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_第1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_第2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_第3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_第4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时 分 秒时 分 秒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时 分 秒时 分 秒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认识时间单位秒 知道 1 分 60 秒 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观察 体验等活动 使学生初步建立 1 秒 1 分的时间观念 重点 重点 1 知道时间单位秒 理解并掌握 1 分 60 秒 2 初步建立 1 秒 几秒 1 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 1 秒 几秒 1 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1 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 你看到了什么 你们看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 让我们一起 倒计时 十 九 八 七 六 五 四 三 二 一 2 揭示 计量很短的时间 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 板书课题 秒的认识 二 操作体验 探究新知 1 谈话 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 你是怎么知道的 2 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 认识秒针 出示钟面 没有秒针 你看到了些什么 时针 分针 12 个数 字 12 个大格 60 个小格 出示钟面 有秒针 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 多了一根指 针 揭示 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观察钟面 秒针还有什么特点 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找一找 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 指给同桌看看 2 认识 1 秒和几秒 揭示 秒针走 1 小格的时间是 1 秒 秒针走 2 小格的时间是几秒 走一大格呢 你是怎么想的 秒针走 1 圈的时间呢 为什么 3 理解 1 分 60 秒 课件演示秒针走动 1 圈 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 1 秒 2 秒 3 秒 58 秒 59 秒 60 秒 课件演示 学生仔细观察钟面 想一想 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 教师引导 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 在秒针走一圈的 同时 分针走了几小格 也就是几分钟 你发现了什么 1 分 60 秒 你发现时 分 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1 时 60 分 1 分 60 秒 3 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课件出示 这是秒表 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 课件出示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 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 6 时 55 分 57 秒 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 你还知道哪些地方 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4 体验 1 分钟 1 秒和几秒 1 分钟有多长 学生闭眼感受 1 分钟 1 分钟能做哪些事 1 秒究竟有多长呢 1 秒钟能做哪些事 学生畅谈 课件出示 一秒钟 猎豹在草原上可飞奔 28 米 一秒钟 蜂鸟振翅 55 次 1 秒钟 地球绕太阳转动 29 8 千米 从太阳接收 486 亿千瓦的能量 太阳系在银河系内运行 220 千米 宇宙空间里有 79 个 星体发生爆炸结束其 生命 感受几秒 师吟诵 明日歌 猜一猜 老师用了多长时间 你是怎么想的 三 课堂练习 巩固新知 1 课本第 6 页第 2 题 2 课本第 6 页第 1 题 3 课本第 6 页第 3 题 4 课本第 7 页第 7 题 四 全课总结 升华新认识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第第 2 2 课时课时 时间的换算及计算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 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 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 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 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猜谜游戏引入 1 出示幻灯片一 猜谜语 矮子走一步 高个走一圈 矮子走一 圈 高个走半天 2 学生猜出谜底后 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 提问 矮子指的是什么 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 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 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1 时等于多少分 1 分等于多少秒 3 教师出示幻灯片二 你能说出钟面上的时刻 以开小火车形式进 行 小结 同学们表现真棒 个个看时间都是火眼金睛 但是如何计算 经过的时间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 时间的换算及计算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板书课 题 二 学习目标 出示幻灯片三 三 合作释疑 1 出示幻灯片四 教学 例 1 2 时 分 1 学生合作 自主探究 2 反馈 a 60 60 120 分 b 2 时就是 2 个 60 分 即 60 2 120 分 3 教师小结 2 完成第 4 页 做一做 先独立完成 