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9/2017,第四章 牙周病微生物学,12/19/2017,第一节 概述,目前认为牙周病是多因素疾病,牙菌斑细菌及其产物是引发牙周病的始动因子,但牙周病的发生还受其他局部和全身因素的影响,各因素相互关系,互为协同,或者相互影响、互为拮抗。口腔正常菌群牙周生态系牙周病的致病因子牙周病病因研究观点的变迁,12/19/2017,一、基本概念生态系(ecosystem):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 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学(ecology):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赖、相互制 约的科学。微生态学(microecology):利用细胞水平研究技术或分子 水平的研究技术,对生态学的内容进行研究,该学科体 系即为微生态学。口腔生态系(oral ecosystem):口腔正常菌群之间以及它们 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口腔生态系。,12/19/2017,口腔正常菌群,牙周生态环境复杂,菌群繁多有氧到无氧各种氧张力的环境口腔合适的温度3537营养合适的湿度牙周袋微生物500种,需氧、厌氧、兼性厌氧;真菌、酵母菌、支原体、原虫、病毒,12/19/2017,口腔正常菌群,正常口腔菌群动态平衡的意义生物屏障,抑制外源性微生物维持口腔或全身微生物的生态平衡刺激宿主免疫系统产生营养功能,某些细菌产生维生素K一般这些菌群对宿主无害,甚至有益,称之为口腔正常菌群或固有菌群。,12/19/2017,口腔正常菌群,微生物之间相互关系共生:彼此有利,提供营养或能量竞争:竞争营养物质或空间拮抗:某种微生物杀死或抑制另一种微生物,12/19/2017,口腔正常菌群,牙周菌群是动态平衡,不是恒定不变的,受口腔卫生、饮食、年龄等口腔局部或全身因素影响,失去平衡将会导致内源性感染为外源性感染提供条件致敏宿主,造成牙周组织破坏,12/19/2017,牙周生态系,牙周生态系:牙周正常菌群之间以及它们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牙周生态系。牙周袋病损分区口腔微生物和宿主之间动态平衡的影响因素,12/19/2017,12/19/2017,现代牙周病学观点,菌斑的侵袭力 宿主的防御力生态平衡(牙周组织健康)菌斑的侵袭力 宿主的防御力生态失衡(患牙周病) 菌斑的侵袭力 宿主的防御力生态调整 (牙周病防治)强调有细菌的存在,才有可能发生牙周病,12/19/2017,内因外因全身与局部多因素(菌斑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当前研究焦点:识别牙周致病菌的毒性克隆株寻找牙周致病菌的毒性传递因子宿主的易感因子。,12/19/2017,第二节 牙菌斑生物膜,牙周病的始动因子牙菌斑生物膜生物膜的概念:适于微生物生存的实体,是微生物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生态形式,广泛存在于海洋、湖泊、土壤、船底和沉积物等,也存在于人体和动物的口腔、肠腔、膀胱与皮肤等部位,一般在膜表面或界面存在较多。,12/19/2017,牙周病的始动因子牙菌斑生物膜,牙菌斑生物膜(dental plaque biofilm)牙菌斑生物膜是口腔中不能被水冲去或濑掉的细菌性斑块,是由基质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特点:以生物 整体生成的微生物生态群体;细菌能抵抗宿主防御机制发挥作用。