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行业2016岗位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_第1页
建筑施工行业2016岗位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_第2页
建筑施工行业2016岗位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_第3页
建筑施工行业2016岗位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_第4页
建筑施工行业2016岗位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 总则 为了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的工作 预防 控制 和消除职 业危害 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促进公司安全生产发展 制 定本操作规程 生产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有 粉尘 噪声 高温 硫酸 氢氟 酸 氟硅酸 液碱 盐酸等 在生产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 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科室 分厂 职业病 是指企业 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 以下统称用人单 位 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 因接触粉尘 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 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 行政部门规定 调整并公布 2 制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目录 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 噪声作业分级 施工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 3 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 分布 危害程度及卫生标准 1 粉尘 产生的原因 粉尘主要是磷矿石 复合肥 氯化钾 煤的生产 储 存 输送 破碎过程中出现 如在磷矿石皮带层及各运转点 其影响 程度与工艺设计及通风除尘设施等的条件有关 危害程度 粉尘进入人体后主要可引起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 长期 接触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尘肺病 如 尘肺 呼吸系统肿瘤 粉尘性炎症等 对上呼吸道粘膜 皮肤等 部位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相应疾病 职业健康卫生标准 煤尘 PC TWA 4mg m3 其他粉尘 PC TWA 8mg m3 主要涉及岗位 磷矿破碎岗位 氯化钾原料岗位 干线岗位 成品 包装岗位 热风炉岗位 2 噪声 产生原因 主要来源于各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振动 碰撞而产生 的机械声而产生的动力噪声 主要有破碎机 球磨机 造粒机 空压 机等 危害程度 给人带来烦恼 影响人们工作 学习 休息 长期接触 强噪声会引起听力下降 神经性衰弱综合症等病症 卫生限值 职业接触 8 小时 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 85dB A 职业接触 4 小时 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 88dB A 职业接触 2 小时 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 91dB A 职业接触 1 小时 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 94dB A 职业接触 0 5 小时 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 97dB A 职业接触 0 25 小时 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 100dB A 职业接触 0 125 小时 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 103dB A 但最高不能超过 115 dB A 主要涉及岗位 破碎岗位 球磨岗位 造粒岗位 空压机等 3 高温 产生原因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的部位有 热风炉 暑期中暑等 危害程度 体温调节产生障碍 水盐代谢失调 循环系统负荷增加 消化系统疾病增多 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 肾脏负担加重 当作业场 所气温超过 34 时 即可能有中暑病例发生 中暑是高温环境下发生 的急性疾病 按其发病机理可分为 热射病 日射病 热痉挛和热衰 竭 卫生标准 表 1 工作地点的夏季空气温度规定 当地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工作地点与室外温差 22 及 22 以下不得超过 10 23 28 相应不得超过 9 8 7 6 5 4 29 32相应不得超过 3 33 及 33 以下相应不得超过 2 表 2 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 分钟 工作地点温度 轻度劳动中等劳动重度劳动 30 32 807060 32 34 706050 34 36 605040 36 38 504030 38 40 403020 40 42 302010 42 44 201010 4 氢氟酸 产生原因 氟化钙与硫酸高温反应的产物 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灼伤初期皮肤潮红 干燥 创面苍白 坏死 继而呈紫黑色或灰黑色 深部灼伤或处理不当时 可形成难以 愈合的深溃疡 损及骨膜和骨质 本品灼伤疼痛剧烈 眼接触高浓度 本品可引起角膜穿孔 接触其蒸气 可发生支气管炎 肺炎等 慢性 影响 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或有鼻衄 嗅觉减退 可有牙齿酸蚀 症 骨骼 X 线异常与工业性氟病少见 卫生标准 氢氟酸 PC TWA 3mg m3 5 氟硅酸 产生原因 无水氟化氢的副产品 危害程度 皮肤直接接触 引起发红 局部有烧灼感 重者有溃疡形成 对 机体的作用似氢氟酸 但较弱 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 引起慢性鼻炎 慢性支气管炎 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卫生标准 氟硅酸 MAC 7 5mg m3 6 硫酸 产生原因 在盐酸吸收过程及输送过程中产生 危害程度 对皮肤 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蒸气和 雾可引起结膜炎 结膜水肿 角膜混浊 以致失明 引起呼吸道刺激 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 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 亡 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烧灼 溃疡形成 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 腹膜 炎 肾损害 休克等 皮肤灼伤 轻者出现红斑 重者形成溃疡 愈 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 溅入眼内可造成灼烧 甚至角膜穿孔 全眼炎 以至失明 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 可引起牙齿酸蚀症 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 肿及肺硬化 卫生标准 硫酸 PC TWA 1mg m3 7 氨 产生原因 在盐酸吸收过程及输送过程中产生 危害程度 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 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 死 急性中毒 轻度者出现流泪 咽痛 声音嘶哑 咳嗽 咯痰等 眼结 膜 鼻粘膜 咽部充血 水胸 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 围炎 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 出现呼吸困难 紫绀 胸部X线征象符 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 或有呼吸窘迫综 合症 患者剧烈咳嗽 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 呼吸窘迫 谵妄 昏迷 休克等 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 高浓度氨可引 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 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卫生标准 氨 PC TWA 20mg m3 4 职业病防护措施 1 防尘措施 粉尘制造设备应有效密封 不得向外泄漏粉尘 各除尘器应有效备用 其相应配置的除尘设备应投入使用 在磷矿场周围增加隔离带 以减少粉尘污染 各输料皮带运转站设置密闭装置和除尘系统 皮带 地面设水冲洗 设施 及时清洗地面灰尘 