再集体订正 订正时 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 是怎样想出来的 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方法 1 时 分 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 像百位 十位 个位一样 方法 2 时 分 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 即秒向分换算 分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 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 十位到百位的进 位类似 60 秒 1 分 10 个 1 1 个 10 60 分 1 时 10 个 10 1 个 100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3 出示幻灯片六 教学例 2 1 教师投影例 2 的情境图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 说说图意 小明 7 时 30 分离家 7 时 45 分到 8 2 问题是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并展示回答 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 各种方法 师板书 a 分针从 6 走到 9 走了 3 大格 是 15 分钟 b 45 30 15 是 15 分钟 C 数数 31 32 33 34 35 36 37 45 数了 15 个数 所以是 15 分钟 4 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5 写答语 6 教师小结 同学们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 小组讨论交流表现 非常棒 体现了我们班同学的团队意识强 希望同学们能继续发扬这 个优点 三 达标测评 出示幻灯片 七智慧大闯关 出示幻灯片八 第一关 比一比 出示幻灯片九 第二关 火眼金睛看时间 出示幻灯片十 第三关 看时间 出示幻灯片十一 第四关 火车晚点 四 全课总结 回归评价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时间的换算及计算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例例 1 1 2 2 时时 120120 分 分 例例 2 2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结束时间 想 想 1 1 时时 60 60 分 分 2 2 时就是时就是 7 307 30 7 457 45 2 2 个个 6060 即 即 120 120 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走了走了 3 3 个大格 是个大格 是 1515 分钟 分钟 4545 30 1530 15 分分 7 7 时时 3030 分分 7 7 时时 3030 分分 15 15 分分 答 从家到学校用了答 从家到学校用了 1515 分钟 分钟 第第 3 3 课时课时 时 分 秒的巩固练习时 分 秒的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 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 时 分 秒的实际意义 2 通过练习 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 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1 完成 练习一 第 3 题 4 题 第 5 题 第 6 题 第 8 题 第 9 题 指名说说题意 学生独立列式 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 补充题目 1 1 分 秒 4 时 分 9 分 9 秒 36 分 2 时 5 分 秒 150 秒 2 分 400 分 4 时 10 分 1 时 2 电影 神奇的宇宙 从 2 05 开始 到 2 50 结束 这场电影放映 了多长时间 三 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小测试第四课时 小测试 一 填空 1 时 分 1 分 秒 3 时 分 2 分 秒 120 分 时 180 秒 分 5 时 分 4 分 秒 1 时 20 分 分 2 分 20 秒 秒 二 在 0 里填上 域 6 分 70 秒 180 分 3 时 4 时 400 分 600 秒 6 分 三 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 一节课的时间是 35 2 看一场电影要 2 3 从南京坐火车到北京要 13 4 小明跑 100 米要用 16 5 工人叔叔每天要工作 8 6 张勤洗两块手帕要用 10 7 李勇做 50 道口算题要用 5 8 小学生每天在学校的时间是 6 四 填空 1 钟面上的细针是 走一小格的时间是 2 秒针走一大格用 秒 走一圈是 秒 3 秒针走了一圈 分针走了 小格 4 在钟面上 最短的针是 比较长的针是 又细又长的 针是 5 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 6 分针走 1 小格是 秒针走 1 小格是 7 分针走一圈 经过的时间是 时 8 时针走一圈是 小时 分针走一圈是 分 秒钟走一圈 是 秒 五 判断题 1 商场每天营业 12 小时 2 分针从 12 到 5 经过了 25 分钟 3 时针从 1 到 8 经过了 8 小时 4 秒针走 1 圈 分针走一小格 5 1 分 12 秒 112 秒 6 爸爸每天工作 8 00 7 看一场电影约需 2 小时 8 课间休息 10 分钟 9 新闻联播的时间是 30 分钟 10 时针走一 圈是 12 小时 第五课时 第五课时 时 分 秒时 分 秒 复习题复习题 一 填空 小朋友每天至少要睡 10 做一次深呼吸要 4 吃一顿饭用 20 星期一上午 8 40 我们到操场升旗用了 40 然后休 息 10 接着马上开始上第一节课 一节课 40 到 时 分 第一节下课 小云用 15 做完了数学作业 绕操场跑道跑一圈要 2 系红领巾约 20 时钟先生说 我身上有 根针 最短最粗的是 针 时针数 格 一 格 时 1 圈 时 比时针稍微细一些的 针是 分针数 格 一 格 1 分 一 格 5 分 1 圈 分 走得最快的是 针 秒针数 格 一 格 1 秒 一 格 5 秒 1 圈 秒 也就是 分 时针指在 和 之间 分针指向 这时是 时 分 时针指在 和 之间 分针指向 还多 小格 这时是 时 分 时针指在 和 之间 分针指向 还差 小格 这时是 时 分 超市早上 时开始营业 晚上 停止营业 全天营业 小 时 一辆汽车上午 时出发 下午 时到达目的地 路上行了 小 时 一节课 40 分钟 10 时 35 分开始上课 到 下课 小红从晚上 开始做睡觉 第二天早上 6 30 起床 小红 睡了 超市营业时间是从早上 到晚上 超市每天营业 时 分 二 自己画钟 算一算 之后 之后 之后 三 填空 1 1 分 秒 1 时 分 1 吨 千克 180 分 时 分 240 秒 时 120 分 4 小时 分钟 3 米 厘米 7 分钟 秒 35 