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历史 仿真模拟检测试题7_第1页
2012届高三历史 仿真模拟检测试题7_第2页
2012届高三历史 仿真模拟检测试题7_第3页
2012届高三历史 仿真模拟检测试题7_第4页
2012届高三历史 仿真模拟检测试题7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20122012 届高三下学期周末仿真模拟七届高三下学期周末仿真模拟七 历史试题历史试题 时间 45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4 分 共 60 分 1 马克思说 推动了这次大爆炸 即太平天国运动 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下列对 此理解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 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 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 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是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 列强的侵略和民族矛盾的激化进一步加 剧了国内阶级矛盾 推动了运动的爆发 因此正确答案应为 A 项 答案 A 2 争天下 打天下 穷爷们天不怕来地不怕 杀到天津卫 朝廷快让位 杀到杨柳青 天 子吓得发了懵 以上歌谣反映的近代史实应该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北伐战争 解析 义和团主张 扶清灭洋 由 争天下 打天下 可以排除义和团运动 由 天津 卫 杨柳青 可以排除辛亥革命 由 天子 可以排除北伐战争 答案 A 3 太平天国龙凤殿有一副对联 虎贲三千 直扫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 重开尧舜之天 此联充分说明 太平天国的政治理想是统一中国 实现民主 太平天国领袖存在封建意识 太平天国希 望推翻清朝统治 建立太平盛世 太平天国具有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A B C D 答案 C 4 浙江宁波市 2011 届高三期中 近人 世载堂杂忆 记载 一日 殿上议事 北王问 东王曰 闻兄有不臣之心 自称万岁 东王闻言 积威凌北王 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 对于此事一些同学展开讨论 你认为下列哪种观点最接近该现象所揭示的本质 A 甲 太平天国内部充斥争权夺利的斗争 完全抹杀了这场运动的时代意义 B 乙 个体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封闭性决定了农民战争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理想追求 C 丙 这一事件主要是由于洪秀全不理朝政导致了内部的分崩离析 D 丁 这一事件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 直接导致了运动的失败 解析 材料叙述的是天京变乱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京变乱这一事件揭示和反映的本质问题 是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所具有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 答案 B 5 洪仁玕在 资政新篇 中说 兴银行 倘有百万家财者 或三 四富民共请立 或一 人请立 均无不可 准富者请雇工 不得买奴 贻笑外邦 矿藏开采 小则准乡 大则准县 尤大者省及省外之人来采 这表明他 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赞成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 主张采取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方式 维护平均主义分配原则 用心 爱心 专心 2 A B C D 答案 B 6 洪仁玕在太平天国失败后的 供词 中说 我朝祸害之源 即洋人助妖之事 自我军两 位勇猛王爵 英王 翼王死后 我军确受巨大损失 但如洋人不助敌军 则吾人断可长久 支持 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谴责外国列强干涉中国内政 B 表彰陈玉成 石达开的功绩 C 正确分析了失败的主观原因 D 正确总结了失败的客观原因 解析 洪仁玕认为运动失败与洋人参与镇压有关系 正确地看到了失败的客观原因 即来 自外部力量的镇压 答案 D 7 安庆 2011 届高三检测 以下图片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 太平天国是中国民 主化进程中偏离轨道的插曲 这一观点的是 解析 注意关键词是 偏离轨道 答案 D 8 右图是某研究小组收集到的近代中国某个政党的党员证 该实物应该可 以作为下列哪一研究的直接史料 A 资产阶级革命党及兴中会的宗旨 B 资产阶级革命党及同盟会的宗旨 C 国民党及其排满反帝思想 D 中华革命党及其反帝反封建指导思想 解析 由图片中的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可作判断 这一宗旨是 1905 年同盟会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成立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纲领 后在机关报 民报 发刊词中发展为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即三民主义 答案 B 9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指出 一个民族的觉醒 通常要有两个条件 第一 这个民族 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 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 旧格 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第二 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 燃烧起新的希望 深信只要奋 起救亡 勇于变革 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能够反映 20 世纪中国 旧格局再也 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和 奋起救亡 勇于变革 的史实是 A 马关条约 和公车上书 B 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 辛丑条约 和戊戌变法 D 辛丑条约 和辛亥革命 答案 D 10 2005 年 3 月 29 日 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在拜谒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祭词中说 辛 亥春雷 义起粤中 碧血飞溅 寡不敌众 忽焉殒命 出师未捷 千古遗恨 义声扬振 五 月而后 武昌继之 遂覆清室 民国以立 共和新造 壮哉先烈 死以为国 身毁名荣 英 用心 爱心 专心 3 风义烈 永为世率 黄花忠魂 以励来兹 下列对这段祭词理解正确的是 表达了江丙坤对革命烈士的缅怀之情 较为准确地评价了黄花岗起义的历史作用 