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22_第1页
2012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22_第2页
2012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22_第3页
2012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22_第4页
2012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2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22012 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 二三二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完成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完成 1 1 6 6 题 题 魏征 字玄成 魏州曲城人 少孤 落魄 弃赀产不营 有大志 通贯书术 隋乱 诡 为道士 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 以征典书檄 密得宝藏书 辄称善 既闻征所为 促 召之 征进十策说密 不能用 王世充攻洛口 征见长史郑延 魏公 虽骤胜 而骁将锐 士死伤略尽 又府无见财 战胜不赏 此二者不可以战 若浚池峭垒 旷曰持久 贼粮尽且 去 我追击之 取胜之道也 颁曰 老儒常语耳 征不谢去 后从密来京师 久之未知 名 自请安辑山东 乃擢秘书丞 驰驿至黎阳 67 时李勐尚为密守 征与书曰 始魏公起叛徒 振臂大呼 众数十万 威之所被半天下 然 而一败不振 卒归唐者 固知天命有所归也 今君处必争之地 不早自图 则大事去矣 勐得书 遂定计归 而大发粟馈淮安王之军 会窦建德陷黎阳 获征 伪拜起居舍人 建德 败 与裴矩走入关 隐太子 引为洗马 征见秦王 功高 阴劝太子早为计 太子败 王责 谓曰 尔阋吾兄弟 奈何 答曰 太子蚤从征言 不死今曰之祸 王器其直 无恨意 注 魏公 李密 隐太子 指李建成 秦王 指李世民 新唐书 魏征列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征典书檄 典 主管 B 征不谢去 谢 告辞 C 卒归唐者 卒 通 猝 仓促 D 不早自图 图 谋划 二三 1 C 卒 最后 终于 2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贼粮尽且去 若属皆且为所虏 B 会窦建德陷黎阳 会天大雨 道不通 C 威之所被半天下 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D 不早自图 则大事去矣 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 如姬必许诺 则得虎符 2 c 第一个 被 是 施及 加之于上 的意思 第二个 被 表示被动 3 根据文意 对下列各句补出的人物 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密 自请安辑山东 乃擢 魏征 秘书丞 驰驿至黎阳 B 密得宝藏书 辄称善 既闻征所为 元宝藏 促召之 C 建德败 魏征 与裴矩走入关 隐太子引 魏征 为洗马 D 王责谓 李建成 曰 尔阋吾兄弟 奈何 3 c A 李密 应为魏征 B 元宝藏 应为李密 D 李建成 应为魏征 4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 全都说明魏征有远见的一组是 有大志 通贯书术 征进十策说密 不能用 若浚池峭垒 旷曰持久 贼粮尽且去 我追击之 取胜之道也 征与书曰 始魏公起叛徒 则大事去矣 建德败 与裴矩走入关 隐太子引为洗马 征见秦王功高 阴劝太子早为计 A B C D 4 c 项都不能说明魏征具有远见 5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与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2 A 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接应李密起义 李密从元宝藏的来信中 经常看到赞扬魏征的话 于是催人召来了魏征 但魏征进十策献秘计 李密都不予采用 B 魏征给当时还是李密部下的李劫写了一封信 劝说李勐背叛李密而归附于唐 他的理 由主要有两点 一是天命归于唐 二是李劫处在必争之地 处境十分危险 李勐得信 后听从了魏征的意见 C 窦建德攻破黎阳 捉住了魏征 并任他为官 后来窦建德被打败 