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案4 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案4 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案4 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案4 岳麓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历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案4 岳麓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心 爱心 用心1 第第 1 1 课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基础梳理 一 农业的起源 1 出现 上古时代 从 1 经济向 2 经济发展 形成原始农业 2 地域差别 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 3 流域和 4 流域形成规模 在发 展的初期就显露出地域的差别 北方以旱地的 5 为主 南方以 6 为主 3 产业结构的特点 以 7 为主 8 为辅是中国农业经济的 一大特色 饲养的家畜主要有 9 六种 思考点拨 十二生肖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有何关系 探究提示 中国自夏 商 周三代就实行干支纪年法 将天干与地支相结合 用于纪年 古人将十 二地支与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十二种动物相搭配 以一种动物作为当 年出生者的生肖属相 十二生肖中的牛 马 羊 鸡 狗 猪等动物正是中国农民最常饲养的 六 畜 可见 十二生肖与中国农业文明有着紧密的联系 十二生肖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农业社会 具有明 显的农业社会的特点 这些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比较密切 如有牛马耕田 有狗看家 有鸡报晓 有猪肉 羊肉可吃 它反映了华夏先民对动物崇拜 二 农具的进步 从耒耜到曲辕犁 1 表现 时间农具发展情况 原始农业刀耕火种 使用石 木 骨具 耒耜 商周出现青铜制品 但很少用于农业 春秋出现 10 农具 牛耕 11 时候出现 汉代普及 是我国农用动力的巨大发展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汉犁壁 耧车 播种用 三国马钧改进翻车 灌溉用 唐 12 标志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筒车 以水力推动 灌 溉用 2 影响 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巧学妙记 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 自春秋战国以来 铁犁牛耕 成为了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三 水利的兴修 1 原因 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生产力提高的推动 2 概况 内地 大禹治水传说 反映了上古先民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 春秋战国时期 建成了芍陂 13 14 西汉建成 漕渠 15 从 16 开始 政府经常大规模治理黄河 边疆 西域地区最有特色的水利工程是 17 3 经验总结 我国古代总数达约 370 多种的家书 包含了大量关于 18 的内容 四 耕作方式 1 原始社会 刀耕火种 2 奴隶社会 夏商周 大规模简单协作 称 耦耕 即奴隶在奴隶主的监视下集体耕作 3 春秋后 自耕农出现 即以 19 为单位的个体经营方式形成 从此 20 式的小农经济方式成为社会主要生产方式 知识图解 五 小农经济 自耕农经济 专心 爱心 用心2 1 产生时间 21 2 原因 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 22 制度的出现 3 概念 以家庭为生产 生活单位 农业和 23 相结合 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 需要和交纳赋税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 特点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分散性 封闭性 脆弱性 落后性 稳定性等 5 评价 积极 比较稳定 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消极 规模小 阻碍社会分工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非常脆弱 很难保证税收 容易引发生态矛盾 近代以后 阻碍生产发展 注重精耕细作 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 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 会心理状态 具有落后性 疑疑 难难 讲讲 练练 1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影响 1 特点 以家庭为生产 生活的基本单位 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 精耕细作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 影响 有利影响 小农经济之下 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 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 能 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 具有生产积极性 小农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我国古代长期领先世界的物质基础 不利影响 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 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 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 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不利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它是中国封建社 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 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土地的过度开垦 导 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1 思考讨论 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这是否意味着 这是否意味着 小农经济小农经济 等同于等同于 自然经济自然经济 例题 1 2010 淄博模拟 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 观察下列剪纸 其内容形象地反映了 A 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B 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D 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 思路点拨 思路点拨 一定文化是一定政治 经济的反映 民间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 它一是来源于人民的日 常生活 是人民生活的结晶 另外作为传统文化 它又是我国传统经济形态的反映 从图片中也看出剪纸 艺术的体裁围绕我国传统经济耕织结合的这一特征 解析 图片反映的是男耕女织的场景 因此与小农经济有关 故 C 正确 答案 C 思维流程图 陕西剪纸 耕田 图片所反映 的内容 农业的发展 即 男耕 家庭手工业的 发展即 女织 男耕女织的 自然经济 河北剪纸 纺织 专心 爱心 用心3 变式训练 黄梅戏 天仙配 中有一段唱词 你耕田来我织布 你挑水来我浇园 这里反映的经济模 式是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C 封建小农经济 D 远古游牧经济 解析 