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第1页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第2页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第3页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第4页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贝网 第 1 页 共 11 页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摘 要要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是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灯光常开的电能浪费和自习室或教室不能充分利用 的现象而设计的 该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将单片机控制技术 ZigBee 无线通信技术以及传感器技术融 合于一体 通过 BISS0001 集成芯片处理传感器采集到的室内人体红外和光照强度信息来控制继电 器开关 ZigBee 终端模块将照明信息传递给 ZigBee 协调器模块 ZigBee 协调器模块通过串口与上 位机通信 从而实现实时监控和记录照明使用率的功能 本文所论述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硬件方 面主要包含传感器采集部分 数据处理部分和 ZigBee 无线传输部分 软件方面主要包含基于 C 语 言编写 ZigBee 无线通信部分和基于 C 语言编程的上位机部分 该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对提高教室 使用率和节能两方面效果显著 符合当今校园节能环保的诉求 关键词关键词 智能照明控制 ZigBee 无线通信技术 传感器技术 C 语言 C 语言 知贝网 第 2 页 共 11 页 0 引言 从物联网概念的提出到应用到各个领域仅仅花了几年的时间 而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 生活 中的许多地方因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家居生活的智能化 物流设备的自动化等等 让我们体验到 物联网带来的不仅仅是科技的进步 更是一种提高生活质量和整合资源的方法 1 如今 随着国家 经济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收入水平也变得十分可观 因此自己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学习 并且愿 意让子女继续深造 由于学习的人数不断增加和校园的规模不断扩大 引发了校园电量浪费和教室 自习室不充分利用的现象 2 晚上自习学习完成后 在教学楼 自习室的灯光开关需要教学楼管理 员手动关闭 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时间 3 目前对于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迫切的需求 智能照明 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 1 1 系统构成和方案选择系统构成和方案选择 本系统主要采用的硬件构成是 CC2530ZigBee 模块 BISS0001 传感信号处理集成模块 Windows 操作系统的 PC 端 本系统主要采用的开发环境是 IAR Embedded Workbench 操作系统开发平台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5C 编译环境 本系统主要采用的编程语言是 C 语言 C 语言 该设计的系统框图如图 1 所示 图图 1 系统框图系统框图 人体红外信号 光照强度信号 BISS 0001 处理 芯片 CC253 0ZigB ee 终 端 无线传输 CC253 0ZigB ee 协 调器 串口传输 PC 端上 位机 知贝网 第 3 页 共 11 页 2 2 硬件环境搭建硬件环境搭建 2 1 基于 BISS0001 模块电路 如图 2 所示是 BISS0001 内部框架图 它是由运算放大器 电压比较器 状态控制器 延迟时 间定时器以及封锁时间定时器及参考电源等构成的数模混合专用集成电路 该集成电路芯片在一些 传感器控制和延时器控制器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以下图 3 所示的是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下的波形 由于本系统是实现人在灯亮的工作方式 所以不能让灯在有人的情况下熄灭 本系统使用的触发方 式则是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 其工作过程可根据波形进行分析 其中与不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的主 