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武汉市武汉市 20132013 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 选择题 每小题一 选择题 每小题 3 3 分分 1 3 分 如图是学习声学知识时所做的三个探究实验装置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甲图可以探究真空能不能传声 B 乙图可以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C 丙图可以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D 丙图还可以探究声音的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考点 声音的传播条件 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频率越高 音调越高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 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振幅越大 响度越大 解答 解 A 在甲图中 玻璃钟罩中的空气越少 声音越小 所以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不 符合题意 B 乙图中 尺子伸出的越长 拨动时振动的越慢 音调越低 所以可以探究音调和 频率的关系 不符合题意 C 丙图中 敲音叉的力度不一样 小球被弹开的高度也不一样 探究声音响度与振 幅之间的关系 不符合题意 D 丙图中 小球弹得越高 说明音叉发音的响度越高 与音调没有关系 符合题 意 故选 D 点评 此题考查了探究声音产生 传播的方法和影响声音特性的因素 要会运用 2 3 分 下列有关光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 A 水波荡漾 波光粼粼 是水面发生镜面反射的缘故 2 B 烈日下 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光斑 它们是太阳的实像 C 由于光的折射 透过平板玻璃看上去感觉它变厚 D 彩虹是因为光的色散产生的 考点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 光的折射 光的色散 分析 光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多 主要分为光沿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三种 光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 激光准直 日月食 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 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 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 传播方向的会偏折 发生折射现象 解答 解 A 水波荡漾 波光粼粼 是水面发生镜面反射的缘故 属于光的反射 故 A 正确 不符合题意 B 烈日下 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光斑 它们是太阳的实像 这是由于光的直 线传播造成的 故 B 正确 不符合题意 C 由于光的折射 透过平板玻璃看上去感觉它变薄了 故 C 错误 符合题意 D 彩虹是因为光的色散产生的 属于光的折射 故 D 正确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 知道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3 3 分 下列关于电磁波的应用说法错误的是 A 家庭卫生间的浴霸使人暖和主要是因为它辐射大量的红外线 B 公共场所的紫外线灯利用紫外线杀灭细菌和病毒 C 雷达利用微波的反射探测敌机的方位与距离 D 电视利用频率高的电磁波传递信号是因为电磁波的频率越高 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就 越大 考点 波速 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专题 信息的传递 分析 A 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 应用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强 制成红外线加热器 红外线 夜视仪 电视遥控器 热谱仪等等 B 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 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制成验钞机 能杀菌 制成灭 3 菌灯 能促成维生素 D 的合成 C 雷达可以确定目标的方位是利用了电磁波 D 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恒定的 频率越高 波长越短 解答 解 A 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 家庭卫生间的浴霸使人暖和主要是因为它辐射大量的 红外线 故 A 正确 B 紫外线有杀菌的作用 能杀死微生物 制成消毒灯来消毒 故 B 正确 C 雷达在工作时 先发射出电磁波 其在向前传播过程中 遇到障碍物后被发射回 来 即雷达据其所接收到的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情况判断前方物体的情况雷达利用微 波的反射探测敌机的方位与距离 故 C 正确 D 电磁波速 波长 频率 电磁波速一定 频率越高 波长越短 说法错误 符合 题意 故选 D 点评 掌握波速 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红外线 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雷达的工作过 程 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4 3 分 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 一块橡皮从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是 5 秒 B 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是 0 09 毫米 C 一支铅笔的重力是 30N D 电饭锅正常工作的电流是 200mA 考点 长度的估测 时间的估测 重力大小的估测 电流的大小 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 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 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 有的要进行单 位的换算 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 