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 生命的赞歌3 屈原列传鲁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 生命的赞歌3 屈原列传鲁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 生命的赞歌3 屈原列传鲁教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 生命的赞歌3 屈原列传鲁教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 生命的赞歌3 屈原列传鲁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 班级 姓名 姓名 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 课题 课题 屈原列传屈原列传 导学案导学案 共 共 3 课时 课时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 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文言知识 包括 属 伐 疏 离 志 指 闻 留 迁 等文言实词的用法 以为 明年 形容 颜色 等古今异 议双音节词 掌握通假字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2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和文言知识整理 掌握课文基本文意和文言知识 搜集有关屈原的材料 探讨交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屈原的高尚品质 爱国精神 学习用历史的观点 看待历史人物 第第 1 课时课时 学习目标 1 整体感知文章 研习课文 1 3 节 2 掌握文中重点实词 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3 背诵第三段 学习重难点 1 积累文中重点实词 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2 默写背诵文段 翻译重点文言语句 学习方法 涵咏背诵 自主合作 互动探究 课前完成预习 知识衔接 1 介绍司马迁 司马迁 约前 145 前 90 西汉伟大的史学家 文学家 字子长 左冯翊夏阳 今陕西 韩城 人 父司马谈 学问广博 汉武帝即位 谈为太史命 临终时嘱咐司马迁继写史 书 父卒三年后 司马迁继父任太史命 开始在 金匾石室 国家藏书处 阅读 整理 历史资料 二十岁时 游历长江中下游和山东 河南等地 并到庐山和会稽考察传说中 的 禹疏九河 等遗迹 经院水和湘水流域 凭吊屈原沉水的汨罗江 在曲阜 参观了 孔子的 庙堂车服礼器 回长安后任郎中 三十五岁时二次出游 广泛地接近下层人 民 武帝天汉三年 前 98 李陵孤军人匈奴 败降 而司马迁极言李陵降敌出于无奈 意在待机答汉 因此触怒武帝 致罪下狱 受官刑 司马迁为完成 史记 隐忍苟活 出狱后任中书分 继续发愤著书 终于完成了我国最早的一部通史 史记 人称 太史 公书 2 介绍 史记 史记 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 列 二十四史 之首 史 记 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 与后来的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合称 前四史 史记 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 公元前 122 年 共 3000 多年的历史 作者司马迁以其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的史识 使 史记 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 三十世家 七十列传 十表 八书 共一百三十篇 五十 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 最初没有固定书名 或称 太史公书 或称 太史公记 也省称 太史公 史记 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 从三国时期开始 史记 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 太 史公书 的专称 史记 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 历代 正史 所传承 同时 史记 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在中国文学史上 有重要地位 被鲁迅誉为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 离骚 3 简介屈原的生平 屈原 