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最新题库大全2007-2011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详解专题汇编 03 细胞的代谢_第1页
2012最新题库大全2007-2011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详解专题汇编 03 细胞的代谢_第2页
2012最新题库大全2007-2011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详解专题汇编 03 细胞的代谢_第3页
2012最新题库大全2007-2011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详解专题汇编 03 细胞的代谢_第4页
2012最新题库大全2007-2011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详解专题汇编 03 细胞的代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2 最新题库大全最新题库大全 2007 20112007 2011 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详解专题汇编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详解专题汇编 0303 细胞的代谢细胞的代谢 20112011 年高考生物试题年高考生物试题 1 1 20112011 新课标全国卷 新课标全国卷 将让你听的红细胞放入 4 蒸馏水中 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 裂 主要原因是 A 红细胞具有水溶性 B 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 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 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渗透作用的原理 在蒸馏水中 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导 致红细胞渗透吸水 在吸水过程中 细胞液浓度永远大于外界溶液 又因为红细胞外无细 胞壁保护 最终会造成过度吸水而胀破 2 2 20112011 新课标全国卷 新课标全国卷 撕去洋葱外表皮 分为两份 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 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 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 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 另 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 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 然后 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 为的蔗糖溶液里处理 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 此时甲 乙两0 3g ml 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 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A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两与乙组细胞的相等 主动运输 B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两比乙组细胞的高 主动运输 C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两比乙组细胞的低 主动运输 D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两与乙组细胞的相等 被动运输 3 3 20112011 天津卷 天津卷 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浸润在 0 3g mL 的蔗糖溶液中 1 分钟后进 行显微镜观察 结果见右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 L 是细胞壁 M 是液泡 N 是细胞质 B 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 原生质体会逐渐复原 C 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D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 答案 A 解析 细胞壁是全透的 图中的 N 是外界的蔗糖溶液 不是细胞质 A 错误 在清 水中 细胞会通过吸水使质壁分离复原 B 正确 细胞壁是全透的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 性 两者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差异 C 正确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还没成熟 不具有大型 液泡 不宜作为该实验得实验材料 D 正确 4 4 20112011 重庆卷 重庆卷 题 5 图为某种植物幼苗 大小 长势相同 均分为甲 乙两组后 在两种不同浓度的 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 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 下列有关 叙述 错误的是 A 3h 时 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 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B 6h 时 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 K NO 3 吸水能力增强 使鲜重逐渐提高 C 12h 后 若继续培养 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 乙组幼苗将死亡 D 实验表明 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差 使其吸水量大于蒸腾量而有可能超过处理前的鲜重量 而乙组放在比根细胞浓度大很 多的 KNO3溶液中 根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和蒸腾作用不断大量失水造成严重萎蔫最后死亡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吸收离子与吸收水分是两面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5 5 20112011 全国卷 全国卷 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 撕取外表皮 先用浓 度为 0 3g mL 的蔗糖溶液处理 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 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 直到 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 若在该实验过程中 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 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 则甲 乙的关系 以及实验过程中水 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A 