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福建省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其策略分析福建省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其策略分析 一 物流的定义一 物流的定义 物流解释为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 将运输 储 存 装卸 搬运 包装 流通加工 配送 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的构 成要素既包括使物品的空间移动和时间移动成为可能的运输和储存 也包括保障物品顺利 转移或流动的各种相关活动 从目前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看 物流业应包括铁路货物运输 货运站 道路货物运输 水上货物运输 货运港口 航空货物运输 管道运输业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仓 储业 邮政业 批发零售中包装 流通加工 配送等部份 二 福建省物流业现状分析二 福建省物流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我省物流 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不断趋好 区域物流合作不 断拓展 对台口岸建设不断加强 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 1 物流总量持续增长 物流总量持续增长 近几年 全省物流需求不断扩大 物流总量逐年加大 2008 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为 23260 79 亿元 比 2004 年增长 75 年均增长 14 94 其中 农产品物流总额为 1522 71 亿元 占 6 6 比 2004 年增长 14 72 工业品物流总额为 16025 06 亿元 占 68 9 比 2004 年增长 95 17 进口总额 1933 94 亿元 占 8 3 比 2004 年增长 13 67 在社会物 流总额中 工业品物流总额增长最快 体现了我省工业发展速度较快 对物流的需求逐年 增大 2 2 多种类型物流企业共同发展 多种类型物流企业共同发展 随着传统运输 仓储 货代 贸易 商业流通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和工业制造业等产 业部门主辅业分离以及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的涌现 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的落户 福建物 流业基本框架正在形成 3 3 物流业规模不断扩大 物流业规模不断扩大 伴随着物流市场需求的旺盛 物流业发展势头良好 物流供给能力不断加强 2008 年 全省物流业业务收入 1385 8 亿元 同比增长 29 比 2004 年增长了 55 95 全省物流业 增加值为 713 19 亿元 同比增长 9 4 比 2004 年增长了 92 13 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 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 16 8 占 GDP 的比重为 6 6 全省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 5 73 亿吨 同比增长 13 2 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 2 71 亿吨 同比增长 14 8 港口集装箱吞 吐量 742 52 万标箱 增长 8 2 完成邮电业务总量 899 36 亿元 同比增长 12 1 4 4 物流业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物流业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2008 年 社会物流总费用为 1963 21 亿元 其中运输费用占 57 8 保管费用占 25 8 管理费用占 16 4 2004 2008 年 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全省生产总值的比率呈 逐步下降态势 由 2004 年的 18 5 下降到 2008 年的 18 1 但是 与发达国家及物流业发 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 2008 深圳市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率为 15 09 江苏 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全省生产总值的比率为 16 5 发达国家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 率约为 9 5 10 其与此同时 一批物流企业发展壮大 2008 年 我省获评 中国物流 百强企业 11 家 通过国家 3A 级及以上物流企业综合评估的物流企业 8 家 其中 5A 级 1 2 家 获评 中国物流 A 级信用企业 3 家 其中 3A 级 2 家 列入国家物流税收试点企 业 13 家 5 5 物流企业发展成效显著 物流企业发展成效显著 截止 2009 年 5 月通过国家 3A 级及以上物流企业综合评估的物流企业 13 家 其中 5A 级 1 家 获评中国物流 A 级信用企业 3 家 其中 3A 级 2 家 列入国家物流税收试点企 业 13 家 2008 年 我省获评中国物流百强企业 11 家 丹麦马士基 荷兰 TNT 邮政 法国 达飞 台湾长荣等国际知名物流企业 伯灵顿 UPS TNT DHL 等外资知名物流企业和沃 尔玛 麦德龙 百安居等跨国连锁零售企业已纷纷进驻我省 中远物流 