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0 页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综合测试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雅安街头经常会见到白人 黑人 老外 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不同饮食习惯长期影响的结果 B 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C 不同语言环境长期影响的结果 D 不同文化背景长期影响的结果 2 2 分 世间万物 资源无处不在 比如石头 但直到人类的出现 将石头当成工具来使用 才让它们产 生了价值 最有可能使用下列石制工具的原始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人 3 2 分 2016 七上 宜兴期中 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 农作物的种植 家畜饲养 聚落 城市的出现 磨制工具的发展 出现金属货币 A B C 第 2 页 共 10 页 D 4 2 分 2017 七上 宁津月考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遗址为我们生动的展示了远古居民的农耕生活图景 其生活的共同点是 A 普遍使用打制石器 B 种植水稻 粟 C 饲养猪 制造彩陶 D 过着定居生活 5 2 分 2017 七上 连城月考 下列关于炎帝和黄帝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在涿鹿之战后形成联盟 B 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是后人编造的 不足为信 C 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是当时社会发展水平的反映 D 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发明创造 是伟大的发明家 6 2 分 2018 七上 江城期中 一玉口中国 一瓦顶成家 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 这是歌曲 国家 的歌词 你知道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7 2 分 我们桂林的虞山公园有一座石山 相传远古时代舜帝 史称虞舜 曾南巡到此 故名虞山 后人在 此立庙纪念 今天的虞山公园就是由此得名 请指出舜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 A 世袭制 B 武力夺取 C 禅让制 第 3 页 共 10 页 D 民主选举 8 2 分 2015 聊城 著名学者夏鼐说 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 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广泛应用铁制农具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A B C D 9 2 分 荀子 中 兼制天下 立七十一国 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反映的是 A 尧舜时禅让制 B 夏朝的世袭制 C 西周的分封制 D 商朝的盘庚迁都 10 2 分 2017 七上 滨州月考 妇好是商王的王后 一年夏天 北方边境发生战争 妇好自告奋勇 要求率兵前往 商王犹豫不决 占卜后才决定让妇好起兵 结果大胜 这个故事最早记载于 A 龟甲或兽骨上 B 竹简或木牍上 C 丝帛或麻布上 D 麻纸或宣纸上 11 2 分 西周末年 昏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 烽火戏诸侯 的闹剧 诸侯率兵前来护卫周王是遵守了 A 封建制的法规 B 禅让制的规则 C 世袭制的传统 第 4 页 共 10 页 D 分封制的义务 12 2 分 2019 七上 长白期末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中国古代国家最早形成于 A 商朝 B 西周 C 夏朝 D 秦朝 13 2 分 2018 七上 新乡期末 春秋战国时期 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 制度的变革 B 手工业的发展 C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D 铁犁牛耕的出现 14 2 分 据史书记载 春秋初年有一百多个诸侯国 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 这句话反映的历史发 展趋势是 A 诸侯国割据混战的范围日益扩大 B 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 C 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 D 历史向统一的方向发展 15 2 分 下列不是春秋时期著名霸主的是 A 秦始皇 B 齐桓公 C 晋文公 D 楚庄王 第 5 页 共 10 页 16 2 分 2016 泸州 变 是战国历史的特点之一 各国的变法改革中 对历史发展影响最大的发生 在 A 魏国 B 齐国 C 楚国 D 秦国 17 2 分 2017 七上 泗阳期中 史记 商君列传 载 集小郡 乡邑聚为县 置令 丞 凡 共 三十县 材料反映了当时 A 实行分封制 B 建立县制 C 确立行省制 D 推行郡国并行制 18 2 分 2017 七上 崇仁期中 作家余秋而曾写道 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 四川成都 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 而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 对这个 了不起的工程 的正 确评价是 修建于隋唐 由李冰主持建造 使成都平原成为 天府之国 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 B C D 第 6 页 共 10 页 19 2 分 2017 七上 姑苏期中 有人说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 兵荒马乱的时代 又是一个 最为自由 最为开放的时代 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 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 实是 A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C 佛教传入中国 D 西学传入中国 20 2 分 斧斤以时入山林 林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提出不要过分捕捞鱼鳖 要按时令进山伐树 这一 观点符合今天的 A 发展的观点 B 保护环境的观点 C 休渔政策 D 仁政 的观点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7676 分分 21 21 分 2017 七上 