秒 25 秒 秒 分 1 分 40 秒 秒 80 分 40 分 分 小时 2 时 30 分 分 2 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小明跑 60 米大约用了 14 这场雨真大 整整下了 3 学校一节课的时间是 40 飞机从广州飞到上海大约用 2 3 填上 或 3 时 300 分 250 分 5 小时 60 秒 60 分 11 分 110 秒 120 分 2 时 70 分 7 时 4 超市早上 8 30 开始营业 晚上 10 30 休息 超市一天营业的时间是 小时 5 妈妈早上 8 30 上班 下午 17 20 分下班 妈妈早上在公司的时间 是 时 分 6 在 100 米赛跑比赛中 小菊用了 14 秒 小梅用了 16 秒 小桃用了 13 秒 小丽用了 12 秒 小兰用了 17 秒 冠军是 亚军是 季军是 四 判断题 对的打 口 错的打 时时 分分 时时 分分 时时 分分 时时 分分 1 小军做 50 道口算题用了 128 分钟 2 钟面上最短的针是秒针 3 秒针走 1 圈是 1 分 4 一个数除以 6 商 3 余 4 这个数是 27 5 小明用 60 秒写完了一篇作文 6 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 如果除数是 8 余数最大是 7 7 飞机 2 30 起飞 3 10 分在机场降落 飞机飞了 1 小时 20 分 五 在方框里写出钟面上所指的时刻 在括号里算出中间经过的时间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 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整理 分析数据 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 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1 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 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用两位数加 减整十或一位数 26 30 48 20 49 20 56 3 28 9 24 9 35 20 46 7 98 90 Q78 9 二 探究新知 1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 1 观察教材第 9 页的主题图 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 学生汇报 一至五年级参加 世博会 的各班人数 2 出示问题 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3 提问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一年级一班 35 人 二 班 34 人 用加法计算 列式 35 34 4 这个算是如何计算 互相交流算法 师 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 两位数加一位数 通过观察我们知 道 35 34 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 但是我们是否可 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行计算呢 如果可以怎么计 算 生 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 比如 34 可以看成 30 4 先算 35 30 65 再算 65 4 69 师 除了这种方法以外 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 1 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 35 把 35 看成 30 5 先算 30 34 64 再算 64 5 69 生 2 除此之外 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 然后进行计 算也很简便 34 看成 30 4 35 看成 30 5 先算 30 30 60 4 5 9 再 算 60 9 69 2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方法 1 出示问题 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 列式计算 39 44 3 学生尝试计算 39 44 并说说算法 经学生自由讨论 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A 39 40 79 79 4 83 B 30 44 74 74 9 83 C 30 40 70 9 4 13 70 13 83 3 比较算式 发现规律 师 对比两个算式 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相同点 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同点 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 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 三 巩固练习 1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4 21 15 55 61 39 35 66 32 46 53 36 15 65 13 29 37 54 18 26 41 56 23 28 2 春节小明用压岁钱买一个玩具汽车 39 元 买一个天线宝宝 75 元 问他一共用去多少钱 组织学生分组练习 并在小组内互检 四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 练习课 第二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 练习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通过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练习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笔算加法的 算理 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 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 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独立完成练习二的第五题 第六题 第八题 后小组交流展示 独立完成第七题 同桌交流后全班展示 先让学生分析统计表 算一算姐姐和妹妹两人共有各种邮票的张数 再完成后面的练习 三 独立完成第 9 题 第 10 题 完成后先让学生在小组之间互相交流 帮助 注重让学生分析应用的 题的数量关系 全班展示时着重引导开放题 第 15 页第 10 题 第 2 小题有多种答案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第 3 小题需要选最 便宜的两种玩具并计算其价钱 