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A卷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A卷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A卷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A卷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 A A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 共选择题 共 252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5050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关于人类起源有很多说法 下图表明人类是由古猿演化而来 得出这一结论最有力的证据是 A 传说 遗址 B 化石 遗址 C 遗物 记载 D 传说 记载 2 2 分 证明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的最可靠证据来源是 A 神话传说 B 文字记载 C 考古发掘 D 影像资料 3 2 分 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遗址位于 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珠江流域 D 以上选项都不是 4 2 分 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 你可曾想到 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 请你结合所学历史知 识判断 我国先民中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的是 第 2 页 共 13 页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5 2 分 我来自元谋 你来自周口 牵起你毛茸茸的手 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是在网格上颇为流行的 诗句 下列远古人类 生活在云南省的是 A 半坡人 B 北京人 C 元谋人 D 大汶口人 6 2 分 距今约 6000 年前 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A 小麦 B 大米 C 小米 D 玉米 7 2 分 考查历史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 下面是保留了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遗址 依据 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半坡遗址 元谋人遗址 北京人遗址 河姆渡遗址 A B C D 8 2 分 假如你是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 你不可能看到下列哪一现象 第 3 页 共 13 页 A 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 B 青铜器工艺精美 C 干栏式房屋错落有致 D 荒地上人们用耒耜耕地 9 2 分 1987 年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下列有关北京人 表述正确的是 A 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 B 会使用天然火和打制石器 C 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 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 10 2 分 半坡原始居民所处的黄河流域气候寒冷干旱 因此 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 A 洞穴 B 干栏式房屋 C 搭上草棚的水井 D 半地穴式房屋 11 2 分 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先后顺序是 A 尧 舜 禹 B 舜 尧 禹 C 禹 舜 尧 D 禹 尧 舜 第 4 页 共 13 页 12 2 分 2009 年 4 月 4 日 陜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大院举行 己丑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 来自全国 各地及港 澳 台 海外同胞万余名炎黄子孙汇聚桥山 你认为他们拜谒黄帝陵的主要原因是 A 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B 因为那里的风光特别的美丽 C 因为传说中黄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D 因为黄帝治理水患 造福百姓 13 2 分 下列内容中 标志着我国由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 舜传位给禹 B 启继承父亲禹的位置 C 禹建立夏朝 D 禹帝代替舜帝 14 2 分 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的是 A 尧 舜 禹 B 炎帝 蚩尤 C 黄帝 蚩尤 D 炎帝 黄帝 15 2 分 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A 炎帝 B 黄帝 C 炎帝和黄帝 D 大禹 16 2 分 分封制是西周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下列有关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 5 页 共 13 页 A 分封的对象只能是亲族 B 西周初年重要的封国有鲁 齐 燕 晋 宋等 C 诸侯须向周王进纳贡物 D 分封的诸侯有效地开发了所管辖的地区 17 2 分 下面是某同学的笔记片段 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王位世袭制 D 科举制 18 2 分 我国原始社会终结 奴隶社会开始的时间标志是 A 一万八千年 B 七千年 C 四五千年 D 公元前 2070 年 19 2 分 2017 年 11 月 24 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发布消息 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世界记忆工 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 成功入选 世界记忆名录 下列有关甲骨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骨文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文字 B 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 C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的 D 甲骨文还没有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第 6 页 共 13 页 20 2 分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以造型奇特 花纹秀丽成为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的是 A 司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C 三星堆青铜树 D 三星堆青铜立人 21 2 分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下图文物 我们可以了哪一时期的历史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汉朝 22 2 分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测定出节气来安排农 业生产 是我国历法的重大成就 人们最早可以用到 24 个节气是 A 商朝 B 春秋时期 C 战国时期 D 秦汉时期 23 2 分 常言道 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 当年姜尚 吕尚 周公辅佐的贤明君主是 A 黄帝 B 夏启 C 商汤 第 7 页 共 13 页 D 周武王 24 2 分 东周的第一个国王是 A 周文王 B 周幽王 C 周武王 D 周平王 25 2 分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者是 A 尧 B 舜 C 禹 D 启 二 二 材料分析题 共材料分析题 共 4 4 小题 共小题 共 5050 分 分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26 12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 图 1 中的青铜器物名称是什么 有何地位 采用什么技术铸造 举出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三种功能 2 图 2 中的文字被称为什么 首次发现这种文字的是谁 这种文字有何地位 3 文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 图 3 反映了哪一朝代的何种文化措施 这一措施有何作用 27 14 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第 8 页 共 13 页 图一 图二 1 读图 完成以下题目 A 春秋形势图是 战国形势图是 B 读地图 写出齐国的国都 蓟是 的国都 在今 C 据地图 写出其中三次战役的名称 2 阅读材料 完成表格 材料序号观点所属学派 材料一 第 9 页 共 13 页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28 12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古之世 人民少而禽兽众 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 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 用火遗迹十分集中 灰烬堆积很厚 最厚处有 6 米 材料三 上古之世 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 钻燧取火以化腥臊 而民说之 使王天下 号之曰燧人氏 1 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 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2 材料二证明了什么 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 3 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 从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29 12 分 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 上古之世 人民少而禽兽众 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 构木当巢 以避群害 而民悦之使王 天下 号曰巢氏 摘编自韩非 韩非子 材料二 禹帝到东方视察 到达会稽就逝世了 他把天下传给益 虽然把天子位传给益 但由于益辅佐 禹时间不长 天下并不顺服他 所以 诸侯都离开益而去朝拜启 说 这是我们的君主禹帝的儿子啊 于是启 就继承了天子之位 这就是夏后帝启 摘编自 史记 夏本纪 材料三 周公 周武王姬昌之弟 兼制天下 立七十一国 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摘编自荀况 荀子 儒效 材料四 等到了秦始皇的时候 向南夺取了百越之地 在那里设置桂林郡和象郡 百越的君主低着头 颈上 捆着绳子 性命听凭秦的下级官吏处理 第 10 页 共 13 页 摘编自贾谊 过秦论 1 根据材料一可知 远古人类住在什么地方 根据韩非的描述可知 远古人类为了生存选择了什么样的生 活 2 材料二体现了哪两种政治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不同之处 3 材料三中的周公 立国 是中国古代哪一种政治制度运作的体现 姬姓 之国居多的目的是什么 4 材料四反映的是秦朝推行的哪一制度 请根据秦朝政治运作模式分析 百越的君主 为什么会 听凭 秦的下级官吏处理 这种政治运作模式有何重要作用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 共选择题 共 252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5050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2 页 共 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