 第第 I I 卷 选择题 卷 选择题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1 以下对明清时期思想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理学由主观唯心主义向客观唯心主义演变 B 理学和心学相继占统治地位 C 王阳明把程朱理学发展为心学 D 理学 心学和早期民主启蒙思潮并存 2 唐代长安城设立市坊制度 宋代东京城打破市坊界限 这种变化主要有利于 A 市民的生活 B 文化的交流 C 家对人民的统治 D 商业的发展 3 1982 年 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规定 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 特别行政区 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这一规定说明了 一国两制 A 构想正式提出 B 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 C 有了法律依据 D 构想得到了成功实践 4 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战国 秦汉时期 形成四大经济区域不同特点的决定因素是 A 自然条件不同 B 开发的早晚不同 C 统治者重视程度不同 D 人口密度不同 5 曲辕犁最早出现在 A 西汉 B 曹魏 C 隋唐 D 唐朝 6 下列生产工具的革新成果开始出现于唐朝的是 A B C D 7 之所以说俄国 1861 年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主要依据是 A 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 B 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C 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 改革是对农民的一场残酷的掠夺 8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目的是 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扩大对外贸易 吸收外资 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 A B C D 9 下列不属于宋代书法艺术发展特点的是 A 宋代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出现一批著名书法艺术家 2 B 市民阶层兴起 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使书法个性化趋向明照 C 推崇魏晋书法风范 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倡导有意无法 D 士人趋时而兴 馆阔体 导致书法艺术缺乏生气 10 毛泽东在 论十大关系 的讲话中说 究竟是一个党好 还是几个党好 现在看来 恐怕是几个党好 不但过去如此 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 就是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对这 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有 这里的一个党和几个党是指共产党和在野党 提出的方针是为了更好的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团结各党派建设社会主义 提出的方针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 中国共产党还组成了爱国统一战线 A B C D 11 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 方国一王国一帝国 方国 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 以血缘为纽带牢固的部落集团 这一变化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 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 B 周边王朝完全臣服于秦汉王朝 C 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D 中央王朝统治范围极大扩张 12 美国 时代 1938 年 1 月 3 日载 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 在 1937 年 日本的战争机器 在上海 被卡住了 13 个星期之久 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 机器粉碎了 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卢沟桥抗战 B 淞沪会战 C 太原会战 D 台儿庄战役 13 资政新篇 中说 兴银行 倘有百万家财者 或三 四富民共请立 或一人请立 均无不可 准富者请雇工 天朝田亩制度 中说 凡天下田 天下人同耕 天下 人人不受私 物物归上主 这表明它们在经济措施上 A 相互促进 B 相互影响 C 相互对立 D 相互补充 14 辛亥革命爆发后 美国某报报道 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 邦共和国 由在欧美留学国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 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 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 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构架 B 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 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 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15 西汉时期 业主开垦荒地而获得土地 并无买卖交易发生 但业主也要模仿土地买卖 文契 刻石立碑 说土地是由 东王公 西王母 山公 土公 等杜撰的神话人物 手中买来 上述现象表明西汉时期 A 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确立 B 鼓励土地买卖 C 尊重业主对土地的所有权 D 禁止开垦荒地 16 文艺复兴最早发源于意大利 下图哪位人物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最早的代表之一 Dante William Shakespeare Galileo Miguel de Cervantes A B C D 3 17 中国明朝的内阁与英国的责任内阁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是 A 决策机构 咨询机构 B 咨询机构 决策机构 C 首辅有决策权 内阁大臣拥有建议权 D 皇帝的内侍机构 行政机构 18 清朝郑板桥的 墨竹图 写修竹数竿 顾盼有情 疏爽飞动 浓淡相映 虚实相照 傲气风骨让人感慨 这种借物抒情 表现自我 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是 A 原始岩画 B 汉代帛画 C 民间绘画 D 士大夫的文人画 19 下列关于军机处的表述 正确的是 清朝雍正帝时开始设置 由亲信组成 提高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军国大事完全由军机处裁决 军机处的建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A B C D 第 II 卷 非选择题 二 综合题 20 19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安石曰 变风俗 立法度 最方今之所急也 上以为然 据家赀高下 各 令出钱雇人充役 以东 西 南 北各千步 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 岁以九月 令 佐分地计量 验地色好 分为五等 以地之等 均定税数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手段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就是他更多的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 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 也证明了王安石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 大的前瞻性 材料三 今介甫为政 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 纷纷扰扰 莫安其 居 材料四 苏轼在给宋神宗的上书中说 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 骤至富强 亦以召怨天下 虽得天下 旋踵灭亡 材料四 请回答 材料一所涉及王安石变法的法令是什么 