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历史 4.6 国共的十年对峙 2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2012高中历史 4.6 国共的十年对峙 2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012高中历史 4.6 国共的十年对峙 2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2012高中历史 4.6 国共的十年对峙 2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2012高中历史 4.6 国共的十年对峙 2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4 64 6 国共的十年对峙国共的十年对峙 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2 2 人教版必修 人教版必修 1 1 5 5 分钟训练分钟训练 1 1927 年 8 月 1 日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起义是 A 黄花岗起义 B 武昌起义 C 南昌起义 D 广州起义 答案 答案 C 解析 解析 1927 年 8 月 1 日 在周恩来 贺龙等人的领导下 南昌起义爆发 打响了武装反抗 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标志着人民军队的诞生 2 工农武装割据 的星星之火是指 A 南昌起义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 C 井冈山会师 D 红四军的创建 答案 答案 B 解析 解析 这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 井冈山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 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在历史上被称为是点燃了星星之火 3 第五次反 围剿 失利的主要原因是 A 蒋介石调集了百万大军 B 蒋介石采用了步步为营的战略战术 C 红军在武器装备及人数方面处于绝对劣势 D 左 倾冒险主义路线的错误指导 答案 答案 D 解析 解析 第五次反 围剿 开始时 毛泽东已被撤销在红军中的领导职务 当时 左 倾领 导人博古掌权 他们听信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主张 同敌人死打硬拼 导 致第五次反 围剿 失利 4 长征途中 中国共产党在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通过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瓦窑堡会议 D 洛川会议 答案 答案 B 解析 解析 1935 年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 这次会议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 央的正确领导 5 年 1 月 中共中央在 召开会议 结束了 左 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事 实上确立了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答案 答案 1935 遵义 毛泽东 1010 分钟训练分钟训练 1 南昌起义最主要的历史意义在于 A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 确立了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C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D 开辟了 工农武装割据 的革命道路 答案 答案 A 解析 解析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权的确立是在 1927 年的三湾改编中 南昌起义并未建立起无产阶 级政权 工农武装割据 革命道路的开辟则是毛泽东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受挫后开始探索 的结果 从南昌起义看 当时中国共产党还是立足城市斗争 所以 B C D 三项并非南 用心 爱心 专心2 昌起义的历史意义 2 秋收起义后 毛泽东在文家市决定放弃攻打长沙 改向山区进军的主要依据是 A 起义初期的挫折 B 敌强我弱的形势 C 井冈山的有利条件 D 长沙的战略意义不重要 答案 答案 B 解析 解析 1927 年秋 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 一开始进攻长沙 在进攻长沙受挫 以后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退到文家市 在文家市会议上 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的 形势 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 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从而在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3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的意义主要在于 A 标志着国共政权对峙局面的形成 B 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C 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D 创建了第一支由中共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 答案 答案 C 解析 解析 A 项是指 1931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B 项是指毛泽东率领秋收起 义部队进行的三湾改编 D 项是指南昌起义 只有 C 项符合题意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 立和巩固 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即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 路 4 从 1927 年到 1930 年上半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得到迅速发展 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A 国民政府统治的削弱 B 开展了土地革命 C 纠正了 左 倾错误 D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答案 答案 B 解析 解析 依据时间的限定首先可以排除 C D 两项 因为纠正 左 的错误是在遵义会议上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是在 1931 年 然后再比较 A B 两项 联系所学过的有关历史知 识 当时中共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都开展了土地革命 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所以正 确答案是 B 项 5 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对中国历史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 A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的 围剿 B 实现了北上抗日的目的 C 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 D 宣传了革命的思想 答案 答案 C 解析 解析 此题属于最佳选择题 解题时首先可以排除 A 项 因为红军长征就是因为第五次反 围剿 失败后才进行的 其他三项相比较而言 C 项最符合题意 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 命保存了革命的精干力量 这是中国革命得以向前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6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是中共在政治上走向成熟的时期 试以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 处理 党内与国共两党关系等方面概括说明中共与时俱进的表现 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表现 大革命失败后 中共召开八七会议 制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 针 发动了武装起义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召开遵义会议 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处理党内矛盾和分歧 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主要原因 中共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 践结合 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及时克服 左 右倾机会主义的干扰 解析 解析 此题规定了明确的答题方向 相对来说第一问比较容易回答 有一定难度的是第二 问 即对中共从幼年走向成熟的原因分析 解答时一定要从多角度来分析 力求全面 语 用心 爱心 专心3 言要概括 3030 分钟训练分钟训练 1 八七会议前后 中共多次发动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的武装起义 这表明 A 中共在城市拥有强大的革命力量 B 中共尚未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 C 中共受王明 左 倾错误的影响 D 中共还未认识到农民是革命的动力 答案 答案 B 解析 解析 1927 年下半年中共先后发动的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广州起义等都以夺取大城市为 目标 结果先后都失败了 说明中共当时尚未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 直到毛泽东率领秋收 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 