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浙江考试说明】高考历史世界古代史第四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人教版_第1页
【2011浙江考试说明】高考历史世界古代史第四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人教版_第2页
【2011浙江考试说明】高考历史世界古代史第四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人教版_第3页
【2011浙江考试说明】高考历史世界古代史第四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人教版_第4页
【2011浙江考试说明】高考历史世界古代史第四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第四讲第四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 课标内容 1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 概述汉字 绘画的起源及演变过程 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 知道 诗经 楚辞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 了解中国古 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4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说明其艺术成就 二 教学要求 第一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基本要求 概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体会古代中国人 民的勤劳智慧 感受先民创造精神的价值 发展要求 说明 教学时要重视理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文明进程的影响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 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二课 中国的古代艺术 基本要求 概述汉字 绘画的起源及演变过程 知道王羲之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怀素 苏 轼 米带 赵孟颊等书法名家 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感受中国古代艺术的 魅力 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发展要求 了解王维等著名画家 了解京剧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说明 金声玉振 宫廷舞和民间舞 二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三课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基本要求 知道 诗经 楚辞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等文学领域的成就 了解中 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体会占代中国文学的多姿多彩 感受古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美感 发展要求 说明 本课知识点较多 可以借助表格法梳理 同时还要关注屈原 李白 杜甫 苏轼 关汉 卿 曹雪芹等创造了祖国古代辉煌文学成就的代表作家 三 教学建议 本专题可分 3 课时教学 1 本专题时间跨度大 知识点多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表格法进行分类与梳理 了解其 主要成就 代表人物 发展脉络和基本特征 在教学中 则可以用范例法 确定一两个选题 切人 以小见大 见微知著地展开 帮助学生形成举一反三 以一驭众的能力 2 教师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指导本专题的学习 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线索与中 国古代的政治 经济发展线索是同步的 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教学时 要注意把有关 内容放入特定的时代中去考察 准确地理解各个时期的文化 另一方面 文化本身又具有相 对独立性 有其自身发展规律 前后之间常常有连续性 继承性和创新性 这一特点对文化 用心 爱心 专心 2 自身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教学时对继承与创新这一因素要予以充分重视 同时 文化现象 一经产生 就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要引导学生了解这一规律 3 建议教师向学生推荐阅读一些优秀的中国文化史著述和中国古代经典文艺作品 以深 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第一课第一课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 1 1 纸的发明纸的发明 1 1 书写材料的演变 书写材料的演变 秦汉时期 竹木简牍和丝织品为主 秦汉时期 竹木简牍和丝织品为主 西汉早期 可能发明书写用纸 天水放马滩汉墓的纸质地图 新 陕 陇 内蒙西汉早期 可能发明书写用纸 天水放马滩汉墓的纸质地图 新 陕 陇 内蒙 古等地汉墓中出土的纸的残片古等地汉墓中出土的纸的残片 西汉时期帛 竹 木 纸并行使用 西汉时期帛 竹 木 纸并行使用 东汉 蔡伦改进造纸术 发明新的书写材料东汉 蔡伦改进造纸术 发明新的书写材料 蔡侯纸 蔡侯纸 魏晋南北朝时期 纸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纸的 质量和产量提高 纸取代简牍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质量和产量提高 纸取代简牍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2 2 意义 意义 地位 在古代四大发明中 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 对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积地位 在古代四大发明中 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 