甲乙 被动运输 C 甲 乙 主动运输 D 甲 乙 主动运输 7 7 20112011 新课标全国卷 新课标全国卷 甲 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 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 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甲酶能购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 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 RNA C 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 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酶的化学本质 专一性及同学们的识图 析图的能力 由图可以看 出 在该酶的作用下 甲酶的活性没有变化 乙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说明该蛋白酶能使乙 酶降解 且乙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甲酶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 只能 是 RNA 8 8 20112011 山东卷 山东卷 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 究实验 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 CO2的结果 B 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C 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 气泡释放速率下降 D 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 ATP 其余的存留在酒精 中 答案 D 解析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为酒精和 CO2 研究其过程的实验中 首先要控制无氧 的条件 其次其他无关变量要适宜 所以 A 选项是正确的 冒出的气泡表明进行了细胞呼 吸 放出的气体是 CO2 加水目的是制造无氧的环境 所以 B 选项是正确的 C 选项中把适 宜的温度换成冷水 影响酶的活性使其活性降低 所以是正确的 D 选项中葡萄糖氧化分 解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一部分可转移的能量形成 ATP 未释放出来的能 量储存在酒精中 所以 D 选项错误 9 9 20112011 安徽卷 安徽卷 某种蔬菜离体叶片在黑暗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呼吸速率和乙烯产生量 的变化如图所示 t1 t2表示 10 30 C 之间的两个不同温度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与 t1相比 t2时呼吸速率高峰出现时间推迟且峰值低 不利于叶片贮藏 B 与 t2相比 t1时乙烯产生量高峰出现时间提前且峰值高 有利于叶片贮藏 C t1 t2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 t1 t2 t1时不利于叶片贮藏 D t1 t2条件下乙烯产生量的变化趋势相似 t1t2 所以 D 错 10 10 20112011 浙江卷 浙江卷 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破坏叶绿体外膜后 O2不能产生 B 植物生长过程中 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 C 与夏季相比 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 D 离体的叶绿体质中添加 ATP NADPH 和 CO2后 可完成暗反应 1212 20112011 江苏卷 江苏卷 某种铁线莲的根茎可作中药 有重要经济价值 下表为不同遮光处理 对其光合作用影响的结果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遮光比例 叶绿素 a b 叶绿素含量 mg g 净光合速率 pol m 2 8 1 植株干重 g 04 82 18 07 5 105 32 39 69 9 305 22 48 99 2 504 42 65 27 2 704 1 2 92 74 8 903 33 003 2 A 适当的遮光处理 可提高其干重 B 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 C 叶绿素 a b 可作为其利用弱光能力的判断指标 D 遮光 90 时 铁线莲不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 AC 解析 本题考查同学们从表格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遮光 10 时 植株的净光合 速率和干重都最大 A 正确 叶绿素含量为 2 3 3 0 变化时 净光合速率减弱 B 错误 遮 光 10 90 变化时 叶绿素 a b 值降低 C 正确 遮光 90 时 铁线莲净光合为 0 此时 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D 错误 1313 20112011 新课标全国卷 新课标全国卷 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 与对照组相 比 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 原因是 A 光反应强度升高 暗反应迁都降低 B 光反应强度降低 暗反应迁都降低升高 C 反应强度不变 暗反应迁都降低降低 D 反应强度降低 暗反应迁都降低不变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叶绿素的组成和光合作用过程 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在缺镁的 营养液中 由于叶绿素不能正常合成而导致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 光合作用光反应强度 降低 光反应产物 ATP 和 H 减少 暗反应也减弱 14 14 20112011 全国卷 全国卷 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 乙两组 甲组培养 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 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 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 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 乙组来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 A 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 只进行呼吸作用 B 叶片光台作用强度低 没有淀粉的积累 C 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 D 维管柬鞘细胞不含叶绿体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 B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 在弱光下 微管束鞘细胞 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AD 错误 对绿色植物来说 只有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才 有有机物的累积 在弱光下 光合作用强度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无淀粉的积累 