约公元前 340 约前 278 年 名平 战国末期楚国人 主 要作品有 离骚 天问 九歌 九章 等 汉代把它们合编为 楚辞 出生楚国 贵族 知识渊博 有卓越的政治和外交才能 他曾得到楚怀王信任 担任地位相当高的 左徒 官职 参与国家政令的起草和外交等工作 但由于上官大夫的诽谤而被楚怀王疏 远 屈原鉴于在秦国威胁下的楚国的危机 主张改良内政 联合齐国以求自存 但是 当权者靳尚和怀王的宠姬郑袖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 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正确意见 和齐国绝交了 怀王甚至被秦国诱去做了三年的俘虏 囚死在秦国 楚怀王死后 顷襄 王即位 他比他的父亲还要糊涂 在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的挑拨和诋毁下 屈原被流放 在外二十多年 六十二岁时 他看到楚国的前途已经绝望 于公元前 285 农历五月初五 日 跳进湖南省汩罗江自杀了 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 他的政治生活虽然失败了 但 作为伟大爱国主义者和伟大诗人却赢得了人民的同情和尊敬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端 午节 全中国各地划龙船 吃粽子 就是用来纪念屈原的 4 屈原的影响 屈原的诗作 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写真 他同腐朽没落的贵族政 治集团作斗争的顽强精神 他坚持自己的理想而宁死不屈的坚定意志 他出污泥而不染 的高尚情操 他眷恋祖国 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主义思想 形成了他的诗作的基 调 这便是屈原的作品传颂千古的原因之一 屈原的诗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它打破了以 诗经 为代表的四言诗的格调 吸收民间形式 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多变 的新诗体 楚辞 是诗歌形式的一次大解放 它继承和发展了 诗经 的比兴手法 开 创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 后代一切有成就的文学家 都从屈原和他的作品中吸取了营 养 5 背景简介 课文节选自 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 史记记载了我国从远古直到汉武帝时 的历史 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 两千年来 我国封建社会的 正史 大多数沿用 史记 开创的这种体例 史记 不但是一部史学名著 而且是一部文学名著 它善于 塑造人物形象 语言简洁生动 同时富于抒情性 它在叙述史实时 饱含着作者强烈的 爱憎感情 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 鲁迅誉之为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 离骚 司马迁大 约因为屈原 贾谊都是文学家 又都怀才不遇 贾谊还作过 吊屈原赋 所以就把他们 合写一传 课文选的是屈原的传文部分 有删节 秦朝以前 古书中都不记载屈原的生平 事迹 史记 中的这篇传记 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 最完整的文献 它以记叙 议 论 抒情相结合 记载屈原的事迹和文学上的杰出才能 具体而深刻地表现了他忠贞不 渝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 刚正不阿的品格 集中表现了屈原的高尚情操和斗争精神 流露了作者的郁郁不平之气和 悲其志 的叹惋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 整体感知 1 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 提示 初读课文 消除错音别字 属 zh 草稿 惨怛 d 帝喾 k 靡不毕见 xi n 举类迩 r 濯 zhu 淖 n o 蝉蜕 tu 滋垢 g u 浊秽 hu 皦 ji o 然泥 ni 而不滓 z z 者也 既绌 ch 商於 w 屈匄 g i 既咎 ji 眷 ju n 顾 相随属 zh 唐昧 m 憔 qi o 悴 cu 啜 chu 其 醴 l 物之汶汶 m n 者乎 罹 l 难 枯槁 g o 温蠖 hu 汨 m 罗 被 p 发 渔父 f 2 再读课文 疏通文意 理清思路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1 简介屈原的姓名 家世 所任官职 为政才能 以及楚王对他的信任 第二部分 2 3 写屈原遭谗被疏后 忧愁忧思而作 离骚 说明了屈原创作 离骚 的原因和心理状况 评述了 离骚 的思想内容和写法 并对屈原的人品作出了 