解 A 桌子的高度在 1m 左右 一块橡皮从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在 1s 左右 此选项 不符合实际 B 一般纸张的厚度在 75 m 0 075mm 左右 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为 0 09mm 接近纸 张平均厚度 此选项符合实际 C 一支铅笔的质量在 10g 0 01kg 左右 受到的重力为 G mg 0 01kg 10N kg 0 1N 左右 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 电饭锅的额定功率在 800W 以上 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不小于 I 3 64A 3640mA 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 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 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 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 4 5 3 分 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 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A 月亮躲进云里 B 太阳从东方升起 C 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 D 观光电梯上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 考点 参照物及其选择 分析 首先确定被研究的物体 然后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再看哪个物体是以地面为参 照物的 解答 解 A 月亮在云朵里穿行 被研究的物体是月亮 月亮和云朵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 变 以云朵为参照物 月亮是运动的 不符合题意 B 太阳从东方升起 太阳是被研究的物体 太阳和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 太 阳运动 以地面为参照物 符合题意 C 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 被研究的物体是树木 若以地面为参照物 树木和 地面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 树木是静止的 不符合题意 D 观光电梯上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 被研究的物体是地面 若以地面为参照物 地 面显然是静止的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 根据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会选择参照物 根据参照物会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6 3 分 以下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鸡蛋碰石头 鸡蛋被碰破是因为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石头受到的力 B 水平推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C 鞋底和轮胎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 与火车相比 汽车车厢外表面更容易堆积灰尘 这是因为汽车的轮胎是绝缘的橡胶不 容易把与空气摩擦所带的电荷导入地下 因而更容易吸附灰尘 考点 力作用的相互性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绝缘体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A 要掌握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B 掌握二力平衡条件 知道一对平衡力的大小相等 C 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有关 D 掌握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 知道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解答 解 A 鸡蛋碰石头 同时石头会给鸡蛋一个反作用力 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 所以 A 说法错误 5 B 没有推动物体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所以物体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其大小相等 所以 B 说法错误 C 鞋底和轮胎可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所以 C 说法错误 D 橡胶是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 所以车厢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电荷不容易流失 因而 更容易吸引灰沉 所以 D 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评 此题是一道综合性题目 主要考查了相互作用力 摩擦力 平衡力及导体和绝缘体 的特点 特别要注意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分 7 3 分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相继问世 使电能的大规模生产和利用成为现实 人类社会 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 属于发电机原理实验图及其应用图的是 A B C D 考点 电磁感应 专题 压轴题 电动机 磁生电 分析 电动机是利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制成的 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发电机是利用 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解答 解 图 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 是发电机原理 符合题意 图 是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的 是电动机原理 不符合题意 图 是电动机模型 不符合题意 图 是发电机模型 