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小血管病解决之道_第1页
脑小血管病解决之道_第2页
脑小血管病解决之道_第3页
脑小血管病解决之道_第4页
脑小血管病解决之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脑小血管病解决之道的思考,今日主题,绍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沈轲,脑梗死的新概念,“Cerebral infarction is defined as brain or retinal cell death due to prolonged ischemia”, Saver. Stroke 2008,脑梗死新概念,缺血性脑血管事件 =TIA + 症状性梗死 + 静息性梗死,Old,0 200000 400000 600000 800000 1000000 1200000,TIA,TIA,脑梗死,脑梗死,静息性梗死,old,new,单纯脑白质病变,临床中,您经常遇到下面的情况吗?(1),单纯腔隙性梗死,复杂腔隙性梗死,腔隙性梗死伴随脑白质病变,病例报告,脑微出血,临床中,您经常遇到下面的情况吗?(2),临床表现,一过性症状:,头晕、头痛、 视物不清、言语不利、肢体麻木等,皮层功能受损情感改变:,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认知功能下降 抑郁、焦虑不安等,这些不典型症状轻微且短暂、极易被临床忽视如未进行全面临床检查易被误诊,世界卒中日宣言第六届世界卒中联合大会,Recognize, treat and prevent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Subclinical (silent) strokes occur fives times as often as clinical (obvious) strokes and may affect thinking, mood and personality亚临床卒中是临床卒中的5倍,并且可以影响思维、情绪和人格。因此,我们要积极识别、治疗和预防。,中国卒中杂志. 2006;1(11):757.,World Stroke Day 2008“Little Strokes, Big Trouble”2008世界卒中日主题:“小卒中 大麻烦”,Stroke. 2008;39:2407-2408.,Stroke主编 Hachinski教授,一个不能忽略的问题全球关注度日益增加,世界卒中日提出“小卒中,大麻烦”的口号,将小卒中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高潮,小卒中概念的发展,J Gerontol,1955,10:331-337.Arch Surg,1970,100:562-564.Stroke,2008,39:2407-2420.,小卒中概念在The Journal of Gerontology杂志上首次提出,但无完整定义,Perdue等首次提出小卒中概念,对应于腔隙性脑梗死病理的临床诊断,指脑卒中达峰时患者仅表现为轻微稳定的神经功能缺损,持续时间略长,随访时大多可恢复,小卒中的概念日趋明确,目前应用广泛的6种不同标准中,A和F是临床和科研中最适合的“小卒中”定义,临床和科研中小卒中最适定义,Stroke,2010,41:661-666.Ann Emerg Med,2005,46:243-252.,小卒中定义,患者的基线NIHSS评分为0-1分,其中意识评分(1a-1c)为0分。 腔隙样综合征(可能为小血管闭塞),如单纯运动性轻偏瘫、运动感觉综合征、 共济失调轻偏瘫或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的症状。 患者存在运动障碍(包括共济失调或构音障碍),伴或不伴有感觉障碍; 患者可合并存在运动、共济和感觉缺损,但不合并提示有大面积缺血的体征。 患者的基线NIHSS评分位于最低四分线内(NIHSS 9分),排除存在失语、 忽视、意识障碍等症状。 患者的基线NIHSS评分位于最低四分线内(NIHSS 9分)。 患者的基线NIHSS评分 3分)。,“小卒中”也称“亚临床卒中”(subclinical stroke), 通常是指临床症状体征轻微,容易被患者、家属甚至医生 忽视,或因其他原因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的脑卒中,小卒中通俗定义,通常表现为一过性症状和皮层功能受损及情感改变等,?,小卒中其它称谓,较为通用,提法不妥,由Stroke杂志总编Hachinski教授提出,如果对此类患者认真进行检查,仍可发现轻微的神经系统异常体征或轻度神经心理受损,静止性卒中,无症状性卒中,因为小卒中没有典型的卒中症状,也称之为“无症状性卒中”,亚临床卒中,silent brain infarcts:a systematic reviewJ.Lancet Neurol,2007,6:611-619.,中国卒中杂志. 2006;1(11):757.,症状轻微,患者也不重视,患者只是偶尔觉得头晕、视物不清、言语不利、肢体麻木等,何必小题大做没有偏瘫、昏迷等卒中症状,患者认为医生危言耸听身体都很正常,医生突然说我“小卒中”,不了解也难以接受,5倍,卒中,小卒中,有明显症状的卒中患者占16.2%(42/259)小卒中患者83.8%(217/259),发生率,40%,60%,100%,20%,80%,0%,Stroke. 2002;33:21-25.,鹿特丹扫描研究统计,小卒中是卒中的5倍,人群:1077例,60-90岁 方法:磁共振成像,0,30%,40%,20%,10%,发生比例,小卒中,卒中,小卒中随年龄增长发生率增高,Stroke. 