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三年级周练历史试卷高三年级周练历史试卷 试卷说明 本场考试时间试卷说明 本场考试时间 100100 分钟 总分分钟 总分 120120 分分 一 选择题 每题一 选择题 每题 3 3 分 分 2020 题 题 1 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曾以 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 为题 从政治文明的高度 以翔 实的资料为基础 史论结合 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 公天下 的因素 同时 还有不少学者认为 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 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 现代行政 的特点 若以此为研究主题 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A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B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C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 D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2 2012 年 10 月 1 日开始 江苏省昆山 泰兴 沭阳将试点省直管县 3 县 市 将直接向 江苏省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 早在 2010 年第一期 中华文摘 载文指出 20 世纪 90 年代 省管县 改革就在浙江开始试点 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近 20 个省进行试点 回顾历史 阅 读下表 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秦朝以郡辖县 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 东汉形成 州 郡 县 三级制 隋朝废郡 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形成了道 州 县三级制 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 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 反复无常 B 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C 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 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3 柳宗元 封建论 指出 秦始皇建立帝国 以郡县取代封建 固然出自 一己之私 却 成就了 天下之公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批评皇帝是 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 以满足 君主 一己之私 以下对柳 黄二人的观点 理解正确的是 柳宗元的目的是肯定帝制的合理性 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 二人所处 时代不同 批判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 两种观点恰好相反 其中有一个是错误的 A B C D 4 侍御史高鸣进谏 方今天下大于古 而事宜繁 取决一省 犹曰有壅 况三省乎 元 世祖采纳他的建议 A 在地方设行中书省 B 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 C 设宣政院管辖西藏 D 设御史台监察官员 5 史实 史论 史识 是构成史学的 三要素 史实即历史事实 史论即对历史事件 和历史人物的评论 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 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 然后得出的科 学结论 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 史识 的是 A 三省 指的是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B 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六部 C 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 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 D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6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 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 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 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 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 2 民对你的畏惧 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A 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 B 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 C 波斯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 D 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 7 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 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 筑围墙的应留空地 一尺 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 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 十二铜表法 这表明罗马 法 A 调节个人财产关系的法律已见端倪 B 意在保护贵族阶层利益 C 以 十二铜表法 为其成熟的标志 D 利于稳定罗马帝国秩序 8 在古代雅典 Asion 一词是指那些仅在身体意义上属于这个城邦 但被排除在公民组织之 外的自由民 下列人员可以归为 Asion 的有 法庭陪审员 被放逐的执政官 首席将军的妻子 家庭奴隶 A B C D 9 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 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 当你们为她 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 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 直至为她慷慨地 献出生 命 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 A 权力制约 B 公民意识 C 平民政治 D 法律至上 10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 法官就不能受理 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 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 向他申明 根据某某法律 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 法 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 重视法律程序 B 保留习惯旧俗 C 强调法官至上 D 体现人人平等 11 当 英 舰突破虎门要塞 沿江北上 开向马乌涌 炮台时 珠 江两岸数以万计 的当地居民 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军队与我 英 军的战事 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 鸦片战争 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 这一奇怪现象突出说明 A 清政府己经失去人民支持 B 中国国内社会矛盾尖锐 C 民众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D 民族观念民族意识淡漠 12 中国人民是富于反抗精神的 然而又是缺乏建设性的 他们无法逾越时代的界限 和站在更高的历史高度作回顾和前瞻 因而无法真正完成民族的独立 以下运动最符合题 意的是 A 维新变法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太平天国运动 13 辛亥革命 10 周年之际 梁启超撰文写道 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 简单说 第一 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第二 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材料中他认为辛亥革命 A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 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14 远东这两个国家 中国 日本 