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重要性一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以及化工原理课程以后 进一步学习工程设计的 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也是学生综合运用化工原理和相关先修 课程的知识 联系生产实际 完成以单元操作为主的一次工程设计的实践 通过这一环节 使学生掌握单元操作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熟悉查阅技术资料 国家技术标准 正确选用 公式和数据 运用简洁文字和工程语言正确表述设计思想和结果 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养成 尊重实际问题向实践学习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 经济观点和严 谨 认真的工作作风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和程序二 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和程序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有 1 设计方案简介 对给定或选定的工艺流程 主要设备的型式进行简要的论述 2 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 物料衡算 能量衡算 工艺参数的选定 设备的结构设计和 工艺尺寸的设计计算 3 辅助设备的选型 典型辅助设备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设备规格型号的选定 4 工艺流程图 以单线图的形式描绘 标出主体设备与辅助设备的物料方向 物流量 主要测量点 5 主要设备的工艺条件图 图面应包括设备的主要工艺尺寸 技术特性表和接管表 6 编写设计说明书 可按照以下几步进行 课程设计准备工作 有关生产过程的资料 设计所涉及物料的物性参数 在设计中所涉及工艺设计计算的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 设备设计的规范及实际参考图等 确定设计方案 工艺设计计算 结构设计 工艺设计说明书 封面 课程设计题目 学生班级及姓名 指导教师 时间 目录 设计任务书 概述与设计方案的简介 设计条件及主要物性参数表 工艺设计计算 辅助设备的计算及选型 设计结果汇总表 设计评述 工艺流程图及设备工艺条件图 参考资料 2 主要符号说明 三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内容三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内容 1 确定设计方案 确定设计方案 1 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2 流程安排 2 确定物性参数 确定物性参数 1 定性温度 2 定性温度下的物性参数 3 估算传热面积 估算传热面积 1 热负荷 2 平均传热温度差 3 传热面积 4 冷却水用量 4 工艺结构尺寸 工艺结构尺寸 1 管径和管内流速 2 管程数 3 平均传热温度差校正及壳程数 4 传热管排 列和分程方法 5 壳体内径 6 折流板 7 其它附件 8 接管 5 换热器核算 换热器核算 1 传热能力核算 2 壁温核算 3 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 四 设计任务和操作条件四 设计任务和操作条件 某厂用井水冷却从反应器出来的循环使用的有机液 欲将 6000kg h 的有机液从 140 冷 却到 40 井水进 出口温度分别为 20 和 40 若要求换热器的管程和壳程压强降均不 大于 35kPa 试选择合适型号的列管式换热器 定性温度下有机液的物性参数列于附表中 附 表 项 目 密度 kg m3 比热 KJ kg 粘度 Pa s 热导率 kJ m 植物 油 9502 261 0 742 3 10 0 172 五 主要设备结构图 示例 五 主要设备结构图 示例 根据设计结果 可选择其它形式的列管换热器 根据设计结果 可选择其它形式的列管换热器 六 设计进度六 设计进度 1 设计动员 下达设计任务书 0 5 天 2 搜集资料 阅读教材 拟定设计进度 1 5 天 3 设计计算 包括电算 编写说明书草稿 5 6 天 4 绘图 3 4 天 5 整理 抄写说明书 2 天 6 设计小结及答辩 1 天 3 七 设计成绩评分体系七 设计成绩评分体系 考核成绩分为五档 优秀 90 100 分 良好 80 89 分 中等 70 79 分 及格 60 69 分 不及格 60 分 评定方法 答辩成绩占 30 设备图占 30 说明书占 35 平时成绩占 5 两位任课教 师分别评分 总评成绩取两位任课教师的平均分 概述与设计方案的简介概述与设计方案的简介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 