实际上也是让两个数相加得和最小 使学生从小学会计划开支 四 小结并揭示课题 五 作业设计 1 看谁算的正确 57 12 40 38 8 75 43 37 36 83 28 77 16 63 23 95 2 那两个数相加得和是 100 请写出算式 写得越多越好 38 40 27 60 85 62 73 50 15 3 游戏规则 4 思考题 把 填入算式 使所得的和最大 使所得的和最小 第第 3 3 课时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能正确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 经历探索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 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 增强学生讲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 4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 新课导入 1 口算 26 41 19 41 56 28 83 12 75 11 75 21 67 21 72 15 45 24 58 42 57 17 48 37 2 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 35 20 35 2 36 8 二 探究新知 1 获取信息 理解题意 谈话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 11 页的例 2 内 容 说一说从图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专线大巴票价 48 元 普通快客票价 65 元 动车票价 54 元 提问 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1 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 2 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2 尝试解决 探究算法 1 两位数的不退位减 师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呢 生 用减法计算 列式 65 34 师 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减整十数 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这道题中的减 数既不是整十数 又不是一位数 应该怎么计算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交流 然后汇报 生 1 先算 65 50 15 再算 15 4 11 生 2 也可以先算 65 4 61 再算 61 50 11 师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 这两种方法都是把减数 54 分成 50 和 4 两部 分 然后从被减数 65 中先后去掉 50 和 4 在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 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减整十数 一位数 2 两位数的退位减 师 怎么解决第二个问题呢 生 列式 65 48 师 请根据刚刚的口算经验 尝试算一算 65 48 是多少 并说说你们是 怎么想的 然后尝试填写下列 先算 65 再算 生 把 48 拆分成 40 和 8 两部分 从 65 里分别去掉 40 和 8 可以先算 65 40 25 然后再算 25 8 17 也可以先算 65 8 57 然后再算 57 40 17 学生根据讨论填空 3 比较算式 师 观察上边的两个算式 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都是两位数减去两位数 不同点 前者不退位 计算时直接个位数减个位数 十位数减十位数 后者退位 计算时不能直接减 三 巩固练习 1 完成 练习二 第 6 题 以开火车的方式完成计算 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2 完成 练习二 第 7 题 1 学生读题 理解题意 独立思考后填空 2 指名回答 集体订正 3 接力赛 老师给每一组的第一个同学一个数字 后面的同学每人给一个运算符 号和一个数字 第一个同学把数字告诉第二个同学 第二个同学根据 第一个同学的数进行计算 然后告诉下一个同学结果 以此类推完成 接力赛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讲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一般把减数看成一 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 再从被减数里依次减去整十数和一位数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第 4 4 课时 课时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能正确进行计算 掌握笔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重点 1 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及计算的能力 难点 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教学步骤 一 新课导入 1 口算 53 6 85 5 67 9 72 6 20 40 3000 900 700 80 300 20 60 80 60 200 100 400 50 900 300 200 2 口答 1 6 个百和 7 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 67 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 2 540 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 540 是由多少个十组成的 3 拆数游戏 1 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整十数 360 480 520 790 210 2 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一百几十的数 720 270 450 840 910 二 探究新知 1 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1 出示教材例 3 的第 1 问题 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要求 的问题是什么 2 列式计算 380 550 3 探究算法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算法 1 38 55 93 所以 380 550 930 算法 2 300 500 