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阶段性考试试卷A卷_第1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阶段性考试试卷A卷_第2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阶段性考试试卷A卷_第3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阶段性考试试卷A卷_第4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阶段性考试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阶段性考试试卷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阶段性考试试卷 A A 卷卷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2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3 3 分 共分 共 7575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7575 分分 1 3 分 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下列历史人物与其事迹及作用搭配正确的是 A 隋文帝 开凿大运河 沟通南北 B 玄奘 东渡日本 传播了唐文化 C 郑成功 七下西洋 加强中外交流 D 康熙帝 抗击沙俄 维护了主权 2 3 分 科举制度发挥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的时期分别是 A 秦汉与宋元 B 魏晋与隋唐 C 隋唐与明清 D 隋唐与宋元 3 3 分 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 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 下表所列信息 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科举制 大运河 三省六部制 象郡 修灵渠 半两钱 瓦子 勾栏 交子 曲辕犁 筒车 鉴真东渡日本 A B C D 4 3 分 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 贞观长歌 反映的内容与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有关 第 2 页 共 13 页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5 3 分 与如图示意图中 相关的史实是 A 北魏改革 民族交融 B 定都建康 开发江南 C 开凿运河 创立科举 D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6 3 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拥有了不少创造发明 下面属于唐朝时期发明 创造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曲辕犁 筒车 水排 耧车 A B C D 7 3 分 下列如图出土于唐朝墓葬的文物反映出唐朝 第 3 页 共 13 页 A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B 国内民族关系友好融洽 C 科学技术发展领先世界 D 诗歌繁荣艺术璀璨夺目 8 3 分 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 他们搜集了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唐蕃和亲 鉴真东渡 等有关资料 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中 9 3 分 诗歌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下列哪一人物是我国历史 上诗歌创作黄金时期的代表人物 A 白居易 B 辛弃疾 C 罗贯中 D 孔尚任 10 3 分 古代巴渝地区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给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 曾担任忠州 今忠县 刺史 喜爱巴渝一带的民歌竹枝歌 并创作竹枝词的唐代大诗人是 第 4 页 共 13 页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刘禹锡 11 3 分 如图是苏州某纪念馆墙壁上的一幅人物画像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 此纪念馆纪念的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房玄龄 12 3 分 有一部电视剧的简介说道 本剧讲述了他历经磨难 矢志不渝 东渡扶桑的故事 六次东渡 五次失败 历尽坎坷 终于在第六次东渡成功 剧中的 他 指的是 A 张骞 B 玄奘 C 鉴真 D 班超 13 3 分 下面是小红制作的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 局部 与图中 对应的朝代是 第 5 页 共 13 页 A 秦朝 B 汉朝 C 西晋 D 唐朝 14 3 分 907 年 朱温废掉唐朝皇帝 建立了新的王朝 在此后 50 多年里 相继统治中原地区的五个朝 代是 A 后晋 后汉 后周 后唐 后梁 B 后汉 后唐 后晋 后梁 后周 C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D 后唐 后梁 后汉 后周 后晋 15 3 分 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的杰出帝王 他在位期间基本解决了困扰汉朝多年的王国问题 他解决这一 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 颁布 推恩令 B 进行财政改革 C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D 北击匈奴 16 3 分 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宋太宗延续了这一措施 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文臣地位 和待遇高于武将 这反映出宋朝 A 重视武将 B 重视科举 C 重农抑商 第 6 页 共 13 页 D 重文轻武 17 3 分 960 年正月的一天 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 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 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 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 拥他做了皇帝 以 宋 为政权名称 这就是黄袍加身 这里的他是 A 赵匡胤 B 赵光义 C 赵普 D 石守信 18 3 分 下面方框内的对话讨论的是 A 宋夏议和 B 宋辽议和 C 宋金议和 D 辽金议和 19 3 分 有学者指出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大事件 也是经济地理格局的一次巨大 变迁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两宋时期 D 明清时期 20 3 分 岳飞的词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其中的 匈奴 指的是 第 7 页 共 13 页 A 匈奴统治者 B 女真统治者 C 契丹统治者 D 党项统治者 21 3 分 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 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域水稻 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资 料 又搜集了如图三幅图片 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浙江龙泉冰裂纹瓷器 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 南宋纸币铜版拓片 会子 A 发达的农业生产 B 繁荣的南方经济 C 精巧的手工技艺 D 独特的活字印刷 22 3 分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 这一 节点 实现于 A 三国时期 B 南北朝时期 C 隋唐时期 D 两宋时期 23 3 分 靖康二年 1127 年 二月六日 金主下诏废宋徽宗 宋钦宗为庶人 四月初一日 金军俘虏徽 钦二帝和后妃 皇子 宗室 贵戚等 3000 多人北撤 这就是所谓的 靖康之变 从此 第 8 页 共 13 页 A 辽灭亡 B 西夏灭亡 C 北宋灭亡 D 南宋灭亡 24 3 分 元朝为加强中央对西藏地区和台湾地区的管辖 分别设置了 A 中书省 北庭都元帅府 B 宣政院 中书省 C 伊犁将军 澎湖巡检司 D 宣政院 澎湖巡检司 25 3 分 清代潍县县令郑板桥以竹寄情 表达爱民情怀的诗句是 A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B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C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D 纵使思忖千百度 不如亲手下地锄 二 二 综合题 第综合题 第 2626 题题 1212 分 第分 第 2727 题题 1313 分 共分 共 2525 分 分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26 12 分 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的历史人物让人津律乐道 走进历史 以史为鉴 这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目 的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 6 世纪 80 年代 在结束了 200 多年的分裂局面后 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 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 开放的时代 材料二 贞观二年 太宗谓侍臣曰 凡事皆须务本 国以人为本 人以衣食为本 凡营衣食 以不失时为本 夫不失时者 在 人君简静乃可致耳 若兵戈屡动 土木不息 而欲不夺农时 其可得乎 为政之要 惟在得人 用非其才 必难致治 第 9 页 共 13 页 今所任用 必以德行 学识为本 唐 吴兢 贞观政要 材料三 艺祖革命 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 宋之尚文 端本乎此 宋史 1 材料一中 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 的标志是什么 当时完成统一的皇帝是谁 从材料看 国家繁荣与开 放的必要前提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的治国方略 唐太宗在位时期 唐朝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 3 材料三中的 艺祖 是谁 根据材料概括北宋的政治特点是什么 4 从以上三人身上 我们可以汲取哪些治国的智慧 27 13 0 分 文以载道 诗以言志 古代的知识分子往往用诗歌的形式 来抒发他们对历史对政治的一些 感想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唐诗 材料一 唐诗中有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与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材料二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 登科后 宋词 材料三 怒发冲冠 凭阑处 潇潇雨歇 抬望眼 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 犹未雪 臣子恨 何时灭 驾长车 踏破贺兰山阙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宋 岳飞 满江红 元曲 材料四 元曲四大家中的另一位马致远则在 中吕 粉蝶儿 中讴歌忽必烈 善教他 归厚德 太平时龙 第 10 页 共 13 页 虎风云会 圣明皇帝 大元洪福与天齐 1 材料一的这两句诗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反映了唐朝怎样是史实 2 在唐代科举中想要和孟郊一样 登科 知识分子可以参加那些科目的考试 3 靖康耻 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想一想 历代百姓为什么如此地尊崇岳飞 4 这是马致远赞美元世祖忽必烈的诗句 请举一例说明忽必烈在改革政治制度方面的 圣明 措施 这一 制度实施的机构在中央和地方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2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3 3 分 共分 共 7575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7575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