在粉尘较多区域佩戴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 对长时间在粉尘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2 防噪声措施 送风机 空压机的入口设置消音器 蒸汽排汽口设置高效消音器 各值班室应采用适当的隔音措施 进入噪音区域佩戴耳塞 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 宜分批轮换作业 对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3 防暑降温措施 对高温设备和管道应进行保温或加隔热套 保证其外表温度小于 50 持续接触热源后 应轮换作业和休息 休息时应脱离热环境 并多 喝水 现场配备防高温烫伤 防中暑药品 工作人员佩戴防高温手套 采取通风降温措施 打开门窗通风 必要时加装通风机进行机械通 风 4 磷酸的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 注意通风 操作尽可能机械化 自动化 提 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蒸汽时 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半面罩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 应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睛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 进食和饮水 饭前要洗手 工作毕 淋浴更衣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 洗后备用 保持良好的卫生 习惯 5 盐酸的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 注意通风 尽可能机械化 自动化 提供安 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烟雾时 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全 面罩 或空气呼吸器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作业现场严禁烟火 进食和饮水 工作毕 淋浴更衣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 洗后备用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6 硫酸的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 注意通风 尽可能机械化 自动化 提供安 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烟雾时 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全 面罩 或空气呼吸器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 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 淋浴更衣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 洗后备用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7 氨的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严加密封 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提供安全 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 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半 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分 清风向 抢占上风口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作业现场严禁烟火 进食和饮水 工作后 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 5 职业病危害应急措施 1 粉尘 粉尘污染较为严重时应迅速撤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 用清水冲洗口 鼻 隔离泄漏污染区 限制人员出入 联系相关岗位调整运行方式 控制粉尘产生 开启通风换气设备 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 必要时采用雾化水进行降尘处理 但必须满足 电气设备的防潮规定 参与处置人员应穿戴工作服 工作帽 并根据粉尘的性质 选戴相 应的防尘口罩 参与处置人员若发生头晕 胸闷等不适反应 应及时 撤离到空气清新区域休息 有条件给予吸氧 处置粉尘飘逸时应做好防止粉尘爆炸的措施 2 噪声 发生噪声危害症状者 迅速撤离至安静的地方休息 造成耳朵听力下降 身体不适等情况到医院接受治疗 3 高温 当有先兆或轻度中暑时 应将患者迅速离开高热环境 移至荫凉通 风处休息 解开衣领 并给予清凉饮料 浓茶 淡盐水和人丹 解暑 片或藿香正气丸等解暑药物 对病情较重的患者 应立即移到荫凉处 让其平卧 或抬高下肢 根据不同的病情 分别作如下处理 a 中暑痉挛时 牵伸痉挛肌肉使之缓解 并服用含盐清凉饮料 b 中暑衰竭时 服用含糖 盐饮料 并在四肢作重推摩 擦摩 c 日射病时 头部用冰袋或冷水湿敷 身体高热时 应迅速降温 如 用冷水或冰水擦身 擦至皮肤发红 或在额 颈 腋下和腹股沟等处 放置冰袋 也可用 50 酒精擦浴 症状重或昏迷患者 可针刺人中 涌泉 中冲等穴 并应迅速送医 院进行抢救 4 磷酸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 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 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 少 15 分钟 就医 吸 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 困难 给输氧 如停止呼吸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 入 误服者用水漱口 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5 盐酸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 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 灼伤处用 5 碳酸氢钠液洗涤 尔后处理创面和烧伤 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 以大量温水冲洗 尔后以 2 碳酸氢钠或 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 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除去被污染的衣物注意保持呼 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 给输氧 如停止呼吸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盐酸烟雾所致急性气管炎时 可用 4 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 必要时给氧 如刺激症状明显 咳嗽频繁 并有气急 胸闷等症状 可以 0 5 异丙基肾上腺素 1ml 及地塞米松 2mg 雾化吸入 食 入 可用 2 5 氧化镁溶液 牛奶 豆浆 蛋清 花生油等口服 严禁洗胃 也不可催吐 以免加重损伤或引起胃穿孔 禁用碳酸氢钠洗 胃 或口服 以免产生二氧化碳而增加胃穿孔的危险 立即就医 6 硫酸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 先用柔软清洁的布吸去酸液 再迅速用清水彻底冲洗 至少 15 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先用柔软清洁的布吸去酸液 再迅速用清水彻底冲 洗 至少 15 分钟 就医 吸 入 吸入硫酸雾者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安静及保暖 吸入量较多者应卧床休息 吸氧 给舒喘灵气雾剂或地塞米松等雾化 吸入 并立即就医 食 入 误服者用水漱口 给饮牛奶或蛋清 立即就医 口服者已出 现消化道腐蚀症状时忌催吐及洗胃 7 氨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 用 2 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冲洗 至少 30 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 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 少 15 分钟 就医 吸 入 吸入者应迅速脱离现场 至空气新鲜处 维持呼吸功能 就 医 食 入 误服者给饮牛奶 有腐蚀症状时忌洗胃 立即就医 6 焊工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 操作及职业健康工作 熟悉所切割 焊接工件的质量标准和技术特征 确保工件的加工质 量 施工前清理作业现场清除易燃易爆物 备好灭火器材 切断或关闭 所切割或焊接设备的电源 水源 风源等 并挂好警示牌 将所使用的设备 配件 用具准备齐全 并认真检查确保完好 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必须大于 10m 运输使用轻拿轻放 气瓶不能接 触高温和明火 周围 10m 内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 焊接时要掌握焊接方法 最大限度减少和消除内应力和变形 火焊切割时 应防止回火现象 切割较大零部件时 必须采取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