盐都期中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 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 动 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 邀你共同探究 1 方式一 时政学史 三月三 拜轩辕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 海内外炎黄子孙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 盛大的拜祖活动 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轩辕 指的是谁 2 方式二 歌谣学史 夏建国属第一 中华从此奴隶制 王位传给儿子启 禅让从此变 夏 桀本是亡国君 汤灭夏建商朝 纣王暴虐施炮烙 引来武王正义师 商周决战在牧野 纣死商亡周立 天子统治 有加强 分封制行天下固 周王无道国人起 西周灭亡在眼前 请在空格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将歌谣补充完整 3 方式三 图片学史 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到下列图片 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 第 7 页 共 10 页 探究活动 图一中首先称霸的是 战国后期最强的是 4 方式四 材料学史 材料一 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 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 A 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 他治水 13 年 三 过家门而不入 终于制服了洪水 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 B 和儿子一起 带领人民化害为利 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 使成都平原成为 天府之国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 A 和 B 分别指的是谁 5 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 22 20 分 2017 七上 苏州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 材料出土的这些石农具表明当时出现了什么新的生产方式 2 世界上已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什么 制造于什么朝代 3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用在什么时期 结合所学知识 请说出铁器的使用为当时哪一著名水利工程的 修建创造了条件 4 通过对以上几个划时代历史时期的问题探究 你有什么认识 第 8 页 共 10 页 23 15 分 2018 白银 改革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 它与历史的发展相始终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 题 材料一 废井田 开阡陌 是中国土地史上的重大变革 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 废除奴隶 制土地国有制 实行土地私有制 2014 年 6 月 4 日 大众日报 材料二 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 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在赎地时 农民必须先付 赎金的 20 25 其余的 75 80 由政府从国库拨款垫付给地主 农民在以后的四十九年内每年以 赎地费 形式 偿还 赎地费大大高出了当时的实际地价 摘编自周一良 吴于廑 世界通史 近代部分 材料三 在指导思想上推行多元化 苏联共产党不再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 政治上推行多党 制和议会政治 经济上推行私有化从根本上改变当时苏联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1 进行材料一中大变革改革家是谁 材料反映的是哪项改革的内容 2 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改革 改革对该国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 材料三反映的是苏联的哪次改革 改革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24 20 分 2017 七上 荣成期中 阅读材料 材料一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材料二 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这句诗是谁的作品 他生活在战国时期的什么国家 2 材料一的代表作是什么 3 材料二中这是谁的思想 4 材料二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第 9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工炼油知识培训总结
- 化工泵维护知识培训内容
- 化工机泵知识培训课件
- 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科学奥秘”主题阅读练习(含答案)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听评课记录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金色花》-听评课记录
- 冀少版音乐九上第二单元《高山青》听评课记录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微专题(2)语段综合习题讲评听评课记录
- 村组织开展应急知识培训课件
- 山东省九年级语文下册1《诗两首》乡愁听评课记录新人教版
- 2025重庆对外建设集团招聘4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机关事业单位技能资格考试-文秘资料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大学生法律普及知识讲座
- HG-T 2006-2022 热固性和热塑性粉末涂料
- J-STD-020D[1].1中文版
- 永磁涡流传动器的应用示范及产业化20150706
- EPC项目—承包人建议书、承包人实施计划
- 被执行人财产申报表
- 赫章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 复合活性羟基磷灰石陶瓷的研制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
- 《放射物理与防护》第四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