虽与日 月争光可也 的高度评价 第三部分 4 9 历叙屈原被罢黜后楚国在政治上 外交上 军事上的一系列失利 表 现楚国的日益衰败 说明屈原被排斥给楚国造成的巨大影响 第四部分 10 12 叙述屈原的放逐和自杀 交代屈原死后楚国为秦所灭 二 学习第一 二部分 文言基础知识积累 一 找出通假字 1 离骚者 犹离忧也 2 人穷则反本 3 靡不毕见 4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5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二 重点文言词语释义 1 娴于辞令 2 争宠而心害其能 3 屈平属草稿 4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5 平伐其功 6 王怒而疏屈平 7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8 可谓穷矣 9 其文约 10 其词微 11 明道德之广崇 12 治乱之条贯 三 词类活用 1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2 谗谄之蔽明也 3 邪曲之害公也 4 蝉蜕于污秽 5 方正之不容也 6 明道德之广崇 四 文言句式 1 屈原者名平 楚之同姓也 2 方正之不容也 3 明于治乱 娴于辞令 4 离骚者 犹离忧也 5 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6 其行廉 故死而不容 7 明道德之广崇 五 翻译句子 1 人穷则反本 故劳苦倦极 未尝不呼天也 疾痛惨怛 未尝不呼父母也 2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3 博闻强志 明于治乱 娴于辞令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 形成答案小组讨论 形成答案 1 课文第一段重点介绍了屈原哪几个方面的才能 并联系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把屈原得 志时的情况写的如此简约 答 2 研读第三自然段 指出屈原作 离骚 的原因 并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 离 骚 的 答 课堂检测课堂检测 方法指导 检查重在实效 把错误给同桌标注并指出 1 同桌相互检查文段翻译 2 同桌相互检查第三段背诵 学习小结与反思学习小结与反思 屈原列传屈原列传 导学案 二 导学案 二 学习目标 1 研习课文 4 12 节 2 掌握文中重点实词 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3 如何理解屈原的被疏与楚国的日益衰败 3 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 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学习重难点 1 积累文中重点实词 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2 学习本文记叙 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学习方法 涵咏背诵 自主合作 互动探究 学习过程 诵读理解 课前完成 1 自读课文 结合注释及学案疏通文意 2 合作探究 理解文章第三 四部分的大概内容 一 文言基础知识梳理 自主完成 一 通假字 1 屈平既绌 2 齐与楚从亲 3 亡走赵 赵不内 4 乃令张仪详去秦 5 使于齐顾反 6 被发行吟泽畔 二 文言重点词语释义 1 惠王患之 2 齐与楚从亲 3 楚诚能绝齐 4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 5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议和 6 臣请往如楚 7 奈何绝秦欢 8 屈平既嫉之 9 人君无愚智 10 冀幸君之一悟 11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12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13 顷襄王怒而迁之 14 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 15 人又谁能以身之 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 16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之 温蠖乎 17 皆祖屈 原之从容辞令 终莫敢直谏 三 词类活用 1 厚币委质事楚 2 亡国破家相随属 3 内惑于郑袖 外欺于张仪 4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举贤以自佐 5 身客死于秦 6 秦虎狼之国 7 时秦昭王与楚婚 8 卒使上官大夫 短屈原于顷襄王 9 其后楚日以削 