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二语文《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学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1页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二语文《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学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二语文 菩萨蛮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郁孤台下清江水 学案学案 苏教版选修苏教版选修 唐诗唐诗 宋词选读宋词选读 标题 艺术手法 比兴 词中运用比兴手法 以眼前景道心上事 达到比兴传统意内言外之极高境界 其眼前景不过是清江水 无数山 心上事则包举家国之悲今昔之感种种意念 而一并托诸眼前景写出 显有寄托 又难以一一指实 但其主要寓托则可体 认 其一怀襟抱亦可领会 情感与主题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作者为南宋时期的辛弃疾 这首词为公元 1176 年 宋孝宗淳熙三年 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 驻节赣州 途经造口时所作 作 者登台望远 借水怨山 抒发国家兴亡的感慨 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历史 回忆 抒发兴亡之感 下片抒愁苦与不满之情 全词对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满 和自己一筹莫展的愁闷 却是淡淡叙来 不瘟不火 蕴藉深沉 手法实为高 超 名句赏析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的毕生志愿就是要北伐中原 恢复大宋江南的统一 他有将相之才而 无从施展 不管何时何地 无论所见所闻 种种物象 都会激发他的报国之 志和悲愤之情 公元 1129 年 建炎三年 金兵南侵 直入江西 隆裕太后 在造口弃船登陆 逃往赣州 四十七年后 辛弃疾途经造口 想起从前金兵 肆虐 人民受苦的情景 不禁忧伤满怀 况且中原仍未收复 举头眺望 视 线却被青山遮断 但浩浩荡荡的江水冲破重重阻碍 奔腾向前 这既是眼前 实景 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 也增强了他争取最后胜利的信心 但一 想到南归后的遭遇 又愁上心头 而那 行不得也哥哥 的鹧鸪啼声 更使他 愁上加愁 全词一波三折 极尽回环宛曲之美 善于运用比兴手法 笔笔言 山水 处处有兴寄 作者 辛弃疾 1140 1207 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 改字幼安 别号稼轩 历城 今山东济南 人 出生时 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 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 江西 湖南 福建 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 金 曾上 美芹十论 与 九议 条陈战守之策 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 爱国热忱 但提出的抗金建议 均未被采纳 并遭到打击 曾长期落职闲居 于江西上饶 铅山一带 韩侂胄当政时一度起用 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对当时执政 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 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 前人典故入词 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在苏轼的基础上 大大 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 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后人遂以 苏辛 并称 著有 稼轩长短句 今人辑有 辛稼轩诗文钞存 译文 背景链接 这首词为公元 1176 年 宋孝宗淳熙三年 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 驻节赣州 途经造口时所作 关于此词之发端 罗大经在 鹤林玉露 中有几句话非常 重要 他说 盖南渡之初 虏人追隆祐太后御舟至造口 不及而还 幼安 自此起兴 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 在江西任刑法狱颂方面的官吏 经常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