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后 才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 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即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 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同志曾为井冈山题词 井冈山 两件宝 历史红 山林 好 说井冈山 历史红 的主要依据是 A 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府 B 点燃了 工农武装割据 的星星之火 C 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 国民大革命的影响 答案 答案 B 解析 解析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历史意义是点燃了 工农武装割据 的星星之火 此题容 易出现的错误是选择 D 项 出现这种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审题的偏差 即没有考虑到陆定一 的题词是在解放后为井冈山题的 3 毛泽东说 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解决土地问题 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 基本条件 文中 最基本条件 指 A 经济基础 B 群众基础 C 思想基础 D 根据地 答案 答案 B 解析 解析 解题时应结合毛泽东谈话的时代背景分析 当时正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这一时 期的核心内容是土地革命 只有进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才能调动占我国人口 绝大多数的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 从而获得战胜敌人的最基本条件 故本题答案为 B 项 4 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 哎 1927 年 老蒋够厉害啦 他把我们像 鸡蛋一样地扔在地上 可他没想到 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 我们还会孵出小鸡 来 对 孵出小鸡 最准确的理解是 A 发动武装起义 建立起自己的武装 B 建立广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C 长征胜利 革命转危为安 D 多次反 围剿 的胜利 答案 答案 B 解析 解析 毛泽东的话很形象 实质是指中国共产党通过武装起义 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并建立起瑞金红色政权 5 1927 年至 1930 年上半年 中共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迅速发展壮大的最重要因 素是 A 中国的政治 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B 反 围剿 斗争的胜利 C 开展打倒土豪劣绅分配田地的土地革命 D 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 答案 答案 C 解析 解析 四个选项都是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发展的原因 但只有 C 项 开展打倒土豪劣绅 分配田地的土地革命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 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奠定 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成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发展壮大的最重要原因 故选 C 项 用心 爱心 专心4 6 在八七会议上 毛泽东批评中共的领导人加入国民党不是去做主人 而只是做客人 终 无当主人的决心 这实际上是 A 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 批评当时的 左 倾关门主义错误 C 指责共产国际不了解中国国情 D 谴责武汉国民政府的背叛 答案 答案 A 解析 解析 国民大革命失败的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处在幼年时期 既缺乏理论修养又 缺乏实践经验 特别是在大革命后期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犯了右倾机会主义 错误 放弃了对统一战线 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致使革命失败 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批评 的就是这个问题 7 某校学生组织 重走长征路 活动 沿途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 按当年中央红军长征 历程的先后顺序 排列正确的是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碑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飞夺泸定桥原址 遵义会议会址 陕北吴起镇革命纪念馆 A B C D 答案 答案 A 解析 解析 按中央红军长征路线 应是从瑞金出发 然后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 攻占遵义 召 开遵义会议 然后四渡赤水 飞夺泸定桥 到达吴起镇 8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有 革命必胜的坚定理想和信念 敢于斗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创 新精神 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A B C D 答案 答案 D 解析 解析 红军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和精神包括革命必胜的信念 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创新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所以此题正确答案是 D 项 9 下列有关中国共产党不断成熟的史实正确的是 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确立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A B C D 答案 答案 B 解析 解析 发生在 1927 年 8 月 是在 1935 年遵义会议上 是发生在八七会议后 据此 正确答案是 B 项 10 2007 山东临沂高三期末考试 35 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次具 有世界影响力的伟大远征 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创造了一 种全人类都为之景仰和钦佩的精神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的长征 是中央电视台 北京东方昆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制作 由崔永 元担任主持的大型电视活动 有 20 名体验者于 2006 年 5 月 1 日 在当年中央红军出发的 地点开始踏上长征路 他们将用 10 个月左右的时间 沿 70 年前红军长征主要路线 徒步 至终点 材料二 大渡河 是一个无法让人不把石达开和红军联系在一起的地方 今天 在这里有 用心 爱心 专心5 一高大门楼 两侧有一副对联 翼王悲剧地 红军胜利场 1935 年 5 月 在红军四渡 赤水 巧渡金沙江后进入四川 准备向北穿过彝族地区 强渡大渡河 当时 蒋介石曾放 言 要让中央红军成为 第二个石达开 1863 年 5 月 14 日 太平天国的名将石达开率 4 万多人马 在大渡河畔准备北渡时遭清军围堵而全军覆没 1 从政治 军事方面分析当年红军长征的原因 2 当年石达开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来到大渡河边准备北渡的 3 红军强渡大渡河后 胜利进军 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胜利 假如石达开北渡成功 你认为其最终结局会怎样 请加以分析说明 4 红军长征 创造了一种全人类都为之景仰和钦佩的精神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我们应发扬红军长征的哪些精神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 中央领导人的 左 倾错误 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 的失败 2 天京事变后 石达开因受到洪秀全的猜忌而负气出走 清军的围追堵截 3 失败 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 缺乏科学的理论武器 这种自身的局限性决定了 农民阶级不能承担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4 不畏艰险 不屈不挠 勇往直前 通于创新 开拓进取 革命英雄主义 革命乐观主 义 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 无私奉献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实事求是 团结协作 互帮 互助 排除万难 挑战生命极限 理想远大 信念坚定 解析 解析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可直接回答第 1 2 问 第 3 问要从农民阶级的局 限性分析 第 4 问为开放式题目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1 2006 江苏高考 28 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 太平天国的 天朝田亩制度 孙中山 的 平均地权 思想 中国共产党 1931 年的土地革命路线 都提出了解决土地问题的主张 请分别分析三者的性质与影响 你从中获得什么历史启示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 三者性质与影响 天朝田亩制度 是农民阶级的土地纲领 它突出反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