,12/19/2017,牙 菌 斑,plaque,12/19/2017,牙菌斑生物膜,12/19/2017,成熟牙菌斑的细菌比例是:,12/19/2017,熟牙菌斑中致龋菌为: 变形链球菌 放射菌 血型链球菌 乳杆菌,12/19/2017,牙菌斑生物膜形成过程:,获得性薄膜 :由唾液蛋白或糖蛋白吸附至牙面, 形成一层无结构、无细胞的薄膜 , 选择性吸附细菌至牙面,促进早期 菌黏附定植及细菌共聚。细菌黏附和共聚:G+球菌丝状菌、放线菌厌 氧菌、能动菌和螺旋体菌斑成熟:12小时可由菌斑斓染色剂显示,9天形成各种细菌的复杂生态群体,10-30 天菌斑发育成熟达到高峰。,12/19/2017,*菌斑微生物作为牙周病始动因子的证据:,实验性龈炎观察:菌斑的堆积直接引起牙龈炎症;流行病学调查:牙周病的分布、患病 和严重程度与该人群 的口 卫生情 、菌斑积聚正相关;机械清除菌斑或抗菌治疗效果可阻止牙周组织破坏;动物实验研究:无菌动物实验证明仅有牙石或丝线结扎等 异物刺激,无细菌不引起龈炎;宿主免疫反应:血清或龈沟液中有对牙周可疑致病菌的高 滴度特异性抗体。,12/19/2017,龈上菌斑的结构: 微生物、基质。需氧/兼性厌氧菌为主,与龈炎关系密切。龈上菌斑基质:有机基质(多糖蛋白质复合体) 和 无机成分(钙、磷、镁、钾等)。,龈上菌斑,12/19/2017,食物对龈上菌斑的影响,牙菌斑不是食物残余。食物种类、口腔功能静止与否可以影响菌斑形成。,12/19/2017,龈下菌斑,附着性龈下菌斑attached subgingival plaque非附着性龈下菌斑unattached subgingival plaque,12/19/2017,附着性龈下菌斑attached subgingival plaque,菌斑直接附着于牙面、牙石,不直接接触龈沟底或袋底。以G+ 杆菌、球菌和丝状菌为主,少量G球菌杆菌。与牙石和根面龋形成有关。,12/19/2017,游离于附着菌斑和龈沟上皮/牙周袋内壁之间,接触袋壁。以G可动菌为主。与牙周破坏关系密切。,非附着性龈下菌斑unattached subgingival plaque,12/19/2017,龈沟或牙周袋有良好的理化环境,有营养物质(蛋白质)供给牙周袋内氧化还原电势低等均可影响细菌组成。 G兼性及专性厌氧菌为主,与牙周破坏关系密切。龈沟结合上皮牙釉质牙骨质对不同的细菌亲和力不同。,龈下菌斑生理特点,12/19/2017,龈下牙菌斑生物膜生物学、结构特性复杂性。解剖条件:(1) 龈下菌斑隐藏在龈沟或牙周袋内,比较薄,不受口腔清洁的影响。(2)大多数可动菌定居于此。生长受宿主受先天防御系统制约。,影响龈下菌斑生态环境的因素,12/19/2017,龈下菌斑与牙周病活动性的关系,病变活动期:细菌和临床指标均增加,非附着菌斑量增加,牙周破坏进展迅速。病变静止期:非附着菌斑量减少,构成牙周病慢性过程。,12/19/2017,各类菌斑的主要特征,12/19/2017,影响龈上、下菌斑定植的因素,12/19/2017,菌斑致病学说,非特异性菌斑学说特异性菌斑学说菌群失调学说,12/19/2017,菌斑致病的学说,近100多年来关于牙周病细菌病因,由于时代背景研究方法、认识观点不同,形成了争论最激烈的两大派系非特异性菌斑学说 Non-specific plaque hypothesis 特异性菌斑学说 Specific plaque hypothesis,12/19/2017,非特异性菌斑学说,1890年 Miller提出牙周病是由非特异性的口腔正常菌群的混合感染所致主要观点 不同个体、不同位点以及不同类型的牙周病之间菌斑组成相似,牙周病的发生发展是菌斑量堆积的结果,即由非特异的口腔菌群混合感染所致。依据 1965 Le 报告的实验性龈炎 临床观察:菌斑多,牙龈炎症也重。 总体清除菌斑,对牙周病治疗有效。不能解释的现象 牙周病的位点差异和个体差异,12/19/2017,特异性菌斑学说,主要观点:不同类型的牙周病由不同的特异性细菌所致依据:局限性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深牙周袋中检出Aa。