对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积 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作用 有利于信息的记录 储存 传播和继承 作用 有利于信息的记录 储存 传播和继承 二 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二 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 1 方向测定技术的进步 方向测定技术的进步 战国 战国 司南司南 韩非子韩非子 北宋 北宋 a a 军事学著作 军事学著作 武经武经 总要总要 中 提到一种指南鱼 它用薄铁叶裁成 用地磁场磁化法使它带有磁性 然后让中 提到一种指南鱼 它用薄铁叶裁成 用地磁场磁化法使它带有磁性 然后让 指南鱼浮于水面 就可以指向南方 指南鱼浮于水面 就可以指向南方 b b 北宋学者沈括在 北宋学者沈括在 梦溪笔谈梦溪笔谈 中记载了用磁石摩中记载了用磁石摩 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南宋 南宋 事林广记事林广记 中 还介绍了当时民间流行的指南装中 还介绍了当时民间流行的指南装 置置 木刻的指南鱼和指南龟 木刻的指南鱼和指南龟 清代 罗盘针清代 罗盘针 2 2 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 北宋 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 北宋 萍州可谈萍州可谈 中记述了海船阴天依靠中记述了海船阴天依靠 指南针指南针 辨别方向 辨别方向 南宋南宋 梦梁录梦梁录 也写到 也写到 风雨冥晦时 唯凭针盘而行 风雨冥晦时 唯凭针盘而行 2 2 指南针的传播 指南针在 指南针的传播 指南针在 1212 世纪末至世纪末至 1313 世纪初由海路传人阿拉伯 然后再传人欧洲 世纪初由海路传人阿拉伯 然后再传人欧洲 3 3 指南针技术的应用意义 指南针技术的应用意义 1 1 指南针应用于方向测定 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 指南针应用于方向测定 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 2 2 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北宋和南宋的书籍里有中国海船使用指南针辨北宋和南宋的书籍里有中国海船使用指南针辨 别方向进行航行的记载 别方向进行航行的记载 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运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运航东非等地提供了 条件 条件 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提供了技术保证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 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三 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 1 火药的发明历程 火药的发明历程 1 1 实践经验 实践经验 炼丹制药 炼丹制药 冶金实践 商周时期 人们在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木冶金实践 商周时期 人们在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木 炭 炭 2 2 知识积累 知识积累 春秋战国时期 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 硝石已经为人们所熟知 春秋战国时期 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 硝石已经为人们所熟知 神神 农本草经农本草经 中 硫磺 硝石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 对炭 硫 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 中 硫磺 硝石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 对炭 硫 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 东晋葛洪的东晋葛洪的 抱朴子抱朴子 仙药仙药 中已提到中已提到 火药火药 2 2 火药的应用 火药的应用 1 1 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 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 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 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 2 2 北宋时除了火药箭外 还发明了火炮 火球 火蒺藜 北宋时除了火药箭外 还发明了火炮 火球 火蒺藜 武经总要武经总要 记录了当时多记录了当时多 种火药配方 种火药配方 3 3 明朝时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 水雷和定时炸弹 这些火药武器在当时都是明朝时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 水雷和定时炸弹 这些火药武器在当时都是 世界上最先进的 世界上最先进的 2 2 影响 在影响 在 1212 1313 世纪 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 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世纪 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 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火药将人类带入了热兵器时代 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火药将人类带入了热兵器时代 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电影 地雷战 几乎家喻户晓 那么地雷最早出现于 A 唐 B 宋C 元D 明 答案 D 四 印刷术的进步四 印刷术的进步 1 1 印刷术的进步 印刷术的进步 1 1 隋唐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隋唐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9001900 年在敦煌发现的年在敦煌发现的 金刚经金刚经 卷子 证明我国在唐朝卷子 