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 发电机原理与电动机原理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两个问题 可从能的转化方面区分 电 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8 3 分 如图 a 所示的杠杆是平衡的 在此杠杆支点两侧的物体下方分别加挂一个物 体 如图 b 所示 那么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杠杆仍然平衡 6 B 杠杆是否平衡与加挂物体的重力多少有关 C 杠杆一定不能平衡 D 两侧加挂物体的重力相等时杠杆才能平衡 考点 杠杆的平衡条件 专题 简单机械 分析 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若两边力和力臂的乘积不相等 则杠杆不平衡 向乘积较大的一端倾斜 解答 解 由 a 知 杠杆此时处于平衡状态 L右 L左 当物体下方分别加挂一个相同的 物体时 两边力和力臂的乘积都会增加 设小球的重力为 G 每节杠杆的长度为 L 计算出两边力和力臂乘积的增大值 则 左边 G 2L 右边 G 4L 右边增大的力和力臂的乘积较大 所以杠杆不平衡 将 向右倾斜 由分析知 两边所挂物体的重力 影响力和力臂乘积的大小 也就是说杠杆是否平 衡与加挂物体的重力多少有关 所以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掌握及应用 杠杆是否平衡或向哪端倾斜都是由 两边力和力臂乘积的大小关系决定的 若是不等臂杠杆 两边增加相同的力 则杠 杆将向力臂长的一端倾斜 9 3 分 关于电冰箱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冰箱内温度比较低 这是液体蒸发吸热造成的 B 电冰箱散热器摸起来烫手 这主要是电流的热效应造成的 C 夏天 打开电冰箱看到的 白雾 是冰箱内蔬菜水果等蒸发产生的水蒸气 D 家用电冰箱的耗电功率通常超过 2000W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电流的热效应 化学效应和磁效应 电功率 专题 压轴题 定性思想 分析 1 冰箱是利用制冷剂在蒸发器 散热器不断发生物态变化进行吸热放热来降低冰 箱内的温度的 2 白雾 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人眼所看见的小水珠 3 现在的节能家用电冰箱的三 四天才消耗 1 度电 解答 解 A 电冰箱内制冷剂在蒸发器汽化 即蒸发吸收冰箱内的热量 达到降温致冷的 7 目的 则该选项说法正确 符合题意 B 电冰箱是利用压缩机将制冷剂液化在散热器向外放热 所以摸起来烫手 这不是 电流的热效应造成的 故该选项错误 不符合题意 C 夏天 看到的 白雾 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冰箱内较冷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故该选项错误 不符合题意 D 现在的节能家用电冰箱的三 四天才消耗 1 度电 耗电功率很低 故该选项错误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冰箱原理的认识和了解 知道冰箱的常用参数 10 3 分 如图是跳水运动员跳板跳水时的情景 从运动员腾空跳起向上运动后再向下落 入水中 若不计空气阻力 则在整个过程中 A 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增大 B 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C 运动员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D 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质量和速度 质量越大 速度越大 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质量和高度 质量越大 高度越高 重力势能越大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解答 解 运动员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 速度减小 动能减小 质量不变 高度增大 重 力势能增大 达到最高点动能为零 在下降的过程中 质量不变 速度增大 高度减小 动能增大 重力势能减小 故选 C 点评 本题关键是掌握动能 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 属于基础题目 11 3 分 如图所示电路 灯 L 标有 6V 3W 的字样 当开关闭合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在图示位置时 灯正常发光 当换上 6V 4W 的灯泡 L1后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8 A 灯泡 L1仍然能够正常发光 B P 向右移动到适当的位置 L1能够正常发光 C P 向左移动到适当的位置 L1能够正常发光 D 它们都正常发光时后一次电路的总功率小于前一次电路的总功率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 电功率的计算 专题 欧姆定律 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 由灯泡铭牌可知灯泡的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 由电功率的变形公式可以比较出灯泡 电阻大小 然后由串联电路特点 欧姆定律 电功率公式分析答题 解答 解 A 由灯泡铭牌可知 两灯泡额定电压 U 都是 6V P 3W P1 4W P P P1 由 R 可知 R R1 灯 L 灯正常发光 当换上灯泡 L1后 灯泡电阻变小 灯泡分压变小 小于灯泡的电压 6V 灯泡 L1不能正确发光 故 A 错 误 B 要使灯泡正常发光 由电路图可知 应向左移动滑片 减小滑动变阻器分析 使灯泡电压增大 知道达到额定电压 6V 为止 故 B 错误 C 正确 D P UI P P1 由 I 可知 I I1 换上灯泡 灯泡正常发光时 电源电压不 变 电路电流变大 由 P UI 可知 电路总功率变大 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 应用电功率公式及其变形公式 串联电路特点 欧姆定律即可正确解题 12 3 分 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 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中 a 所示 若其他条件 不变 仅将水的质量增加 则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9 A aB bC cD d 考点 沸腾及沸腾条件 热量的计算 专题 压轴题 信息给予题 控制变量法 图析法 分析 要解决此题 首先要会分析沸腾图象 同时需要知道液体沸腾时的特点 吸热 但 温度保持不变 根据热量公式 Q Cm t 采用控制变量法来分析问题 解答 解 其他条件不变 仅将水的质量增加 由于初温相同 所以 吸收相同的热量 加水前比加水后的温度要高 