800 80 50 130 800 100 30 930 算法 3 因为 38 个十加 55 个十等于 93 个十 所以 380 550 930 师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计算方法 很厉害 实际上除了用口算的方 法计算之外 还有一种笔算的方法 可以更加简便地计算出结果 我 们一起来看看 师板书笔算竖式 百 十 个 3 8 0 51 5 0 9 3 0 在竖式计算加法时各数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哪一位上满十向前一 位进一 提问 A 竖式中的十位为什么写 3 呢 B 为什么百位上不是 8 百 位上 3 5 8 还要加上从十位进上来的 1 所以是 9 注意 为了不遗漏加上满十进上来的一 通常情况下会在相应的数位 上标上一个小一点的 1 如十位相加为 13 十位上写 3 向百位进 一 在百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 1 百位相加为 8 再加上进上来的 1 百位写 9 2 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1 出示教材例 3 的第 2 问题 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要求 的问题是什么 2 列式 550 380 3 探究算法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算法 1 55 38 17 所以 550 380 170 算法 2 55 个十减 38 个十等于 17 个十 师 同样的 这样的问题除了口算外还可以列竖式进行计算 师板书笔算竖式 百 十 个 5 5 0 3 8 0 1 7 0 师介绍 竖式计算减法 从个位减起 遇到不够减的从上一位退一当 十继续减 追问 为什么百位上是 1 注意 为了不遗漏从某数位上推掉的 1 通常会在此数位上写上一个退 位点 3 总结算法 小结 用竖式计算加法时 需要注意相同数位必须对齐 满十要向前 一位进 1 算到这位时 不要忘了加上进上来的 1 竖式计算减法时 从个位减起 哪一位上不够减 就向上一位借一当十 合起来再减 三 巩固练习 1 完成 练习三 第 1 题 请学生板演 然后集体订正 2 完成 练习三 第 2 题 1 学生独立思考 解决问题 2 教师指名回答 说说怎么想的 3 完成 练习三 第 3 题 小组内以开火车的方式说答案 看谁说的又快又准 4 完成 练习三 第 4 题 先说说解题思路 然后指名回答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 在笔算加减法时需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第 5 5 课时 课时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练习课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练习课 一 完成竖式 2 3 0 4 9 0 3 5 0 3 7 0 2 4 0 5 4 0 1 3 0 1 8 0 1 6 0 1 6 0 7 0 6 0 7 0 3 0 8 0 2 改错 2 4 0 8 6 0 5 8 0 9 7 0 3 8 0 3 9 0 2 1 0 2 4 0 5 2 0 5 7 0 7 9 0 7 3 3 列竖式计算 410 250 630 290 980 570 450 360 4 实践题 从森林到童话世界可以怎么走 如果让你选择 你会选择哪一种走法 为什么 熊猫馆 350 米 270 米 森林 380 米 230 米 童话世界 飞禽馆 5 拓展题 5 6 0 7 0 0 6 0 8 9 0 3 8 0 第六课时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练习第六课时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练习 知识目标 通过练习巩固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 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书写 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新课 口答 1 26 18 76 64 340 70 550 25 45 27 27 18 290 190 600 140 2 做一做 说一说 笔算时注意什么 246 168 400 165 710 687 473 279 师强调 相同数位对齐 个位 个位 6 8 不够减 向十位退 1 16 8 8 十位 4 退 1 后是 3 3 6 不够减 向百位退 1 13 6 7 百位 2 退 1 后是 1 1 1 0 0 在最高为不写 二 分层练习 强化提高 1 基本练习 1 竖式计算 914 876 646 497 547 436 652 237 900 678 810 254 2 填表 被减数 459745702963800 减数 68679564804695 差 解答 391 66 138 159 105 2 综合练习 1 小明的妈妈要买一件 478 元的衣服 付给售货员 500 元 应该找 回多少元 学生读题 分析数量关系 列式解答 付给的钱 花了的钱 找回的钱 2 停车场原来停车 206 辆 开走了 128 辆 还剩多少辆 又开来 47 辆这时停车厂有车多少辆 原来的 开走的 还剩的 还剩的 又开来的 现有的 3 水果店运来 600 千克梨 上午卖出 176 千克 下午卖出 235 千克 还剩多少千克 列式解答 集体订正 总数 上午卖的 下午卖的 还剩的 3 提高练习 思维训练 课本习题 邮局 电影院和学校都在一条路上 它们的位置会有两种情况 当邮 局和电影院分别在学校两侧时 计算时要用加法 当邮局和电影院在 学校同侧时 计算时用减法 同时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 第一种情况 他们在学校同侧 左 右均可 第二种情况 小红家 和小明家在学校两侧 左右均可 第第 7 7 课时 课时 自主检测自主检测 1 快乐小帮手 1 计算三位数减法时 相同 对齐 2 计算 214 108 时 个位上的 4 减 8 不够减 从 位退 1 在 位上加上 10 再减 3 456 加上 就是 800 800 减去 328 是 2 对号入座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计算减法时 应从 位减起 A 个 B 十 C 百 2 152 减 109 的差是 A 53 B 43 C 33 3 红花有 341 朵 粉花有 259 朵 红花比粉花多多少朵 正确列式是 A 341 259 B 341 259 C 341 259 3 数学诊断室 1 4 5 8 2 4 5 3 2 3 8 改正 1 2 4 改正 2 2 3 3 1 4 竖式计算 5 4 2 7 1 5 3 4 5 4 5 6 3 6 7 5 8 9 2 9 8 2 8 7 6 7 4 4 7 2 5 1 4 6 3 1 5 9 5 1 9 4 2 5 8 2 9 4 5 你来问 我来答 1 被减数是 563 减去 317 差是多少 2 比 713 少 289 的数是多少 3 728 比 906 少多少 6 解决问题 1 有鞋 520 双 第一天卖出了 254 双 第二天卖了 139 双 还剩多 少双 2 食品加工厂有面粉 615 袋 加工饼干用了 467 袋 