证明我国在唐朝 时已掌握了雕版印刷技术 时已掌握了雕版印刷技术 金刚经金刚经 卷子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卷子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 刷品 刷品 2 2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发明 北宋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 实现了印刷史上的发明 北宋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 实现了印刷史上的 一大革命 一大革命 作用 节省了雕版的费用 提高了印刷效率 以经济 方便的形式推进了作用 节省了雕版的费用 提高了印刷效率 以经济 方便的形式推进了 文化的传播 文化的传播 3 3 活字印刷术的改进 活字印刷术的改进 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 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 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明代中期 明代中期 铜活字在江苏无锡 苏州 南京等地得到较多应用 铜活字在江苏无锡 苏州 南京等地得到较多应用 2 2 印刷术对欧洲产生的影响 印刷术对欧洲产生的影响 1 1 推动了印刷术的进步 推动了印刷术的进步 1414 世纪末欧洲出现了木版雕印的印刷品 世纪末欧洲出现了木版雕印的印刷品 14501450 年前后 德国年前后 德国 出现了受中国活字印刷术影响而制成的金属活字 用以印刷书籍 出现了受中国活字印刷术影响而制成的金属活字 用以印刷书籍 2 2 推动了社会进步 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推动了社会进步 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11 北宋沈括在 梦溪笔谈 中记载 若止印三二张 未为简易 若印数十百千本 则极 为神速 当时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 造纸术的改进B 雕版印刷术的推广 C 活字印刷的诞生D 制墨技术 答案 C 元朝时 下图所示器具的发明 A 节省了雕版的费用B 标志活字印刷技术的出现 C 促进了木活字的成功创制 D 加快了活字印刷的排版速度 答案 D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享誉世界 从它们产生的过程来看 它们主要来自于 A 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B 实践经验的总结 C 封建统治者的重视D 外国的传入 答案 B 用心 爱心 专心 4 五 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五 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 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 1 造纸术 印刷术 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 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 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 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使封建统治阶级 日益衰落 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3 指南针的使用 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 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用殖民征服的方 式开始将世界联结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 总之 西欧率先迈入近代社会 创造出众多让世界发生巨变的成果 六 古代中国科技史 教材单元导语部分 六 古代中国科技史 教材单元导语部分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曾经走在世界前列 英国著名的科技史学者李约瑟称赞道 中国 在 公元 3 世纪到 13 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特别在 15 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中国的印刷术 火药和指南 针的发明 是被马克思称之为 预告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 被弗朗西斯 培根称之为 曾 改变了整个世界诶的食物和状态 的伟大贡献 然而 无论是相对于欧洲还是相对于以往 16 世纪以后 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滞后 许多学者认为 没落的专制制度直接诶导致 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 真题真题 13 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 中外交流也十分频繁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 刀耕火种 到耦犁 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 B 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 家蚕丝 棉花 C 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D 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第二课第二课 汉字的起源 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汉字的起源 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一 汉字的起源及演变过程一 汉字的起源及演变过程 1 起源 苍颉作书 而天雨粟 鬼夜哭 淮南子 本经 2 演变 汉字在长期演变的过程中 经历了由商周的甲骨文发展到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的 脉络演变发展 汉字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成熟于商代甲骨文 商周 金 文 秦始皇统一文字 小篆 后出现 隶书 