四 文言句式 1 大破楚师于丹淅 2 遂绝齐 3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4 内惑于郑袖 外欺于张仪 5 身客死于秦 为天下笑 6 举贤以自佐 7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是以见放 8 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五 翻译句子 1 惠王患之 乃令张仪详去秦 厚币委质事楚 2 张仪闻 乃曰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 臣请往如楚 3 如楚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4 屈平既嫉之 虽放流 眷顾楚国 系心怀王 不忘欲反 冀幸君之一悟 俗之一 改也 5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举贤以自佐 6 屈原至于江滨 被发行吟泽畔 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 7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是以见放 8 何故怀瑾握瑜 而自令见放为 9 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之温蠖乎 10 新沐者必弹冠 新浴者必振衣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 文本探究 思考讨论 1 本文的题目是 屈原列传 为什么这里用大量的篇幅来写楚国的政治而不写屈原 答 2 阅读第九自然段 概括该段内容是从哪两个角度来写的 并指出每一个角度运用的表 达方式 最后分析该段表达了屈原和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 3 文章后半部分记叙屈原与渔夫的对话 有什么作用 5 司马迁写人物传记 除传末赞语之外 多不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 而 是把意见寓于叙事之中 本传却是另一种写法 这就是记叙 议论 抒情三者 紧密结合 试分析 互动探究 一 被动句的表现方法总结 1 无专门词语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兵措地削 亡其六郡 2 介词 于 惑于郑袖 外欺于张仪 先发制人 后发制于人 3 介词 见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是以见放 4 见 于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5 介词 为 身客死于秦 为天下笑 6 为 所 夫直议者 不为人所容 其后楚日益削 数十年 竟为秦所灭 7 为所 不者 若属皆为所虏 8 介词 被 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能无怨乎 二 为 何故怀瑾握瑜 而自令见放为 语气词 表反问 竟为秦所灭 介词 被 化而为鸟 其名为鹏 变为 变作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介词 替 给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因为 闻秦王善为秦声 弹奏 我为赵将 表判断 为刎颈之交 成为 总结归纳 一 写作特色 1 选材上 屈原列传 不具备曲折 生动 完整的故事情节 而是根 据文献记载 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2 写法上 记叙和议论相结合 全文四个部分都有 传 有 评 因 传 而 评 以 评 点 传 3 语言上 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叙中有情 倾向鲜明 议中有情 直抒胸臆 作者运用对偶 对比 排比 反复 比喻等修辞手法 增强了语言 表达效果 二 一词多义 1 属属 屈平属属草稿未定 动词 zh 连缀 引申为写作 亡国破家相随属属 动词 zh 连接 属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 嘱 嘱托 动词 十三学得琵琶成 名属属教坊第一部动词 隶属 属于 在骨髓 司命之所属属 无奈何也 动词 掌管 有宁越 之属属为之谋 名词 类 这些人 吾属吾属今为之虏也 名词 用在人称后面 表复数 吾属 我们 神情与苏 黄不属属 动词 类似 若属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属 你们这些人 2 伐伐 每一令出 平伐伐其功 动词 耀 自夸 其后秦欲伐伐齐 动词 讨伐 进攻 口诛笔伐伐 动词 声讨 伐伐薪烧炭南山中 动词 砍伐 上兵伐伐谋 其次伐伐交 其次伐伐兵 动词 战胜 打败 此五霸之伐伐也 名词 功业 3 疏疏 王怒而疏疏屈平 动词 疏远 以疏疏为美 密则无态 