又称热交换器 换热器的应用广泛 日常生活中取暖用的暖气散热片 汽轮机装置中的凝汽器和航天火 箭上的油冷却器等 都是换热器 它还广泛应用于化工 石油 动力和原子能等工业部门 它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工艺过程对介质所要求的特定温度 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 备之一 由于制造工艺和科学水平的限制 早期的换热器只能采用简单的结构 而且传热面积小 体积大和笨重 如蛇管式换热器等 随着制造工艺的发展 逐步形成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它 不仅单位体积具有较大的传热面积 而且传热效果也较好 长期以来在工业生产中成为一种 典型的换热器 换热器中流体的相对流向一般有顺流和逆流两种 顺流时 入口处两流体的温差最大 并沿传热表面逐渐减小 至出口处温差为最小 逆流时 沿传热表面两流体的温差分布较均 匀 在冷 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一定的条件下 当两种流体都无相变时 以逆流的平均温差 最大顺流最小 在完成同样传热量的条件下 采用逆流可使平均温差增大 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减小 若 传热面积不变 采用逆流时可使加热或冷却流体的消耗量降低 前者可节省设备费 后者可 节省操作费 故在设计或生产使用中应尽量采用逆流换热 本设计方案为 确定设计方案 包括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流程安排 确定物性参数 包 括定性温度 定性温度下的物性参数 估算传热面积 包括热负荷 平均传热温度差 传热 面积 冷却水用量 确定工艺结构尺寸 包括管径和管内流速 管程数 平均传热温度差校 正及壳程数 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壳体内径 折流板 其它附件 接管 换热器核算 包括传热能力核算 壁温核算 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 最后画出工程图 设计条件及主要物性参数表设计条件及主要物性参数表 将 6000kg h 的有机液从 140 冷却到 40 井水进 出口温度分别为 20 和 40 要 求换热器的管程和壳程压强降均不大于 35kPa 4 性质密度 kg m3比热 KJ kg 粘度 Pa s热导率 kJ m 植物油热流体9502 261 0 742 3 10 0 172 井水冷流体995 74 174 0 801 3 10 0 618 工艺设计计算工艺设计计算 一 确定设计方案 1 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两流体的变化情况 热流体进口温度 140 出口温度 40 冷流体进口温度 20 出口温度 40 考虑冷热流体间温差大于 50 初步确定选用浮头式换热器 2 流程安排 与有机液相比 井水易于结垢 如果其流速太小 会加快污垢增长速度使换热器传热速 率下降 有机液被冷却 走壳程便于散热 因此 冷却水走管程 有机液走壳程 二 确定物性数据 1 定性温度 对于粘度低的流体 其定性温度可取流体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 所以 壳程流体的定性温度为 T 90 2 40140 管程流体的定性温度为 t 30 2 4020 2 物性参数 定性温度下 管程流体 井水 壳程流体 有机液 有关物性参数由 主要物性参数表 得出 三 估算传热面积 1 热流量 Q1 111 tcm p 6000 2 261 140 40 1 3566 106kj h 376 833kw 2 平均传热温差 先按照纯逆流计算 得 塑m t 7 49 2040 40140 ln 2040 40140 5 3 传热面积 由于壳程有机液的压力较高 故可选取较大的 K 值 假设 K 395W 则估算的传 热面积为 A 2 3 1 19 19 7 49395 10833 376 m tK Q m 考虑到估算性质的影响 根据经验取实际传热面积为估算值的 1 15 倍 则实际传热面积 为 A15 1 p A 2 07 22m 4 井水用量 m ipi tc Q 1 hkgskg 8 16250 51 4 204010174 4 10833 376 3 3 四 工艺结构尺寸 1 管径和管内流速 选用选用 25 2 5 较高级冷拔传热管 碳钢 取管内流速 u1 0 75m s 2 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可依据传热管内径和流速确定单程传热管数 Ns 根 20 75 0 02 0 785 0 7 9953600 8 16250 4 2 2 ud V i 按单程管计算 所需的传热管长度为 L m nd A so p 1505 14 20025 0 14 3 07 22 按单程管设计 传热管过长 宜采用多管程结构 