温度变化大 当升高的温度相同时 加水后加热的时间长 吸收热量多 但沸点 沸腾条件相同 所以 A B D 错误 C 正确 故选 C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液体沸腾时的特点及条件 其中一定注意液体沸腾的条件 达到沸 点并且继续吸热 本题考查学生能否根据热量公式正确读图 二 非选择题 共二 非选择题 共 4040 分分 13 5 分 1 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 1 所示 当把烛焰放在此 凸透镜左侧 12cm 处时 如图 2 所示 则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 正立 放 大 的虚像 2 若人眼在左侧通过凸透镜可能看到烛焰两个不同的像 这是烛焰通过凸透镜的左右两 个表面 反射 所成的像 3 将该凸透镜和蜡烛 光屏摆放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 3 所示 保持光屏不动 要使光 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可以向左移动蜡烛到适当的位置 光屏上将得到一个 倒立 放 大 的实像 也可以移动凸透镜到光具座 60cm 的位置 光屏上能得到烛焰 倒立 等 大 的实像 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专题 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 1 根据凸透镜焦点和焦距的定义判断凸透镜的焦距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进行判断 u 2f 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 2f v f u 2f 成倒立 等大的实像 v 2f 2f u f 成倒立 放大的实像 v 2f u f 成正立 放大的虚像 2 眼睛和物体在镜子的一面观察 物体发出的光线经镜子在进入人的眼睛 这是 10 光的反射 3 凸透镜成实像时 物距大于像距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距等于像距等于二倍 焦距时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物距小于像距时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解答 解 1 如图 1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 这 点是凸透镜的焦点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 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 15cm 凸透镜的焦距是 15cm 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 12cm 处时 u f 凸透镜成正立 放大的虚像 2 烛焰和眼睛都在凸透镜的左侧 眼睛看到烛焰两个像 是烛焰射出的光线经凸 透镜的两个面反射到眼睛的 所以成两个像 是光的反射 3 保持光屏不动 凸透镜不动 要使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可以向左移动 蜡烛到适当的位置 物距小于像距 凸透镜成倒立 放大的实像 因为物距等于像距等于二倍焦距时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所以移动凸透镜到光具 座在 60cm 刻度线的位置 光屏上能得到烛焰倒立 等大的实像 故答案为 1 正立 放大 2 反射 3 倒立 放大 60cm 倒立 等大 点评 根据物距和焦距 物距和像距 像距和焦距的关系都可以判断凸透镜成像性质和应 用 三种方法能灵活应用 14 4 分 木块与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遇到一障碍物时 小车停下 木块从车上的 a 点滑至 b 点 如图甲 木块能停在 b 点 说明木块在滑动过程中受到向 左 填 左 或 右 的摩擦力作用 为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小明在障碍物上固定了弹簧测力计拉住木 块 用手拉着小车向左运动 如图乙 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左 填 左 或 右 大小是 2 6 N 考点 摩擦力的种类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摩擦力的概念是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 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 在接触面上会产生 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可见摩擦力的方向是与物体相对运动 的方向相反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解答 解 1 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木块由 a 向 b 运动的过程中 受到的摩 擦力方向向左 2 就乙图中的木块来说 木块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即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 力 小车对木块的摩擦力方向是向左 3 由于乙图中的木块相对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在水平方向 上 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和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故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 的大小即 2 6N 11 故答案为 1 左 2 左 3 2 6 点评 此题考查了摩擦力方向和平衡力的知识 抓住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二 力平衡的特点 可解答此题 15 5 分 1 托里拆利测量大气压强值实验如图 1 所示 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 750 mm 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等于 1 02 105 Pa 水银的密度是 13 6 103kg m3 g 10N kg 2 如图 2 将薄纸片置于下唇底部 沿着纸片的上表面吹气 纸片升起 可知吹气过程 空气对纸片上表面的压力 小于 下表面的压力 选填 大于 等于 小于 证明 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 气体流速越大 气体的压强越小 3 如图 3 所示是医生检查患者牙齿的情景金属小平面镜放入口腔前 先要将它放在酒精 灯上烤一烤 以免水蒸气在镜面上 