形容词 稀疏 以金笼进上 细疏疏其能 动词 陈述 旧读sh 论积贮疏疏 名词 奏章 古代大臣向君主上书言事的文体 旧读sh 十三经注疏疏 名词 注解的一种 为 注 作注的文字 旧读sh 4 离离 离骚 者 犹离离忧也后 离 为动词 通 罹 遭受 又如 叔向 贺贫 而离桓之罪 约从离离衡 动词 离散 分离 如有离离违 宜别图之 动词 背离 多情自古伤离离别 动词 分离 离别 5 本本 父母者 人之本本也 名词 根本 本本末倒置 名词 本义 草木的根 今背本本而趋末 名词 根本的 基础的东西或方面 此指农业 此之谓失其本本心 形容词 本来的 本本在冀州之南 副词 本来 己后典籍皆为板本本 名词 稿本 版本 今存其本本不忍废 名词 稿本 底本 用芽者自从本本说 代词 这 此 若止印三二本本 未为简易 量词 册 臣本本布衣 副词 本来 是 原来 是 一说 动词 出身于 抑本本其成败之迹 动词 推究 考察 6 志志 推此志志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名词 志向 心意 一篇之中三致志志焉 名词 意愿 博闻强志志 动词 通 记 一说 名词 记忆力 其志志洁 其行廉 名词 志趣 聊斋志志异 动词 记述 项脊轩志志 名词 表一种记事的文体 7 指指 其称文小而其指指极大 名词 通 旨 意旨 旨趣 指指如削葱根 名词 手指 璧有瑕 请指指示王 动词 指出 近者奉辞伐罪 旌麾南指指 动词 指向 哙遂入 头发上指指 动词 直立 竖起 指指通豫南 副词 一直 直接 8 闻闻 博闻闻强志 名词 学识 见闻 忽闻闻门外虫鸣 动词 听见 初闻闻涕泪满衣裳 动词 听说 能谤讥于市朝 闻闻寡人之耳者 动词使动用法 使 听取 生乎吾前 其闻闻道也固先乎吾 动词 懂得 明白 况草野之无闻闻者欤 名词 声望 声名 无何 宰以卓异闻闻 动词 闻名 9 留留 因留留怀王以求割地 动词 扣留 留留二日 维扬帅下逐客之令 动词 停留 先生可留留意矣 动词 留心 关心 我命绝今日 魂去尸长留留 动词 保存 遗存 10 迁迁 顷襄王怒而迁迁之 动词 放逐 流放 公车特征拜郎中 再迁迁为太史令 动词 调动官职 此指升迁 予左迁迁九江郡司马 动词 调动官职 左迁 贬官 齐人未尝赂秦 终继五国迁迁灭 动词 变迁 变更 战 守 迁迁皆不及施 动词 迁移 迁都 11 父父 渔父父见而问之曰 名词 f 古代对老年男子尊称 余弟安国平父父 安上纯父父 名词 通 甫 音f 古代男子的美称 多 附缀于名字后面 项伯者 项羽季父父也 名词 父 父辈人 12 弹弹 新沐者必弹弹冠 动词 用手指轻轻弹击 莫辞更坐弹弹一曲 动词 弹奏 而设法备贮弹弹药 则可也 名词 弓弹 炮弹 炸弹的总称 13 害害 争宠而心害害其能 动词 嫉妒 邪曲之害害公也 动词使动用法 损害 但欲求死 不复顾利害害 名词 祸害 三 自我总结 附 关于史传 变体 我们读完 屈原列传 之后总觉得和一般的传记不同 这篇传记用了大量的议论 和前 面 高祖本纪 相比较就能明显地感觉得到 作者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来写呢 A 历来一般认为 是由于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个人的 政治幽愤 在司马迁看来 他与屈原有着类似的遭遇 他侍奉汉武帝 原来也受信任 他自己也 绝宾客之知 忘室 家之业 日夜思竭其不肖之力 为主上服务 不料在李陵事件上却受到极不公正的惩罚 他和李陵本无交情 李陵被俘投降时 他因李陵平素颇有 国士 之风 又因李陵被俘前 只凭五千人的兵力 就跟匈奴数十万兵力连战十余天 转战千余里 最后才因矢尽道穷 救兵不至被俘 就揣想李陵也许是想暂时保全自己 然后再找机会报答汉朝 加上他又 看不惯那满朝文武的丑态 当李陵未被俘以前 看到武帝高兴 就争着奉觞上寿 现在 李陵投降 看到武帝恼怒 就又争说李陵的坏话 于是就想为李陵说几句公道话 这一 来 就触怒了武帝 被下狱治罪 被处以腐刑 在封建士大夫看来 受腐刑 这是极大 的耻辱 他之所以还活着 是因为要完成 史记 这部伟大著作 就如屈原被放流以后 发愤写出 离骚 一样 这就是他要在 屈原列传 中寄托自己政治幽愤的原因 B 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 特别是秦始皇焚毁六国典籍后 有关屈原 的记载 更几乎是荡然无存 要凭史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是不可能的 这只要从这篇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 不过片鳞断爪 仅够勾画他一生大体轮廓就可看出 来 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 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写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 这就是这篇列传为什么要采用 以议论行叙事 的 变调 写法的根本原因 也可以说 这篇 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 是以粗笔写 形 