又购进了 150 袋 现 在共有面粉多少袋 3 学校图书馆购回一批图书 其中故事书 458 本 科技书 249 本 故事书比科技书多多少本 第第 8 8 课时课时 估算估算 教学目标 1 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 并能结合 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 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 交往的意识 产生对数学的积极 情感 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加 减法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 新课导入 1 填空 1 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 1021 人 约是 人 2 小明家到学生有 492 米 约是 米 3 一台电视机售价是 1095 元 约是 元 4 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 702 本 约是 本 小结 这种猜测大约数量的过程叫估计 2 结合生活实际 了解估算 1 小红想买一支 5 元的钢笔 一个 4 元的笔记本 你能快速说一说 小红大约要带多少钱吗 2 一盆花 25 朵 一盆花 33 朵 一共大约几十朵花 总结 刚才 的过程不仅估计了价钱和数量还进行了计算 就是一种估算 板书 估算 二 探究新知 1 阅读与理解 提问 观察教材第 15 页图文 题中的问题是什么 解决这个需要利用 哪些信息 组织学生读题 并思考 1 六个年级的学生共约多少人 2 怎么才能使电影院里坐得下六个年级的学生 2 分析与解答 师 怎么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的问题呢 生 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数 然后将总人数与电影院的座位数进行比 较 小于座位数时能坐得下 师 六个年级的总人数是 221 239 这是我们没有学过的运算 它等于 多少呢 师明确要向知道总人数是否小于座位数 除了计算出 221 239 的准确 值外 还可以进行估算 然后比较大小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估算的方法 然后交流 生 1 221 大于 200 239 也大于 200 221 239 一定大于 400 但还是不 确定是否大于 441 生 2 这样的估算差距有点的 可以把 221 看成 220 239 看成 230 221 大于 220 239 大于 230 220 230 450 221 239 一定大于 450 450 比 441 坐不下 师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 估算时 采取的策略不同 估算的结果也不 同 这两种方法都是估算 但是第二种方法更加合理 如果电影院的 座位数时 390 个 那么刚刚提到的估算哪个更好呢 学生 1 的方法 所以 我们在进行估算时 要多观察 然后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3 回顾与反思 1 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你的估算合理吗 2 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 196 名和 226 名团员 这两个旅行团同时 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三 巩固练习 1 完成 练习三 第 6 题 先让学生估算出写在鱼身上的得数 再填一填将鱼分别写在相应的框 里 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2 完成 练习三 第 8 题 要求学生观察题目 弄清楚题目要求 再按要求进行估算 把结果写 在教材上 然后相互交流 3 完成 练习三 第 13 题 根据条件想一想能够提出哪些问题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第 9 9 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 单元测试题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 单元测试题 一 想一想 填一填 25 分 1 笔算加减法时要注意相同数位 从 位算起 2 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和是 它们的差又是 3 比 237 少 48 4 比 365 多 39 的数是 5 用 6 4 8 组成的三位数中 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相差 6 在 里填上 或 347 59 108 742 538 129 542 98 756 389 238 219 356 47 489 86 389 72 435 38 500 128 300 128 二 判一判 8 分 1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和一定是三位数 2 减法的验算方法既可以用加法 也可以用减法 3 笔算加减法时要从高位算起 4 509 279 370 三 选一选 8 分 1 279 752 921 1021 1031 2 在减法中 被减数 减数 大于 小于 大于或等于 3 差与减数相加 结果等于 被减数 减数 和 4 验算 780 129 651 正确的方法为 780 651 651 129 651 129 四 填表 6 分 加数 372 345 加数 258789 和 1000725 五 笔算下列各题 12 分 758 657 801 564 300 189 258 389 六 比一比 看谁的本领大 16 分 1 商场让利销售 算一算 每种商品比原来约便宜多少元 4 分 1 手机原价 982 元 2 自行车原价 359 元 现价 798 元 现价 288 元 约便宜 元 约便宜 元 七 解决问题 25 分 1 一根电线长 1000 米 先用去 156 米 又用去 295 米 这根电线比 原来短了多少米 3 分 2 水果店有 380 箱水果 上午卖出 134 箱 下午卖出 126 箱 还剩多 少箱 4 分 3 商店里有 385 包巧克力 卖出一些后又运进 260 包 现在有巧克力 392 包 卖出了多少包 4 分 4 商场十月份共卖出自行车 347 辆 其中女式自行车 128 辆 其余的 是男式 卖出的男车比女车多几辆 4 分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测量测量 第第 1 1 课时 课时 毫米的认识毫米的认识 被减数 500 734 减 数 235 256 差 288487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观察 比划 测量等学习活动 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 义 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建立 1 毫米的概念 会用毫 