存在问题:不同类型的牙周病并未能分离出其特殊的致病菌,12/19/2017,菌群失调学说,破坏性牙周病是由于口腔中的正常菌群在龈下定居,其中某些毒力较大的细菌出现频率高,所占比例和绝对数也高,并具有干扰宿主防御系统的能力,因此在发病中的作用较另一些细菌大,牙周炎是一种机会性感染。,12/19/2017,牙菌斑的清除方法:1.刷牙 如果刷牙得当,就可以使牙齿表面的牙菌斑量大为减 少,因此我们必须养成每天早晚刷牙的好习惯,并掌 握正确的刷牙方法;2.牙线 能有效清除牙齿邻接面的牙菌斑,减少邻面龋的发生;3.牙签 在牙龈萎缩、牙与牙之间出现间隙的情况下,可借助横 断面呈三角形牙签来清除邻接面的牙菌斑;4.牙间刷 牙间刷也适用于牙齿之间出现间隙的情况,能有效 的清除牙齿邻接面的牙菌斑;5.冲洗器 冲洗器的高压水柱可将牙面及牙间隙的食物残渣和 细菌冲洗干净。,12/19/2017,牙菌斑的清除方法:1.刷牙 如果刷牙得当,就可以使牙齿表面的牙菌斑量大为减 少,因此我们必须养成每天早晚刷牙的好习惯,并掌 握正确的刷牙方法;2.牙线 能有效清除牙齿邻接面的牙菌斑,减少邻面龋的发生;3.牙签 在牙龈萎缩、牙与牙之间出现间隙的情况下,可借助横 断面呈三角形牙签来清除邻接面的牙菌斑;4.牙间刷 牙间刷也适用于牙齿之间出现间隙的情况,能有效 的清除牙齿邻接面的牙菌斑;5.冲洗器 冲洗器的高压水柱可将牙面及牙间隙的食物残渣和 细菌冲洗干净。,12/19/2017,病毒与牙周病,人牙周病与疱疹病毒 Herpesvirus in Human Periodontal Disease引起口腔疾病的很多病毒是DNA病毒,通过接触唾液、血液或生殖分泌物存留于儿童或成年早期患者。疱疹病毒是口腔中重要的DNA病毒。其感染特点是免疫损伤。,12/19/2017,病毒与牙周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广泛存在于患者体液当中,血液、精液、脑脊液中密度最高。无特效药救治须严格实施抗感染消毒原则,加强防护措施。,12/19/2017,病毒感染降低宿主抵抗力潜能,增加细菌(如Pg、Aa、Pi等)感染的风险。细菌造成的感染可有利于病毒感染细胞。,病毒与牙周病,12/19/2017,第三节牙周微生物的致病机制,细菌选择性黏附、定植于牙周并存活和繁殖。入侵宿主组织。细菌具有入侵组织的能力,触发宿主的防御机制变态反应、炎症,造成组织损伤。抑制或逃避宿主防御功能。损害宿主牙周组织。,12/19/2017,菌体表面物质(细菌胞膜成分)能够抑制成纤维细胞活性、抑制骨细胞生长、刺激破骨细胞引起骨吸收、抑制吞噬或作为细菌毒性产物的载体,引起深部组织的破坏。,损害牙周的物质有:,12/19/2017,内毒素endotoxin脂磷壁酸lipoteichoic acid,LTA外膜蛋白outer memgrane proteins,OMP纤毛fimbriae蛋白膜泡vesicles,常见的菌体表面物质,12/19/2017,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 链激酶(strptokinase)胶原酶(collagenase) 硫酸软骨素酶 (chondrosulfatase) 神经氨酸苷酶(neuralminidase),常见的致病酶类促进菌斑的形成和成熟、水解蛋白,破坏胶原纤维 、参与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过程。,12/19/2017,常见的致病毒素破坏白细胞,释放溶酶体、抑制趋化、降低吞噬、诱导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的产生,破坏牙周组织。,细胞毒素leukotoxin(A.a产生)抗中性粒细胞因子anti-neutrophil factor(嗜二氧化碳嗜纤维菌产生),12/19/2017,可直接导致组织损伤。