B 正确 由甲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在微管束鞘细胞中含有与淀粉合成有关的酶 C 错误 15 2011 福建卷 右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 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 时间单位 单 位叶面积吸收 2 CO的量 的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在 9 30 11 00 之间 花生净光合率下降的原因是暗反应过程减缓 B 在 11 00 12 30 之间 花生的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得多 C 在 17 00 时 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释放 2 O速率相同 D 在 18 30 时 玉米即能进行光反应 也能进行暗反应 解析 本题考查了酶的化学本质 专一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考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根据酶的专一性特征 应用脂肪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 2 见答案 3 测定该酶催化作 用最适温度的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 设置好温度梯度是做好实验的关键 17 17 20112011 广东卷 广东卷 中国的饮食讲究 色香味 颜色会影响消费 小李同学拟研发 绿色 食用色素 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I 提取叶绿素 X 碳酸钙 II 探究 pH 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 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 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于室温 约 25 下进行实验 方法 和结果如下表 实验组号 叶绿素溶液 mL 调 pH 至 处理时间 min 溶液颜色 3 0Y10 绿色 3 07 010 绿色 3 06 010 黄绿色 3 05 010 黄褐色 注 叶绿素被破坏后变成黄褐色 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 请回答 1 提取食用叶绿素的 X 应该为 原因是 2 表中 Y 应该为 原因是 3 若用作食品色素 天然叶绿素色素不适用于 食品 否则 4 小李想了解叶绿素产品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 请你提供监测方法并写出主要步骤 答案 1 二氧化硅 加速研磨 2 8 0 pH 间设置应遵循等量原则 3 酸性 天然叶绿素色素会分解 4 层析法 第一步 制备滤纸条 第二步 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叶绿素提取液 划细线 第三步 将滤纸条放在层析液中层析 注意不要将提取液细线接触层析液 第四步 观察滤纸条上 的色素带的条数和颜色 解析 该题属于试验设计题 主要考查了教材中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相关内 容 1 考查了二氧化硅的作用 2 考查了试验时所应该遵循的等量原则 3 是利用 表格中所给的信息 可以知道 叶绿素在 pH 较低时不稳定 会分解 4 主要考查了教 材中叶绿体色素分离的试验步骤 分别是 制备滤纸条 划滤液细线 层析及其注意事项 最后是记录和观察 1818 20112011 新课标全国卷 新课标全国卷 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 将培养在 CO2浓度为 1 环境中的某 植物迅速转移到 CO2浓度为 0 003 的环境中 其叶片暗反应中 C3和 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 变化趋势如下图 回答问题 绿色叶片提取液叶绿素粗产品浓缩液过滤液 1 图中物质 A 是 C3化合物 C5化合物 2 在 CO2浓度为 1 的环境中 物质 B 的浓度比 A 的低 原因是 将 CO2浓 度从 1 迅速降低到 0 003 后 物质 B 浓度升高的原因是 3 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 CO2浓度为 0 003 的环境中 暗反应中 C3和 C5化合物浓度 达到稳定时 物质 A 的浓度将比 B 的 低 高 4 CO2浓度为 0 003 时 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 CO2浓度为 1 时的 高 低 其原因 1919 20112011 全国卷 全国卷 为探究不同条件对叶片中淀粉合成的影响 将某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 段时间 耗尽叶片中的淀粉 然后取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 平均分成 8 组 实验处理如下 表所示 一段时间后 检测叶片中有无淀粉 结果如下表 回答问题 1 光照条件下 组 5 叶片通过 作用产生淀粉 叶肉细胞释放出的氧气来自于 的光解 2 在黑暗条件下 叶片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组别是 3 组 2 叶片中合成淀粉的原料是 直接能源物质是 后者是通过 产生 的 与组 2 相比 组 4 叶片无淀粉的原因是 4 如果组 7 的蒸馏水中只通入 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中 有 无 淀粉 2 N 答案 1 光合 H2O 2 组 2 和组 6 3 葡萄糖 ATP 有氧呼吸 组 4 叶片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淀粉合成缺少 ATP 4 无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及同学们的实验分析能力 1 植物体 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H2O 光解后产生氧气 2 有氧呼吸离不开氧气的供应 组 2 和组 6 有氧气的供应 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3 见答案 4 如果组 7 的蒸馏水中只通入 叶片会因缺少二氧化碳的供应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不能合成有机物 2 N 20 20 20112011 广东卷 广东卷 观赏植物蝴蝶兰可通过改变 CO2吸收方式以适应环境变化 长期干 旱条件下 蝴蝶兰在夜间吸收 CO2并贮存在细胞中 1 依图 9 分析 长期干旱条件下的蝴蝶兰在 0 4 时 填 有 或 无 ATP 和 H 的合成 原因是 此时段 填 有 或 无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 原因 是 10 16 时无明显 CO2吸收的直接原因是 2 从图 10 可知 栽培蝴蝶兰应避免 以利于其较快生长 此外 由于蝴蝶兰 属阴生植物 栽培时还需适当 3 蝴蝶兰的种苗可利用植物细胞的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规模生产 此过 程中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答案 1 有 细胞内有呼吸作用 有 有 CO2吸收 温度过高 气孔关闭 2 干旱 遮光 3 组织 器官 或细胞 基因选择性表达 解析 该题考察光合作用 植物组织培养和细胞分化的相关内容 根据题目和图示 的信息可知蝴蝶兰在 0 4 时 没光照 不能进行光反应 但是 细胞可以进行呼吸作用 所以有 ATP 和 H 的合成 由于有 CO2吸收 所以在进行暗反应 10 16 时无明显 CO2吸收 的原因是由于温度过高 植物为了防止过度失水 