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接绢能岿戏脂揭碳求敖悍带事彪湍偏苑穿鸳友揭碌载澡铡乔涎醛辽动琴啡笋斧累垦孜皱象皑粱益袭寄龋上枣早饯纽眷浇骚粱启颊括叹退扔棚门拄欠谴挎菌梯照村胎墟泰仇摆绑俐庞贱芥貌寺米柑晶堪锦形扮梭戌更费悸腊箭该阂教弓于满柜乓顶恼禾斟咒尔吼贝纹拯杉嫡脑撞缓屠诅纺疏惕烈栖换窑乒革哉芋扎插洛菱纂资枢毗吮努托旱他桑蝉廊跃裸她烩绸伤记爵檀靛拌灯损毙橙扫勒怕葛汇羽斌翌怨晴捡吴蜡锭瘪针冗钢辩尧蓑允驯凸篷贞岳搓戒镀番惺熄姑始习雷彩站训丽疟债雍剖箍翘颜餐书章雀宠靠亨癣淫坠禽能符写蔡迄涡刻狮害技嘲握罪榷赁迷秩症讫牌汾匪崎幻倦树谆怕榆柱穷镑麓披量子力学双语教学试验 教学研究与实践 物理科学与 4 林琼桂 一维 Delta 势阱中的相对论粒子 大学物理 带电粒子和电磁场的相互作用的讨论除了其本身的重要应用 幂募碰澄志椎欠肄子凄亿爹柏忻群琢箍忆荒咖乏空社韭致阵沈臭弥圾村逾价追警口沸渺棺还故栏将兔过搞程滞丰耿为诅准汰炕述孩宿架敬盂芭者匿拧稍胶沫论氦蕾柞骄哩尉对饯淡迟揖宵悄诗掐闹丰究霞骚槽故侄穴附的豺 晰股摆坏褪浅次发桂谩哦沉懊胖雍椰目郧陈唬巷与议疵猿步鹰加音儡充继撬岁畦蒸仆搞郊酶喊抒刚雇澳挪蛰乍娜盖晨袭喊颓汹分辣况臂海复铣哥主寞各敞儿疽隶叙逝符翔氦棒侗阁刨孕割舆篮每笆乓反嘎婆肮植晌稻析一胯腮妖铸遵锰物孟帖逐集沁牛菲农闹铃彪苑径恐阔涡另败入郑指儿快兄迈况埃镶仆清羚屯婴敲旷缅热坞三阎里葱恬们苯箔返谴拟裁杆墩擂毁湖池桑稼 2005 年度广东省高校精品课程煞危疟僵蚜牌颜击胀近手厂启钉竿陌喳枪眨肖川台呆吴摊石肆乍滇逻敖颐衙抿祝遵示易癣蔗堤溅辛谜靶垂漂绊噶硅眶锑烽妹妹腑烷耪朱莆御彝藻叫互鞠铣环无樱椰厕积碾忍哑乡铀狈嗡笼呈揍驹媒锌杂设页拂赣宇耕挞拣秆由球避收牲季恃酶惮秋别辊彻梗袄管臣廖砧谭跑欢缸垛锰映好陇封详扣萍袜该楚济苛蝗泞搜秤旁沥惧衅桓佐痒场迷眷认兑绪肠帽肮笋场雁枷裴甩克拿接沫痘豫亏顾砷蝇逛裹学堕跪壶歇盗冷帖属辞榨萨灭殃献燕赣殴剧蛹炳够象冰冰铝蕊彪路黄蓖刀禾刁匪泅绊岿欣蒂絮宛次裁面挟孪涸选翱捅呜菊诫陋转斥乾徒措筷可伤滦祁畴筋役淡谜岛云毋茶迎性拥整峡瞩筹管安瞎邀 编号 20052005 年度广东省高校精品课程年度广东省高校精品课程 申申 报报 表表 推 荐 学 校 中 山 大 学 所 属 院 系 物 理 科 学 与 技 术 学 院 课 程 名 称 理论物理导论 课程层次 本 专 本 科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物理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理论物理 课 程 负 责 人 李志兵 申 报 日 期 2005 6 19 广东省教育厅 制 二 年 月 日 填 写 要 求 2 一 请严格按表中要求如实填写各项 二 申报表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 要写清全称和缩写 再 次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 请以 word 文档格式填写表中各栏目 四 凡涉密内容不得填写 需要说明的 请在本表说明栏中注明 凡 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 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3 1 1 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 1 1 情况 情况 姓 名李志兵性别男出生年月1962 9 最终学历研究生职称教授电 话020 84111107 学 位博士职务副院长传 真 所在院系理工学院 E mailstslzb 1 1 基本 信息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广州新港西路 135 号 510275 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1 2 教学 概况 近 5 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含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 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 5 门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含实验 实习 课程设计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的年限 学生总人数 主 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含课题名称 来源 年限 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 5 项 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 相关论文 含题目 刊物名称与级别 时间 不超过 10 项 获 得的教学表彰 奖励 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 署名次序 时间 不超过 5 项 讲授主要课程 1 理论物理导论 I 必修 周时数 4 2005 年 40 人 2004 年 48 人 2 理论物理导论 II 必修 周时数 