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C卷_第1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C卷_第2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C卷_第3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C卷_第4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古代埃及 古巴比伦王国 古代印度 古代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 B 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 C 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D 对人类文化贡献最大 2 2 分 下图是 50 多年前发行的邮票 邮票中的古代器物属于 A 青铜器 B 铁器 C 陶器 D 瓷器 3 2 分 诗词语句能反映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 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 驱除 荷虏一代英雄 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A B 第 2 页 共 14 页 C D 4 2 分 如图所示的西周制度中 属于被统治阶层的有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A B C D 5 2 分 追求与建立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 福兮 祸之所倚 祸兮 福之所伏 B 仁者爱人 从政以德 C 兼爱 非攻 D 斧斤以时入山林 林木不可胜用也 6 2 分 下列各项属于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秦国实力的加强 士人的解放 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 A B 第 3 页 共 14 页 C D 7 2 分 下列能比较准确地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的选项是 A 文明起源和国家产生 B 社会变革与诸侯争霸 C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 抗击外侵与君权加强 8 2 分 法家创始人韩非提出的 事在四方 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 四方来效 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 论 被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所采用 A 商纣王 B 周文王 C 秦始皇 D 周幽王 9 2 分 史记 秦始皇本纪 说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上至以衡石量书 日夜有呈 不中呈 不 得休息 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 朝议裁决 B 政务繁忙 C 世袭传承 D 集权独断 10 2 分 汉武帝统一铸币权和实行盐铁官营 专卖所起到的作用有 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 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 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 A B 第 4 页 共 14 页 C D 11 2 分 外戚梁冀先后废立了三个皇帝 独揽朝政 20 余年 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A 皇帝早逝 B 幼主即位 C 宦官得宠 D 外戚专权 12 2 分 战国时期 各国 车途异轨 文字异形 秦兼并六国 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后 下列不存在 的情况是 A 车同轨 车辆通行无阻 B 商人交易使用圆形方孔锡 C 各地官员均用小篆体写告示 D 农民缴税用的 斗 容量不同 13 2 分 下面的大战中 不是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A 长平之战 B 巨鹿之战 C 官渡之战 D 赤壁之战 14 2 分 汉武帝元封五年 初置刺史部十三州 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 A 行政事务 B 军事管理 C 监察事务 第 5 页 共 14 页 D 财政管理 15 2 分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毛泽东在 沁园春 雪 中提及了中国古代 多位杰出君王 其中 汉武 最主要的功绩是 A 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B 结束割据 实现国家统一 C 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局面 D 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16 2 分 下列两幅图分别反映了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不同措施 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 坑儒谷 讲经图 A 实现大一统 B 巩固统治 C 统一思想 D 垄断仕途 17 2 分 历史兴趣小组总结七年级上册各历史朝代特征 其中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为 A 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 中华文明的起源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 6 页 共 14 页 D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8 2 分 少数民族的胡床 椅子 方凳传到了中原地区 成为汉族人民所喜欢的家具 部分游牧民族吸收 中原先进农耕文明 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仿效汉族的文字 上述现象体现了 A 文化昌盛 B 中外交往 C 国家统一 D 民族交融 19 2 分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 他们通常被称为 圣人 被后人尊称为 书圣 的是 A 王羲之 B 张仲景 C 祖冲之 D 顾恺之 20 2 分 战国 西汉 三国 东晋 下列填入框中的朝代顺序正 确的是 A 秦 春秋 西晋 南北朝 东汉 B 春秋 秦 南北朝 西晋 东汉 C 春秋 秦 东汉 西晋 南北朝 D 春秋 秦 东汉 南北朝 西晋 21 2 分 历史剧 汉武大帝 曾在中央电视台热播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我们知道 汉武帝是位雄才大略的 皇帝 那么 下列哪项不是其大一统的措施呢 A 平定 七国之乱 B 颁布 推恩令 C 统一铸币权 第 7 页 共 14 页 D 实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22 2 分 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A 寺院建筑的中国化 B 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C 文化传播者的坚韧 D 雕塑艺术的古朴与精湛 23 2 分 结束三国鼎立局面 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 A 曹魏 B 东晋 C 西晋 D 前秦 24 2 分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教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A 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B 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C 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 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25 2 分 电视剧 走西口 讲述的是清朝末年民国初期 山西祁县大户田家因为家庭变故和生活所迫而背 井离乡 走西口 的传奇故事 在中国古代史上 北方人口曾大量向南迁移 它所带来的重要影响是 第 8 页 共 14 页 A 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 B 使北方趋于平静 C 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D 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9191 分分 26 20 分 读图和材料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武王追思先圣王 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 黄帝之后于祝 帝尧之后于蓟 帝舜之后于陈 大禹之后于杞 于 是封功臣谋士 而师尚父为首封 封尚父于营丘 曰齐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 曰鲁 封召公奭于燕 封弟叔鲜于 管 弟叔度于蔡 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 史记 周本纪 请回答 1 上述材料与如图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哪一项政治制度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受封的对象是什么人 第 9 页 共 14 页 3 实施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7 21 分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至始皇 振长策而御宇 及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笆 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 下而牧马 材料二 如下图 材料三 如下图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扰采取了什么措施 2 材料二是西汉时期丝绸之路路线图 请问西汉丝绸之路出发点 A 为何地 C D 两个关口以西就是西汉时 期的西域地区 分别指出 C D 各为什么关口 3 材料二中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开辟于哪一皇帝时期 在丝绸之路的开辟过程中贡献最大的历史人物是哪 一位 4 材料三 地图斜线部分地区从西汉时期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 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请问 西汉设置什么机构管理这一地区 设置的时间是哪一年 28 3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 改革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 10 页 共 14 页 材料一 我曾读过商君承认土地私有 奖励耕战的书 其内容和他本身的作为很相似 但最终他还是落了个 谋反的恶名被处死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 诏不得以鲜卑之语言于朝廷 若有违者 免所居官 魏书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 两则材料分别说的是中国古代哪两次改革 2 写出和材料二有关的改革的具体措施 3 请分析和材料二有关的这次的改革的作用 29 20 分 中国历史上一直把 秦皇 汉武 并称 两人在巩固政权 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做出了许多 尝试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政治体制示意图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 六经 之科 孔子之术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邪僻之说熄灭 然后统纪 可一 民之所从矣 汉书 董仲舒传 1 材料一 图示反应秦始皇开创了一套怎样的政治体制 其中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分别掌管什么 2 为巩固统治 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思想方面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措施 他们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各是什么 3 在经济方面 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巩固统治 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统一铸造什么钱 第 11 页 共 14 页 4 概括两位封建帝王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 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有哪些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