而关闭气孔 从图 10 可知 栽培蝴蝶兰 应避免干旱由于蝴蝶兰属阴生植物 因此栽培时需遮光 蝴蝶兰的种苗可利用植物组织培 养大规模生产 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21 21 20112011 安徽卷 安徽卷 保水剂是一类高分子聚合物 可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及水肥利用率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 保水剂和氮肥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 进行了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材料用具 相同土壤基质栽培的小麦幼苗若干 保水剂 氮肥等 方法步骤方法步骤 选取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若干 平均分为 A B C 三组 分别施用适量 的保水剂 60kg hm 2 氮肥 255kg hm 2 保水剂 60kg hm 2 氮肥 255kg hm 2 置于相同的轻度干旱条件下培养 其它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在小麦灌浆期选择晴朗无风的上午 于 10 00 11 00 从每组选取相同数量的叶片 进行 CO2吸收量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结果 均值 如下表 组号 CO2吸收量 mol m 2 s 1 叶绿素含量 mg g 1 A 10 66 3 07 B 13 04 3 02 C 15 91 3 05 实验结论实验结论 适量的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有利于提高小麦光合作用强度 1 请指出上述方法步骤的缺陷并改正 步骤 步骤 2 如不考虑方法步骤中的缺陷 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分析 保水剂与 氮肥配施提高了 CO2吸收量的原因可能是 3 实验测得的 CO2 吸收量 大于 等于 小于 光合作用过程中 CO2 实际消耗量 理由是 光合作用强度可通过测定 CO2吸收量 也可以通过测定 释放量计算 答案 1 缺少对照实验 相同部位 2 提高光合作用酶的数量和活性 3 小 于 实验测得的 CO2吸收量是光合作用过程中 CO2消耗量与呼吸作 CO2用释放量之差 O2 解析 考察实验能力 实验中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所以步骤 应该增 加正常生长 不做特殊处理的对照试验 步骤 要保证无关变量相同 所以取相同部位的 叶片 2 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有色素和酶 根据题目表格信息 叶绿素含量几乎没有 差别 所以是影响酶的数量和活性 3 实验测得的 CO2吸收量是光合作用过程中 CO2消耗量与呼吸作 CO2用释放量之差 实验测得的 CO2 吸收量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 CO2实际消耗量 根据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 光合作用强度可以是单位时间反应物 CO2的消耗量或生成物 O2 的释放量 2222 20112011 江苏卷 江苏卷 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研究者设计并进 行了相关实验 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 鲈鱼的驯养 针从海洋中捕获的鲈鱼鱼苗在浮式海水网箱中饲养 14d 用普通饮料 投喂 备用 饲料的配制 在每千克普通饮料中添加 200mg 植酸酶 配制成加酶饲料 并将普通 饲料和加酶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 烘干后储存 鲈鱼的饲养 挑选体格健壮 大小一致的鲈鱼随机分组 放养于规格相同的浮式海 水网箱中 放养密度为 60 尾 箱 给对照组的鲈鱼定时投别喂适量的普通饲料 给实验组 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加酶饲料 称重并记录 投喂 8 周后 从每个网箱中随机取 20 尾鲈鱼称重 结果显示 对照组 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 859 3 947 2 制备鲈鱼肠道中消化酶样品 并分别测定消化酶的活性 结果如下表 蛋白酶活性 U mg指肪酶活性 U mg 淀粉酶活性 U mg 对照组 1 090 080 12 实验组 1 710 100 13 根据上述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 步骤 中选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 实验前的驯养是为了 2 步骤 中将配制好的饲料进行烘干要特别注意 其原因是 3 步骤 中还应控制好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4 本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5 推测鲈鱼的食性并说明理由 答案 1 成体生长缓慢 实验效果不明显 让鲈鱼适应实验养殖环境 2 温度不能过高 高温会使植酶变性而失去活性 3 水温 盐度和溶解氧等 4 添加植酸酶的饲料促进鲈鱼幼体的生长 植酸酶能提高肠道中蛋白酶的活性 而对肠 道中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影响较小 5 肉食性 其肠道中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脂肪酶和淀粉酶 解析 本题考查同学们的实验设计能力 解题时要注意实验变量的控制 其中对照 组和实验组的无关变量要保持一致且适宜 2010 年高考生物试题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细胞膜 细胞膜 1010 全国全国 1 1 1 下列过程中 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 A 植物体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 B mRNA 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 C 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 D 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 属于外排作用 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属于内吞作用 内吞和外排作用均与细胞膜的流动 性有直接的关系 而 mRNA 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 答案 B 1010 浙江卷 浙江卷 2929 为研究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 NaCl 溶液中的形态变化 请根据以 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 写出实验思路 设计记录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的表格 并填入 相应内容 材料与用具 兔红细胞稀释液 质量分数为 1 5 的 NaCl 溶液 蒸馏水 试管 显微 镜等 要求 答题时对 NaCl 溶液的具体配制 待观察装片的具体制作不作要求 实验思路 1 2 设计一张表格 并将预期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填入该表中 解析 实验目的为研究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 NaCl 溶液中的形态变化 所以需要设置 不同梯度浓度的 NaCl 溶液 实验原理是动物细胞的细胞溶液浓度为 0 9 在浓度低于 