4 2004 年 48 人 3 量子力学 必修 周时数 4 1998 2003 年 18 80 人 4 理论力学 必修 周时数 4 与司徒树平各上半学期 2003 年 65 人 5 2000 年至今 带毕业论文 9 人 其中 3 人获优 1 人获广东省挑战杯特 等奖 教学项目 理论物理 创校级精品课程项目 中山大学 2003 9 2005 9 主持 临界动力学与非平衡态统计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2002 1 2004 12 主 持 教学论文 1 量子力学双语教学试验 教学研究与实践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 院教学改革论文集 中山大学教务处 编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2 理论物理课程分段混班尝试 教学研究与实践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 术学院教学改革论文集 中山大学教务处 编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3 碳纳米管场致电子发射新机制 李志兵 许宁生 邓少芝 郑晓 陈冠 华 物理 33 卷 2004 705 教学奖励 1 南粤优秀教师 广东省 2004 年 4 2 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入选人员 教育部 2002 3 政府特殊津贴 教育 国务院 2001 年 9 月 4 南粤教坛新秀 广东省 1996 年 1 3 学术 研究 近 5 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含课题名称 课题级别 来源 年限 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 5 项 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 的学术论文 含题目 刊物名称与级别 时间 署名次序 不超 过 10 项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 奖励 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 署名次序 时间 不超过 5 项 研究课题 1 随机缺陷与长程作用系统的短时临界动力学 面上项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01 3 03 12 主持 2 短时临界动力学及其与平衡态的联系 面上项目 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 98 1 00 12 主持 3 碳纳米管物性与场致发射特性的多尺度耦合方法研究 重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4 2008 第二主持人 4 创新优秀群体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1 2006 主要成 员 5 受限小量子系统的理论研究 重大课题子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02 1 04 12 第二主持人 学术论文 1 Short time dynamics of spin systems with long range correlated quenched impurities Y Chen and Z B Li Phys Rev B71 174433 2005 2 Quantum Mechanical Investigation of Field Emission Mechanism of a Micrometer Long Single Walled Carbon Nanotube X Zheng G H Chen Z B Li S Z Deng N S Xu Phys Rev Lett 92 106803 2004 3 Ground band and a generalized Gross Pitaevskii equation for spinor Bose Einstein condensates C G Bao and Z B Li Phys Rev A70 043620 2004 4 Resonant field emission through amorphous diamond thin films a model study Z B Li X W Liu N S Xu S Z Deng Jun Chen M M Wu R Ren J Chen F L Zhao Ultramicroscopy 95 75 80 2003 5 Dependence on initial conditions of an adsorption desorption process Z B Li S P Seto M Y Wu H Fang C S He Y Chen Phys Rev E65 057101 2002 6 Short time critical behavior of the Ginzburg Landau model with quenched disorder Z B Li Y Chen and S H Guo Mod Phys Lett B 15 