汉字的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 稳定化 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可以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 在古文字阶段 汉字形体演变 的序列是甲骨文 金文 篆书 秦隶 在隶楷阶段 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隶书 楷书 隶 书盛行于汉代 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 楷书盛行于隋唐 隶书 楷书是正式字 体 在隶楷阶段 还出现了辅助书体 草书和行书 用心 爱心 专心 5 汉字造字理论 东汉许慎总结出 六书 理论 即 象声 指事 形声 会意 转 注 假借 2 2 中国的书法艺术中国的书法艺术 1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子的文义为内容 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 2 特点 书法艺术以自由多样的线条和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 表现感情 气势和意境 具有 特殊的审美价值 3 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 从中国的殷商时代的甲骨文 金文 经过小篆 发展出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最后形成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 1 小篆创始于秦代 字体略长 笔画圆匀 富于图案美 2 隶书始于秦代 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 字体结构平衡对称 整齐安定 3 楷书也称真书 正书 形成于汉末 字形方正 规矩严整 4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晋代开始盛行 它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 既 工整清晰 又飞洒活泼 5 草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 变化丰富 奔放跃动 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 感情 3 王羲之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怀素 苏轼 米芾 赵孟頫等书法家 1 李斯 秦代著名的篆书家 2 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 博采众长 备精诸体 尤擅草书 行书 后世尊为 书圣 代表作 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集序 3 唐代的三大楷书家和两位狂草书法家 欧阳询 唐代杰出楷书家 创 欧体 代表作 九成宫 醴泉铭 颜真卿 唐代杰出楷书家 创 颜体 代表作 勤礼碑 等 柳公权 唐代杰出楷书家 创 柳体 代表作 神策军碑 怀素 张旭唐代的草书大家 两人的狂草别具艺术魅力 4 宋四家 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一说是蔡京 都以行书名世 5 赵孟頫 元代书法家 创赵体 6 文征明 董其昌是明代书法家 用心 爱心 专心 6 三 画中有诗三 画中有诗 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 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手法 形成独具特 色的中国传统绘画 即中国画 中国画作画使用特制的笔 墨 纸 砚 绢素 矿物颜 料等 1 中国画的发展演变史 1 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 有彩陶画 岩画 壁画 地画等 是中国绘画的起源时 期 新石器时代早期已经放射出异彩 2 先秦两汉盛行帛画 漆画 壁画 画像石和画像砖 保留有许多绘画遗存 3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中国画 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 2 中国画的分类 1 以题材的不同 可分为人物画 山水画 花鸟画三大画科 2 在表现技法上 有工笔与写意等区别 3 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1 地位 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 2 艺术特点 以自然风景为主要的描绘内容 名山大川 田野村居 城市园林 楼观舟桥 历史名胜均可入画 特别讲究布局构图 画面普遍具有气势雄壮 意境深 远的特点 在创作上 山水画家往往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并不拘泥于客 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3 文人画 又称做 士大夫画 1 地位 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 艺术特点 区别于民间和宫廷画师的绘画 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 追求抒情写 意 融文学 书法 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 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注 重诗意 唐代诗人王维以诗入画 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 宋代苏轼诗句 诗画本 一律 天工与清新 反映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 所谓的 画中有诗 是诸多中国画杰 作的共同特点 4 其他 人物画 宫廷画 社会风俗画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北宋 四 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四 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1 书画同源 2 写意传神 不求形似 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 表现手法灵活 自由 以笔墨黑白 空间和线条 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 用心 爱心 专心 7 3 