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分析推行这些措施的目的 6 分 依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变法手段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在符合这一特点的许多措施中既有成 功的 又有埋伏着失败隐患的 请选择一项符合上述结论的措施 并说明理由 4 分 王安石针对 士 兵 农 商 的改革措施有哪些 每项各举 条 4 分 4 结合所学史实评价材料四的观点 结合时代背景指出苏轼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3 分 4 5 如果通过时间隧道与王安石对话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 提出合理化建议 助其变法成 功 2 分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以后 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活动 与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导致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如何看待和评价这些探索活动 22 阅读下列材料 长期以来 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 两个过程 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相结合 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 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 义的过程 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请回答 1 近代中国历史上 农民阶级进行了哪两次大规模的斗争 4 分 资产阶级领导的辛 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 分 2 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中共找到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4 分 抗战时期中 共始终坚持了什么抗战路线 3 分 抗战相持阶段中共在华北地区取得了什么战役的胜 利 3 分 3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哪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6 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有何伟大意义 6 分 23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曰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子曰 克已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论语 颜渊 材料二 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 王者所当修饬也 五者修饬 德施于方外 延 及群生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政 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 不知自省 又出怪异以警惧 之 尚不知变 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三 万物皆有此理 理旨同出一源 如为君须仁 为臣须敬 为子须孝 为 父须慈 物物各具此理 而物物各异其用 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 朱子语类 卷 18 材料四 夫人者 天地之心 天地万物 本吾一体者也 生民之困苦茶毒 孰非疾痛 之切于吾身者乎 不知吾身之疾痛 无是非之心者也 是非之心 不虑而知 不学而能 所 谓良知也 王阳明 王文成公全书 5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 2 分 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分析董仲舒提出道德准则的出发点及根本目的 3 分 3 材料三中 朱熹对道德规范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 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 4 分 4 据材料四概括 良知 的内涵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 致良知 的方法 4分 5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认识 2 分 6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5 ADCAD 6 10 BCADC 11 15 CBCAC 16 19 ADDD 2 非选择题 20 1 募役法 方田均税法 实行募役法是为了减轻农民劳役负担 不误农时 或保证 农民的劳动时间 促进生产发展 实行方田均税法是为了减少无地 少地农民的负担 6 分 2 特点 重视商品货币作用 措施 青苗法 限制高利贷盘剥 增加政府收入 募役法 减轻了农民负担 保证了生产时间 农民负担仍很沉重 触动了大官僚 大地主和富商的 利益 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学生无论选什么 只要能从成功和失败两个方面正确分析 即可得分 4 分 3 士 改革科举制度 农 青苗法 募役法 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 兵 将兵法 保甲法 保马法 商 市易法 均输法 4 分 4 苏轼认为商鞅变法使秦国骤至富强 最后 得天下 这是客观的 秦在农民战争打 击下灭亡 这是秦施暴政的结果 苏轼把秦灭亡的原因归咎于商鞅变法 这是错误的 苏 轼借此从某种程度上反对王安石的变法 3 分 5 平衡各阶级的利益 减少变法阻力 加大宣传力度 统一认识 解决内部纷争 答 出一方面或言之成理就可以得满分 2 分 21 变化 探索者的阶级属性起了新变化 由地主阶级中的一些开明分子和农民阶级的 代表转到民族资产阶级 探索的内容有了新变化 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以前 地主阶级中的开明分子 提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富国强兵 农民阶级提出具有空想社会主义性质的反封建革命纲 领 天朝田亩制度 和初步表达了发展资本主义愿望的 资政新篇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后在经济上提出振兴资本主义工商业 政治上要求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实行君主立宪 进 而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 在反封建的斗争中开始运用西方的政治学说 根本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壮大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希望建立一个能够使中 国发展资本主义 拯救民族危机 并能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政权 评析 民族资产阶级这些活动在当时是进步的 代表了时代发展方向 也是爱国的 他们的活动是中国民主革命重要组成部分 为后来民主革命创造了条件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民族资产阶级政治理想行不通 不可能彻底反帝反 封建 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由于帝国主义的干涉 中国不可能独立走发展资本主义 22 1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4 分 辛亥革命 推翻帝制 建立民国 4 分 2 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 或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4 分 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3 分 战役 百团大战 3 分 3 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6 分 胜利意义 标志半殖民社会结束 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增强 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 它是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6 分 23 1 仁 克己复礼 2 分 2 出发点 规劝统治者实行仁政 1 分 根本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