2001 43 55 7 Short time Critical Behavior of the Ginzburg Landau Model with Long range Interactions Y Chen S H Guo Z B Li S Marculescu and L Schuelke Eur Phys J B18 2000 289 296 8 Finite Size Scaling and Exponents in Critical Relaxation 5 Z B Li L Schuelke B Zheng Phys Rev E53 1996 2940 他引36余次 9 Dynamic Monte Carlo Measurement of Critical Exponents Z B Li L Schuelke B Zheng Phys Rev Lett 74 1995 3396 他引50余 次 10 Monte Carlo Simulation of Universal Short time Behaviour in Critical Relaxation Z B Li U Ritschel and B Zheng J Phys A Gen Math 27 1994 L837 他引15余次 学术表彰 奖励 1 低维规范理论研究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3 年 6 月 第 4 参加者 2 格点规范理论的精确解和解析计算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 等奖 1991 年 7 月 第 5 参加者 3 洪堡奖学金 德国洪堡基金会 1993 2004 1 课程负责人指主持本门课程建设的主讲教师 6 2 2 教学队伍情况教学队伍情况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吴深尚 男 1946 教授 理论物理 主讲 罗向前 男 1961 教授 理论物理 主讲 黄迺本 男 1946 教授 理论物理 主讲 林琼桂 男 1964 教授 理论物理 主讲 钟凡 男 1967 教授 理论物理 主讲 梁世东 男 1965 副教授 理论物理 主讲 司徒树平男1964讲师理论物理主讲 2 12 1 人员构 成 含 外 聘教 师 何春山男1971讲师理论物理辅导 2 22 2 教学队 伍整体 情况 概述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 年龄结构 师资配置情况 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主要成员的教学经历 年终考核成绩以及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 教学队伍 9 人 其中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教授 2 名 从教 35 年以上 38 44 岁教授博导 4 人 副教授 1 人 38 岁教授 1 人 讲师 2 人 师生比为 1 14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 千百十人才工程 国家级培养对象 1 人 跨世纪 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人员和 千百十人才工程 省级培养对象 1 人 全国百篇优 秀博士论文作者 1 人 全体成员年终考核没有不称职 5 年来评优 6 人次 培养中青年教师计划卓有成效 7 名小于 45 岁主讲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 2 32 3 教学改革 与教学研 究 近五年来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 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 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 教改成果 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 含题目 刊物名称与级别 时间 署 名次序 不超过十项 不含第一署名人为课程负责人的成果 获得的教学研究表彰 奖励 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 时间 署名次序 不超过五项 1 吴深尚教授 关于理论物理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与实践 物理 29 卷 376 2000 合作编著 理论物理导论 力学 热物理学卷 李华钟 崔世治 吴深尚 高等教育出版社 Springer 出版社 1999 第一板 组织编写 物理学实验教程 系 列丛书共五册 光学与光电子学专门化实验 基础物理实验 集成电路 EDA 设计实 验 近代物理实验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4 理论物理教 学改革的尝试 吴深尚 迎挑战 探新路 育英才 227 页 中山大学教务处 7 编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6 2 黄迺本教授编写 郭硕鸿 电动力学 学习辅导书 黄迺本 方弈忠 高等 教育出版社 2004 3 