能将它们同欧洲的联系限制在严格监督下的 仅仅是断 断续续的贸易之中 但到 19 世纪中叶 这一形势发生了突然和剧烈的变化 材料中提到的 两国 剧烈的变化 具体指 A 闭关政策最终破产 天朝 观念得以改变 B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 C 被列强打开国门 开始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D 封建专制统治出现严重危机 农民起义不断 15 在耶稣之下 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 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 对应天象 洪秀全为日 杨秀清为风 萧朝贵为雨 冯云山为云 韦昌辉为雷 石达开为电 陈旭麓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3 A 宣扬人人平等思想 B 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 C 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D 将基督教教义与儒家大同思想结合 16 剑桥中华民国史 说 如果它 指中共 引者 在 1922 年和 1923 年选择单独作 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 它可能干得更糟 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 它也许会干 得更好 对此材料理解 正确的是 A 最后的决裂 责任在中共 B 1922 年中共已经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C 中共应该主动与国民党决裂 D 与国民党联合 有利于革命发展 17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这是毛泽东在 1935 年 2 月写下的 忆秦娥 娄 山关 中的一句 其中 从头越 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南昌起义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B 进军井冈山 农村包围城市 C 遵义会议 红军获得新生 D 长征胜利 红军开赴抗日前线 18 好花终须绿叶扶 一枝独秀不是春 万紫千红才是春 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 行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 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19 从苏联到俄罗斯一直存在对华汉语广播 中国人对其称呼经历了 敌人之声 兄弟之 声 伙伴之声 的变化过程 这三种称呼的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A 兄弟之声 伙伴之声 敌人之声 B 敌人之声 兄弟之声 伙伴之声 C 伙伴之声 兄弟之声 敌人之声 D 兄弟之声 敌人之声 伙伴之声 20 有评论说 20 世纪 70 年代 中国结束了 黑云压城城欲摧 的被动 打赢了一场 隐形的世界大战 这主要是指 A 彻底摆脱了苏联的威胁 B 迫使美国调整对华政策 从敌视走向缓和 C 赢得了第三世界的信任与支持 D 抵制了西方和平演变 巩固了社会主义政权 二 主观题二 主观题 共共 5 5 题 每题题 每题 1212 分分 21 12 分 古今中外 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 寻求更好的政治制度 不同的 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 阅读以下材料 回答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 致使相权逐渐削弱 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 展变化的突出特征 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 资政通鉴 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据材料一 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 在秦 唐 明三代的具体表现 3 分 材料二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 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 果 1689 年英国议会制定的 权利法案 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 被视为英国 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 1787 年美国国会制定的 1787 年宪法 规定了美国的一整套国 家体制 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据材料二 指出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特点 1 分 材料三 毛泽东说 民国元年的 临时约法 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 当然 是不完全的 有缺点的 是资产阶级性的 但它带有革命性 民主性 3 如何理解 临时约法 带有革命性 民主性 2 分 材料四 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 坚 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 民主形式日益丰富 人民充分行使 4 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 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 旺盛活力 4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 建国后新中国为避免雅典式的直接民主推行了哪一重要的 政治制度 1 分 指出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创新之处 1 分 材料五 1997 年 中共十五大报告将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改为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 从 法制 到 法治 虽然仅一字之差 但不仅是法学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更是治国 理论上的一大飞跃 5 1954 年和 1999 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被誉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的两个里程碑 你是怎样理解的 2 分 2009 年 11 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中国之行引发了 网民们对中美两国地位和未来的热议 你认为美式民主和中式民主各自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 分 引自中国青年报 2009 年 3 月 20 日 22 12 分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 达臻 文明 一途 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 西周政治里显然 有深厚的贵族色彩 而 共主 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 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 独制 格 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 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 中国历史通论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1 分 分析说明周秦 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1 分 材料二 寓封建 注 即分封 之意于郡县之中 而天下治矣 封建之失 其专在下 郡县之失 其专在上 今之君人者 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 人人而疑之 事事 而制之 有司之官 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 民乌得而不穷 国乌得而不羁 顾炎武 顾亭林诗文集 2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材料二中 其专在下 其专在上 各指什么 2 分 材料中顾 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并予以简要评价 2 分 材料三 图 1 图 2 图 3 分别在 1858 年 4 月 1860 年 12 月 1900 年 7 月登载于英国著名 漫画杂志 Punch 图 1 没有开化得中国佬 图 2 我们应该在中国做什么 图 3 中国就要崩溃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 1 分 并指出爆发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 1 分 材料四 直至近百年来 才发生新的变化 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 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 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 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 