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企业文化_第1页
索尼企业文化_第2页
索尼企业文化_第3页
索尼企业文化_第4页
索尼企业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企业文化课程讨论企业文化课程讨论 发言提纲 发言提纲 索尼公司简介索尼公司简介 索尼公司成长路程索尼公司成长路程 索尼公司的管理理念索尼公司的管理理念 索尼公司的企业文化发展 品牌价值 概念口号 企业精神 索尼公司的企业文化发展 品牌价值 概念口号 企业精神 主主 讲讲 人 李丹娜人 李丹娜 学学 号 号 8 专专 业 会计学业 会计学 班班 级 级 指导教师 罗志洪指导教师 罗志洪 2014 年年 4 月月 20 日日 2 一 公司简介 索尼公司 株式会社 Sony Corporation 是一家全球知名的跨国集团企业 为 横跨数码 家电 生活用品 娱乐领域 金融领域的世界巨擘 总部设在日本东京 索尼公司 TYO 6758 NYSE SNE 原名 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 在逐渐迈入国际 化时 盛田昭夫感觉公司全名实在过于冗长 有碍于国际化发展 于是希望能想出能够像 IBM 那样既好记又是国际化的名称 盛田昭夫和井深大翻遍了英文词典 最后决定用拉丁文的 Sonus 声音 英文的 Sunney 可爱的孩子 组合成 Sonny 意指以声音起家的可爱顽皮孩子 但 Sonny 在 日文词汇里的发音是不吉祥的词汇 最后决定去掉其中一个字母 n Sonny 变成了 Sony 一个日式的英文名字 盛田昭夫和井深大在说服反对的董事后于 1958 年 1 月正式更名 SONY 索尼这个新 名称念出来完全感觉不出是日本的公司 令人以为是自己国家又亲切的感觉 使索尼成功 打入美国及海外市场 2009 年 4 月 1 日起 依据 Sony 全球品牌规范 定调全球统一汉字名称为 索尼 以更 接近 Sony 的发音 原先采用 新力 为译名的地区 已经由 新力 全面更名为 索尼 令公 司的品牌管理更趋于完善 二 索尼中国 索尼 中国 有限公司于 1996 年 10 月在北京设立 是 Sony 集团统一管理和协调 Sony 在华业务活动的全资子公司 作为在中国的地区总部 它在中国国内从事电子信息行 业的投资 产品市场推广 顾客售后服务联络 并针对 Sony 在中国的各所属企业进行宏 观管理及广泛的业务支持 推动 Sony 在中国市场业务的不断发展 索尼在华销售的产品包括平面特丽珑彩电 背投 等离子 液晶彩电 数码相机 笔记 本电脑 家用摄录放一体机 家庭影院系统 DVD 播放机 数据投影机 Memory Stick 记忆棒 聚合锂离子电池等 索尼在华的电子业务规模到已经达到 50 亿美元 总投资额 已超过 8 亿美元 包括六家工厂在内 索尼在华共有大约一万名员工 3 Sony 集团 CEO 出井伸之曾在 Sony 集团全球董事会上承诺 把高速发展的中国市场 作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希望中国成为 Sony 东亚业务区域的成长引擎 为此 Sony 为 其电子产品在中国的发展定下了宏伟的目标 到 2005 年在华销售额达到 02 年的 5 倍 到 2008 年 将 05 年的目标再翻一番 超越日本市场成为 Sony 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 索尼 中国 有限公司不断扩大对华投资 Sony 在华总投资额已超过 8 亿美元 这 是继 2001 年总投资额超过 5 亿美元之后不断增加投资的最新数据 Sony 在华投资和本地 化发展的高速增长趋势仍将持续 落户于江苏省无锡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索尼电子 无锡 有限公司 作为索 尼在中国的重要生产基地 已将最初 2 300 万美元的投资额逐步增长到近一亿美元 成为 Sony 加速本土业务发展的重要发源地 上海索广电子有限公司是 Sony 在华设立的第一家 合资企业 多年来一直是获得政府高度认可的优秀企业 三 索尼企业文化 日本索尼企业创建于 1946 年 原名为东京通讯株式会社 当时只有 20 名工人 500 美元资产 50 年代 公司创始人井深和盛田昭夫把它改名为 东京通信工业 现在 索尼公司有 72 家子公司 4 万多员工 在 7 个国家开设了 30 多个工厂 在 1999 年 财 富 500 强排行榜上 索尼公司排名第 31 位 营业收入额 531 567 亿美元 利润 14 亿美 元 资产额 531 829 亿美元 公司主要生产电视机 摄像机 游戏机等 1 万多种声像器材 和家用电器 其产品营销 100 多个国家 80 年代末 索尼公司遭受重创 