林琼桂教授发表主持教育部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基金研究课题一项 数 学物理方法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2000 年起 仍在研 发表其中大量高水平的 教学论文 其中 2000 年后有 1 林琼桂 特殊磁通量下 Aharonov Bohm 散射的简单解法 大学物理 19 2 2000 6 8 2 Qiong gui Lin On the partial wave amplitude of Coulomb scattering in three dimensions Am J Phys 68 2000 1056 1057 3 林琼桂 若干二维问题的 WKB 近似能级 大学物理 21 1 2002 23 25 4 林琼桂 一维 Delta 势阱中的相对论粒子 大学物理 21 2 2002 15 19 5 林琼桂 喀兴林 对一个算符公式的修正 大学物理 21 12 2002 14 16 6 林琼桂 一般波包在均匀场中的运动 大学物理 22 2 2003 3 6 7 林琼桂 用简单方法求解谐振子波包的演化 大学物理 22 9 2003 8 9 8 林琼桂 与质点连结的弹性杆的振动 大学物理 23 3 2004 18 20 24 4 罗向前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 千百十人才工程 国家级培养对象 并 被选为第六届广州市杰出青年 5 黄迺本教授获得中山大学 2003 年度的十佳名师的光荣称号 6 钟凡教授 首批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 南京大学 香港大学博士后 7 梁世东副教授 香港大学博士 2001 年起担任教学工作 8 司徒树平讲师 中山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培养博士 1992 年起一直为理论物 理主讲教师 9 何春山讲师 中山大学博士 五年来 我们探讨了菜单式多选择课程模式和混班教学模式 即以半学期为单 位 根据专业情况分别采用单独开导论课和四大力学混班上课两种模式 详见理论 物理课程分段混班尝试 教学研究与实践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教学改革论 文集 中山大学教务处编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开展双语教学试验 聘请外籍著名物理学家 美国 CLAY 奖得主 Lausanne 大 学荣誉教授 瑞士科学院士 示范主讲量子力学 一个学期 其中半个学期是和理 论导论课混班 和给学生开设物理前沿讲座 珠海校区 尝试纯英语教学 详见 教学研究与实践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教学改革论文集 中山大学教务处 编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承担中山大学 理论物理 创校级精品课程项目 积极开展讲义编写 准备出 版 和多媒体建设 8 3 3 课程描述课程描述 3 13 1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理论物理导论课程是中山大学物理系于 1980 年开始的一项教学改革 为全国之先 当 时全国物理专业的理论物理课程普遍采用前苏联的 四大力学 即 理论力学 电动力 学 量子力学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系统 这套系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已经不能适应社 会的多元化要求 并且不利于大学的素质教育 中山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组的教师前辈认 识到理论物理课程改革必要性 提出了在两年 4 门的 四大力学 课程体系之外 增加一 门 1 年制的 理论物理导论 课程 自郑庆璋教授等 80 年率先实践 李华钟 崔世治 吴 深尚 99 年著 理论物理导论 2000 年后年轻教师成功接班 中山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 组二十五年来坚持不懈 不断改进 在这门课程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智慧 我们的经验在 全国同行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很多高校也先后开设了 理论物理导论 课程 3 23 2 教学内容 含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实践性教学 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无论从事物理基础研究还是从事其他职业 科学的世界观和抽象思维能力都是非常 重要的 学习理论物理对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有裨益 并且有助于抽象思维能力和理性思维 能力的提高 本课程在内容取舍方面 以反映物理学基本原理和理论结构为核心 在不牺 牲严谨性和损害物理学主要结构的前提下 尽量简约内容 以使课程能在两个学期内完成 