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 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 主写意的文人画 融诗 书 画 印于一体 4 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5 在启迪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独立自主 不畏强暴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真题真题 12 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 它 A 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 B 始于秦朝 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 秦始皇廿六 年诏铭 C 变化最为丰富 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D 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 故又称正书 第三课第三课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诗经诗经 楚辞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楚辞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等文学领域的成就明清小说等文学领域的成就 一 诗的经典一 诗的经典 诗经 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 500 年间的 304 首诗歌 1 内容 诗经 分为 风 雅 颂 三部分 1 风 是 诗经 的精粹 反映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 也揭露了阶级压迫和剥 削 著名篇章有 相鼠 伐檀 硕鼠 关雎 氓 七月 无衣 等 2 雅 是西周王朝王城所在地的诗歌 分为 大雅 小雅 两部分 主要反映贵 族阶级的生活和思想情感 也表现出对社会不公及黑暗腐败现象的忧虑与不满情绪 著 名篇章有歌颂周族先祖开拓之功的 生民 公刘 绵 皇矣 大明 等作品 3 颂 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 分为 周颂 鲁颂 商颂 三部分 主要是歌颂祖先和当权者功德的 2 艺术特色 诗经 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或间以杂言 语言丰富多彩 音节和谐 艺 术感染力很强 3 文学地位 奠定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背后是列为儒家经典 二 楚辞的魅力 1 楚辞概述 楚辞是公元前四世纪在南方楚国产生的一种诗歌体裁 创作手法是浪漫主义的 感 情热情奔放 想象奇特 文采华美 风格绚丽 且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 与 诗经 古朴的四言诗体相比 楚辞的句式较为灵活 句中有时使用楚国方言 在节 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 更适合于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2 楚辞作品 屈原的代表作 离骚 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长诗 风格浪漫 充满奇特的幻想 屈原的 九歌 是想象丰富 文辞清婉的组诗 天问 反映了屈原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大胆怀疑的精神 九章 是屈原直抒胸臆 描绘流放经历与心境的组诗 3 离骚的地位 离骚 与 诗经 并成为 风骚 对后世文学产生于巨大影响 沈约说汉魏以来 诗文 莫不同祖风骚 用心 爱心 专心 8 三 汉赋的风采 定义 赋是从骚体演变而来的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 赋继承了先秦诸子散文巧文多智 的特色 1 西汉的赋 1 早期的赋 如贾谊的 吊屈原赋 鵩鸟赋 借物抒怀 意境深沉 2 汉武帝时期 赋的创作走向全盛 名家迭出 司马相如的 子虚赋 上林赋 是代表作 这些赋篇幅较长 以气势恢宏 辞藻华美为主要特征 反映当时文人气度的 宏阔广大 时代精神的豪迈勇进 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3 后期 最著名的赋作家是杨雄 2 东汉的赋 东汉后期 大赋减少 各种短篇的小赋兴起 这些小赋摆脱大赋文辞铺张的弊病 意境 更为清新活泼 四 李杜诗篇万口传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盛唐诗人李白以激情浪漫著称 后世称为 诗仙 他是屈原之后中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 诗人 达到盛唐艺术的巅峰 是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 杜甫是一位 苦难诗人 和历尽沧桑的时代歌手 他的诗被称作 诗史 他被称作 诗 圣 杜诗特点 更多地表现出凝重与沉郁的风格 笼罩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道主义 色彩 杜诗向来以臻于化境的严整格律 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 五 宋代词苑 1 词的定义 词是由民间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2 唐至五代的词 唐代民间已经出现一种能够合乐歌唱 句子长短不一的词 号为 曲 子词 唐代白居易 晚唐五代时期的 花间派 词人韦庄 南唐后主李煜在词的创作上 各有千秋 成就斐然 3 词在宋代走向辉煌 成为宋代文学的标志 1 北宋词作家有柳永和苏轼等 柳永以切身感受入词 以诗经风光入词 以浅显的语言乃至口语入词 用白描手法 不避俚俗 铺叙绘写 极状都市繁华和悲欢离合之情 由于其特有的艺术魅力 柳词在 宋代广为流播 凡有井水饮处 即能歌柳词 苏轼打破诗与词的界限 以词怀古 感旧 记游 说理 使词从 樽前 月下 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 他的词清新俊逸 刚健奔放 2 南宋的词 由于社会变迁 国运式微 增添了许多慷慨悲壮 低迷伤感的情绪 如 实的反映了时代特征 李清照经历了南渡悲苦 她的词中蕴含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 张元干的 贺新郎 梦绕神州路 张孝祥 六州歌头 长淮望断 则豪气纵横 洋溢着悲壮激昂的爱国之情 辛弃疾以其高超的艺术功力 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鲜明的个性风格 