液化 形成水雾 考点 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液化及液化现象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专题 汽化和液化 升华和凝华 气体的压强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 1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 玻璃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就等于大气压 根据液体压强 的计算公式 p gh 求出其大小 2 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据此来对图 2 中的现象进行分析 3 水蒸气在遇冷时才会发生液化 据此来分析图 3 中做法的原因 解答 解 1 读图 1 可知 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 750mm 此时大气压强为 p gh 13 6 103kg m3 10N kg 0 75m 1 02 105Pa 2 如图 2 当用嘴沿纸片吹气时 纸的上方空气流速快 压强小 下方空气流速 慢 压强大 于是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强差 使纸片向上抬起 3 如图 3 所示 金属小平面镜放入口腔前 将它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 使其温度 升高 这样口中的水蒸气就不容易出现遇冷液化的情况 使医生更容易观察口腔中 的情况 故答案为 1 750 1 02 105 2 小于 气体流速越大 气体的压强越 小 3 液化 点评 本题中的三个实验 分别考查了三个不同的知识点 分别有托里拆利实验 流体压 强与流速的关系 液体的现象等 都属于基本的知识点 难度适中 12 16 6 分 在 研究电流跟电压 电阻的关系 时 有以下实验器材 4V 蓄电池 8V 蓄 电池 电流表 0 0 6A 0 3A 电压表 0 3V 0 15V 50 1 5A 100 2A 200 1A 三个滑动变阻器滑 几个定值电阻 开关一个 导线若干 同学们选择了合适的实验器材 设计如图 1 所示的电路图 其中 R 分别为 5 10 20 的定值电阻 R 为滑动变阻器 做了三组实验 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一 表二和表三中 表一 电压 V 2 04 06 0R 5 电流 A 0 40 81 2 表二 电压 V 2 04 06 0R 10 电流 A 0 20 40 6 表三 电压 V 2 04 06 0R 20 电流 A 0 10 20 3 1 根据表中实验数据 可得出如下结论 分析表一或表二或表三可得 电阻一定时 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综合分析表一 表二和表三可得 电压一定时 导体中的电流与它的电阻成反比 2 能够顺利完成以上实验同学们选择的是 8V 蓄电池 100 2A 的滑动变阻器 3 刘阳同学在连接实物电路时 连成如图 2 所示的电路 请你帮他完成电路连接 考点 探究电流与电压 电阻的关系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 掌握电流和电压 电阻的关系 电阻一定时 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电压一定时 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分析表一 表二 表三相同的量和不同的量 得出电流和电压 电阻的关系 2 根据三组表格中的电压值 可以选择出蓄电池的规格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判断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小阻值 根据串分压的知识 当定值电阻 的电阻最大 其两端的电压最小时 便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最大时 3 掌握电路的连接 特别注意滑动变阻器及电压表的接法 滑动变阻器要接一上 一下 电压表需与电阻并联 解答 解 1 由表一或表二或表三知 电阻不变 电压增大为原来的几倍 导体中的电 流便增大为原来的几倍 可得电阻一定时 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13 分析表一 表二和表三知 同一列中的电压相同 电阻增大几倍 导体中的电流便 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 可得电压一定时 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2 由表格中数据知 导体两端的最大电压为 6V 所以电源电压应大于 6V 应选 8V 的蓄电池 由表三的第一列知 当 R 20 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2V 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应为 8V 2V 6V 根据串分压的知识 2V 6V 20 R滑得 R滑 60 经计算滑动变阻器的最小阻值应为 60 而其阻值太大 会使实验过程不好操作 所以应选 100 2A 的滑动变阻器 3 将滑动变阻器与电阻串联 因为已接了下面一个接线柱 可再接上面任意一个 接线柱 电压表应与电阻并联 电路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 1 电阻一定时 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电压一定时 导体中的电流与它的电阻成反比 2 8V 100 2A 3 电路如上图所示 点评 此题是研究电流跟电压 电阻的关系实验 考查了电流与电压 电阻的关系 同时 考查了电路的连接及电路元件的选择 特别注意电压表 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的接 法 注意控制变量法在此实验中的应用 17 5 分 小强在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 的实验中 用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 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物重 G N 物体上升的高度 h cm 测力计的示数 F N 测力计移动的 距离 s cm 1632 59 2652 517 3682 524 1 分析表中数据 回答以下问题 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 错误的数据是 17cm 第 3 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80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物体上升的高度 无关 2 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 如图乙所示 小明多使用一个滑轮 目的是为了改变 