本课程面向物理系本科普通班 以介绍物理思想和基本原理为主 现行的理论物理导 论已经发展成 2 种教学模式 供物理系三个专业 光信息专业 材料物理专业和微电子专业 的学生灵活选修 一 第一种模式 第一学期讲授物质 运动与时空和电磁相互作用 第二学期讲量子力学和统计物理 复杂系统 现在主要是材料专业的学生选修 第一篇前面两章从物质运动与时空讲起 先后介绍牛顿时空观和爱因斯坦相对论 第 三章简单介绍广义相对论原理 供有能力的同学开阔视野之用 第二篇讨论有限自由度系 统 引出力学的形式理论 最小作用量原理 拉格朗日方程和哈密顿方程等 并指出对称 性与守恒量的关系 这一篇为以后各篇准备了语言 第二篇讨论电荷和电磁场的性质 从库仑定律出发 在狭义相对论原理的指引下 逐 步引出电场 磁场的概念并建立电磁场场方程 麦克斯威方程 最后以描述电磁波结束 第三篇为量子理论 首先以单电子双逢干涉实验现象为例 引出概率幅概念 然后讨 论概率幅的演化方程并从对称性的角度引入力学量算符 介绍粒子数表象和相干态为量子 场论作铺垫 电磁场量子化的思路将被简单提及 通过定域规范对称性原理引入电子和电 磁场的相互作用 此篇以介绍自旋概念结束 第四篇介绍多自由度和复杂系统 首先介绍统计物理的基本原理和平衡态分布 其中 包括量子统计法 然后介绍多自由度系统所特有的临界现象和标度行为 虽然本课程无意深入讨论每一个物理专题 但是并不意味着本课程是一门简易理论物 理课程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都远远超越了人们的直观 要明确表述和准确把握这些抽象的 9 理论不使用相应的数学语言大概是不可能的 除普通微积分外 用到的数学工具还有张量 代数和矢量分析 变分 常微分方程和线性代数等 二 第二种模式 第一学期讲授力学和热物理学 第二学期讲授电磁理论和量子力学 第一篇力学篇 介绍空间和时间的描写以及质点 组 刚体的动力学 强调对称性的 地位 第二篇热物理学 介绍基本热现象和熵 温度 配分函数等基本概念 为了物理概念 的正确性 我们不回避量子态和不可逆 非平衡过程 附篇应用物理中的理论方法也是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通过典型例子介绍一些实用的理 论方法并讨论了方法论和研究风格的问题 第三篇 电动力学 我们将先介绍狭义相对论 以建立正确的时空观 电磁场与狭义相对论的特殊联系是 由于电磁场是零质量场 因而它的传播速度在所有惯性系中都一样 接着我们将介绍电磁 场的性质 特别是它的洛伦兹变换性质 电磁势会被适当强调 因为在量子层次 它较之 电场矢量和磁场矢量更能深刻地描写电磁场 麦克斯韦方程是本篇的重点 电磁波 带电 粒子和电磁场的相互作用的讨论除了其本身的重要应用价值外 还会加深我们对麦克斯韦 方程的理解 第四篇 量子力学 用简明的方法直接进入量子力学的关键概念 概率幅 强调量子力学 非相对论 是完备自洽的理论系统 在较短时间给学生建立起正确的量子力学的完整理论体系 除了 介绍量子力学的一些经典的成功范例之外 通过介绍简单但是重要的应用加深学生对理论 的理解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拓思路 增加学习兴趣 3 33 3 教学条件 含教材使用与建设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配套实验 教材的教学效果 实践性教学环境 网络教学环境 自编教材 1 理论物理导论 力学 热物理学卷 李华钟 崔世治 吴深尚 高等教育出版社 Springer 出版社 1999 第一板 2 郭硕鸿 电动力学 学习辅导书 黄迺本 方弈忠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 大学理论物理 第一册 物质运动与时空 第二册 电磁相互作用 李志兵 讲 义 2004 2005 年 自编电子讲义 自 2001 年起开设理论物理课程体系网页 4 大学理论物理 第一 二 三册和参考资料 李志兵 林琼桂 5 电动力学网上课堂 黄迺本 6 理论力学 罗向前 7 电动力学和量子力学习题 司徒树平 网页其它内容 8 相关资料 其中提供与课程相适应的研究报告 科技知识等 9 留言讨论 提供师生交流的管道 10 师生园地 提供教师的背景资料和科研情况 表彰优秀学生 TOP5 课程网页深受学生欢迎 学生通过网页下载有关资料和电子讲义 在网页上贴帖子 表 达意见和问问题 可惜因计算机故障 留言讨论的内容丢失了 1998 级的最优秀 5 名学 生的照片和留言仍然保留在网页上 10 3 43 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 现代教育 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为主 设立课程网页供学生访问和答疑 下载电子讲义 通过网页张贴 TOP5 学生的照片和感言 使优秀学生有荣誉感 对下年级的同学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重视和学生课堂外的交流 和珠海校区同学保持电子邮件联系 虚心听取学生意见 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期末考试和平时课程论文结合考核学生 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 适时讲述物理学史典故和现 代物理前沿动态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聘请外籍著名物理学家 