根据本设计实际情况 采用标准管设 计 现取传热管长 L 8m 则该换热器的管程数为 Np 管程 2 8 15 l L 传热管总根数 Nt 20 2 40 根 3 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 平均温差校正系数 R P 5 2040 40140 2 0 40140 2040 按单壳程 双管程结构 查图得 85 0 t 平均传热温差 24 4249 70 85 塑mtm tt 由于平均传热温差校正系数大于 0 8 同时壳程流体流量较大 故取单壳程合适 4 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6 采用正方形错列 取管心距 t 1 25d0 则 t 1 25 25 31 25 32mm 隔板中心到离其最近一排管中心距离 S t 2 6 32 2 6 22mm 各程相邻管的管心距为 22 2 44mm 5 壳体内径 采用多管程结构 取管板利用率 0 85 则壳体内径为 D 1 05tmmNT27558 0 403205 1 按卷制壳体的进级档 可取D 300mm 6 折流板 采用弓形折流板 取弓形之流板圆缺高度为壳体内径的 25 则切去的圆缺高度为 H 0 25 300 75m 取折流板间距 B 0 3D 则 B 0 3 300 90mm 古可取 B 100mm 折流板数目 691 100 7000 1 折流板间距 传热管长 B N 7 其他附件 拉杆数量与直径按表选取 本换热器壳体内径为 300mm 故 拉杆直径为 12 拉杆数量不得少于 4 8 接管 壳程流体进出口接管 取接管内流体流速为 u1 2m s 则接管内径为 m320 0 214 3 9503600 600044V D 1 1 管程流体进出口接管 取接管内液体流速 u2 2 5m s 则接管内径为 mD030 0 5 214 3 3420000 60004 2 圆整后 取壳程流体进出口接管 热轧无缝钢管 规格为 150 10 取管程流体进出口接管 热轧无缝钢管 规格为 150 10 四 换热器核算 1 传热能力核算 1 壳程流体传热膜系数 用克恩法计算 14 0 3 1 55 0 0 1 0 PrRe36 0 we d 7 当量直径 e dm d dt o o 02 0 4 4 2 2 壳程流通截面积 2 0073 0 032 0 025 0 1 3 01 0 1 m t d BDs o o 壳程流体流速 smuo 24 0 0073 0 9503600 6000 雷诺数 56 6145 10742 0 95024 002 0 Re 3 o 普朗特数 7538 9 172 0 10742 0 10261 2 Pr 33 粘度校正 95 0 14 0 w 得 Kmw o 2 3 1 55 0 1 70995 07538 956 6145 02 0 172 0 36 0 2 管内传热膜系数 4 08 0 PrRe023 0 i i i d 管程流体流通截面积 22 00628 0 2 40 02 0 785 0mSi 管程流体流速 smui 7219 0 006288 0 7 9953600 8 16250 雷诺数 17943 108012 0 7 9957219 0 02 0 Re 3 i 普朗特数 41 5 618 0 108012 0 10174 4 Pr 33 得 kmw i 6 352041 5 17493 02 0 618 0 023 0 23 08 0 3 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 管内侧污垢热阻 井水 wkmRo 00058 0 2 管外侧污垢热阻 有机液 wkmRi 000176 0 2 管壁热阻 碳钢在该条件下的热导率为 52 34w m K 8 则wkmRw 00005 0 34 52 0025 0 2 4 传热系数 kmw R d dR d dR d d K o o m ow i oi ii o e 2 5 410 1 1 5 传热面积裕度 所计算传热面积为 2 3 1 5 18 7 49 5 410 10833 376 m tK Q A me c 该换热器的实际传热面积为 2 12 25408025 014 3 mlNdA Top 该换热器的面积裕度为 6 18 19 19 5 1807 22 c cp A AA H 传热面积裕度合适 15 20 该换热器能够完成生产任务 2 壁温计算 由于传热管内侧污垢热阻较大 会使传热管壁温升高 降低了壳体和传热管壁温之差 但在操作初期 污垢热阻较小 壳体和传热管间壁温差可能较大 计算中 应该按最不利 的操作条件考虑 因此 取两侧污垢热阻为零计算传热管壁温 则 nc n m c w w tT t 11 式中 0 4 40 0 6 20 28 m t 0 4 140 0 6 40 80 m T 3520 6w k ic 709 1 k oh 传热管平均壁温 43 30 w t 壳体壁温 可近似取为壳程流体的平均温度 即 T 90 壳体壁温和传热管壁温之差为 57 5943 3090 t 9 该温差较大 故需要设温度补偿装置 选用浮头式换热器较为适宜 3 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 1 管程流体阻力 spsrit