魏征和别人一起跑 到关内 李建成任命他作了官 魏征根据当时的形势 暗中劝说李建成早打主意对付 李世民 D 在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权力斗争中 李建成遭到失败 李世民责备魏征事前挑拨他们弟 兄的关系 魏征却坦言李建成招致失败的原因在于他没有听从自己的意见 5 A 李密是对发来的文书 称善 说密 是 劝说李密 的意思 并非 献秘计 6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少孤 落魄 弃赀产不营 译文 6 1 魏征年少时成为孤儿 失意不得志 放弃财产不经营 2 答曰 太子蚤从征言 不死今曰之祸 王器其直 无恨意 译文 2 魏征 回答道 如果太子早一点听从我魏征的建议 就不会死于今曰的灾祸了 秦 王器重魏征的坦直 没有不满魏征的意思 蚤 早 器 器重 看重 直 坦直 恨 不 满 不满意 魏征的话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 二四二四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完成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完成 1 1 6 6 题 题 李勉字玄卿 郑王元懿曾孙也 勉幼勤经史 长而沉雅清峻 至德初 从至灵武 拜监 察御史 时关东献俘百余 诏并处斩 囚有仰天叹者 勉过问之 对曰 某被胁制守宫 非逆者 勉乃哀之 上言曰 元恶未殄 遭点污者半天下 皆欲洗心归化 若尽杀之 是驱天下以资凶逆也 肃宗遽令奔骑宥释 由是归化曰至 克复西京 累历清要 迁梁州 都督 山南西道观察使 勉以故吏王啐勤干 俾摄南郑令 俄有诏处死 勉问其故 乃为权 所诬 即停诏拘碎 飞表上闻 啐遂获宥 后拜大理评事 龙门令 终有能名 时称知人 肃宗将大用勉 会李辅国宠任 意欲免降礼于已 勉不为之屈 竟为所抑 大历四年 除广 州刺史 兼岭南节度观察使 番禺贼帅冯崇道 桂州叛将朱济时等阻洞为乱 前后累岁 陷 没十余州 勉至 遣将并力招讨 悉斩之 五岭平 前后西域舶泛海至者岁才四五 勉性廉 洁 舶来都不检阅 故末年至者四十余 在官累年 器用车服无增饰 及代归 至石门停舟 悉搜家人所贮南货犀象诸物 投之江中 十一年 汴宋留守田神玉卒 诏加勉汴州刺史 汴宋节度使 建中四年 李希烈反 以他盗为名 悉众来寇汴州 勉城守累月 救援莫至 遂潜师溃围 南奔宋州 诏 68 以司徒平章事征 既至朝延 素服请罪 优诏复其位 勉引过备位而已 无何 卢杞自新州 员外司马除澧州刺史 给事中袁高以杞邪佞蠹政 贬未塞责 停诏执表 遂授澧州别驾 他 曰 上谓勉曰 众人皆言卢杞奸邪 朕何不知 卿知其状乎 对曰 天下皆知其奸佞 独陛下不知 所以为奸佞也 时人多其正直 节选自 旧唐书 李勉传 3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拜监察御史 拜 授与官职 B 是驱天下以资凶逆也 资 资助 辅助 C 悉众来寇汴州 寇 进犯 侵犯 D 卢杞自新州员外司马除澧州刺史 除 清除 去掉 二四 1 D 除 授予官职 2 下列各组句子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2 G 第一个 以 连词 译为 而 第二个 以 介词 译为 用 拿 3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称代内容的说明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囚有仰天叹者 勉过问之 称代他 指 囚 B 投之江中 称代它们 指 南货犀象诸物 C 勉问其故 乃为权所诬 称代他 指 王啐 D 卿知其状乎 称代他 指 卢杞 3 c 其 应为 其中 4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 全都表现李勉为官正直的一组是 勉乃哀之 勉不为之屈 悉搜家人所贮南货犀象诸物 投之江中 遂潜师溃围 南奔宋州 独陛下不知 所以为奸佞也 即停诏拘啐 飞表上闻 啐遂获宥 A B C D 4 c 按要求 排除 5 下列叙述 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李勉是唐朝宗室 有政治远见 在灵武任监察御史时 认为对俘虏不应全部处斩 应 该让他们洗心向善 归于王化 否则就是把那些被侮辱的占了天下一半的人推向敌人 肃宗接受了他的意见 使归化者每天都有人来 归化 B 李勉爱惜人才 任梁州都督时 认为他的老部下王啐勤奋能干 让他代理南郑县令 当王啐遭到诬陷 被皇帝下令处死时 他停止执行诏令 奏表上报皇上 使王啐获救 C 李勉在广州时 平定了当地的叛乱 扩大了海外贸易 生活俭朴 为政廉洁 离任时 他把家人携带的南货犀角 象牙等物 全都投入江中 更为难得 D 李勉任汴州刺史 汴宋节度使时 