要不同在于配置引脚 A 的电平 当引脚 A 为高电平时 VC 信号也为高电平时 则 VS 可以重复触 发 使得 VO 在延时周期内一直为有效状态 即只要在延时周期内 VS 发生第二次触发就可以再次 刷新延时时间 当 VS 保持为高电平 则 VO 一直保持有效状态 若 VS 保持低电平 则在延时周 期结束后 VO 恢复为无效状态 并且 同样在封锁时间 Ti 时间内 任何 VS 的变化都不能触发 VO 为有效状态 图图 2 内部框图内部框图 图图 3 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波形图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波形图 如图 4 是本系统的功能应用电路图 由图可以看出运算放大器 OP1 将从 14 引脚输入的热释电 红外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作第一级放大 然后从 16 引脚输出 并经由 C3 耦合 到 13 引脚输入到第 二个运算放大器 OP2 进行第二次信号的放大 并且将直流电压抬升 从 OP2 输出的放大信号送 到由比较器 COP1 和 COP2 组成的双向鉴幅器 检出有效触发信号 VS 去启动延迟时间定时器 同 知贝网 第 4 页 共 11 页 时结合光照情况 R3 为光敏电阻 用来检测环境照度 根据光敏电阻的特性 当环境较明亮 光 照强度强时 R3 的电阻值会降低 使 VC 脚的输入保持为低电平 从而封锁触发信号 VS 两者相 结合控制有效输出信号 VO 而输出信号 VO 经晶体管 T1 放大驱动继电器去接通照明灯泡 其中 输出延迟时间 Tx 24576 R9 C7 封锁时间 Ti 24 R10 C6 图图 4 基于基于 BISS0001 模块电路图模块电路图 2 2 无线传输硬件电路 本系统通过 ZigBee 终端结点对 BISS0001 模块 VO 引脚输出电平高低情况的检测来判断照明情 况 4 检测到高电平则说明照明灯是开启的 而检测到低电平则说明照明灯是关闭的 进一步处理 该信息发送简单字符串到 ZigBee 机协调器 5 协调器接收到字符串后 再一步对字符串处理 将 消息通过串口传输的方式发送至上位机 6 其电路设计如图 5 所示 本系统使用的了四个 BISS0001 模块分别采集四处光照强度和热释电红外信号控制白炽灯开关 然后将四个模块的 VO 引脚循环采集后进行通过 ZigBee 无线传输到协调器和上位机进行显示并记录 知贝网 第 5 页 共 11 页 图图 5 电路设计总图电路设计总图 3 3 软件程序搭建软件程序搭建 3 13 1 基于基于 ZigBeeZigBee 无线传输程序设计无线传输程序设计 程序是建立在协议栈库函数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 如图 6 是程序流程图 程序执行中首先关中 断 在完成端口和函数的初始化后 然后开启中断 协调器与终端相互连接完成组网 7 这里的流 程对协调器和终端模块都适用 两者不同的地方在于设置不同的 ID 和处理接收到信息的模式 相 同的节点模块配置不同的模式可作不同的用途 同一块节点模块既可以充当协调器 也可以充当终 端 同样也可以用作路由器使用 8 主要关注的是工作在 OSAL 主循环中需要执行的事件和事件处 理函数 通过判断事件的优先级来控制事件被执行的先后顺序 这也是产品开发者需要了解和设计 的部分 知贝网 第 6 页 共 11 页 图图 6 程序流程图程序流程图 终端 如图 7 流程图 配置引脚为输入模式 定义终端模块传输 ID 号为 0 表达了循环采集 四个 VO 引脚的高低电平信息判断是否开灯 然后调用协议栈库函数的子函数将数据发送到最近的 协调器上 当 1 区域 2 区域 3 区域 4 区域的灯亮时 分别发送字符串 01 r n 02 r n 03 r n 04 r n 当 1 区域 2 区域 3 区域 4 区域的灯灭时 则分别发送字符串 10 r n 20 r n 30 r n 40 r n N Y Y N N 是否结束 调用事件处理函数 优先级高 事件发生 OSAL 主循环 设置 timer 开中断 初始化端口 初始化函数 关中断 开始 Y 知贝网 第 7 页 共 11 页 图图 7 终端事件处理流程图终端事件处理流程图 协调器 接收终端模块发送过来的信息 识别信息和相应的终端 ID 接收 01 r n 02 r n 03 r n 04 r n 10 r n 20 r n 30 r n 40 r n 后 将信息向串口传 输 配置串口波特率为 9600 8 位数据和一位停止位 最终在上位机显示 在传输的过程中发送 r n 是为了避免出现发送或接收的多个字符串在传输过程中合并成一个字符串的情况 在协调器事 件处理部分的程序具体流程如图 8 在初始化开启中断之后 该程序一直循环执行 即不停向上位 机发送信息 Y N 结束 处理中断 发送消息 是否开中断 使能定时器 开始 IO 端口初始化设置 知贝网 第 8 页 共 11 页 图图 8 协调器事件处理流程图协调器事件处理流程图 3 23 2 上位机程序设计上位机程序设计 上位机的设计以教室四盏灯的照明为例 通过创建窗体应用程序实现 将窗体设计和代码设计 相结合 分别设计上位机的外观和功能 如图 9 通过窗体设计器设计了上位机的基本外形 9 图图 9 上位机效果图上位机效果图 通过按下 打开 按钮实现打开串口的功能 图 10 是串口功能的流程 串口打开后可以通过 Y N 结束 处理中断 接收并发送消息 