中储物流 中海 物流 中邮物流 中外运 中铁物流 招商局物流等中央企业也都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 参与我省物流市场的竞争和发展 省内的专业运输企业 厦门航空公司 福建中邮物流公 司 省交通运输 控股 公司及所属的福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省汽车运输总公司等 都已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和设备条件 纷纷向第三方物流切入 同时出现了泉州奇龙 福州 宏捷 盛丰 盛辉 王官头海运等发展迅速的民营物流企业 形成了多种经济类型的物流 企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随着物流企业服务质量的提高 戴尔等一些生产 流通企业开始 积极与物流企业结成战略联盟 通过外包物流业务来实施供应链管理 以整体竞争优势来 获得自身在市场中的收益 与此同时 福建交通集团 厦门港务发展 建发物流 福建盛 辉物流等省内传统的运输 仓储 货代企业 依托原有的经营与资源优势 积极拓展和延 伸物流服务功能 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 全省形成了多种所有制 多种服务模式 多 层次发展的物流企业群体 6 6 物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 物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 全省基本形成了以海空港口为枢纽 以铁路海运为主通道 以公路为网络 以内河为辅 助的综合运输体系 福州港 湄州湾港 厦门港三大港建设步伐加快 厦门港进入我国集 装箱干线港口行列 其集装箱吞吐量居全国第七位 福州港成为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 2008 年 全省港口生产性泊位 477 个 综合通过能力达 2 3 亿吨 其中千吨级以上生产性 泊位 260 个 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 100 个 通过能力达 1 73 亿吨 集装箱专用码头 36 个 吞吐能力达 912 万标箱 铁路干线有鹰厦 漳龙 峰福 赣龙 温福等 5 条出省铁路通道 与全国铁路网相连 已建成铁路营业里程 1847 公里 福厦铁路已通车 龙厦铁路 厦深铁 路 向莆铁路福建段等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逐步形成 三纵八横 高速公路网主骨架 现有 5 个进出省通道 总里程达 1767 公里 拥有福州长乐 厦门高崎 泉州晋江 南平武 夷山 龙岩冠豸山等 5 个机场 三明机场正在筹备建设 莆田机场 宁德军民合用机场等 项目前期工作也已启动 管道输送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石油输送管道已从泉州向南 向北 方向辅设 365 公里 LNG 输送管道已从莆田向南 向北方向辅设 360 公里 7 7 物流运作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加快 物流运作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加快 全省规划建设了一批物流节点城市 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 为产业集群提供 公铁 水空 联运 无缝衔接 服务的物流建设项目也正在加快建设中 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 兴规划把厦门市和福州市分别列入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 以我省为 主体的东南沿海物流区域和东部沿海物流通道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九大物流区域 十大物 流通道之一 海峡西岸经济区物流业的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 8 8 信息化基础建设取得新发展 信息化基础建设取得新发展 2008 年 全省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 1973 万门 通信光缆线路总长度 23 7 万公里 移 动交换机容量 4629 万户 移动分组数据网容量 1045 万户 移动短信中心容量 8108 万条 宽带接入端口达 407 万个 福建电子口岸项目在厦门已实现与口岸通关联检 物流企业等 联网 建成覆盖厦门市物流园区的宽带网络和运输作业数据交换联动系统 通关数据支持 系统 物流公共信息服务系统 福建交通集团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已完成整体规划 目 3 前正按规划逐步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各项功能的开发建设和应用 9 9 服务中西部发展的物流通道正在形成 服务中西部发展的物流通道正在形成 我省积极发挥港口资源优势和对台通道作用 大力拓展与周边地区的区域物流合作 出台 福建省关于鼓励中西部省份从福建省港口进出口货物及投资建设码头泊位的规定 等优惠政策 建立闽赣海铁联运联席会议制度 多次赴江西 湖南等内陆省份推介对接福 建港口 为中西部扩大对外开放提供出海通道 促进了港口与腹地的联动发展 近年来 中西部省区通过福建进出的货物流量呈上升趋势 1010 对台口岸建设不断加强 对台口岸建设不断加强 适应两岸 大三通 的要求 我省不断推进对台口岸建设和港口建设 在建对台港口 设施项目 20 个 码头泊位 34 个 年设计通关能力 7468 万吨 为台湾进口矿石 石油等大 宗散货中转提供基础设施条件 全省相关对台口岸联检单位采取有力措施 积极为闽台 三通 提供优质服务 1111 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 