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单元元综合测试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河南省洛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单元元综合测试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河南省洛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单元元综合测试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河南省洛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单元元综合测试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河南省洛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八年级地理下册河南省洛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单元元综合测试第九单元元综合测试 试题 无答案 试题 无答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 一 选择题 40 分 1 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国土辽阔 区域差异大 B 自然环境多种多样 各种资源分布比较均匀 C 人口众多 人均资源充足 D 气候复杂多样 自然灾难较少 2 要实现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做到 A 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 对不利的地理条件不作考虑 B 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 发挥各自的优势 分工协作 互惠互利 C 坚持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 不考虑生态环境问题 D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 我国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主要原因是 A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 B 土壤贫瘠 地域广大 C 人口密度较低 人均粮食数量大 D 地势高峻 海拔适宜 4 关于我国的 三北 防护林 叙述正确的是 A 地跨西北 华北 东北 为了防洪减灾 B 地跨西北 华北 东北 为了促进 区域的联系 C 地跨西北 华北 东北 为了防止水土流失 D 地跨西北 华北 东北 为了防风 固沙 5 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第一位的任务是 A 提高粮食总产量 B 调整产业结构 C 发展 D 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 6 21 世纪的世界是一个 A 没有竞争的世界 B 使用统一货币的世界 C 经济走向全球化的世界 D 和平安定 没有战争的世界 7 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叙述 正确的是 历史悠久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 成就巨大 已进入发达 国家行列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列 近年来 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较高的水 平 A B C D 8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 A 因地制宜 发挥地区优势 B 联系越来越密切 经济全球化 C 分工协作 互惠互利 D 经济可持续发展 9 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加强与世界各国 各地区的经济合作 这样做有利 于 A 促进世界的发展 维护世界的和平 B 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治理经验 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C 控制我国的人口增长 D 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促进人类社会进步 2 10 到 21 世纪中叶 我国将 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基本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A B C D 11 当前 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 B 流行病的防治 C 资源的短缺 D 人口 资源 环境 问题 12 在国际组织上 我国是 A 联合国的一般成员 B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C 没有参加任何国际组织 D 参加了所有世界组织 13 关于我国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中国是世界国力最强的国家 中国地大物博 人均资源丰富 中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 4 位 在世界各国中 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 A B C D 14 关于我国的地理国情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自然灾难少 B 我国的地区差异不明显 C 经济建设成就巨大 现在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D 我国自然环境多种多样 物 产资源丰富 15 目前 我国已经开始实施 具有战略性意义的 直接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工程是 南水北调工程 北煤南运工程 青藏铁路工程 西气东输工程 A B C D 16 关于我国地理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共有 55 个民族 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 B 我国的地域差异不太明 显 C 我国的自然灾难发生不频繁 D 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 资源不足 17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是 A 人均耕地占有量逐年下降 B 东部有众多荒地未经开发 C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很高 D 农业部门结构中种植业比重太小 18 外国人把当代中国称为 A 东方的巨人 B 东方腾飞的巨龙 C 东方第一强国 D 经济发达的国家 19 长期以来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 资金 技术 人才匮乏 B 农业基础薄弱 C 水土流失严重 D 自然资源不足 20 号称世界最大生态工程的 三北 防护林 已成为一道横在中国大地上的绿色长城 它跨越的地区是 A 东北 华北 西北 B 华北 华东 华中 C 华北 华东 华南 D 西北 西南 华南 3 二 综合题 共 60 分 1 请读下图 完成以下问题 42 分 1 A 是 工程 将滦河水跨流域引入 水系 结束了天津人民喝咸水的 历史 2 B 是 工程 引黄河中游的水进入 上游和大同 以解决山西省缺水 问题 3 C 是 工程 引黄河下游的水入 市 解决了旅游城市常年缺水的 问题 4 D 是 工程 引滦河上游的水进入 市 解决了工业城市缺水 的问题 5 南水北调工程有 3 条计划路线 E 是 在江苏 市计划把长江水 抽进 用闸控制 逐级提升 过 后 向北自流 沿途供水 直达 市 F 是 首先把 水库的水引到华北平原 第二步在 巨型水库建成后 利用高峡出平湖 筑渠输水自流进入汉江 G 是 计 划提高 的水位 再开凿一些巨大的隧洞 把长江水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