如:(1) 有机酸 (2) 硫化氢(3) 吲哚 (4) 氨 (5)毒胺,细菌代谢产物,12/19/2017,第四节牙周致病菌,牙周致病菌的概念:口腔正常菌群中仅少数细菌与牙周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各型牙周病的病损区,常或分离出一种或几种优势菌,它们具有显著的毒力或致病性,能通过多种机制干扰宿主防御能力,具有引发牙周破坏的潜能,称之为牙周致病菌。,12/19/2017,确定病原菌的Koch法则(1870s): 在同样的疾病中能发现同一种病原菌 能从该疾病中分离出病原菌纯培养 纯培养菌接种于易感动物能引起相似的疾病 能从实验动物中重新获得病原菌纯培养 如当时涉及的炭疽、结核、霍乱等病 变链基本符合此法则被视为龋病的病原菌。,12/19/2017,识别牙周可疑致病菌的Socransky标准(1992): 在疾病部位证实细菌数目增多 通过治疗去除或减少病损部的细菌,疾病中止 宿主具有相应的细胞或体液免疫反应 在实验动物模型中能引起疾病 具有毒性因子能引起牙周组织的破坏。,12/19/2017,证据充分的致病菌 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 牙龈卟啉单胞菌(Pophyromonas gingivalis,Pg 福赛坦氏菌(Tannerella forsythia,Tf 福赛类杆菌(Bacteroides forsythus,Bf 中等证据的致病菌 直肠弯曲菌 微小消化链球菌 结节真杆菌 中间链球菌复合体 核梭杆菌 牙密螺旋体 中间普氏菌/变黑普氏菌(P.nigrescens,Pn),10种与牙周病关系较为密切的微生物,12/19/2017,伴放线放线杆菌(A actinomycetemcomitans,Aa) 生物学特性:革兰阴性短杆菌,无芽胞、无动力,微需氧菌,最适生长温度37 致病性和临床意义: 血清学分型a, b, c, d, e 5个血清型(serotype),b型为侵袭性牙周炎龈下菌斑中最常见的血清型,毒力最强,d型和e型较少见,但在我国人群中分离出的以c型为主,b型较少。 致病作用: 分泌白细胞毒素(leukotoxin) 降低宿主抵抗力: 释放内毒素及破骨细胞激活因子 骨吸收 产生成纤维细胞抑制因子 抑制成纤维细胞合成 Aa与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关系密切。,12/19/2017,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g) 以前称为牙龈拟杆菌(Bacteroides gingivalis, Bg) 致病性和临床意义: 产生附着和凝集因子 Pg能附着于颊粘膜、牙周袋上 皮及菌斑中其他细菌的表面 抑制白细胞趋化因子在宿主细胞的表达 阻断防御反 应,抵抗宿主先天性免疫系统 释放外膜膜泡或脱落胞壁片断 吸引和结合宿主的先 天性免疫成分,保护菌斑内其它细菌免受攻击 分泌胞外蛋白酶(如牙龈素(gingipains)、胶原酶、 肽酶),内毒素、酸性和碱性磷酸酶、吲哚、有机酸等 代谢产物 牙周组织破坏 Pg是牙周病、尤其是慢性牙周炎病变区或活动部位最主要的优势菌,12/19/2017,福赛坦氏菌(Tannerella forsythia, Tf) 以前称福赛拟杆菌(Bacteroides forsythus,Bf)致病性和临床意义:它能产生大量的毒性产物和酶,如吲哚,-岩藻糖苷酶、N-乙酰-葡萄糖甙酶和胰蛋白酶样酶等,导致组织损伤。Tf常在重度牙周炎的附着丧失处的龈下菌斑中检出,常与牙龈卟啉单胞菌、齿垢密螺旋体或具核梭杆菌同时检出,吸烟者的检出率明显升高。,12/19/2017,具核梭杆菌,龈上菌斑、龈下菌斑、牙周袋及感染根管优势菌,检出数量、频率与牙周组织的炎症、破坏程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系。生物学特性:革兰阴性,无芽胞,专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7致病性和临床意义既可与早期定植菌如链球菌、放线菌共聚,又可与晚期定植菌如卟啉单胞菌、放线杆菌、螺旋体共聚,是早后期定植菌的粘接桥。