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 我省相继出台了 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 和 福建省 十一五 现代物流 业发展专项规划 等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 编制出台了 福建省物流业调整 和振兴实施方案 福建省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条例 正在研制中 物流业信息化达到 一个新水平 物流统计核算 标准化实施和物流人才培养与科研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较 大成效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我省物流业虽然有了长足发展 但比起发达省份还有一定差距 如物流增加值增长速 度 物流业增加值占 GDP 及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物流需求系数 物流总费用占 GDP 的 比率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物流业对我省国民经济建设的支持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究其原因有 1 1 对物流的内涵及作用的认识尚需加强 对物流的内涵及作用的认识尚需加强 仍有许多工商企业尚未导入现代物流或供应 链管理理念 仍然热衷于自营物流 对第三方物流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信任 物流外包比例 低 制约了物流需求的增长 2 2 物流业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 物流业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 普通运输仓储能力过剩 高标准 现代化的物流 设施设备比较缺乏 物流技术 装备能力不足 导致物流供需脱节 在沿海港口运力不足 和铁路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特别是福州 厦门 泉州三个港口实际吞吐量与通货能力相差 较多 通港铁路专线建设滞后 目前福建境内只有厦门港东渡码头和马尾港有铁路专用线 其他港口均无铁路专用线 港口与铁路货物运输承接不够 物流园区 物流中心等物流运 作基础设施大部分还处在起步阶段 特别在山区物流运作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 我省海岸 线长 港口资源丰富的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港口后方腹地目前主要限于本省境内 集 疏运系统尚不完善 公海铁联运还未能有效发挥作用 此外 港口结构不合理 缺乏大型深水泊位和深水航道 港口竞争力不强 无法吸引 周边的物流 大部分公路 水路运输企业普遍存在车 船型结构单一 老旧的状况 难于 满足差异性服务的需求 港口基础配套设施等问题依然存在 3 3 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物流网络系统建设 包括基础设施网络 企业服务网络 信息 网络等相对落后 缺少在区域内与区域之间开展物流网络服务的条件 信息存在较为严重 的不对称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 珠三角的对接 妨碍了福 州沿海优势向相临内陆省份江西和安徽的梯度推进 一方面 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较少 应用范围有限 立体仓库 条码自动识别系统 自动导向车系统 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物 4 流自动化设施应用不多 特别是 GPS 它能准确知道每辆车的位置 可以跟踪货物的行踪 是商务活动中的一个致胜法宝 而我市物流企业给车辆配置 GPS 的少之又少 另一方面 信息化对企业运营生产环节的渗入层次较低 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物流管理系统 主要还 是靠业务员出去拉订单跑市场 其企业网站的功能仍然以企业形象宣传等基础应用为主 作为电子商务平台的比例相对较少 4 4 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化 物流资源有待进一步 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化 物流资源有待进一步 整合整合 物流行业市场 分割和管理分割的现象依然存在 多数物流建设项目是属于供应能力的扩张 而不是整合 和提升原有供应能力 低水平的重复较多 个别项目贪大求全能力过剩 造成物流资源的 浪费 5 5 物流企业数量少 规模小 物流企业数量少 规模小 物流企业组织规模较小是福建省物流业的普遍现象 目 前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 包括传统的运输 储运等流通企业和新型的专业化物流企业 规 模和实力都还比较小 网络化的经营组织尚未形成 经济普查资料表明 福建省物流企业 少 个体户多 企业规模小 户均资产仅 0 31 亿元 户均主营业收入 0 13 亿元 资产在 100 万元以下的企业 2000 多家 占 80 1 大多数物流企业技术装备仍比较落后 服务网 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 大大影响了物流服务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6 6 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首先 服务方式和手段 比较原始 单一且粗放 目前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 