当时公司从电子 娱乐业的硬件领域转向软件领域 分别以 20 多亿美元和 34 亿美元并购了美国 CBS 和哥 伦比亚电影公司 但由于购买不当 管理不善和文化冲突等原因 使公司一度陷入困境 经过营销战略和营销文化的变革 使公司重整旗鼓 四 索尼的成长路程 1 井深和盛田的时代 井深和盛田的时代 索尼公司创建之初 井深和盛田昭夫就有一个梦想 把电子和工程的综合技术应用于 生产消费产品 并要领导世界电子产品新潮流 起初 几乎没有人买他们的产品 盛田意识到仅仅依靠科学的创造力是不够的 顾客 之所以没有踊跃购买这种新产品 只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这种产品有什么用途 因而必须先 教会他们如何使用 人的 需要 也需要开发 需要引导和劝说 在盛田的游说下 18 个 4 月里有 4 万所学校中的 2 3 的沉重学生都购买了录音机 在这之后 银行 机关 大学 广播电台纷纷购买录音机 甚至人人都想拥有一台录音机 井深的营销 神经 是敏锐的 他一次听说贝尔实验室研制出一种称为晶体管的神秘 的东西 他就飞到美国支调查 争取抢先获得有关晶体管的一切可用资料 他花了 2 5 万 美元买下了专利权后回国 组织四人技术攻关小组进行攻关 他的指导思想是将产品微形 化 在他的领导下 终于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袖珍式晶体管收音机 他的营销理念在不断 翻新 要走在别人的前面 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东西 因此 他总是一路领先 是理念先行 才有了世界上第一台袖珍式立体声录音机 第一台微型电视机 第一台微型放像机等等 才有了 索尼产品永远是最新的 商界美誉 2 出井伸之的变革理念 出井伸之的变革理念 从 80 年代到 90 年代 全球电子企业竞争日益加剧 索尼的营销也陷入困境 1995 年 索尼公司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大贺典雄把公司大权交给了出井伸之 由他担任公司总经理 临危受命的出井伸之在出任总裁之前已经在索尼工作了 35 年 丰富的工作经验使他对索尼 在经营和产品方面具有的弊端认识得非常清楚 他认为索尼最需要的就是变革的理念 在 出井伸之的带动下 索尼公司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 出井伸之并不满足索尼传统传统家电 产品的优势地位 他梦想使索尼成为数字化时代技术规则的制订者 出井伸之敏锐地认识 到有朝一日家电和计算机技术会与娱乐业的电影和音乐融为一体 形成一个全新的行业 他预见将来索尼公司的产品 摄录机 音频设备 视频设备和电视机等 实际上都将成为计 算机外围设备 用户可以把这超级设备精心组合成为由个人计算机控制的家庭媒体系统 只要借助一个盒子 就可以控制电视 音响系统 家庭保安装置 空调和其他许多装置 出井伸之认为索尼公司应当尽快成为这个数字世界的主宰 他说 索尼公司的优先考虑 的重要任务就是赶快跳入这条河流 想办法与别人齐头并进 或比别人游得更快 J 索尼 公司为此采取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在 1996 年推出了一系列个人计算机 为 CD 音频重放和 电视接受规定了值得注意的标准性能 此外 索尼公司还出口了一系列的具有数字时代特 征的产品 如深受消费者欢迎的采用了数字化技术的 Mavica 摄像机 而采用 CDMA 技术 的便携式高保真立体声系统 Netman 具有网络功能 可望像当年的 随身听 一样为索尼 带来前景极为诱人的市场商机 五 索尼的管理理念 5 1 把企业社会责任纳入管理 把企业社会责任纳入管理 2 全球管理 全球管理 3 为了下一代为了下一代 对于索尼来说 CSR 的核心主题是 为了下一代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这个理念 的具体含义是指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 最重要的是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因此需要让社会有 一个健康的环境 索尼所有的社会公益活动其实都是围绕着这个基本理念展开 4 绿色伙伴 绿色伙伴 按照索尼的说法 公司自 2002 年 3 月起在全球展开 绿色合作伙伴 Green Partner 体系 目的就是要求其合作供货商同步执行 共同合作生产开发符合环境保护规 范之产品 检查及确认每件产品各个零件 装置及原物料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5 构建干部后备队伍 构建干部后备队伍 索尼新的领导人才培育方式的一大特点是 