李希烈来寇汴州 他守城累月 救援莫至 只好潜 师突围 丧失了汴州 朝廷用担任司徒平章事这个职位的名义征召他到朝廷来 他认 罪态度好 在回答皇上卢杞是否奸佞时 得到他人好评 5 A 遭点污 指被迫降贼 名节受污 6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肃宗将大用勉 会李辅国宠任 意欲勉降礼于己 勉不为之屈 竟为所抑 译文 4 6 肃宗准备重用李勉 刚好李辅国受宠 得到皇上信任 内心想要李勉对自己降礼 李勉没有被他 的权势 所屈服 最终被李辅国所压制 2 既至朝廷 素服请罪 译文 李勉回到朝廷以后 穿着素服向皇上请罪 二五二五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完成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完成 1 1 6 6 题 题 张巡字巡 邓州南阳人 博通群书 晓战阵法 气志高迈 略细节 所交必大人长者 不与庸俗合 时人叵知也 开元末 擢进士第 巡繇 太子通事舍人出为清河令 治绩最 而负节义 或以困厄归者 倾赀振护无吝 更调真源令 土多豪猾 大吏华南金树威恣肆 巡下车 依法诛之 赦余党 莫不改行迁善 安禄山反 巡 遂起兵讨贼 从者千余 巡驰骑决战 身被创不顾 士乃奉巡主军 积 六旬 大小数百战 当此时 王命不复通 大将六人白巡以势不敌 且上存亡莫知 不如降 六人者 皆官开府 特进 巡阳许诺 明曰堂上设天子画像 率军士朝 人人尽泣 巡引六 将至 责以大谊 斩之 至睢阳 有诏拜巡御史中丞 被围久 食尽 巡士多饿死 存者皆痍伤气乏 巡出 爱妾曰 诸君经年乏食 而忠义不少衰 吾恨不割肌以啖众 宁惜一妾而坐视士饥 乃 杀以大乡 坐者皆泣 巡强令食之 至罗雀掘鼠 煮铠弩以食 贼知外援绝 围益急 众议 东奔 巡 远 以睢阳江淮保障也 若弃之 贼乘胜鼓而南 江 淮必亡 且帅饥众行 必 不迭 十月癸 69 丑 贼攻城 士病不能战 城遂陷 与远俱执 巡众见之 起且哭 巡曰 安之 勿怖 死乃命也 巡不屈 年四十九 节选自 旧唐书 张巡传 当二公之初守也 宁能知人之卒不救 弃城而逆遁 苟此不能守 虽避之他处何益 及 其无救而且穷也 将其创残饿赢之余 喝欲去 必不达 二公之贤 其讲之精矣 守一城 捍天下 以千百就尽之卒 战百万曰滋之师 蔽遮江淮 沮遏其势 天下之不亡 其谁之功 也 韩愈 张中丞传 后叙 注 繇 读 y u 由 从 远 睢阳太守许远 与张巡一起守卫睢阳 被俘而死 逆遁 预先逃跑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身被创不顾 被 遭受 B 有诏拜巡御史中丞 拜 授予官职 C 皆官开府 特进 官 做官 D 吾恨不割肌以啖众 恨 恨不得 二五 1 D 遗憾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 A 都是代词 的人 B 项于是 竟然 C 项况且 何况 连词 表示意思更进一层 多用于进一步申述补充理由 意思相当于 并且 或口语里的 再说 再加上 表递进 而且 D 项同 跟 介词 结交 5 3 下列加点词语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巡 气志高迈 略细节 B 大吏华南金树威恣肆 C 所交必大人长者 不与庸俗合 D 赦余党 莫不改行迁善 3 B A 小节 C 平常的人 D 改变行为 指恶行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巡更调真源县令 一下车就诛杀豪猾大吏华南金 守雎阳 斩叛将六人 食尽 杀 妾以大乡 城陷被杀 保持了高尚的节义 B 张巡 晓战阵法 深知睢阳的战略地位 以创残之兵坚守孤城以蔽江南 阻遏了叛军 的攻势 后来虽欲撤退 终因 帅饥众行 必不达 而只有孤注一掷和叛军血战到底 C 安禄山反叛 身为真源令的张巡起兵讨贼 身经百战 被皇帝授予中丞御史 后来死 守睢阳 城陷城杀 成为一代死节名臣 D 张巡任清河令时 以困厄归者 倾赀振护无吝 而在坚守睢阳孤城时 导致人相食的 惨剧是为局势所迫不得已而造成的 4 A 一下车 应是 一到任 守睢阳 时空不对 5 联系全文看 下列对文末韩愈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文章的行文语气看 曾有人对张巡 许远颇有微词 韩愈是文有所指 为张 许二 人辩诬并赞扬了张 许死守睢阳的历史功绩 B 文章从 守 与 弃 两方面谈论睢阳保卫战的利害关系 肯定了张 许死守睢阳对 削平安禄山叛乱的重要意义 C 韩愈从唐王朝平叛的全局出发 精辟地指出睢阳保卫战 守一城 捍天下 的战略意 义 赞扬了张 许以少胜多 力保江淮不失 天下不亡的历史功绩 D 韩愈对睢阳保卫战 守 与 弃 的评说体现了文章开头部分中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