能作用于甲硝唑,失去抗菌作用,12/19/2017,中间普氏菌,生物学特性:革兰阴性,杆菌,专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537致病性:与中度或重度牙龈炎、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和慢性牙周炎有关妊娠期龈炎中为主要优势菌,妊娠期孕激素增多,利用孕激素来满足其对VitK的需要,12/19/2017,粘放线菌,生物学特性:革兰阳性杆菌,兼性厌氧致病性:形成龈炎的初期起作用动物实验中可引起牙周炎和根面龋,12/19/2017,齿垢密螺旋体,生物学特性:最适生长温度37,pH7.0致病性和临床意义机械性穿入致病性酶和侵袭性酶抑制成纤维细胞抑制免疫细胞,12/19/2017,各型牙周病相关的可疑致病菌,牙周病类型 可疑致病菌种类牙龈炎 粘性放线菌(Actinomyces viscosus,Av) 内氏放线菌(Actinomyces anaeslundii,An) 微小消化链球菌(Peptostreptococcus micros) 黄褐二氧化碳噬纤维菌(Capnocytophaga orchracea) 牙龈二氧化碳噬纤维菌(Capnocytophaga gingivalis)妊娠期龈炎 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急性坏死性 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 溃疡性龈炎 中间普氏菌 奋森密螺旋体(Treponema vincenti,Tv) 牙密螺旋体(T.denticola,Td)慢性牙周炎 牙龈卟啉单胞菌(Pophyromonas gingivalis,Pg(成人牙周炎) 中间普氏菌 福赛类杆菌(Bacteroides forsythus,Bf 直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rectus,Cr) 核梭杆菌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 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 ,Aa)(局限型青少年牙周炎),12/19/2017,四、口腔正常菌丛成员(一)链球菌属 分布: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内内,多为口腔正常 菌丛; 一般生物学特性:G+球菌,直径0.7-0.9um,链状或 成对排列; 分类:根据血琼脂板上的生长情况分三类。,12/19/2017,链球菌电镜结构,12/19/2017,-溶血性链球菌:在菌落周围有一狭窄的草绿色溶血圈,又称草绿色链球菌,口腔内链球菌多为此型。-溶血性链球菌:在菌落周围有一宽的透明的完全溶血圈,生脓链球菌属此型,又称为溶血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在菌落周围无溶血现象,口腔内少有此菌,又称为不溶血性链球菌。,12/19/2017, -溶血链球菌菌落形态,-溶血链球菌菌落形态,12/19/2017,生脓链球菌::生物学特性: G+球菌,直径0.6-1.0um,在血琼脂上生长良好。,形态:,12/19/2017,致病性:可产生大量生物活性物质引起疾病,包括链激酶(水解纤维蛋白)、透明质酸酶(增加结缔组织的通透性)、溶血素、DNA分解酶、猩红热毒素(猩红热红斑疹)等;,12/19/2017,生脓链球菌可引起多种感染,特别是化脓性感染的重要致病菌。,12/19/2017,(二)口腔链球菌属 是一群有各种各样特性的口腔链球菌属,主要包 括变形链球菌群、中间链球菌群、口腔链球菌群和 唾液链球菌群四个菌群。