黄花 岗起义使清朝的统治基础更加动摇 黄花岗起义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A B C D 解析 从 身毁名荣 英风义烈 永为世率 可以说明 正确 以 义声扬振 五月而后 武昌继之 遂覆清室 评价黄花岗起义 说明其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 加速革命发展 进程的历史作用 故 也正确 答案 C 11 一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为纪念 辛亥革命九十九周年 创作了一段小品 送给历 史系学生修改 1911 年 10 月 10 日 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 这天正在汉口饭馆吃饭的工人 听说 武昌那边出事了 接着又听说 中华民国成立了 武昌出事是因革命党人制造炸弹 不慎爆炸 起义消息泄露 又听说 中华民国以五色旗为国旗 历史系学生应该修改 A B C D 解析 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爆发 中华民国的成立则是 1912 年 1 月 1 日 武昌起 义胜利后当时的旗帜是十八星旗 而五色旗则是 1912 年 1 月中华民国成立后 答案 C 12 浙江省苍南中学 2011 届高三期中 中华民国成立后 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 的卓越贡献 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 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 列宁的这一 看法肯定了 A 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B 孙中山防止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C 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 D 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 解析 辛亥革命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但它推翻了 洋人的朝廷 即清政府的专制统治 客观上起到了 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 的作用 答案 D 13 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中 对经济方面规定 奖励和保护工商业 鼓励人民兴办 实业 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 设立实业部 各省成立实业公司 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 这 反映出资产阶级领导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在于 A 推翻清政府 B 平均地权 C 建立民主共和国 D 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资产阶级政权规定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 由此看出资产阶级领 导革命的目的所在 答案 D 14 孙中山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说到 曾几何时 己为情势所迫 不得已而与反革 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 此种妥协 实质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 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 下列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A 孙中山认识到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 是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B 孙中山为探索革命道路孜孜以求 体现出他是真正的爱国民主革命家 C 此种妥协 并非孙中山个人的悲剧 而是他所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D 说明孙中山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民主革命胜利道路 解析 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斗争实践中找到的 而非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孙中 山找到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答案 D 15 民国二年 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 帝德乾坤大 皇恩雨露深 该春联反映的历 史本质是 A 辛亥革命脱离农民阶级 反封建不彻底 B 清末注意改善民生 农民怀念清王朝 C 袁世凯称帝 资产阶级反对 农民却拥护 D 信息闭塞 中华民国成立的消息未达到农村 答案 A 二 非选择题 16 小题 18 分 17 小题 22 分 共 40 分 16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初至江宁 南京 杨逆日朝洪逆 近则洪杨诸贼深居不出 如杨逆有事要见 亦 必请伪旨拟定时日 届时杨逆率各伪官毕集 舆马填塞衙市 伪天朝门洞开 大门外伪引 攒官 礼仪官 传呼各官进 唯杨 韦 石 秦各贼所见 虽宠信如伪天侯 亦不见得望见颜 色 张德坚 贼情汇纂 材料二 洪秀全又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取外来宗教 杂糅本土文化 创拜上帝会 装神显 灵 不西不中 断辫蓄发 非儒删经 圣库均田 男女别营 广封王侯 种种想法与作为 大笔挥洒 出人意表 在太平天国 有君有民 有神有妖 有昏君有忠臣有奸佞 有英雄 有美人 有正义有邪恶 有阴谋 内奸 逼宫 内讧 高潮迭起 曲折多姿 往往在意料 之外 也在情理之外 但在现实之中 这是一个可以从不同角度反复阅读的奇特文本 熊月之谈太平天国 材料三 士不能颂孔子之经 而又别有所谓耶稣之说 新约 之书 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 伦 诗书典则 一旦扫地荡尽 此岂独我大清之变 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 我孔子 孟子 之所痛哭于九泉 凡读书识字者 又岂可袖手安坐 不思一为之所也 曾国藩 讨粤匪檄 1 对材料一中 伪 逆 贼 的表述 你是怎样看待的 2 分 2 根据材料二 从两个完全相反的角度用一两句话对太平天国进行评说 4 分 3 材料三反映的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的理由是什么 其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6 分 4 结合所给材料 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 6 分 1 该诗中反映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8 分 1912 年 2 月 13 日 孙中山认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