从过去进行研修之类的所谓 坐学 转变 为有计划的岗位配备 六 品牌价值 进入 21 世纪 索尼 Sony 品牌在电子业务上呈现弱势 依据 2005 年美国 Interbrand 公布 2005 品牌价值排行 中 Sony 价值 105 亿美元 比 2004 年的 131 5 亿美 元衰退了 14 由 20 名滑落到 28 名 而福布斯在 2005 年 2 月 28 日公布的 2005 全球 2000 大企业排行 中 索尼排名由 2004 年的 82 名滑落至第 123 名 2013 年亚洲品牌 500 强发布 索尼位列第 17 但索尼过去创造出了神话般的辉煌历史 故并没有因为消费性电子业务暂时低迷而失 去消费者的青睐 在 2005 年 08 月 31 日 Asian Integrated Media 委托国际调查机构 Syn ovate 在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的 2005 亚洲 1000 名最佳品牌 中 索尼第 2 年蝉 联第一品牌 在 Harris Interactive 于 2006 年 7 月 12 日所发布的调查中显示 索尼第 7 年蝉联美国 第一最佳知名品牌 而 Sony 也是华人地区的中国大陆 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心中最具代 表性的理想品牌 在 财富 杂志发布的 2011 年世界 500 强排行榜 企业名单 中 索 尼 Sony 以 83 844 8 百万美元的营业收入 利润为 3 030 8 百万美元 位列排行榜 第 73 名 2010 年索尼位列第 69 6 七 概念口号 1 It s a Sony 1982 年 索尼公司发表了一个口号和商标 提高公司的整体企业形象 当盛田昭夫 看见了设计新设计的 S 标记 商标 他认为当人们第一次看了它 他们会想知道什么它代 表了 于是盛田昭夫想著如何吸引人的描述会是需要的解释 S 标记 后来便发表了这个 名词 It s a Sony 盛田昭夫相信这个新口号会带来新的形象 尔后 所有索尼电视广告 中以 S 标记结束时 跟随声音在说 It s a Sony 这个图片和声音的独特的组合迅速成为了 在全世界一个独特的索尼映像 2 Do you dream in Sony 1998 年 索尼公司以 Digital Dream Kids 的概念下所发表的企业形象标语 Do you dream in Sony We helpdreamers s dream 在迎接数位世代的来临之际 索尼公司以跨 入不同领域的方式 满足消费者更多的需求 当人们想要创造出自己的梦想时 索尼帮你 实现 3 like no other 1995 数位 梦想 小孩 Digital Dream Kids 2002 无所不在的价值网络 Ubiquitous Value Network 2005 索尼有你 Sony United 2010 创新源自好奇 梦想成就未来 make believe 八 索尼精神 1 重视科学技术 重视科学技术 索尼的创建人深知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该公司创立宣言确定 公司的宗旨是迅速地将战时 各种非常进步的技术应用到国民生活中去 及时地把各大学和研究所等最有应用价值的优 秀研究成果变成产品和商品 此外 他们还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如引进美国技术 在 日本率先生产出半导体收音机和磁带录音机 花了 2 5 万美元 当时是一笔巨款 购买了 美国半导体晶体管的专利权 2 人尽其才 人尽其才 索尼公司为了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他们推行一种独特的用人制度 即允许并鼓励科技人员根据自己的兴趣 爱好和特长 毛遂自荐 去申请各种研究课题和开 7 发项目 允许他们在公司各部门 各科研组之间自由流动 各部门领导不得加以阻拦 索 尼公司认为 一个人老在一个地方 会因为成功 过于自信而失去创造力 而那些不安于 现状 不墨守陈规 敢于在各科研组跳来跳去的人 最具创造精神 能激发竞争 增强科 技队伍的活力 很多新产品都是他们开发出来的 例如 笔记本式电脑就是 34 岁的工程师 平山 毛遂自荐 到英国考察后开发成功的 这种灵活的用人机制 使许多年轻科技人才脱 颖而出 成为课题负责人 或担任了公司重要职务 3 不断创新 不断创新 创新是索尼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也是成功的要诀 公司创建人曾说 索尼成功的关 键是在科学技术 管理 销售等方面不盲从他人 永远不是在别人后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