2002;33:21-25.,60-64,65-69,70-74,75-79,80-84,85-90,年龄(岁),我国更是小卒中大国,中国现有卒中患者约 950 万小卒中患者约有 3750 万,年龄超过45岁的人发生小卒中的概率是 1/10,小卒中不可小觑,增加症状性卒中和死亡风险,与认知功能损害/痴呆联系密切,小卒中不及时干预则危害巨大,小卒中增加卒中风险,Stroke. 2004;35:742-746.,卒中,HR 10.48( 95% CI 3.63-30.21 ),HR 1.9( 95% CI 1.2-2.8 ),研究显示:2-4年后,无症状性卒中即可使卒中风险增加210倍,小卒中/TIA后卒中发病风险明显增高,英国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小卒中/TIA后卒中发病风险均明显增高小卒中发生后7天、1个月、2个月、3个月卒中发病风险均高于TIA,TIA:一过性脑缺血,BMJ. 2004 February 7; 328(7435): 326.,脑白质高信号显著增加卒中、痴呆和死亡风险,卒中,HR 3.3,(95% CI 2.6-4.4),脑白质高信号可使卒中风险增加3倍以上痴呆风险增加2倍,死亡风险增加2倍,BMJ 2010;341:c3666 doi:10.1136/bmj.c3666,痴呆,HR 1.9,(95% CI 1.3-2.8,P=0.002),死亡,HR 2.0,(95% CI 1.6-2.7,P1处的患者卒中相关死亡率是无CMB者的6倍可能存在脑淀粉样血管病微出血患者的卒中相关死亡率是无CMB者的7倍以上,脑微出血显著增高老年人死亡率,(HR, 7.20; 95% CI, 1.44 36.10; P0.02).,(HR, 5.97; 95% CI, 1.60 22.26; P0.01).,人群:435例 方法:磁共振成像,CMB:脑微出血,Stroke. 2011;42:638-644.,随访(年),0 2 4 6 8 10,认知功能损害(MMSE27),脑微出血与认知功能损害相关,存在认知功能损害的患者脑微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认知功能损害患者,(P0.001),根本病因是微小血管病变,小卒中的根本病因是微小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就是小动脉硬化的早期征候。在脑动脉硬化部位的血管内膜上形成小血栓,微型栓子常栓塞于小血管的分枝处,但由于栓子小,稍有血液流动或酶的作用,栓塞即能解除,症状便很快消失,脑小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微小的、深在部位的栓塞,Chin J Clin Neurosci 2010,18(5),526-529.,微小血管和微小血管病变,脑动脉小分支直径:0.5-1.5mm,最大扩张1.4倍,小动脉中膜纤维化,肌纤维消失,内弹力膜断裂,半月形组织填充管血管腔,管腔缩窄,脑内小动脉,肌层完全变性,由玻璃样变纤维组织构成,导致小血管病变的原因主要是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微小血管占脑血管的绝大部分,Neuron 57, January 24, 2008 a2008 Elsevier Inc. 179Neurosurgery, 43(4),October 1998,877-878,鼠的脑皮质血管模型,微血管扫描电子显微照片,脑血管铸形图,脑微出血的治疗决策,CM与脑卒中,脑出血病史的患者中,CM数量通常与复发风险相关,但位置更为重要。 多个脑叶的多发微出血CAA 深部脑出血动脉粥样硬化/深穿支的透明变性 缺血性卒中或TIA的CM可能是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ASA作为缺血性卒中的一级预防,获益不能弥补低危人群的出血风险,所以MR中出现CM(尤其是多脑叶CM)的患者尽量避免抗血小板药物。二级预防,抗血小板药物增加50%的脑出血风险,但年绝对风险仅为0.5%,因此目前无理由对出现CM的缺血性卒中/TIA患者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有脑出血病史且存在CM的患者中,尤其是多个皮层CM,或MR提示脑沟有铁质沉积,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可能有益,此类患者应谨慎控制高血压。,口服抗凝药物的应用,MR中CM使得脑出血风险翻倍,要不要停用VKA?低危患者需停用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较VKA可使无卒中的房颤患者脑出血发生率降低50%,所以可以使用。到目前为止,缺血性事件的风险似乎大于首发出血的风险,所以无论CM数量和位置如何,高危的二级预防患者 应用抗凝药物。出血风险高不能服药怎么办? 可以考虑左心耳封堵、CM是否有助识别潜在获益人群,需要深入的研究。,rtpa的应用,近期有荟萃分析发现初始MR有CM的溶栓患者症状性脑出血的风险为8.5%,无CM者的风险仅为3.9%,CM与临床预后较差相关,但是否与脑出血增加相关有待研究。在高级别的证据出来前,我们没有理由停止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rtpa,但识别高危人群和评估获益也十分重要。现在联合溶栓与血管内治疗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中热火朝天,存在多个CM是否应该接受血管内治疗尚待研究。,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既往研究发现高水平胆固醇对脑出血的保护性作用。提倡使用他汀的患者在脑出血后继续使用治疗6-12月,有脑出血病史未使用他汀者避免使用,除非患者强烈由此需求。有缺血性卒中/TIA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