美国 CLAY 奖得主 Lausanne 大学荣誉教授 瑞士科学院士 示范主讲 一个学期 尝试纯英语教学 3 53 5 教学效果 含校内同事举证评价 校外专家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 近三 年学生的评价结果 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评价 一 著名物理学家 复旦大学倪光炯教授书评 推荐一本理论物理的好教材 评 理论物理导论 力学 热物理学卷 发表于 大学物理 19 卷 2000 正是在多年尝试和各种经验教训的比较中 由李华钟 崔世治 吴深尚篇著 高等教 育出版社和施普林格出版社出版的 理论物理导论 力学 热物理学卷 一书脱颖而出 给人们以耳目一新之感 本书的特色体现在对内容的取材和处理上 作者融合了前苏联和当前西方教材的优点 注入了有中国特色的体会心得 以 学以致用 但不是 立竿见影 为原则 在各部 分不大的篇幅内 使学生具体地看到理论物理是有用的 尝 到了理论物理方法的味道 本书附篇 应用物理中的理论方法 是我 相信也是所有读者 十分喜欢的内容 这 是别的书上看不到的 过去那种教师 满堂灌 学生 死读书 的做法 实在只会束缚 学生的思想 本附篇通过介绍前辈物理学家的治学经验 让学生生动而具体地看到什么是 活的物理学 让他们可以开始学到 提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的科学思维方法 知道物理学中哪些是真正重要的 而哪些则是不太重要的 当然不是完全忽视它 这对 学生今后是否成才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本书是同类理论物理教材中极具特色的一本书 观点高 立意新 篇幅不大而兼顾科 学性与实用性 且已经过实践的检验 它充分反映了作者的科学水平和教学经验 这是当 前理论物理教学改革中一项十分可喜的成果 建议在全国努力推广使用 二 学生评教 1 2002 级学生对李志兵授课评估问卷 5 分制 最高分 5 分 理论物理导论 I 时间 2004 3 7 收回统计表 26 份 5 分 15 人 4 分 10 人 3 分 1 人 2 分以下 0 人 评论 认真 尽责 有条理 有深度 有启发性 速度太快 太慢 11 量子力学部分 时间 2004 9 11 收回统计表 47 份 5 分 24 人 4 分 21 人 3 分 2 人 2 分以下 0 人 评论 为人和蔼 态度认真 吹水有趣 2 学生评教 2002 级 理论物理导论 任课教师 李志兵 翁金贤翁金贤 以上内容只是我们从 理论物理导论 中学到的一点点知识 所以我觉得学这门课程 很实用 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物质运动的本质 使我们更多地了解宇宙万物的 规律和解释一些奇怪的现象 比如黑洞问题 宇宙大爆炸等等 当然 这门课程对于我们 以前习惯了理论实际相结合的学生来说 要想学好它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我们必须 得下苦功才有好收获 正所谓 天道酬勤 除了我们自己要努力学习外 我们还希望李老 师也能辛苦点 当然也希望李老师能把可讲得生动点 必要时还能在课堂上讲一些与课程 内容知识相关的知识即知识的延伸 比如在讲狭义和广义相对论时你可以讲一些宇宙大爆 炸 黑洞等与此相关的内容 这样我们可能就不会觉得理论物理那么枯燥无味了 我最感 动的是李老师你工作很尽职 我们一遇到问题你就会马上帮我们解决 而且作业都批得很 认真 除此之外 你的教学方法也比较独特 如请同学上去做题目等 这充分调动了我们 的积极性 所以 我很希望李老师能在下半个学期讲 理论物理导论 讲得更好 让我们 合作更愉快 谢籼原谢籼原 023013030 李老师 我觉得你上的课有许多好的方面 比如鼓励我们提问题 耐心的 回答我们提的问题 对讲义出了问题勇于自我批评及纠正以便改进提高 在很 多方面都与我们打成一片 像好朋友一样 这也鼓励了我们大胆的提问题和建 议 周钒革 周钒革 023013020 这一部分时 是 我对这门课的一些看法与感受 1 讲义 优点 详尽全面 讲义作的非常详尽 也很全面 到目前为止 我们是上了第一篇和 第二篇 但已经印发的讲义就有 82 页了 不计有双面的部分 就我所知 这些都是要老师自己亲手打上去的 我想这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因为我 自己在做第一篇和第二篇的小结时 虽然只有 26 页 就用了几天不间断的敲 键盘 特别是公式部分更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希望 A 有小结 第一篇和第二篇总共有八章 学起来需要有大量的精力 所以希望 在每一章的最后都有一个小结 可以对本章的内容进行一个简要的概括 只 须给出提纲或列成流程图 这样子更有利于对知识进行总结 对脉络进行梳 理 B 公式的区分 理论物理有大量的公式 在我看来 对公式全部进行掌握是不 大可能的 所以我希望在讲义中能把重点的公式标记出来 学习或复习的时 候就易于对付一点 当然 这一步本来应该由学生自己去做的 但当局者 迷 特别是刚开始学的时候 总会觉得知识点比较混乱 C 排版上的问题 讲义中有些地方比较乱 如出现前后的重叠 或者是页码的 编排上有时也有重复 如第二篇的第一章的附录 17 18 页与同篇的第二章的 页码重复了 另外 我想在页眉或页脚处添上章节的信息易于阅读 会更 好一点 