送货 和仓 储服务 而在流通加工 物流信息服务 库存管理 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 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方面还没有展开 其次 物 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 物流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 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 经营管理粗放 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 在物流过 程中 部份企业难以做到在预定时间送货 并经常出现断货 对客户的响应不及时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 在争取货源方面不是以服务质量进行竞争 而是单纯依 靠打价格战 为此大部分物流企业效益不佳 盈利能力低 总之现有优强物流企业数量较 少 物流企业规模不大 企业的硬软件设施不完善 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跟不上 服务功 能欠配套 专业化 集约化 现代化水平较低 总体运作水平不高 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 7 7 物流业的相关政策法规环境有待完善 物流业的相关政策法规环境有待完善 我省虽已出台 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 但各部门具体的贯彻意见和措施有待进一步落实 全省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 系统的有 利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 由于物流业是分行业 分部门管理 这种管理体制 使得部门之间难以进行有效合作和协调 地区封锁 部门分割现象较为突出 物流企业在 融资信贷 用地 税收等方面遇到的一系列政策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还要进一步细 化 深化有关政策 增加政策的可操作性 这些情况不仅影响了各种物流功能和物流服务 方式的协调发展 同时也由于部门及地区间利益所在 造成了物流资源的浪费 构成了现 代物流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另外 许多物流企业是民营企业 而且不少企业正酝酿着从 传统的运输仓储到现代物流企业转型 应该说 这个过程是有压力有阻力的 需要政府的 各方面政策支持 再有 物流企业的车辆进城也是个问题 城市规定在特定的时间禁止货 车通行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业务也有影响 8 8 物流研究相对落后和物流专业人才短缺 物流研究相对落后和物流专业人才短缺 尽管我省一些院校开设了物流专业 但是 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目标体系还未形成 物流从业人员是 否具有较高的物流知识和操作经验 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物流人才培养 引进 激励机制尚不健全 物流人才尤其是中高级人才短缺 四 加快发展福建省物流业的策略四 加快发展福建省物流业的策略 5 1 1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物流企业是面向社会众多企业提供物流服务 可以站在比企业更高的角度 在更广的范 围内考虑物流合理化的问题 有利于物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 发展第三方物流事业 是实现物流社会化和合理化的重要手段 因此政府必须积极引导本土企业充分利用本土资 源和便利条件 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2 2 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福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以加快港口发展为取向 做强做大海峡西岸港口群 以港口 规划布局基点来构建公路 水路交通网络 加快连接沿海港口群的公路 铁路快速通道 为 港口拓展广阔的经济腹地 推动福建交通跨越式发展 通过建立多种不同运辅方式 集市 场信息 仓储配送 多式联运及展示 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基地 充分利用现有 的设施 设备 建立垒国性 区域性与地区性 综合性与专业性并存等多种层次的现代化 物流配进中心 建立包括数据交换中心 电子商务认证中心 金融结算中心在内的公共物 流信息平台 加强物流业的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 加快现代物流业网络体系建设 鉴于目前物流业多 头管理局面 各级政府要抓紧时间成立现代物流业发展综合管理部门 统一规划 协调 管理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关事宜 进一步发挥物流行业协会作为企业与政府间以及同行业 内不同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增强物流协会的行业服务 行业自律以及维护行业合法权 益的职能 以保障福建省物流业快速 健康 有序地发展 根据福建省 十一五 物流发展 建设规划 重点建设福州 厦门 泉州三大物流节点 另外 选择交通便利 通讯网络发 达 相关公用综合服务设施比较先进齐全 物流作业集中的地方 重点推进福州江阴港区 物流园区 闽江口内港区物流园区 厦门现代物流园区 海沧物流园区 杏林物流园区 泉州秀涂综合物流园区 石湖物流园区 莆田市物流园区 三明沙县闽西北物流园区 