0 9 的 NaCl 溶液中动物细胞会吸水膨胀 在浓度高于 0 9 的 NaCl 溶液中动物细胞会失水皱缩 且浓度差越大 现象 越明显 在清水中 动物细胞会吸水过多而破裂 但是一段时间后 形态又会恢复到原来形态 因为离子可以透过细胞膜 答案 1 实验思路 用 1 5 的 NaCl 溶液和蒸馏水 培植出 NaCl 质量分数 0 3 0 6 0 9 1 2 1 5 的溶液 取 6 片载玻片 标记为 1 6 滴加 滴加适量且等 量的红细胞稀释液滴在 1 6 号玻片上 再分别滴加等量的蒸馏水 0 3 0 6 0 9 1 2 1 5 的 NaCl 溶液 制成临时装片持续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变化 并做好记录 2 不同浓度 NaCl 溶液下兔红细胞的形态变化表 组别 指标细胞形态原因 1 胀破在蒸馏水中吸水过多胀破 2 膨胀后恢复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浓度 细胞吸水膨胀 但是离子会进入细 胞 一段时间后细胞内外浓度相等 细胞恢复形态 3 膨胀后恢复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浓度 细胞吸水膨胀 但是离子会进入细 胞 一段时间后细胞内外浓度相等 细胞恢复形态 4 正常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浓度 细胞水分平衡 5 皱缩后恢复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浓度 细胞失水皱缩 但是离子会进入细 胞 一段时间后细胞内外浓度相等 细胞恢复形 态 6 皱缩后不恢 复 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浓度 细胞失水皱缩 但是细胞失水过多 死亡 不再恢复 1010 福建卷 福建卷 2 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 可能存在的是 A 吸收的葡萄糖 细胞膜一细胞质基质一线粒体 B 合成的细胞膜蛋白 高尔基体一核糖体一细胞膜 C 转录的 mRNA 细胞核一细胞质基质一高尔基体 D 合成的 DNA 聚合酶 核糖体一细胞质基质一细胞核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各种有机化合物在细胞内合成有运输的过程 A 项吸收葡萄糖通过 细胞膜计入细胞质基质 被分解成 H 和丙酮酸 然后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继续被分解成二 氧化碳和水 B 项膜蛋白与分泌蛋白一样 都是在粗面型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后进入内 质网 然后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和分装 通过具膜小泡运输到细胞表面 C 项在细胞核内 经过转录形成的 mRNA 通过核孔出来与核糖体结合 准备开始翻译 D 项 DNA 聚合酶是由 于游离核糖体合成后 到细胞质基质经核孔进入细胞核 20102010 山东高考理综山东高考理综 3 由图中曲线 a b 表示物质跨 穿 膜运输的两种方式 下列表 述正确的是 A 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 a 运输 B 与方式 a 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 方式 b 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 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 a 和 b 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答案 C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 解题思路 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 a 为自由扩散 b 为协助扩散 或主动运输 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自由扩散 即方式 a 运输 因此 A 错误 方式 a 与载体无关 只与浓 度有关 因此 B 错误 方式 b 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因此 C 正确 抑制细胞呼吸 能量供应不足 导致主动运输受阻 而与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无关 因 此 D 错误 20102010 山东高考理综 山东高考理综 4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 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 脂肪和胆固醇 C 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 ATP 均在膜上进行 D 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的膜部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答案 A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物质组成 结构和功能 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命题思路 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关 因此 A 正确 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 少量的固醇 不含有脂肪 因此 B 错误 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会产生 ATP 第二阶段发生线粒体基质中 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的光反作用阶段发生 和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进行 因此 C 错误 只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 内质网 和高尔基体有关 因此 D 错误 1010 广东卷 广东卷 31 8 分 1 图 1 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矿物质离子示意图 据图判断 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 方式为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被动运输 答案 C 命题立意 跨膜运输的方式 命题思路 主动运输是指物质逆浓度梯度 在载体的协助下 在能量的作用下运进或运出细胞膜的过程 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 以及观察能力 从图片 信息结合已学知识很容易得到正确答案 解析 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结合图示可以看出 该矿质离子的跨膜运 输有两个特点 一是逆浓度梯度 二是消耗 ATP 故应为主动运输 1010 安徽卷 安徽卷 1 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 B 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必需的结构 C 线粒体内膜上只分布着合成 ATP 的酶 D 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 RNA 自由进出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有关细胞相关的知识 生物膜的成分是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骨 架 蛋白质分子与细胞的功能密切相关 