以工笔写 心 研读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特点 史家绝唱史家绝唱 鲁迅先生曾说 鲁迅先生曾说 史记是史记是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 离骚离骚 也就是说 作为一部规模宏 也就是说 作为一部规模宏 大 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的史记 同时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 大 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的史记 同时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 在司马迁的笔下 篇幅不多的文字就能非常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历史事件或一个历史人物 在司马迁的笔下 篇幅不多的文字就能非常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历史事件或一个历史人物 例如 对例如 对 田单列传田单列传 中田单防守即墨城的描写 田单用了六条妙计大胜燕国 使齐国中田单防守即墨城的描写 田单用了六条妙计大胜燕国 使齐国 得以恢复 得以恢复 火牛阵火牛阵 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计策 晚上 田单将紫红色的带有龙纹的布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计策 晚上 田单将紫红色的带有龙纹的布 帛披在一千多头大牛身上 又在其角上绑上锋利的刀剑 用油浸透它们的尾巴 再用火帛披在一千多头大牛身上 又在其角上绑上锋利的刀剑 用油浸透它们的尾巴 再用火 点着 于是 一千多头牛带着熊熊火焰 像怪兽一样冲进了燕兵的阵地 而齐国士兵也点着 于是 一千多头牛带着熊熊火焰 像怪兽一样冲进了燕兵的阵地 而齐国士兵也 拿着武器冲向了敌人 还有一些人敲锣打鼓 高声喊叫 以壮声势 摸不着头脑的燕兵拿着武器冲向了敌人 还有一些人敲锣打鼓 高声喊叫 以壮声势 摸不着头脑的燕兵 吓得争相而逃 结果被杀得丢盔弃甲 燕兵的尸体遍布于战场上 齐国大获全胜 司马吓得争相而逃 结果被杀得丢盔弃甲 燕兵的尸体遍布于战场上 齐国大获全胜 司马 迁虽着墨不多 可迁虽着墨不多 可 火牛阵火牛阵 就如一幅图画一般出现于读者的脑海中 就如一幅图画一般出现于读者的脑海中 司马迁还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不同类型的历史人物 他对西楚霸王项羽的描写非常精彩 司马迁还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不同类型的历史人物 他对西楚霸王项羽的描写非常精彩 巨鹿战役中 项羽率领大军渡河 然后沉掉所有的船只 并下令只允许带三天的粮食 巨鹿战役中 项羽率领大军渡河 然后沉掉所有的船只 并下令只允许带三天的粮食 这便形象而又具体地刻画了项羽破釜沉舟 与秦军决一死战的决心和气概 项羽的军队这便形象而又具体地刻画了项羽破釜沉舟 与秦军决一死战的决心和气概 项羽的军队 一个抵十个 消灭了数量上远远超过自己的秦军 在推翻强秦统治的战争中 发挥了举一个抵十个 消灭了数量上远远超过自己的秦军 在推翻强秦统治的战争中 发挥了举 足轻重的作用 项羽在战斗结束之后 召见各路将领 当他们进入项羽的辕门时 没有足轻重的作用 项羽在战斗结束之后 召见各路将领 当他们进入项羽的辕门时 没有 一个人敢抬起头走路 这是对项羽威风的描写 对项羽被围的场景 司马迁描绘得更是一个人敢抬起头走路 这是对项羽威风的描写 对项羽被围的场景 司马迁描绘得更是 感人 项羽慷慨而歌 感人 项羽慷慨而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司马迁通过这歌声 完全司马迁通过这歌声 完全 刻画出了这位英雄在失败以后时慷慨悲壮 而又无力挽回失败命运的复杂心情 接下来 刻画出了这位英雄在失败以后时慷慨悲壮 而又无力挽回失败命运的复杂心情 接下来 司马迁又对项羽突围后 在东城决战时的勇猛作了描绘 当时项羽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 司马迁又对项羽突围后 在东城决战时的勇猛作了描绘 当时项羽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 当几千名追兵迫近时 项羽圆睁双目 怒喝一声 把汉军吓得后退了好几里 看到这样当几千名追兵迫近时 项羽圆睁双目 怒喝一声 把汉军吓得后退了好几里 看到这样 的描写 不禁使人觉得这位失败的英雄似乎就在眼前 的描写 不禁使人觉得这位失败的英雄似乎就在眼前 再如 司马迁描写汉高祖入关时与民众约法三章 充分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的风度 而再如 司马迁描写汉高祖入关时与民众约法三章 