龙 岩闽西现代物流园区等 10 个物流园区建设 进一步突出港口优势 福建沿海港口要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和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 的需要 以加深参与同国际 国内航运市场为导向 以技术进步促进港口发展 以整合岸 线资源促进布局和结构优化 形成结构合理 层次分明 功能完善 信息畅通 优质安全 便捷高效 适度超前 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海峡西岸港口群 通过新建和改造 重点完善 沿海港口集装箱运输系统 大宗散货运输系统 形成专业化 规模化港区 利用深水港湾 的优势 以港口带动临港工业大规模开发 利用临近东南亚 台湾省的有利环境 发挥中 小港口方便 灵活的运输条件 初步构建海峡滚装运输系统 完善集疏运 口岸等综合服 务配套体系 实现港口滞后型向适应型发展 推进港口现代化 充分发挥港口经济优势 铁路部门应将通港铁路专线建设列入线路建设规划中 加强港口与铁路货物运输承接能力 3 3 加快物流技术与标准的引进与应用 加快物流技术与标准的引进与应用 建设全市公共物流信息网 加强引进和应用以下四大类技术 一是物流信息化技术 包 括网络 EDI 电子数据交换 GPS 卫星定位 GIS 地理信息 条码 智能卡等 二 是管理软件 包括 POS 技术 NIS 商品销售管理系统 TMS 运输管理系统 WMS 仓库管理系统 SCN 供应链管理系统 标准化技术等 三是运输 装卸 搬运技术 四 是仓储技术 包括自动化立体库 货架 托盘 分拣 条形码 识别系统等 同时 加快物流产业的标准化进程 做好物流用语 计量标准 技术标准 数据传输标 准 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等方面基础工作 加快铁路和海运集装箱的运输标准化的衔接问 题的解决 逐步形成现代物流标准化体系 6 4 4 充分整合资源 充分整合资源 在加快福建物流资源投人同时 应注重对福州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 物流发展的一个重 要指标就是各类物流设施 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 利用率的大幅度提高 降低社会的总 库存量 提高资源的流转速度 所以首先应加快物流企业重组 联合 各种不同所有制的 物流共识 应加大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 通过应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 促进物流资源的共 享 其次要建立物流战略联盟 区域性的物流公司应将各类物流资源整合为一体 形成规 模化经营优势 降低物流运作成本 另外 要对物流产业链进行整合 形成以供应链管理为核 心的社会化物流体系 是物流企业逐步发展成为专业化的新型经组织 5 5 加强合作 大力推进物流合理化 加强合作 大力推进物流合理化 一是加强与国内先进省份和国际物流企业合作 借鉴国内外物流信息系统和物流管理的 先进技术 经验 对国内国际先进物流供应链技术加以转移 提高福建省物流业的科技含 量 二是加强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的合作 物流合理化的中心思想是综合考虑生产 库存 运输 销售等全过程 以最快的速度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反应 将物流各个部门 各个阶段 综合起来加以推进 6 6 不断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不断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物流企业应强化服务意识 随时掌握变化着的顾客需求 开展服务为先 增值为本 关 系至上的一系列管理创新改进 力求满足顾客需求使顾客满意 在为顾客的服务过程中 后都要不断的总结 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最大限度地整合企业物流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互联网+日化洗涤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商场国庆节前安全培训课件
- 商场商家安全用电培训课件
- 2025年控制系统行业控制系统数字化应用前景报告
- 2025年清洁能源行业风能发电技术前景研究报告
- 岱山县2025浙江舟山市岱山县事业单位紧缺专业人才招聘1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压力容器安全标准培训课件
- 安徽省2025年安徽省自然资源厅直属事业单位招聘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大洼区2025年辽宁盘锦市大洼区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考试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介休市2025山西晋中介休市事业单位招聘13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传统书画装裱与修复中材料的选择与运用》
- 2024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解读
- 防洪排涝工程合同范本有效
- 高血压病基层诊疗指南
- 医院视频监控系统维保方案
- 门诊护士课件教学课件
-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课件
- 职务侵占罪培训
- 中式烹调师技能等级认定四级理论知识试卷
- DB65-T 4784-2024 冰川范围调查技术规范
- 幼儿园礼仪小天使《借物品》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