C 你耕田来我织布 体现了家庭手工业和农业相结合的封建经济的特点 2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 历史地位 中国是独立发展 自成体系的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 2 生产组织形式 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形态的基础 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 的基本特点 3 土地制度 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古代中国土地所有制的主要形式 4 农业生产结构 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相结合 以种植业为主 家畜饲养业为辅 5 从农耕技术的发展 借用牛力耕田 不断改良生产工具 重视水利的兴修 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 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 想一想 精耕细作的含义是什么 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点拨提示 含义 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 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 体系 条件 1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 2 提高耕作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充分发挥土地潜力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 是精耕 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 3 改变农业环境 提高土地生产率 例题 2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 如 荀子 王制 凡农之道 厚 候 之为宝 农书 粪田之宜 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 上农 时至而作 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 麦黄种麻 麻黄种麦 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 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 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 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思路点拨 注意把握关键词来分析本题 答案 B 解析 项概括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而 A C D 项只反映四则材料中某一项的特点 总结提醒 我国的土地有限 小农经济经营规模小 所以实行精耕细作是必然的选择 我国古代农业的发 展一方面靠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 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过度垦荒 掠夺性的开发土地资源而获得的 后者造 成了环境的的极大破坏 因此今天我们发展农业 一定要处理好人地关系 实现可持续发展 变式训练 精耕细作 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 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B 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C 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 D 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 解析 D 解答本题需要明确 精耕细作 的含义 即它是以土地利用方式为基础 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 提高农业作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它强调集约经营 少种多收 由此可知 D 项叙述错误 思考讨论 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这是否意味着 这是否意味着 小农经济小农经济 等同于等同于 自然经济自然经济 点拨提示 所谓自然经济 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其生产的目的不是为市场交换需要 而是为了满足 生产者或经济单位 如氏族 封建庄园 农民家庭 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 这种经济排斥社会 分工 每一个生产者或经济单位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 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是其典型写照 它是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相适应的 曾经在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存在 专心 爱心 用心4 因此 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是不相同的概念 但二者又有交集 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 自 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足自足 和商品经济相对立 小农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农业经营 规模狭小 随着社会属性的变化 和商品经济联系加深 基 础 梳 理 的 答 案 1 采集 2 种植 3 黄河 4 长江 5 粟麦生产 6 水田稻作 7 种 植业 8 家畜饲养业 9 猪 马 牛 羊 鸡 狗 10 铁 11 牛耕 12 曲辕犁 13 都江堰 14 郑国渠 15 白渠 16 汉代 17 坎儿井 18 水利建设 19 家庭 20 男耕女织 21 春 秋 22 私田 23 家庭手工业 同步测控 同步测控 1 2009 年宁夏 辽宁文综 右 图是甲骨文的 年 字 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 上部为 禾 卜辞中常见 有年 大有年 的记载 据此 有年 的意思应是 A 人寿年丰 B 祈盼丰收 C 庄稼收获 D 祭祀谷神 2 2010 蚌埠二中模拟 在我国古代 社稷 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 社 指土地之神 稷 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 反映了我国古代 A 非常重视祭祀 B 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 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 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3 下图中的农具最早出现在 A 春秋战国 B 西汉 C 南北朝 D 唐朝 4 2009 徐州高三质检 西周时 一人跖 踏 耒而耕 不过十亩 战国时 一夫挟五口 治田百亩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公田变为私田 B 铁器牛耕的推广 C 国家走向统一 D 封建制度的确立 5 刀耕火种 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是 A 石器 B 铜器 C 铁器 D 牛 6 儋州市第一中学 2009 届高三年级第七次统测试题 据记载 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 冉耕字伯牛 这反映了 A 孔子的弟子注重务农 B 当时牛耕开始出现 C 牛耕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D 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 7 下列属于不属于灌溉工具的是 