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1-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2011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物理)_第1页
2121-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2011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物理)_第2页
2121-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2011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物理)_第3页
2121-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2011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物理)_第4页
2121-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2011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物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盐城市 2010 2011 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 物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 l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共 l20 分考试用时 100 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 姓名 班级 准考证号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住置 选 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 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 答案不要写在试卷上 考试结束后 交回答题纸在试誊上 考试结束后 交回答题纸 第第 1 卷卷 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31 分分 一 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 5 小题 每题 3 分 共 15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意 1 如图 闭合线圈上方有一竖直放置的条形磁铁 磁铁的 N 极朝下 当磁铁沿线圈 的轴线向下插入线圈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 磁铁与线圈相互排斥 B 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 磁铁与线圈相互吸引 C 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 磁铁与线圈相互排斥 D 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 磁铁与线圈相互吸引 2 开口向上的半球形曲面的截面如图所示 直径 AB 水平 一小物块在曲面内 A 点 以某一速率开始下滑 曲面内各处动摩擦因数不同 因摩擦作用物块下滑时速率不变 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始终为零 B 物块所受合外力大小不变 方向在变 C 在滑到最低点 C 以前 物块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越来越大 D 在滑到最低点 C 以前 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 3 在空中同一高度处有 A B 两个小球 某一时刻小球 A 以初速度 vA水平向 右抛出 同时小球 B 以初速度 vB向上抛出 不计空气阻力 则两球在空 中运动 的过程中 A 小球 B 做匀变速运动 小球 A 做变加速曲线运动 B 相同时间内 A B 两球速度的变化不相等 C A B 两球的动能都随离地竖直高度均匀变化 D A B 两球可能在空中相碰 4 压敏电阻的阻值 R 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某兴趣小组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 电梯运动状态的装置 其装置示意图如图甲所示 将压敏电阻平放在电梯内 受压面朝上 在上面放一物体 A 电梯静止时电压表示数为 Uo 电梯在某次运动过程中 电压表的示数 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乙图表示电梯可能做匀速下降 B 乙图表示电梯可能匀减速下降 C 乙图表示电梯可能变减速上升 2 D 乙图表示电梯可能变减速下降 5 真空中有一立方体空间如图 在黑点处固定有电荷量均为 q 的点电荷 则四幅图中 a b 两点电场强度和电势均相同的是 二 多项选择题 本题共 4 小题 每题 4 分 共 16 分 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 选对的得 4 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 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6 如图所示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 E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由 a 向 b 缓慢移 动的过程中 下列各物理量变化情况为 A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一直增加 B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先减少后增加 C 电源的总功率先减少后增加 D 电压表的读数先减少后增加 7 一矩形线圈在匀强磋场中绕垂直于磁场轴线匀速转动时产生的正弦式交变电流 其电动 势的变化规律如图线 a 所示 当调 整线圈转速后 电动势的变化规律如图 线 b 所示 以下关于这 两个正弦式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线 a 电动势的有效值为 75V2 B 线圈先后两次转速之比为 2 3 C 在图中 t 0 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均为零 D 图线 b 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e 100sin t V 3 100 8 一某探月卫星的路线示意图如图所示 卫星由地面发射后经过发射轨道进入停泊轨道 然后在停泊轨道经过调速后进人地月转移轨道 再次调整后进人工作轨道 开始对月球进 行探测 已知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为 p 卫星的停泊轨道与工作轨道的半径之 比为 q 卫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 轨道上均可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 则 A 卫星在停泊轨道运行的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3 q p 2 q p 3 B 地球与月球的密度之比为 C 卫星在停泊轨道与工作轨道上运动时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D 卫星在停泊轨道与工作轨道上运动时角速度之比为 9 一个质量为 4kg 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光滑水平地面上 从 t 0 开始 物体受到一个大 小和方向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力 F 作用 力 F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则 A t 2s 时物体沿负方向运动的位移最大 B t 4s 时物体运动的位移达最小值 C 每个周期内物体的速度变化为一定值 D 4s 后相邻的两个周期内物体的位移之差为一定值 第第 2 卷卷 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89 分分 三三 简答题 本题分必做题 第简答题 本题分必做题 第 10 11 题 和选做题 第题 和选做题 第 12 题 两部分 共计题 两部分 共计 42 分 请分 请 将将 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0 8 分 某同学为了研究摩擦力做功 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将一个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长木板上 右侧拴一细线 跨过固定 在水平边缘的滑轮与重物连接 木块左侧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 带相连接 长木板固定在水平试验台上 实验时 木块在重物牵 引力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 后因重物落地而做减速运动 下图 给出了重物落地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段纸带 纸带中一系列的 小黑点是计数点 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 图中未画出 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 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 为 50HZ 1 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 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下 