FNNppp 25 2 5 1 s N2 Np 2 2 u d l p i ii 5 1 s F 由柏拉修斯公式 得 25 0 Re 3164 0 i 027 0 i 流速 u 0 75m s 995 71kg 所以 3 m Papi 4 3024 2 7 99575 0 02 0 8 027 0 2 Pa u pr840 2 75 0 7 995 3 2 22 则总阻力 35000PaPap 2 115935 121 840 4 3024 1 管程流体阻力在允许范围之内 2 壳程阻力 ssios NFppp 液体 1 s N15 1 s F 流体流经管束的阻力 2 1 2 o BTCoo u NNFfp 5 0 F6 056 61450 5 288 0 o f27 B NsmUO 08 0 131401 11 1 5 0 5 0 TTC NN 0 5 0 6 13 27 1 3319 7a o p 2 08 0950 2 流体流过折流板缺口的阻力 2 2 5 3 2 o Bi u D B Np B 0 2m D 0 3m 10 Papi2216 2 08 0 950 3 0 2 02 5 3 27 2 则总阻力 3119 7 2216 1 1 15 6136 06Pa 35000Pa s p 设计结果汇总表设计结果汇总表 壳程流体阻力在允许范围之内 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见下表 参数壳程管程 流量kg h135666000 进 出口温度 20 40140 40 压力 Pa 11593 26136 定性温度 3090 密度 kg m3 995 7950 定压比热容 kj kg k 4 1742 261 粘度 Pa s 0 801 3 10 0 742 3 10 热导率 W m k 0 6180 172 物性 普朗特数 5 419 754 形式浮头式壳程数 1 壳体内径 275 台数 1 管径 25 2 5 管心距 32 管长 7000 管子排列正三角 管数目 根 40 折流板数 个 69 传热面积 22 07 折流板间距 200 设备 结构 参数 管程数 2 材质碳钢 主要计算结果管程壳程 流速 m s 0 750 08 表面传热系数 W k 3520 6709 1 污垢热阻 k W 0 000580 000176 阻力 Pa 9 59kpa6 13kpa 热流量 KW 356 6 传热温差 K 49 7 传热系数 W K 410 5 裕度 18 6 设计评述设计评述 11 在教师下达设计任务后 通过上网和多方查阅资料手册 经过近一个月左右时间紧张有序的 设计后 终于完成了浮头式换热器的设计和校核 通过工艺计算 计算出所需要的一些参数 如总换热面积为 108 85m2 换热管管数为 154 根 这些为后续的机械设计和绘制装配图奠定 了良好的基础 本次设计是课堂所学知识的全面应用与考查 既涉及到化工工艺方面 又涉 及到设备设计及化工制图等方面的内容 正因为如此 这次我能顺利完成任务 离不开老师 同学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在完成此次过程中 我也学到了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 通过课程设 计 让我对以前学习的各科知识有了更系统的理解 比如 化工原理 工程制图 等课程 这些专业知识必将为我今后实习 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 此次设计让我受益匪浅 工艺流程图及设备工艺条件图工艺流程图及设备工艺条件图 热流体有机液 140 经泵进入换热器壳程 冷却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视频会议显示器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2025年中国实木桌椅套装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大学生毕业生实习目的及意义
- 大学生寒假酒店社会实践报告
- 大学生乒乓球比赛活动策划书
- 第24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 取消句子独立性课件
- 双龙洞课件教学课件
- 初中课文风筝教学课件
- 合肥安全员培训班课件
- 科普:农药毒性分类
- 药事管理与法规
- YC/Z 550-2016卷烟制造过程质量风险评估指南
- 工程水文第3章课件
- GB/T 4032-2013具有摆轮游丝振荡系统的精密手表
- GB/T 34875-2017离心泵和转子泵用轴封系统
- GB/T 21063.4-2007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 GA/T 1081-2020安全防范系统维护保养规范
- 02药物不良反应adr课件
-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课件
- 文物建筑保护修缮专项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