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 进行简单的换算 2 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能估计一 些物体的长度 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会与他人合作 从而获得积极的学 习数学的情感 重点 建立较为准确的 1 毫米 的概念 难点 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步骤 一 创设情境 揭示课题 1 复习米和厘米 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 1 米和 1 厘米各有多长 2 估计数学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 动手测量验证 3 组织交流测量结果 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 4 揭示课题 毫米的认识 二 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 1 建立 1 毫米 的表象 毫米可以用字母 mm 来表示 设疑 关于毫米 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 识 学生思考 交流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 重点探讨 1 毫米 有多长 请学生在尺上相 互指指 从哪里到哪里是 1 毫米 再请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向全班汇 报 交流 揭示 为了看得更清楚些 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 把 1 厘米平均 分成 10 份 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 就是 1 毫米 边 介绍边用课件演示 然后 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 1 毫米有多长 思考 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 厘米 10 毫米 请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毫米 教师准备 1 分硬币 电话卡和银行借记卡 请学生量一量厚度 加深对 1 毫米 的体验 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 1 毫米有多长 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说一说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 毫米 作单位 学生举例 教 师提供一些资料 学生填写数学书的厚和宽并反馈 2 画线段 3 厘米 7 毫米长的线段 提问 用直尺画线段时需要注意什么 如何画出 3 厘米 7 毫米长的线 段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画法 A 利用刻度尺先画出 3 厘米的线段 再接着画出 7 毫米 B 在刻度尺上输出 37 毫米 3 厘米 30 毫米 然后画线段 学生操作 教师巡视引导 注意线段从 0 刻度开始画和不从 0 刻度开始画的画法区别 三 实践应用 巩固新知 1 学生根据本课的新内容完成 做一做 第 1 2 题 2 完成 练习五 第 2 题 四 课堂小结 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第 2 2 课时课时 分米的认识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 认识长度单 位分米 初步建立 1 分米的长度观念 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 知 道 1 分米 10 厘米 1 米 10 分米 2 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 发展测量技能 3 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 流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 认真的学习习惯 并在学习中 获得自信 重点 建立 1 分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 1 分米 10 厘米 1 米 10 分米 难点 掌握用分米量的方法 建立 1 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步骤 一 复习导入 师 谁来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 米 厘米 毫米 练习 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课件出示 一只蚂蚁长约 5 毫米 一只长颈鹿高约 2 米 一只小花猫高约 40 厘米 一头大灰狼长约 8 质疑 一头大灰狼长约 8 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用 8 米太 长 8 厘米太短了 师 当长度一个比师 当长度一个比 1 1 米小而又比米小而又比 1010 厘米大 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 厘米大 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分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分米 二 探究新知 1 认识分米 谈话 你怎么知道的 大家知道为什么叫分米吗 1 分米有多长 用手势表示一下 提问 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 分米等于 10 厘米 板书 2 寻找生活模型 建立 1 分米 的表象 提问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 长度大约是 1 分米 3 认识几分米 4 米和分米的进率 1 米等于 10 分米 板书 小结 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认识了四种长度单位 你知道它们之间各 有什么关系吗 1 米 10 分米 1 分米 10 厘米 1 厘米 10 毫米 1 米 100 毫米 1 分米 100 毫米 5 实践活动 1 现在同位合作 借助手中工具测量我们课桌的长 宽 高 比一 比谁测量得准确 2 指名汇报交流 三 巩固练习 1 完成 练习五 第 5 题 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 最后集体反馈订正 2 完成 练习五 第 6 题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说说是怎么画的 画线段时要注意什么 3 完成 练习五 第 7 题 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 