1、变形链球菌群 一般生物学特性: G+球菌,直径0.6-1.0um,链状 排列。在MS琼脂平板(轻唾琼脂培养基)上菌落 呈淡蓝色,嵌入琼脂,质硬,菌落表面粗糙。,12/19/2017,致病性:是公认的主要致龋菌。 机制: 变链菌的胞壁表面物质在细菌黏附、聚集和对牙 表面的定植中起重要作用; 变链菌产生的酶在糖代谢中起主导作用(糖代谢的 终末产物主要是乳酸,菌斑内PH为4.5-5.0,促进 了菌斑酸化和釉质脱矿);,12/19/2017,葡萄糖基转移酶(GTF) GTF-I:为不溶性葡聚糖( -1,3-糖苷键) GTF-sd:为水溶性葡聚糖( -1,6-糖苷键) GTF-si: 两者果糖基转移酶(FTF) 蔗糖果聚糖(水溶性果聚糖/不溶水果聚糖)蔗糖酶 蔗糖葡萄糖果糖葡聚糖酶(右旋糖苷酶) 葡聚糖葡萄糖异麦牙糖,12/19/2017,变链菌群的产酸能力和 耐酸性在菌斑酸化和釉质脱矿中起作用。2.唾液链球菌群(1)一般生物学特性:直径0.8-1.0um,G+球菌,链 状排列(2)分布:广泛分布于舌表面(3)致病性:实验发现此菌群可引起龋,但对人类无 致龋性。,12/19/2017,3.咽峡链球菌群(1)一般生物学特性:G+球菌,链状排列,在MS琼 脂平板上的菌落呈花瓣样,淡蓝色。(2)分布:龈沟和龈上菌斑(3)致病性:引起口腔感染性疾病,分泌透明质酸 酶,使组织破坏引起脓肿。,12/19/2017,4.轻链球菌群(1)血链菌一般生物学特性:直径0.8-1.0um,G+球菌,长链状排列,在MS琼脂平板上呈光滑型和粗糙型两种菌落形态。致病性:是牙菌斑中的先锋菌,但无致病性,可拮抗牙周炎治病菌的生长,属牙周健康有益菌。,12/19/2017,(2)轻链菌一般生物学特性:是牙菌斑、舌、唾液、颊粘膜和龈沟中的常居菌。致病性:不清,12/19/2017,(3)肺炎链球菌一般生物学特性:G+球菌,柳叶刀形,双球或短链状排列,有包囊。-溶血型,12/19/2017,致病性: 由于其包囊的多糖可以阻止肌体的吞噬作用,故可引起肺炎、慢性支气管炎、中耳炎、上颌窦炎。 主要引起大叶性肺炎,约占细菌性肺炎的80%。,12/19/2017,(三)葡萄球菌属1. 金黄色葡萄糖球菌(1)一般生物学特性:直径0.4-1.2um,G+球菌,葡萄样排列,血琼脂平板上呈黄色或金色菌落。,12/19/2017,(2)致病性:可产生凝固酶和肠毒素,引起表皮感染、创口感染以及口腔粘膜感染。,12/19/2017,2. 白色葡萄糖球菌(1)一般生物学特性:G+球菌,葡萄样排列,在血 琼脂平板上呈白色菌落(2)致病性:为皮肤表面的常居菌,机会致病菌,可 引起尿路感染等。,12/19/2017,(四)奈瑟菌属1.包括两种致病菌:淋病奈瑟菌:又称淋球菌,是淋病的致病菌脑膜炎奈瑟菌:又称脑膜炎淋球菌,是脑膜炎的致 病菌,12/19/2017,2.三种无致病性的口腔常居菌A.种类:干燥奈瑟菌、微黄奈瑟菌和粘液奈瑟菌B.一般生物学特性:直径0.6-1.0um,G-球菌,成对排列,可形成四联球菌,有纤毛,不运动,有荚膜C.分布:广泛存在于成人的口腔中,12/19/2017,D.致病性致龋性:与血链菌一起最早定植于牙面,存在于牙菌斑的外层和早期牙菌斑中,在菌斑中具有双向作用,可以蔗糖为底物进行糖酵解产生乳酸,促进龋齿的发生,也可以降低其他菌产生的乳酸成弱酸或挥发酸,从而减少菌斑的致龋能力,目前认为该菌无致龋能力;口腔感染:奈瑟菌可以在牙龈病、牙周炎、口腔感染中被检出,但无致病性。,12/19/2017,(五)乳杆菌属1.一般生物学特性:G杆菌,细长或圆棒状,以葡萄 糖为底物产生乳酸2.致病性:属口腔正常固有菌丛(1),由于其具有 强的耐酸能力,并可以葡萄糖为底物产生乳 酸,故可促进牙釉质和牙本质脱矿,在深龋 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流行病学检查中以 此菌为“龋标志菌”。,12/19/2017,(六)丙酸杆菌1.一般生物学特性:G+杆菌,多种形态,30-37生长 迅速,菌落可呈白、灰、红、黄等色,发酵产 物主要为丙酸。2.