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卷A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卷A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卷A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卷A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人教版人教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卷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1 1 分 韩非予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 上古之世 人民少而禽兽众 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因此 远古人最需要的是 A 学会制造工具 B 住在山洞里 C 懂得用火 D 过群体生活 2 1 分 生活地点在今北京周口店一带的远古人类有 A 元谋人 蓝田人 B 元谋人 北京人 C 蓝田人 山顶洞人 D 北京人 山顶洞人 3 1 分 下列关于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说法错误的是 A 稻 粟和黍的栽培 最早发现于中国 B 原始农业最初主要是 刀耕火种 C 打制石器的出现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D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4 1 分 远古的早期 人类经常处于饥饿状态 后来原始农业的兴起改变了这一局面 原始农业兴起的标 志是人类 A 开始学会用火 B 开始学会制造工具 第 2 页 共 11 页 C 开始学会打鱼和捕猎 D 开始学会种植和饲养家畜 5 1 分 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的主要原因是 A 因为炎帝和黄帝是传说中的英雄 B 因为炎 黄两个部落走向了联合 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C 因为炎帝和黄帝都有很多发明 D 因为炎黄二帝带领人民治理了水患 发展了农业生产 6 1 分 表格归纳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以下是一个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 空框中 应填的是 A 西周 春秋 B 春秋 战国 C 东周 西周 D 西周 东周 7 1 分 王明同学向美国留学生介绍夏 商 周时期社会状况 其中哪一项不符合史实 A 汤起兵灭夏 B 启建立夏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 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D 周武王帅军伐纣 灭亡商 8 1 分 夏传子 家天下 这句话反映的是 A 禹建立了夏朝 B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第 3 页 共 11 页 C 夏朝实行禅让制 D 启继承了禹的位置 王位世袭 9 1 分 中国历史上能成功立国百年以上的朝代 其开国君主与末代帝王各自有着共同的特征 其创业者 的成功与守业者的失败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下列 守业者 失败的共同原因是夏桀 商纣 周厉王 秦二世 A 年少夭折 B 实施暴政 C 大权旁落 D 外族入侵 10 1 分 相传禹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都城在 A 涂山 B 绍兴 C 阳城 D 亳 11 1 分 歌曲 国家 中唱道 一玉口中国 一瓦顶成家 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 我国早期国 家产生于 A 约公元前 2070 年 B 约公元前 1600 年 C 公元前 1046 年 D 公元前 771 年 12 1 分 战国时期 三家分晋 中的 三家 指 A 韩 赵 魏 B 齐 燕 赵 第 4 页 共 11 页 C 魏 韩 楚 D 燕 赵 魏 13 1 分 郭沫若说 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 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 A 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 诸侯争霸局面 C 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 商业繁荣局面 14 1 分 有人说 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 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 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 血 在韩非子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下列思想属于墨子的是 A 无为而治 B 兼爱 非攻 C 实行 法治 D 仁 和 德治 15 1 分 秦统一后 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 模式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井田制 D 统一度量衡制度 16 1 分 秦汉时期阶段特征应归纳为 A 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B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 5 页 共 11 页 C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 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 17 1 分 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形式 它全面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智慧和核心价值观 在一 代又一代国人心中 不断明确着我们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 下列成语典故中 提示我们不应该做什么的是 A 卧薪尝胆 B 退避三舍 C 草船借箭 D 纸上谈兵 18 1 分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影响了千万不畏强权 敢于斗争的中国人民 它出于 中国历史上哪一次农民起义 A 黄巾起义 B 陈胜 吴广起义 C 白莲教起义 D 国人暴动 19 1 分 归纳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分类的知识 形成系统的知识 网络 某同学在学习时 把夏桀 商纣 秦二世这三个历史人物归成一类 他们最突出的相似点是 重用人才 重视农业 统治残暴 末代国君 A B 第 6 页 共 11 页 C D 20 1 分 历史学名著 全球通史 中称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 有过三次大革命 它们从根本上 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 221 年 第二次发生在 1911 年 第三次发生在 1949 年 这 三次 革命 是指 A 小农经济出现 临时约法 颁布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确立 B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中华民国成立 解放战争胜利 C 秦朝建立 武昌起义爆发 新中国成立 D 封建土地制度确立 武昌起义爆发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开始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1313 分分 21 5 分 物久则废 器久则坏 法久则弊 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 请阅读材料 探究下列问题 经济篇 材料一 如下图 政治篇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 坏井田 开阡陌 急耕战之赏 倾邻国而雄诸侯 至于始皇 逐并天下 汉书 食货志 人物评价 秦始皇 下图 自古以来评说不一 李白赞他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司马迁说他 刻薄寡恩 心如虎狼 请你也来评一评 第 7 页 共 11 页 1 从材料一的图片中 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 该现象的出现有何作用 2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次改革 这次改革有何历史影响 3 收集资料 班级的同学从不同途径收集了有关秦始皇的史料 如影视作品 历史小说 文物古迹 民 间传说等 你认为哪一种史料是最可信的 4 A 组同学观点 秦始皇是 千古一帝 你认为哪些材料可以论证这一观点 只填序号 B 组同学观点 秦始皇是暴君 你认为哪些材料能够论证这一观点 只填序号 整理资料 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 统一度量衡 有车裂等十多种死刑 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 二上缴国家 统一文字 建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如图二所示 5 论从史出 分析上述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请用一句简练的话评价秦始皇 22 4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不学礼 无以立 材料二 他生活在战国末期 是荀子的学生 他强调 法治 并提出 事在四方 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 四方来效 的理论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代 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 如儒 法 道 墨等 他们著书讲 第 8 页 共 11 页 学 互相论战 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 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位思想家的名言 请说出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 请说出材料一中思想家关于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著名言论或主张 至少两条 3 材料二中的 他 是谁 请说出他在治理国家问题上的主张 4 根据材料三 谈谈你如何评价 诸子百家 之间的 争鸣 23 4 分 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内涵 见证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观察图片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武帝雄才大略 即位之初 卓然罢黜百家 令后学者有所一统 始分藩国 而子弟毕侯矣 更钱造 币以赡用 征匈奴四十馀 匈奴远遁 日以削弱 1 图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朝 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它推行 制度 2 图二为秦统一货币 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图三为秦统一文字图 秦始皇把 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3 为加强思想控制 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 产生了什么影响 4 据材料二 概括汉武帝加强统一的主要措施 5 综合上述问题 秦皇 汉武有何共同之处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