充分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的风度 而 汉高祖也具有好谩骂的流氓习气和随机应变的性格 有一回 韩信给汉高祖写信 要求汉高祖也具有好谩骂的流氓习气和随机应变的性格 有一回 韩信给汉高祖写信 要求 封自己为假齐王 汉高祖非常生气 刚想发作 张良却在一旁暗示他别发作 他立即转封自己为假齐王 汉高祖非常生气 刚想发作 张良却在一旁暗示他别发作 他立即转 过口风说 过口风说 大丈夫平定诸侯 要做就做真王 做什么假王呢 大丈夫平定诸侯 要做就做真王 做什么假王呢 这里用字也不多 却这里用字也不多 却 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了汉高祖善于随机应变和玩弄权术的性格 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了汉高祖善于随机应变和玩弄权术的性格 司马迁在书中的叙述语言非常生动 人物形象鲜明 他广泛采用口头流传的谚语 成语 司马迁在书中的叙述语言非常生动 人物形象鲜明 他广泛采用口头流传的谚语 成语 歌谣 而且不回避方言土语 他的语言是一种接近口语的歌谣 而且不回避方言土语 他的语言是一种接近口语的 方言方言 通常叙述和人物对话 通常叙述和人物对话 和谐一致 虽明快但含蓄 话外有音 值得玩味 繁复而简洁 不拘一格 各得其所 和谐一致 虽明快但含蓄 话外有音 值得玩味 繁复而简洁 不拘一格 各得其所 一般都为人物特征的描写服务 他刻画人物说话口吻的描写最令人玩味 充分表现了人一般都为人物特征的描写服务 他刻画人物说话口吻的描写最令人玩味 充分表现了人 物的精神态度 为了突出人物形象 他还常常适当地强调 夸张 比如 物的精神态度 为了突出人物形象 他还常常适当地强调 夸张 比如 高祖本纪高祖本纪 五年 正月 诸侯及将相共请尊汉王为皇帝 汉王三让 不得已 曰 诸君必以为 五年 正月 诸侯及将相共请尊汉王为皇帝 汉王三让 不得已 曰 诸君必以为 便 便国家 便 便国家 这一段汉高祖让帝位的话 是直接模拟当时的口语 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汉这一段汉高祖让帝位的话 是直接模拟当时的口语 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汉 高祖惺惺作态的样子 读完不禁觉得汉高祖说话的情景就在眼前似的 再者 司马迁使高祖惺惺作态的样子 读完不禁觉得汉高祖说话的情景就在眼前似的 再者 司马迁使 用古史资料时 一般以当时通用语翻译古语 如用古史资料时 一般以当时通用语翻译古语 如 五帝本纪五帝本纪 写尧舜的事迹 取材于今写尧舜的事迹 取材于今 文文 尚书尚书 尧典尧典 把书中的 把书中的 百姓如丧考妣 三载四海遏密八音百姓如丧考妣 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允厘百工 庶绩咸熙允厘百工 庶绩咸熙 等语 翻译为等语 翻译为 百姓如丧父母 三年四方莫举乐百姓如丧父母 三年四方莫举乐 信伤百官 众功皆兴信伤百官 众功皆兴 等 译文与原等 译文与原 文相比较 就会发现更容易读懂 史记的人物传记之所以这么出色 是与司马迁驾驭语文相比较 就会发现更容易读懂 史记的人物传记之所以这么出色 是与司马迁驾驭语 言的高超能力分不开的 言的高超能力分不开的 一个人在遭到无辜的迫害以后 通常有两种选择 要么悲观消沉 要么发愤图强 而司一个人在遭到无辜的迫害以后 通常有两种选择 要么悲观消沉 要么发愤图强 而司 马迁选择了后一条路 他秉着马迁选择了后一条路 他秉着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的目的 将自的目的 将自 己心中所有的己心中所有的 愤愤 全部倾注到史记的创作中去 司马迁独创了中国历史著作的纪传体全部倾注到史记的创作中去 司马迁独创了中国历史著作的纪传体 裁 开创了史学方法上全新的体例 司马迁以个人传 纪为形式 以社会为中心记载历裁 开创了史学方法上全新的体例 司马迁以个人传 纪为形式 以社会为中心记载历 史 为后人展示了一部规模宏大的社会变迁史 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文学上 司马迁都取史 为后人展示了一部规模宏大的社会变迁史 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文学上 司马迁都取 得了光辉的成就 得了光辉的成就 他那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崇高的人格将永远闪耀着不朽的光芒 他那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崇高的人格将永远闪耀着不朽的光芒 答案 一 通假字 1 离骚者 犹离忧也 离 通 罹 2 人穷则反本 反 通 返 3 靡不毕见 见 通 现 4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指 通 旨 5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濯 通 浊 二 重点文言词语释义 1 娴于辞令 熟练 熟悉 2 争宠而心害其能 嫉妒 3 