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着重号 为本试卷所加 毛泽东 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1939 4 材料五中 新的变化 指什么 1 分 加着重号的文句分别指什么政权 2 分 结 5 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 1 分 23 12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鸦片战争前 一些具有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人士 如顾炎武 吴敬梓 曹雪芹等人开始对科 举制度进行大胆 辛辣的批判 鸦片战争后 受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影响的人士对科举制进行 了更猛烈更深入的批判 19 世纪末 康有为 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对科举制的批判尤为激 烈 称其 箍人心 坏人才 毁实业 在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下 清政府于 1905 年 正式废除了科举制 此后一个世纪 对科举制的上述评价一直是史学界的主流观点 近年来 史学界对科举制重新评价的观点抬头 并且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 新观点认为 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伟大创举 它不仅对古代中国的政治 教育 文化等多个领域产生了 积极的影响 而且对近代以后的中国和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推动作用 科举制实际上是近 代欧洲兴起的文官制度 即公开考试选拔国家公务员制度 的源头 现在我国实行的高考制 度某种意义也是古代科举制的继承和发展 评论材料中有关科举制度的观点 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 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24 12 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900 年 10 月 16 日英国和德国就中国问题签订 英德协定 相约遵守下列原则 第 一 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正当经济活动 自由开放 毫无差别 此为 列强之共同永久利益 两国政府相约凡其势力所能及 对于一切中国领土均应遵守此原则 第二 德帝国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 其政策 应以维持中国领土不使变更为指归 第三 若他国利用中国现时之纷扰 无论用何种方式 欲获得领土利益时 两缔约国关于为保护本国在华利益所采之步骤应保留初步之谅解 第四 两国政府应将本协定通知其他关系列强 如奥 法 意 日 俄 美等国 并请其接受本协 定所采之原则 意大利和奥地利表示 深愿接受 此协定 毫不踌躇而赞同之 日本此时正 不安达 于极点 不仅表示 赞同此协定 而且还愿意 加入此协定 美国政府的答复则是 接 受前两条 对第三条则无需表示任何意见 法国附和美国答复之内容 俄国声称对第一条 表示欢迎 第二条尤与俄国的意旨相符 因为俄国政府在此次纷扰之初 即曾首先倡导 将保全中国的完整和 旧国家制度 作为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 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 1 说明 1900 年前后列强对华政策的转变及其实质 并指出列强提出或接受 英德协定 的原因 7 分 2 简要分析 英德协定 对中国局势的影响 5 分 25 12 分 图片对历史学习和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 有世界 史库 之称的美国 时代 周刊从 1951 年到 1975 年 六次将周恩来登上了封面 根据图片及提示 回答问题 材料一 6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 时代 认为周恩来 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 的原因 2 分 2 材料二中 周恩来为解决 战争与和平 问题 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哪一次 重要国际会议 有何意义 2 分 3 根据材料三分析 中国人来了 的含义 2 分 4 根据材料四分析 尼克松中国之旅 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2 分 5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 时代 周刊对周恩来的评价发生怎样的变化 由此 谈谈我 7 们在使用图片资料作为历史研究时应注意什么 4 分 高三年级周练历史试题答题纸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试卷说明 本场考试时间试卷说明 本场考试时间 100100 分钟 分钟 请把答案写在指定位置 请把答案写在指定位置 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8 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 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9192020 2121 题题 1 1 2 2 3 3 4 4 5 5 2222 题题 1 1 2 2 3 3 4 4 2323 题题 9 2424 题 题 1 1 2 2 10 2525 题题 1 1 2 2 3 3 4 4 5 5 11 高三年级周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 B BB BC CB BD DD DA AC CB BA A 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9192020 D DB BA AC CB BD DC CC CD DB B 21 12 分 1 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相权一分为三 加强了皇权 明废丞相 设内阁 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 2 特点 通过立法确立民主政治 议会国会拥有立法权 3 革命性和民主性 从法律上彻底否定了君主专制 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普遍推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5 理解 1954 年宪法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9 年宪法增加了 依 法治国 的新内容 标志我国进入建设法治社会的新时期 基本特点 美国 分权制衡 中国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 商的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2 12 分 1 西周 分封制 宗法制 秦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 家政治机构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 君主集权的官僚取代贵族政治 2 地方权势过大 君主专制 提出 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 的分权思想 批判君主专 制 揭露官僚腐败 具有进步性 但还不具有近代的 民权 意识 3 看法 丑化中国 认为中国愚昧落后 可任其宰割 成因 英国工业革命后 加剧对外侵略扩张 晚清政府腐朽没落 外部原因 列强的侵略扩张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4 鸦片战争后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进入民主革命时期 清政府 北洋 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从专制到民主 从人治到法治 从主权沦丧到国家独立 23 12 分 1 赞成第一种观点 科举制度对历史发展起消极作用 2 分 理由 1 单纯以儒家文化考试成绩录用人才 使具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 特别是技术 性人才受到排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内专线租用服务合同签订地
- 合同审批及档案管理电子模板
- 合同起草与审批流程标准模板
- 教师专业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电网员工考试题目及答案
- 药剂科中药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药学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 离婚标准协议书车辆分配及共同债务处理合同
- 离婚协议书与子女抚养及财产分割执行协议
- 智能商业街区商铺租赁与智慧商业技术支持合同
- 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工程部分
- 《销售经理技能提升》课件
- 培育战斗精神 砥砺血性胆气 -2024教育实践活动
- 小学生科普讲堂课件-彩虹的秘密
- 心理健康和生命教育
- 浙江首考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纳豆红曲胶囊
- 医院感染在眼科医疗中的预防与控制
- 园区废气与噪音综合治理管理制度
- 催收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移动学习资源开发-洞察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