力的方向 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 若忽略绳重及摩擦 它们的机械效 率 相同 相同 不相同 理由是 额外功和有用功都相同 14 考点 滑轮 组 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专题 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 由实验 1 3 可判断出测力计移动的距离与物体上升的高度的关系 根据公式根据公式 可求出机械效率 根据公式 可知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无关 2 滑轮组设计原则可归纳为 奇动偶定 一动配一定 偶数减一定 变向加一定 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 若忽略绳重及摩擦 则额外功就是提升动滑轮所做的 功 解答 解 1 动滑轮被 3 根绳子承担 拉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和动滑轮移动距离 的 3 倍 因此第 2 组中 17cm 应为 15cm 第 3 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80 第 1 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 80 与第 3 次实验数据相同 因此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无关 2 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 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 若忽略绳重及摩擦 他们做的 有用功相同 额外功也一样 因此总功相同 也就是机械效率不变 故答案 1 17cm 80 物体上升的高度 2 力的方向 相同 额外功和有用功都相同 点评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和物体重 动滑轮重有关 如果动滑轮重不变 物体越重 机械 效率越高 如果物体重不变 动滑轮越重 机械效率越低 要是考虑绳重和摩擦力的话 绳重和动滑轮重都属于机械本身重力 摩擦力越大也 会使吊起同样重的物体时使用的拉力越大 使机械效率降低 总的说 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与物体重力 摩擦力 机械本身重力有关 要提高机械效率 应尽量减小摩 擦和机械本身重力的同时 最大限度的增加被吊物体重力 15 18 2 分 如图所示 小明用不同材料做成粗细大小都一样的甲 乙两支密度计放在水中 水面刚好与甲的最上端刻度相齐 与乙的最下端刻度相齐 由图可知甲 乙密度计的重力 G甲 大于 G乙 填 大于 或 小于 其中 甲 密度计可以测比水密度大的液体 的密度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 浮沉的应用 分析 1 密度计根据物体漂浮时 浮力与重力相等的原理工作 2 根据 F浮 液gV排判断出 V排与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便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 由于甲 乙均漂浮在水中 所以 G甲 F浮甲 水gV排甲 G乙 F浮乙 水gV排乙 由图知 V排甲大于 V排乙 所以 G甲大于 G乙 同一个密度计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是相同的 由 F浮 液gV排得 在浮力 相同时 液体的密度越大 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 所以可用甲来测比水密度大的液 体的密度 故答案为 大于 甲 点评 要解决此题 需掌握密度计的工作原理并且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公式进行分析 19 7 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 小轿车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 前不久 小明家 也新买回来了一辆小汽车 好奇的小明找出了小汽车如下表列出的有关数据 g 10N kg 1L 10 3m3 小汽车的质量 1200kg小汽车的额定功率 90kW 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500cm2 100km 耗油量 10L 汽油的密度 0 71 103kg m3汽油的价格 6 25 元 L 求 1 该小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 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 若该小汽车行驶 100km 则需耗油多少千克 3 小明发现该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以额定功率匀速运动的速度是 72km h 请计算该车 行驶 100km 牵引力所做的功 4 假如小明还想知道小汽车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效率大约是多少 则小明还需查阅的信 息有哪些 16 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能量利用效率 功的计算 热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九年级历史试题
- 汉字变迁的课件
- 废旧物资买卖合同(7篇)
- 捐赠协议书(合集15篇)
- .NET程序设计知到智慧树答案
-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管理与服务器配置》试卷及答案
- 水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智算中心多云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 城市公共交通智能调度
- 机电设备设备布置与安装方案
- (2025年标准)离职手协议书
- 2025年团场人员考试题库
- 班组质量管理
- 2025年四川省建筑施工企业安管人员考试(企业主要负责人·A类)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实战能力评估模型-洞察及研究
- 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验人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心脏起搏器植入指南
- 中考数学总复习经验交流课件
- 干部任免审批表(全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专用)
- 2023年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考试参考题库(400题)
-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