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九年级政治全册 民族团结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九年级政治全册 民族团结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民族团结第一课时教案民族团结第一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 考点解读 一 民族概况 1 我国有 56 个民族 统称为中华民族 2 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大杂居 小聚居 相互交错居住 二 民族文化多姿多彩 1 文化在民族的发展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1 文化形成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 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 2 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全部文明成果 是这个民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精 神财富 2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什么 文字的出现 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3 青少年怎样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1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就是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2 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 需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4 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 1 对外来文化实行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 2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分析 有选择 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5 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 在 5000 多年的历史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 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6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中华民族精神有哪些表现形式 1 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 红岩精神 西柏坡精神 2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大庆精神 雷锋精神 两弹一星 精神 抗洪 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等 7 在新的历史时期 为什么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 民族精神是民族得以继续向前发展 历史继续蔓延的推动力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要兴旺发达 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必须依靠一种民族精神 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3 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战胜困难 顽强拼搏 勇于创新 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4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目标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证 当堂巩固 一 判断题 1 在我国 由于汉族以外的 55 个民族经济不发达 故被称为少数民族 2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3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就是要坚决抵制外来文化 二 单项选择题 2 1 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 畜牧业的出现 铁器的使用 文字的出现 农业的产生 2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 爱国主义 社会主义 集体主义 共产主义 3 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大杂居 小聚居 既分散又集中 相互交错居住 A 4 在一个民族中 当代人的许多情感特征都可以从民族文化中找到历史根源 古往今来 无数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和寻常百姓 都拥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 感的意义在于 只有文化上的认同 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 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 可以抵制外来文化的传入 可以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 A 5 上海世博会会徽以中国汉字 世 字为创意原型 既寓意美满幸福的三口之家 也可抽 象为 你 我 他 的人类社会 并与数字 2010 巧妙组合 相 得益彰 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 多元文化融合的博 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这说明 A 世界文化已经没有任何差异 B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C 中华文化能够吐故纳新 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D 中华文化可以取代世界文化 三 分析说明题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 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 不屈不挠 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 不论多大的灾难 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 1998 年抗洪 抢险 几十万官兵和百万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 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 2003 年 非 典 疫情蔓延 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 共克时艰 2008 年冰雪 封冻 半个中 国 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 汶川 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 全国人民心手相连 奋力救灾 形成了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不畏艰险 百折不挠 以人为本 尊重科学 的伟大抗洪救灾精神 灾难考验了中华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