A 翻车 B 筒车 C 耧车 D 风力水车 8 2009 金山中学高三摸底考试 下列农具的出现标志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划时代进步的是 专心 爱心 用心5 A 石斧 B 骨制耒耜 C 铁犁 D 曲辕犁 9 宋代江苏吴郡 地沃而物伙 稼则刈 收割 麦种禾 一岁两熟 这表明了 A 垄作法得以推广B 套作制的普及 C 一年二熟制出现 D 一年三熟制产生 10 2009 徐州市高三摸底考试 下面的汉代画像石拓片和民间剪纸作品 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 A 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B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C 封闭的地主庄园经济 D 乡村生活的祥和富足 11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2009 高二期中考试 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 乞巧节 学习纺织工艺的节 日 它起源于我国古代 牛郎与织女 的美丽传说 导致这一节日形成的原因是 A 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B 人们对神话传说的钟爱 C 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D 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 12 2009 泰安市高三质检 一头牛 一方田 老婆孩子热炕头 是中国古代农民向往的理想生活 这突出反映了小农经济怎样的特点 A 封闭保守 B 精耕细作 C 耕织结合 D 艰难脆弱 二 非选择题 提升能力 1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使乌获 藉蕃 大力士 从后而牵牛尾 尾绝而不从者 逆也 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 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 顺也 材料二 徐州古丰县 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 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 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 中水 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 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 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 头白不出门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生产技术 2 材料二反映的是怎样的生产方式 它有什么特点 3 根据以上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归纳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哪些条件 拓展创新 14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仙配 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 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 其 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七仙女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 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董永 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 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 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 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 春耕夏耘 秋获冬藏 伐薪樵 治官府 给徭役 春不得避风尘 夏不得避暑热 秋不得避 阴雨 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 亡日休息 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 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 尚复被水旱之灾 急政暴赋 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 西汉晃错 论贵粟疏 请回答 1 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活方式 你能说说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吗 2 以上两则材料哪个更能反映小农的生产生活状况 概括该则材料的观点 专心 爱心 用心6 自测回扣答案 1 主要耕作方式 铁犁牛耕 主要组织方式 男耕女织 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 主要 生产特点 精耕细作 土地制度的基本特点 封建土地私有制等 2 1 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 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 萌 芽于夏商周时期 战国 秦汉 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 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 明清 是深入发展期 2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 3 提高耕作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充分发挥土地潜力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 是精耕 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 4 改变农业环境 提高土地生产率 3 A 4 B 5 A 一 选择题 1 解析 C 从图片中 年 字的构成为 禾 可以缩小选择的范围 从 B D 中选择 理解 有年 即 丰收之年 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2 解析 B 把土地与五谷看作是国家的根本 说明了古代把农业看作是国家的根本 3 解析 A 4 解析 B 注意题中信息变化 战国时 一夫挟五口 治田百亩 显然在揭示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 产能力显著提高 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 5 解析 A 首先要明确 刀耕火种 是在七八千年前原始社会时期 使用的工具有石刀 石斧 石犁 青铜农具是在商周时出现 铁农具和牛耕是春秋战国时期 6 解析 B 由材料中 耕 牛 等字在人名中的应用 说明当时已经产生了牛耕现象 注意 C 项是在 西汉中期后 7 解析 C 楼车属于播种工具 8 解析 C 石斧和骨制耒耜属于原始社会时期的生产工具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制农具 标志着生 产力水平的提高 曲辕犁出现于唐朝 应用于江南地区的水田 B 图为曲辕犁 这种犁安装了犁评 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 促进了我国耕犁的完善 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 是在汉代 9 解析 C 10 解析 B 第一幅图表明了古代的农耕生活 第二幅图表现了古代的手工纺织 两者共同构成了古代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状态 11 解析 D 12 解析 A 通过材料可看出 在小农经济模式下 小生产者安于现状 不思进取 具有封闭性和保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