如一些物质的跨膜运输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等 葡萄糖进入人呢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协助扩散 进入其他细胞是主动运输 但都必 须有载体的协助 所以 A 选项是正确的 B 选项有的信息交流的受体是在细胞内部 C 选项 中的线粒体内膜上分布着合成 ATP 的酶 也有合成 H2O 的酶等 D 选项是的核孔可以让蛋 白质和 RNA 进出 但不是自由进出 而是主动选择 10 天津卷 4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主动运输过程中 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 ATP 提供能量 B 在静息状态下 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C 质壁分离过程中 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 D 抗体分泌过程中 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 答案 B 思路分析 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 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同时还需要消耗 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在静息状态下 神经细胞进行着 K 外流和其他的生命活动 需要能量供给 进行着葡萄糖的跨膜运输和葡萄糖的分解 质 壁分离过程中 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溶质相对增多 渗透压升高 抗体分泌过程属于胞 吐 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到达细胞膜时 囊泡膜与细胞膜融合 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 酶与酶与 ATPATP 1010 全国卷 全国卷 3 下列四种现象中 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 A 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 CO2含量的变化 B 条件适宜 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 C 一个细胞周期中 DNA 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D 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相关生理过程中的数量变化趋 势 涉及到新陈代谢与细胞分裂的相关内容 考查学生的 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如图曲线的走势为先增加后稳定 曲线有两个关键点 即起 点 m 0 m 0 和饱和点 符合这一曲线的为 A 选项 B 项对应的曲线起点不正确 曲 线的走势一直为增函数 不会出现饱和效应 C 项对应的曲线就更不正确了 起点纵坐标 等于终点 且大于 0 D 项曲线为种群的 J 型增长曲线 答案 A 1010 全国卷全国卷 34 12 分 某种细菌体内某氨基酸 X 的生物合成途径如图 这种细菌的野生型能在基本培养基 满足野生型细菌生长 的简单培养基 上生长 而由 该种细菌野生型得到的两种突变型 甲 乙 都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在基本培养基 上若添加中间产物 则甲 乙都能生长 若添加中间产物 则乙能生长而甲不能生长 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少量的X 甲能积累中间产物 1 而乙不能积累 请回答 1 根据上述资料可推论 甲中酶 的功能丧失 乙中酶 的功能丧失 甲和乙中酶 的功能都正常 由野生型产生甲 乙这两种突变型的原因是野生型的 同一 不同 菌体中的不同 发生了突变 从而导致不同酶的功能丧失 如果想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 少量的X来生产中间产物 1 则应选用 野生型 甲 乙 2 将甲 乙混合接种于基本培养基上能长出少量菌落 再将这些菌落单个挑出分别接种 在基本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 上述混合培养时乙首先形成菌落 其原因是 3 在发酵过程中 菌体中X含量过高时 其合成速率下降 若要保持其合成速率 可 采取的措施是改变菌体细胞膜的 使X排出菌体外 20102010 山东高考理综 山东高考理综 5 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 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 PH 在 5 0 左 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 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 细胞质基质中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耗能量 D 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答案 D 解题立意 本题考查溶酶体与酶 运输等的关系 考查综合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水解酶属于蛋白质 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 在消化 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 形成具有消化作用的小泡 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要发 生膜成分的更新 的运转方式是主动运输 需要消耗能量 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产生衰 老 凋亡细胞 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们进行分解消化 1010 江苏卷 江苏卷 3 某种蛋白酶是由 129 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蛋白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A 该蛋白酶分子结构中至少古有 l29 个氨基酸和 l29 个羧基 B 该蛋白酶溶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 产生紫色反应 C 利用透析法纯化该蛋白酶时 应以蒸馏水作为透析液 D 用含该蛋白酶的洗衣粉击除油渍 效果比其他类型加酶洗衣粉好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蛋白酶的化学本质 组成 结构及鉴定等 该蛋白酶只有一条链时 所 含有的氨基和羧基数目最好 都至少含有一个 项错误 因其本质为蛋白质 故可与双 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反应 项正确 用透析法纯化蛋白酶时 应用缓冲液做透析液以 保持蛋白酶的活性 C 项错误 因酶具有专一性 油渍为脂肪 故利用蛋白酶去污比用含 脂肪酶的效果差 项错误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 1010 全国卷全国卷 1 1 2 光照条件下 给 C3植物和 C4 植物叶片提供 14CO2 然后检测叶片中 的 14C 下列有关检测结果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从 C3植物的淀粉和 C4植物的葡萄糖中可检测到 14C B 在 C3植物和 C4植物呼吸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中可检测到 14C C 随光照强度增加 从 