成为豪放派的集 用心 爱心 专心 9 大成者 六 元曲与市民社会 1 元曲分类 广义的元曲包括元代杂剧和元代散曲两大类 即通常说的 剧曲 和 散曲 2 散曲 1 定义 散曲是金元时期在北方民间流行起来并盛行于元明时代的一种诗歌体裁 它 包括篇幅短小的小玲和多支曲子连缀而成的套数 亦称套曲 散套或大令 两种形式 2 散曲的艺术特色 与词相比 散曲在音节和用韵上都比较自由 句子长短更为参差 而且可以加衬 字 多用方言俗语和当时新词 增加了语言的灵活性和通俗性 对后来的诗歌与戏曲的 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代表作 马致远 天净沙 秋思 4 散曲兴起的意义 散曲的兴起是诗体的一次解放 散曲题材广阔 语言幽默通俗 明快泼辣 形式 活泼 描绘生动 手法多样 使时人耳目一新 逐步占据文坛的重要地位 元杂剧 1 定义 元杂剧是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它是 用中国北方流行的散曲曲调演唱的 因此又被称为北曲或北杂剧 2 元杂剧兴起的原因和条件 随着元代城市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 同时也为适应统 治阶级燕乐的需要 元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起来 当时 在城市里有了杂剧及其他各种技艺固定的演出场所 时人称之为 瓦肆 或 勾栏 3 剧作代表 元杂剧作家众多 名剧迭出 著名的杂剧作家关汉卿创作出多部揭 露黑暗现实 讴歌反抗精神的高水平剧目 其中 感天动地窦娥冤 一剧具有强烈的现 实批判性 七 明清小说的人情世界 1 古典小说创作在明清进入繁盛时期的原因 明清时期 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出现新的 景象 社会生活亦趋复杂丰富 2 明清小说的创作历程 1 元末明初的小说创作 在宋元话体裁的基础上 产生了章回形式的长篇白话小说 章回小说是中国古代小 说的主要形式 三国 水浒故事的流传相关题材的话本杂剧推波助澜 催生了罗贯中的 三国演义 和施耐庵的 水浒传 他们成为后来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的的创作楷模 2 明代中叶以后中国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一个黄金时期 原因 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 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 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 呼唤出 一个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 代表作 历史小说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神魔小说 封神演义 吴承恩 西游记 表现出要求个性解放 冲破传统 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短篇白话小说 冯梦龙所辑的 三言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 言 凌梦初编著的 二拍 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他们都真实生动 用心 爱心 专心 10 的反映明代社会生活 对社会风俗与人情世界的描绘更加精炼和精彩 3 清代小说创作在描摹人生世情方面有更为成功的表现 吴敬梓的 儒林外史 真切描绘了知识分子 官僚及乡绅的生活和心理 体现了作 者高超的讽刺艺术 曹雪芹的 红楼梦 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 塑造了众多的栩栩如生 的人物形象 通过贵族家庭由盛而衰的变故 揭示了专制王朝和封建社会由强大走向败 落的必然历史命运 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 聊斋志异 借花妖狐魅的故事 艺术的反映了广泛的现实 生活 晚清时期的小说创作与近代政治生活的关系密切 在改良主义运动的影响下 产生了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官场现形记 二十年目 睹之怪现状 老残游记 孽海花 练习练习 明清时期 士工商贾虽然同 各务营生不辞倦 社会经济和人的观念都在发生变化 反映 在小说中 商人第一次成为被歌颂的对象 其典型作品是 A 红楼梦 B 三言 二拍 C 聊斋志异 D 水浒传 答案 B 从汉赋 唐诗 宋词 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 逐渐平民化B 逐渐贵族化 C 逐渐神秘化D 逐渐宗教化 答案 A 2 明之中叶 即嘉靖前后 小说出现很多 其中有两大主流 一 讲神魔之争的 二 讲 世情的 讲神魔之争 的是 A 水浒传 B 三国演义 C 西游记 D 红楼梦 答案 C 八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成色八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成色 1 先秦时期 诗歌是主要文学形式 春秋时期的 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具 有现实主义风格特色 战国时期楚辞的代表作 离骚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是中国古代 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2 两汉时期 赋成为典型文学形式 西汉司马相如的 子虚赋 与 上林赋 气势 恢宏 词藻华美 表现宏阔硕大的文化气度 豪迈勇进的时代精神 东汉张衡的 二京 赋 和赵壹的 刺史疾邪赋 篇幅较短 以抒情为主 汉代还有乐府诗和东汉末年的建 安文学 具有现实主义色彩 3 魏晋时期 南方的田园诗和北方的民歌比较典型 4 唐诗分为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诗人有王勃和陈子昂 其作品具 有反映现实 崇尚雄健刚劲的语言风格 盛唐诗人名家迭出 流派纷呈 高适 岑参的 边塞诗 孟浩然和王维的山水诗 盛唐诗坛最具光彩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现实主义诗 人杜甫 中唐诗人白居易 具有现实主义精神 晚唐诗人杜牧李商隐 多伤时感世之作 艺术上更趋精致 5 宋词 婉约派代表有柳永和李清照 豪放派词人以苏轼 辛弃疾为代表 作品以豪 放为主 部分作品也具有婉约的特色 用心 爱心 专心 11 6 元曲散曲 代表作有关汉卿 别情 和马致远 秋思 其作品大多通俗生动 豪 放飘逸 7 明清小说 明清小说突出成就首先表现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