是否开中断 使能定时器 开始 知贝网 第 9 页 共 11 页 消息监控区 检查接收的信息是否出错 当信息传输出错时 以此排查出问题是出在 ZigBee 无 线传输还是上位机图 教室照明使用情况 栏实时显示四盏灯的开关情况 当对应的灯亮时 区域显示黄色并提示 区域有人 当对应的灯灭时 区域显示灰色并提示该区域无人 教室当日情况 栏记录的是当天该教室四盏灯的使用的历史情况 图 11 是图表日历功能流 程图 当只有一盏灯亮时照明使用率为 25 以此类推 两盏灯亮时照明使用率为 50 三盏灯亮 时照明使用率为 75 四盏灯亮时照明使用率为 100 并通过曲线图表显示 教室使用情况历史记录 栏则记录的是教室照明的历史情况 通过日历的形式查询过去该教 室的灯光照明使用率 用粗体显示的是该天教室使用率高 使用率是通过时间来计算 按照一天照 明 8 小时 四盏灯叠加时间则是 32 小时 当叠加时间超过 16 60 60 秒 即综合照明时间过半 则 使当日显示加粗 图图 10 串口功能流程图串口功能流程图 图图 11 图表日历功能流程图图表日历功能流程图 4 4 调试与分析调试与分析 在调试过程中 针对完成的实物如图 12 进行了以下实验 N Y 结束 归零处理 修改日历控件 计时超出 1 天 按秒计时统计显示 开始 Chart 初始化 N Y 结束 处理消息 修改控件 是否有消息 打开串口 开始 串口初始化设置 知贝网 第 10 页 共 11 页 图图 12 终端实物图终端实物图 实验一 首先将测试分为白天和黑夜 测试前将四个传感器模块的感光调节滑变电阻和延时滑 变电阻调节至相同位置 在白天光照强度较强时 实验成员分别绕四个传感器探头一圈 结果为不能触发继电器开关 终端发送消息 10 20 30 40 上位机接收到消息分别是 10 20 30 40 循环发送和接收 符合实验现象 然后让四位实验成员与传感器探头正对 改变实验成员和探头之 间的距离 从 10 米距离缩小到 0 5 米 发现无法触发继电器开关 结果显示 光照强的环境下无 法触发继电器开灯 结果和理想状况相符合 在晚上光照强度低于模块所设定的感光值 作为本系统的实验重点部分 实验成员根据白天进 行相同的行为 当有人分别经过传感器时 继电器依次触发 白炽灯也相应依次亮灭 终端发送消 息 01 02 03 04 上位机接收到消息分别是 01 02 03 04 循环发送和 接收 上位机显示区域依次亮起 然后同样让四位实验成员与传感器探头正对 改变实验成员和探 头之间的距离 从 10 米距离缩小到 0 5 米 发现人体距离传感器探头 5 米以内检测结果准确 当 人体距离传感器探头 5 8 米 传感器会出现误差 有时检测不到人体 有时则能检测到而触发继电 器开关 当人体距离传感器探头 8 米以上 则完全感应不到人体 人体靠太近容易出现遮光现象 影响外界的实际光长强度 因此经结果显示 传感器的有效范围为 0 5 米到 5 米之内 实验二 改变延时可变电阻 从最小值旋转至最大值 阻值大小由 0 变至 200 千欧姆 记录人 体触发继电器开关离开探测区后的延时时间 结果显示延时时间可变范围从 16 秒至 300 秒 而后 进行重复触发实验 让实验成员在触发继电器后离开可测范围到 10 米以外 等待 10 秒后迅速回到 知贝网 第 11 页 共 11 页 传感器可测范围内 发现白炽灯一直处于亮的状态 实验结果表明延时时间可调 传感器模块处于 可重复出发的模式 实验三 改变 ZigBee 终端和协调器的距离 将实验成员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携带协调器和 PC 上位机逐渐远离终端节点 另一部分则做来回触发四个传感器的行为 根据结果显示 两节点之间 在空旷地区距离超出 80 米远后无法接收到发送出来的信息 有墙壁隔绝的情况下 有效距离在 30 米以内 最终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合 有效距离和延时时间符合实际情况 误差范围较小 无线传输距 离较短 但是可以通过扩展节点解决此项问题 调试过程中发现传输速率为 1 秒 因此产生 4 秒的 延时 在更改为 50 毫秒后 提高了传输速率 也依然保持了传输的稳定性能 上位机能实时显示 和记录照明使用情况 对于在其他极端环境下可能出现受各种热源 光源干扰 被动红外穿透力差 人体的红外辐射容易被遮挡 不被探头接收 受射频辐射的干扰 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接近时 探 测和灵敏度明显下降 有时造成短时失灵等系列问题 需要在更多实验中发现 根据问题来优化程 序和电路设计 5 5 结结语语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是实现了校园内照明的自动控制和提高学校教室或自习室的使用率的功能 该系统的实现不仅能大大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时间上的浪费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 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10 而且达到了很好的节能效果 同学们从上位机公共平台很快就能找到 空教室学习和自习 教学楼管理员不用再到每一件教室进行查看并手动关电源开关 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