组织交流 四 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五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也做个小小测量员 任选几样自己喜欢的物品 先估一 估它的长度 再实际测量一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第 3 3 课时课时 毫米 分米练习课毫米 分米练习课 教学目标 1 在实际活动中巩固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 进一步巩固分米和毫米的 长度表象 2 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 掌 握 1 米 10 分米 1 分米 10 厘米 1 厘米 10 毫米 并能在实际操作中 灵活运用 3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细心观察 勤于动手 善于动手 善于分析的能力 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体验学习数 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 教学难点 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 毫米和分米练习课 板书 毫米和分米练习课 1 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老师复习所学过的知识 为今节练习课 提供铺垫 2 课件出示考考你 1 米 10 分米 1 分米 10 厘米 1 厘米 10 毫米 二 巩固练习 1 用手比划 1 米 1 分米 1 厘米 1 毫米 2 能不能用你们的小手比划出 1 米 1 分米 1 厘米 1 毫米各大约有 多长吗 3 指名比划 1 米 师用尺量 4 生比划 1 分米 1 厘米 1 毫米 右手比划 左手用尺量 看比划 的是否准确 5 小朋友比划的真准确 现在我们来画一画这些线段 设计意图 通过对基本单位的长度比划 让学生对各个长度有一个 初步的感知 提升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2 画线段 1 画 5 毫米的线段 过渡 画出 5 毫米的线段 学生独立画线段 教师巡视 投影展示学生所画的线段 2 画 1 分米的线段 过渡 请小朋友在纸上画一条 1 分米长的线段 学生独立画线段 教师巡视 投影展示学生所画的线段 谁来说说 1 分米的线段是怎样画的 小结 10 厘米就是 1 分米 这条线段就是 1 分米的线段 过渡 同学们真棒 画得非常好 老师有些题目要考考大家 设计意图 通过画 5 毫米和 1 分米的长度 提高学生实际的操作能 力 加深对这些单位的巩固 3 完成书第 6 页第 5 题 然后集体订正 4 先独立完成书第六页第 5 题 然后集体订正 5 完成书第六页第 6 题 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运用 6 补充练习 过渡 老师想带大家去操场玩一玩 小朋友想不想 但 是大家必须经过五层考验才能到达顶峰 有没有信心 现在我们一起 出发 第 1 层 圈出正确的答案 1 黑板长 4 厘米 4 分米 4 米 2 毛巾长 7 厘米 7 分米 7 米 第 2 层 填上正确的答案 1 2 分米 3 分米 分米 厘米 2 30 毫米 50 毫米 毫米 厘米 第 3 层 连上正确的单位 单人床长约 2 厘米 文具盒长约 2 米 练习本厚约 2 分米 小明走一步约 60 毫米 第 4 层 判断下面句子的对错 圆珠笔长 14 分米 桌面长 2 厘米 大树高 10 米 硬币厚 30 毫米 第 5 层 量出下面图形边长的长度 三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课时 第四课时 长度单位的换算长度单位的换算 教学目标 1 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理解已学 过的长度单位中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2 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 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能力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点 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 能说出换算时的思考过程 教学步骤 一 复习旧知 1 复习长度单位 1 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 2 提问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是什么 把这些长度单位按照从 小到达的顺序进行排列 2 学生口答下列问题 1 厘米 毫米 10 毫米 厘米 1 分米 厘米 10 厘米 分米 1 米 分米 10 分米 米 3 思考后回答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 2 个 1 厘米里面有几个 1 毫 米 2 5 个 10 厘米里面有几个 1 分米 4 谈话 刚才我们复习了前面学习的知识 接着就来看一看今天我们 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 单位之间的换算 二 探究新知 教学例 3 1 厘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 出示教材 5 角硬币的图片 提问 从图中我们知道一个 5 角硬币的直径长度是多少 板书 2 厘 米 如果换成用毫米作单位又是多少呢 板书 2 厘米 毫米 我们可以怎样想 根据提示讨论 1 1 厘米是 毫米 2 2 厘米是 个 10 毫米 3 就是 毫米 让学生讨论 并指名回答 让同学连起来说一说 4 学生回答 2 厘米就是 2 个 10 毫米 即 20 毫米厚 组织学生动手 量一量 验证 2 厘米与 20 毫米的长度关系 小结 当我们要把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毫米微单位的长度时 我们根据 1 厘米等于 10 毫米 想几厘米就是几个十毫米 也就是几十 毫米就可以了 2 厘米与分米之间的换算 出示教材课桌图片 谈话 从图中我们知道了课桌的高度是 80 厘米 它以厘米为单位 这 样的长度如果以分米为单位 是几分米 你们能按照刚才换算厘米和 毫米的步骤来说一说 80 厘米 分米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 讨论交流 教师提问 1 10 厘米是 1 分米 80 厘米有 个 10 厘米 2 个 10 厘米就是 分米 3 80 厘米等于 分米 4 在学生回答了 80 厘米里面有 8 个 10 厘米 即 8 分米后 组织学 生动手量一量 验证 80 厘米与 8 分米之间的长度关系 小结 当我们要把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分米为单位的长度时 我们根据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