C4植物叶片中可检测到含 14C 的 C4大量积累 D 在 C3植物叶肉组织和 C4植物维管束鞘的 C3中可检测到 14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 C3植物和 C4 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同位素标记法 考查学生的理 解能力 实验与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根据 C3植物和 C4 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 过程 C3植物 C5 14CO2 2C3 只有两个 14C C5 14CH2O 和 C4植 C4植物的光合作用 C3 14CO2 C4 只有一个 14C C3 14CO2 C5 14CO2 2C3 只有两个14C C5 14CH2O 和呼吸 作用的过程 C6H12O6 6O2 6H2O 6H2O 12CO2 可知 A B 和 D 三项均正确 C4途径中的 C4为 中间代谢产物 不可能大量的积累 答案 C 1010 全国卷全国卷 1 1 3 下列四种现象中 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 A 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 CO2含量的变化 B 条件适宜 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 C 一个细胞周期中 DNA 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D 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相关生理过程中的数量变化趋 势 涉及到新陈代谢与细胞分裂的相关内容 考查学生的 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如图曲线的走势为先增加后稳定 曲线有两个关键点 即起 点 m 0 m 0 和饱和点 符合这一曲线的为 A 选项 B 项对应的曲线起点不正确 曲 线的走势一直为增函数 不会出现饱和效应 C 项对应的曲线就更不正确了 起点纵坐标 等于终点 且大于 0 D 项曲线为种群的 J 型增长曲线 答案 A 10 全国卷 2 31 10 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氮 磷 镁 3 种元素中 构成生命活动所 需直接能源物质的元素是 构成细胞膜的元素是 缺镁时植物叶片 发黄 其原因是 在提取叶绿体色素的过程中 研磨叶片通常需加少量二氧化 硅 碳酸钙及适量丙酮 二氧化硅的作用是 碳酸钙的 作用是 丙酮的作用是 1 光反应中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脑的叶绿素是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 1010 重庆卷 重庆卷 2 题 2 图为光能在叶绿体中转换的示意图 U V W X Y 代表参与光能转 换的物质 下列选项 错误的是 A U 在光合作用里的作用是吸收和传递光能 B V 吸收光能后被激发 使 2 H O分解 产生电子流 C W 为 2 CO的还原剂 其能量是稳定化学能来源之一 D U 至 Y 的能量转换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 答案 D 解析 此题的图是课本上的图的再现略有改编 首先要识图弄清 U V W X Y 代表参 与光能转换的物质分别是除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 a 的其它色素 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 a 的 NADPH NADP 糖类 结合光能在叶绿体中转换过程 光能先转化为电能然后转换 为活跃的化学能而后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 可知 答案 A 正确 其中光能先转化 为电能然后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为光反应过程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所完成 活跃的化 学能而后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 则是暗反应过程在叶绿体的基质中完成 故答案 错 分析 此题为识图题 首先要把图看清 明白 当然这要靠平时的积累 所以看书时 要注重文字与图形结合理解记忆 做此类题目才有效果 考查的是植物代谢的光合作用中 的光能在叶绿体中转换的相关知识 选修 也属识记类 为容易题 1010 浙江卷 浙江卷 29 26 分 回答下列 小题 试管苗的光合作用能力较弱 需要逐步适应外界环境才能往大田移栽 研究人员 进行了 改变植物组织培养条件缩短试管苗适应过程 的实验 实验在适宜温度下进行 图甲和图乙表示其中的两个实验结果 请回答 1 图甲的实验是在大气 CO2浓度下进行的 据图分析 试管苗在不加蔗糖的培养中 和 更高 2 图乙是试管苗在密闭 无糖培养基条件下测得的 24h 内 CO2浓度变化曲线 图中 b c 段 CO2浓度升高缓慢是因为 c d 段 CO2浓度急剧下降是因为试管 苗 若 d 点时打开培养瓶塞 试管苗的光合速率 3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知 采用无糖培养基 和 可缩短试管 苗的适应过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考查学生对曲线的解读能力 1 从甲图来 看 不加蔗糖的培养基中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要比加蔗糖的培养基高 且光 饱和点也比加蔗糖的培养基高 2 图乙表示一昼夜中 CO2浓度变化曲线 b c 段 上升缓慢的原因是凌晨温度较低 酶活性降低 呼吸速率较慢导致 CO2释放减少所致 c d 段急剧下降是因为光合作用消耗大量 CO2所致 d 点时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光合 作用的因素 CO2才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而大气 CO2比瓶内高 所以更有利于提 高光合速率 3 从甲乙两图中可以得出不加蔗糖的培养基 适当增加 CO2浓度 延 长光照时间 适当增加光照强度等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答案 1 光合速率 光饱和点 2 温度较低 酶的活性降低 细胞呼吸较弱 产 生的 CO2较少 c d 段光照的增强 光合作用增强 消耗大量的 CO2 所以 CO2浓度急 剧下降 升高 3 延长光照时间 增加光照强度 加 CO2浓度 任选两个 1010 福建卷 福建卷 26 25 分 回答下列 I II 题 I 东海原甲藻 简称甲藻 是我国东海引发赤潮的藻种之一 研究甲藻光合作用的生 理特性可为认识赤潮发生机理提供重要信息 一 某研究小组探究 pH 对甲藻合作用的影响 设计了以下实验 将生长旺盛的甲藻等量分成 5 组培养 各组藻液 pH 分别设定为 6 0 7 0 8 0 9 O 10 0 在黑暗中放置 12 h 然后在适宜光照等相同条件下培养 随 即多次涮定各组氧气释放量并计算净光合速率 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右图 1 本实验除了通过测定氧气释放量 还可以通过测定 吸收量来计算净光 合速率 2 黑暗放置过程中 藻液 pH 会有所变化 因此在测定氧气释放量前 需多次将各 组 pH 分别调到 这是控制实验的 变量 3 若甲藻 圭时间处于 pH10 0 条件下 甲藻 能 不能 正常生长繁殖 请据图分析并说明原因 4 实验表明 甲藻光合作用适宜 pH6 0 9 0 但海水在该 pH 条件下 一般不会发 生赤潮 原因是生赤潮除了与 pH 温度 光照强度等因素有关外 最主要还与海水的 有关 二 研究小组进一步探究了温度对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 甲藻 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为 15 30 最适温度为 25 左右 当温度为 9 和 