A 点和 B 点时木块的速度 VA m s VB m s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 由纸带运动情况可以得出 纸带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 a 的大小 a m s2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 若木块的质量 m A B 间距离为 lAB 则木块在 AB 段克服摩擦力所做功的关系式 WAB 可选用 VA VB m a lAB等物理量表示 11 在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的实验中 所用金属丝的电阻约为 5 用米尺测出金属丝的 长度 L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 d 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 R 然后根据电阻定 律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 3 q p 4 1 金属丝粗细均匀 横截面为圆形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 d 结果如图 1 所示 则 d mm 2 实验室备有两节干电池 电建 导线若干及下列器材 A 电压表 V 0 3V 内阻约为 10K B 电流表 A1 0 0 6A 内阻约为 0 5 C 电流表 A2 0 3A 内阻约为 0 1 D 滑动变阻器 R1 0 20 1A E 滑动变阻器 R2 0 1000 0 2A a 某同学进行电阻测量时 为提高测量的精度 电流表应选 滑动变阻 器应选 填器材前对应的序号 b 该同学实验时实物接线如图 2 所示 请指出接线中的两处错误 错误 1 错误 2 用接线序 号表示 3 连线正确后 该同学实验中测得的 6 组电流 I 电压 U 的值 已在图 3 中标出 请在图中作出 U I 图线 并求出电阻值 R 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12 选择题 本题包括 A B C 三小题 请选定其中的两题 并 在相应的答题区域作答 若三题都做 则按 A B 两题评分 A 选修模块 3 3 12 分 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的 A 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外界对液体作用引起的 B 多晶体沿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 C 分子间距离为平衡距离时 分子间作用力为零 分子势力能最大 D 温度相同的物体分子平均动能一定相同 而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速率不一定相同 2 给旱区人民送水的消防车停在水平地面上 在缓慢放水的过程中 若车胎不漏气 胎 内气体温度不变 不计分子间作用力 则胎内 热量 填 吸收 或 放出 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车胎内壁受到气体分子平均撞击次数不清 填 增 加 减少 或 不变 3 标准状态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 V0 22 4L mol 请估算教室内空气分子的平均间距 d 设教室内的温度为 00C 阿伏加德罗常数 NA 6X1023mol 1 要写出必要的推算过程 计算结 果保留 1 位有效数字 5 B 选修模块 3 4 12 分 1 北京时间 2011 年 3 月 11 日 13 时 46 分 在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 里氏 9 0 级地震 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震源停止振动时 地震波的传播立即停止 B 地震波能传播能量 C 当地震波由海底传播到海水中时地震波的频率不变 D 地震波与电磁波一样均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 图甲所示是一列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 t 0 时刻的波形 质点 P 的振动图像 如图乙所示 则这列波的传播速度 m s 质点 P 的振动方程为 X cm 3 如图所示 一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玻璃砖放在水平面上 折射率 n 入射光线垂直于 AB 边从 F 点射入玻璃砖 经 E 点折射后到达地面上的2 P 点 已知 AE ED L ABD 600 试求光线从 F 到 P 所用时间 光在真 空中的速度大小为 C 选修模块 3 5 12 分 1 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缺少 但安全是核电站面临的非常严峻的问 题 核泄漏中的钚 Pu 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 钚的危险性在于它对人体的毒性 与其他放射性元素相比钚在这方面更强 一旦侵入人体 就会潜伏人体肺部 骨骼等组织 细胞中 破坏细胞基因 提高罹患癌症的风险 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Pu 的半衰期为 239 94 24100 年 其衰变方程为Pu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239 94 HeX 4 2 A X 原子核中含有 143 个中子 B 100 个Pu 经过 24100 年后一定还剩余 50 个 239 94 C 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 根据 E mC2 衰变过程总质量增加 D 衰变发出的放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 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2 氢原子弹的光谱在可见光范围内有四条谱线 其中在靛紫色区内的一条是 处于量子数 n 4 的能级氢原子跃迁到 n 2 的能级发出的 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 已知普朗克恒量 h 6 6310 34J s 则该条谱线光子的能量为 eV 该条谱线光子的频率为 Hz 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6 3 已知金属铷的极限频率为 5 151014Hz 现用波长为 5 010 7m 的一束光照射金属铷 能否使金属铷发生光电效应 若能 请算出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结果保留 2 位有效 数字 四 计算题 本题共四 计算题 本题共 3 小题 共计小题 共计 47 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方程式和重要的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方程式和重要的 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 答案中必须明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 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确写出数值和单 位 位 13 15 分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大地震以及随后的海啸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灾后某中学的部分学生组成了一个课题小组 对海啸的威力进行了模拟研究 他们设计了 如下的模型 如图甲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 m 4kg 的物体 让其在随位移均匀减小 的水平推力作用下运动 推力 F 随位移 x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已知物体与地面之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5 0 2 10smg 1 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最大加速度为多少 2 在距出发点什么位置时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 3 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最大位移是多少 14 16 分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的科研人员成功开发了一种更先进的磁动力电梯升降机 满 足上千米摩天大楼中电梯升降的要求 如图所示就是一种磁动力电梯的模拟图 在竖直平 面上有两根很长的平行竖直轨道 轨道间有垂直于轨道平面的匀强磁场 B1和 B2 B1和 B2 的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两磁场始终竖直向上作匀速运动 电梯轿厢固定在如图所示的金 属框 abcd 内 电梯轿厢在图中未画出 并且与之绝缘 利用磁场与金属框间的相互作用 使电梯轿厢获得动力 已知电梯载人时的总质量为 5 0 103kg 金属框垂直轨道的边长 Lcd 2 5m 两磁场的宽度均与金属框的边长 Lad相同 金属框整个回路的电阻 R 1 0 10 3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1 B2 1T 不计轨道及空气阻力 g 取 10m s2 求 1 当电梯以某一速度匀速上升时 金属框中的感应电流的大小及图示时刻感应电流的方 向 2 假设设计要求电梯以 v1 10m s 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 则磁场向上运动速度 v 应该为 多大 7 3 在电梯以 v1 10m s 的速度向上作匀速运动时 为维持它的运动 磁场每秒需提供的 总能量 15 16 分 如图所示 在竖直平面内放置一长为 L 内壁光滑的薄壁玻璃管 在玻璃管的 a 端放置一个直径比玻璃管直径略小的小球 小球带电荷量为 q 质量为 m 玻璃管右边 的空间存在着匀强电场与匀强磁场 匀强磁场方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