致病性:为皮肤正常菌丛,引起机会感染,是面部 痤疮的致病菌。,12/19/2017,(七)放线菌属1.口腔中常居的放线菌为伊氏放线菌、内氏放线菌、 粘性放线菌、溶牙放线菌2.生物学特性:G+菌,无芽胞,菌体一端呈球状隆 起,另一端呈分支状或棒状,呈T、V、Y形, 发酵产物为甲酸、乳酸、琥珀酸等。3.致病性:是人类口腔常居菌丛,有的放线菌在龋病 发生中的细菌的聚集、菌斑的形成中起作用, 有的放线菌的致病性尚不清楚。,12/19/2017,(八)拟杆菌属1.拟杆菌属:包括脆弱拟杆菌、卟啉单胞菌和普氏菌 三个亚种2.一般生物学特性:G短杆菌,长短不一,呈多形 性,绝对厌氧菌,无芽胞。,12/19/2017,3.致病性:脆弱拟杆菌能引起创口感染、牙源性感染等内源性 感染牙龈卟啉单胞菌可破坏牙周组织致牙周炎牙髓卟啉单胞菌可致根周脓肿和牙周炎中间普氏菌是公认的牙周病致病菌,12/19/2017,五、其他微生物群(一)螺旋体、支原体、病毒1.内毒素是螺旋体的主要致病因素,可是急性坏死性 溃疡性龈炎和奋森咽峡炎的主要病因。,12/19/2017,一期梅毒(上唇硬下疳),12/19/2017,2.支原体在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明确,菌落特征: “油煎蛋”状菌落,12/19/2017,3.DNA病毒A.人类乳头瘤病毒:核衣壳呈直径为5055nm的球形,无包膜。40的正常健康人的口腔中存在,男性占优势,可引起口腔鳞状乳头瘤和疣。,12/19/2017,B.疱疹病毒:I型单纯疱疹病毒可引起口腔面部病损;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易发生HSV-1的原发感染。HSV-1最常引起腰部以上的疱疹。,12/19/2017,12/19/2017,II型单纯疱疹病毒可引起生殖器病损:原发感染多发生于性生活后,主要引起生殖器疱疹;原发性生殖器疱疹约80%由HSV-2引起,少数由HSV-1所致。,12/19/2017,C、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沿三叉神经分布的带状疱疹 小儿患水痘:好发年龄为39岁,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标准)车位签订协议书
- (2025年标准)车祸责任协议书
- (2025年标准)车祸事故调解协议协议书
-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网络营销与策划》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工业机器人基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攀枝花学院《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标准)场地绿化协议书
- 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男)》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虚拟语气趣味讲解
- 铁路电话系统原理与核心技术
- GB/T 29912-2024城市物流配送汽车选型技术要求
-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攻击定义及描述规范》
- 《酒店客户关系管理 》课件-项目三 酒店客户关系管理制度
- 四代住宅的施工难点
- 企业贷后检查报告范文
- 高考英语3500词频表
- 《肿瘤溶解综合征》课件
- 电瓶车以租代购协议书范文范本
- 2024年六西格玛黄带认证考试练习题库(含答案)
- 健康证记录表-自动提示过期功能
- 商用车背车装载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