33 时 甲藻 不能正常生长繁殖 请根据这些信息在右图中画出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示意曲线 答案 1 CO2 2 原设定的 PH 值 起始 PH 值 自 3 不能 因为长时间处于 PH10 0 的条件下 甲藻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为负值 甲 藻不能生长繁殖 4 富营养化 N P 含量 或 矿质元素含量 二 解析 本题关注生态环境方面 以引发东海赤潮的东海原甲藻 作为实验材料 通 过分析温度与 pH 等环境因素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东海赤潮发生的 机理 一 净光合速率的观察指标有氧气释放量 二氧化碳吸收量 淀粉的产生量 有题 意可知本题是为了探究 pH 对甲藻合作用的影响 所以 PH 值是自变量 且开始时 pH 分别设 定为 6 0 7 0 8 0 9 O 10 0 但是黑暗放置过程中 藻液 pH 会有所变化 作为实验 的自变量要保持稳定 才能说明不同实验组所出现的实验结果不同是由自变量不同引起的 所以在测定氧气释放量前 需多次将各组 pH 分别调到原设定 PH 值或起始 PH 值或者分别调 到 6 0 7 0 8 0 9 O 10 0 都可以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 pH 10 0 条件下 净光合速率 为负值 所以甲藻不能正常生长 赤潮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水体富营养化 是由与 N P 元素 增多导致藻类大量繁殖 氧气被大量消耗致使水体缺氧 是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加剧氧气 的消耗引起的现象成为赤潮 二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 甲藻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为 15 30 在这个温度范围 来净光合速率必须大于零 最适温度为 25 左右 所以在 25 曲线达到最高点 当温度为 9 和 33 时 甲藻不能正常生长繁殖 在 9 和 33 时 净光合速率必须小于或等于零 1010 北京卷 北京卷 下列对生物细胞代谢活动的描述 不正确的是 大肠杆菌在拟核区转录信使 乳酸杆菌在细胞质基质中产乳酸 衣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酵母菌的高尔基体负责合成蛋白质 答案 D 考点直击 本题考查细胞代谢的相关知识 此考点一直是近几年考查的热点 要点透析 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 没有真正的细胞核 在拟核区进行 DNA 转录 合成 信使 RNA 乳酸杆菌进行无氧呼吸 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乳酸 衣藻属于藻类植物 进行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核糖体是 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1010 安徽卷 安徽卷 29 8 分 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 25 条件下培养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 与 D 点相比 B 点条件下限制玉米 CO2吸收量的因素是 C 点条件下限制玉 米 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 实验结果表明 在 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 除本实验所涉及的因 素外 从增加光合面积的角度考虑 采取 措施能提高玉米的光能利用 率 答案 光照强度 水分 土壤含水量在 40 60 合理密植 解析 考查有关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通过图解可以看出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光照 强度 含水量 矿质元素等因素影响 B 点与 D 点比较是光照强度 C 点与 D 点比较是含水 量影响 通过图解可看出施肥影响明显是在含水量大于 40 增加光能利用率一般是合理 密植 1010 天津卷 天津卷 1 在叶肉细胞中 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 叶绿体基质 类囊体薄膜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 A B C D 答案 A 思路分析 绿叶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进来的二氧化碳 必须首先与植物体内的 C5 一种五 碳化合物 结合 形成 C3 一种三碳化合物 这个过程称为 CO2的固定 CO2的固定属于 光合作用暗反应 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有氧呼吸过程分三个阶段 第二阶段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 两分子丙酮酸和 6 个水分子中的氢全部脱下 共脱下 20 个 H 丙酮酸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 在此过程释放少量的能量 其中一部分用于合成 ATP 产 生少量的 ATP 所以在叶肉细胞中 CO2的产生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1010 四川卷 四川卷 3 有人对不同光照强度下两种果树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 结果如下表 净 光合速率以 2 CO的吸收速率表示 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对恒定 下列相关分析 不正确的 A B C D 2040600 5 10 15 20 CO2 吸 收 量 mol m 2 s 1 土壤含水量 光强 800 mol m 2 s 1 光强 200 mol m 2 s 1 施肥 未施肥 是 光强 mmol 光子 2 ms 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 光能得用率 2 3 0 2 2 0 2 0 0 1 8 0 1 6 0 1 5 0 1 4 0 1 3 0 1 2 0 龙 眼 净光合速率 umol 2 CO 2 ms 0 602 5 0 5 1 0 6 5 5 7 4 5 7 9 0 8 2 0 8 5 0 8 5 0 8 5 0 光能得用率 1 2 0 1 0 5 0 9 0 0 8 5 0 8 0 0 7 5 0 7 0 0 6 5 0 6 0 茫 果 净光合速率 umol 2 CO 2 ms 2 101 1 0 3 7 0 5 4 0 6 5 0 7 2 5 7 6 0 7 6 0 7 6 0 7 6 0 A 光强大于 0 1mmol 光子 2 s m 随光照增强两种果树的光能利用率逐渐减少 B 光强小于 0 5mmol 光子 2 s m 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叶绿素含量 C 光强大于 0 7mmol 光子 2 s m 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2 CO浓度 D 龙眼的最大光能利用率大于芒果 但龙眼的最大总光合速率反而小于芒果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相关知识 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 理解能力 从表中可 以看出 光强大于 0 1mmol 光子 2 s m 随光照增强两种果树的光能利用率逐渐减少 A 正确 光强小于 0 5mmol 光子 2 s m 随光照增强 净光合速率增强 因此光强小于 0 5mmol 光子 2 s m 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