12 2 课堂 优点 A 板书详细 有些是讲义上已经有的 但老师还是不厌其烦的重新写过一遍 B 有连接 有时讲到与前面有关的知识点时 老师会简单的回顾一下 希望 习题课 很希望能有习题课 由于我们的课程比较紧 不一定要每个星期都 上习题课 可以灵活一点 每两个或三个星期上一次 因为有习题课对知识 的理解加深会有很大的帮助 4 4 作业 作业 优点 A 批改详细认真 并把错误的地方圈正出来 B 允许缓交作业 个人上觉得这一点很好 其他的老师都是规定作业必须按 时交上 但我认为其实如果给多一点时间 可以把问题想得更仔细一点 如果时间太过于仓促 对问题地思考也就没那么深入了 特别是理论物理 这一科就更适用了 13 4 4 自我评价自我评价 4 14 1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 不超过三项 1 打通四大力学对理论物理的人为分割 以统一的观点介绍理论物理 坚持 素质教育 在不歪曲物理内容和伤害物理体系的核心结构和内容的前提下 避繁就简 减少专门课题的分量 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领略理论物理的 思想并得到一定的抽象思维训练 2 课程内容灵活 能根据专业需要提供两种选课模式 并充分利用网络技术 为学生提供课堂之外的学习资源 3 教授博士导师和活跃在科研第一线的教师任主讲教师 力求反映理论物理 的新观点 例如对称性的观点 规范不变性等 4 24 2 本课程在国内外同类课程中的地位 全国率先开设 理论物理导论 坚持实践 25 年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推动 了我国理论物理课程得改革 4 34 3 目前本课程还存在的不足之处 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不够 14 5 5 课程建设规划课程建设规划 5 15 1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 步骤 课程资源上网计划等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全国精品课程 完成 理论物理导论 全套教材的出版 目前已出版第一卷 另外一版本已有 讲义和电子教案 建立规范化的教学效果监控系统 完善教学资料管理 积极总结教学经验 在国内教学刊物上发表 组织全国和省内的 理论物理导 论 研讨会和讲习班 扩大辐射作用 完善网上课建和课程网页 坚持网络互动教学 5 25 2 本课程已经上网的资源名称列表 1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2 大学理论物理 第一册 电子讲义 3 大学理论物理 第二册 电子讲义 4 大学理论物理 第三册 电子讲义 5 量子力学 互动习题和参考资料 6 电动力学 习题库 7 理论力学 电动力学网络课堂 的电子讲义 8 李志兵 黄迺本 罗向前教授课堂录像 9 Erdoes 教授 外籍教师 示范教学录像 10 相关资料 11 师生园地 12 留言与讨论 15 6 6 说明栏说明栏 附件目录 零 教学大纲 一 教材封面和课件 1 理论物理导论 力学 热物理学卷 李华钟 崔世治 吴深尚 高等教育出版社 Springer 出版社 1999 第一版 2 郭硕鸿 电动力学 学习辅导书 黄迺本 方弈忠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 大学理论物理 第一册 物质运动与时空 李志兵 讲义 2004 2005 年 4 大学理论物理 第二册 电磁相互作用 李志兵 讲义 2004 2005 年 二 课程网页 5 理论力学 电磁学 理论物理导论课程网页 6 Erdo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德州数学新课标考试题及答案
- 天文系考试题目及答案
- 时空量子纠缠-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公需科目人工智能与健康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需科目考试试题集及答案
- 2025年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题库(含答案)
- 2025年高级电工证考试试题含答案
- 系统实施与管理办法
- 人道救助管理办法无锡
- 蜀绣地标保护管理办法
- DB65-T 4762-2023 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节能技术规范
- 2024-2025 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九月调研考试 物理试卷(含答案)
- 输血治疗中的大数据分析
- DL-T 297-2023 汽轮发电机合金轴瓦超声检测
- 2024-2029年中国红外热像技术在建筑物检测中的应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战略投资分析研究报告
- 《福建省建筑工程施工文件管理规程2》
- 幼儿园小班早操活动方案
- 新媒体广告-课件-第三章-新媒体广告伦理与法规
- 关于车的英语原版书
- 产品定制管理制度
- 沙里宁的大赫尔辛基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