屈平属草稿 写作 4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制定法令 两词都是 同义复用 5 平伐其功 自夸 炫耀 6 王怒而疏屈平 疏远 7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恨 8 可谓穷矣 处境困难 9 其文约 简约 10 其词微 含蓄精深 11 明道德之广崇 阐明 12 治乱之条贯 条理 规律 三 词类活用 1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动词做名词 识别力 2 谗谄之蔽明也 动词活用为名词 中伤别人的小人 3 邪曲之害公也 形容词做名词 邪恶 不正的小人 4 蝉蜕于污秽 名词做状语 像蝉那样 形容词做名词 污浊的环境 5 方正之不容也 形容词做名词 端方正直的人 6 明道德之广崇 形容词做动词 阐明 四 文言句式 1 屈原者名平 楚之同姓也 判断句 2 方正之不容也 被动句 3 明于治乱 娴于辞令 状语后置 4 离骚者 犹离忧也 判断句 5 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被动句 6 其行廉 故死而不容 被动句 7 明道德之广崇 定语后置句 五 翻译句子 1 人穷则反本 故劳苦倦极 未尝不呼天也 疾痛惨怛 未尝不呼父母也 一个人在处境危急的时候必定要念及上天和父母 所以人每当劳苦疲惫的时候 没有不喊天的 有了病痛和忧伤的时候 没有不喊父母的 2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就其文字来看 不过寻常事物 但表现的旨意却极远大 所举的事例虽是人常 见的事物 但表现出来的意义却极深远 3 博闻强志 明于治乱 娴于辞令 他学识广博 记忆力强 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 熟悉外交应酬的辞令 三 文本探究 1 课文第一段重点介绍了屈原哪几个方面的才能 并联系全文分析作者为什 么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的如此简约 答 主要介绍了屈原的文化素养 政治才干 外交能力三个方面的才能 作者 之所以写的简约 是因为作者为屈原写传的重点是表现其失意后的忠君爱国和 发愤著书的情况 2 研读第三自然段 指出屈原作 离骚 的原因 并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 面介绍 离骚 的 答 1 原因 忧愁幽思而作 离骚 忧愁的具体内容是 疾王听之不聪也 谗谄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 2 以下几个方面 解题 离骚者 犹离忧也 成因 人穷则反本 故劳苦倦极 未尝不呼天也 疾痛惨怛 未尝不呼父母也 内容 明道德之广崇 治乱之条贯 靡不毕见 风格 其文约 其词微 其志洁 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 义远 一 文言基础知识梳理 一 通假字 1 屈平既绌 绌 通 黜 2 齐与楚从亲 从 通 纵 3 亡走赵 赵不内 内 通 纳 4 乃令张仪详去秦 详 通 佯 5 使于齐顾反 反 通 返 6 厚币委质事楚 质 通 贽 二 文言重点词语释义 1 惠王患之 担心 畏惧 2 齐与楚从亲 合纵 3 楚诚能绝齐 如果 4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 全 部 5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议和 第二年 6 臣请往如楚 往 到 7 奈何绝秦欢 断绝 8 屈平既嫉之 憎恨 9 人君无愚智 无论 10 冀幸君之一悟 希望 全部 11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表达 12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一件接着 一件 三 词类活用 1 厚币委质事楚 名词做动词 用丰厚的礼物 2 亡国破家相随属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 灭亡 使 破 3 内惑于郑袖 外欺于张仪 名词做状语 在宫内 在外面 4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举贤以自佐 形容词 做名词 忠诚之士 贤能之人 5 身客死于秦 名词做状语 像客人那样 6 秦虎狼之国 名词做状语 像虎狼一样 7 时秦昭王与楚婚 名词做动词 结为婚姻 四 文言句式 1 大破楚师于丹淅 状语后置句 2 遂绝齐 省略句 3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省略句 4 内惑于郑袖 外欺于张仪 被动句 5 身客死于秦 为天下笑 被动句 6 举贤以自佐 宾语前置 五 翻译句子 1 惠王患之 乃令张仪详去秦 厚币委质事楚 秦惠王畏惧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