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6 页 人教版临西一中人教版临西一中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 1212 月月考试卷 月月考试卷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下列最早品尝到米饭的先民在 A 北京周口店 B 陕西半坡村 C 山东大汶口 D 浙江河姆渡 2 2 分 古书中 通大川 决壅塞 凿龙门 疏三江五湖 注之东海 说的是 A 开山辟石 打通障碍 B 疏导江湖 引水入海 C 鲧治理洪水 九年而不利 D 禹治理洪水 终于获得成功 3 2 分 在中国古代 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 往往称其人为 民之父母 官员亦以 为民父母 爱民如 子 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 A 家天下 观念的政治影响 B 官员品德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C 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 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4 2 分 通过一些成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 下列成语反应的史实与楚庄王参 与争霸有关的是 A 朝秦暮楚 B 卧薪尝胆 第 2 页 共 16 页 C 问鼎中原 D 纸上谈兵 5 2 分 我国古代著名的兵书 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孙子兵法 的作者是 A 墨子 B 韩非子 C 孙武 D 孙膑 6 2 分 长中九年级 1 班先杰同学因模考失利而烦闷 老师给他打气说 早发现问题 也是好事 你 总结好原因 落实到行动上 下次一定能考好 老师的教诲蕴含了对立事物互相转化的道理 这和我国古代哪位 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 A 封建礼教奠基者孔子 B 法治思想倡导者韩非子 C 尚贤兼爱主张人墨子 D 朴素辩证法提出者老子 7 2 分 下图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 图中出现甲 乙所示状况分别与什 么现象有关 A 百家争鸣 焚书坑儒 B 焚书坑儒 独尊儒术 C 百家争鸣 独尊儒术 第 3 页 共 16 页 D 焚书坑儒 八股取士 8 2 分 文字承载着文明的传承 以下关于甲骨文的说法 正确的是 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方法 其中以象形为最主要 反映内容涉及祭祀 战争 农牧业等 甲骨文是一种图画文字 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A B C D 9 2 分 一本书记载了文成公主入藏 元昊建立西夏 张骞通西域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史实 这些史实所 处的历史阶段的对应顺序 正确的是 A 夏商周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秦汉时期 明清时期 B 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 宋元时期 隋唐时期 夏商周时期 明清时期 D 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10 2 分 下列关于八股取士与焚书坑儒评价的相同之处是 为了加强思想统治 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摧残了文化控制了思想 A B C 第 4 页 共 16 页 D 11 2 分 培根说过 中国古代的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 下列说法对 改变了整个世界 这句话理解最恰当的是 A 确立了中国文明古国地位 B 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型其 C 推动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D 促使西欧步入了近代社会 12 2 分 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在我国广泛流传 秦朝修建长城的主要目的是 A 防御匈奴的进攻 B 传扬后世 C 显示秦朝的强大 D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13 2 分 下图再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的情景 这次起义发生的地点是 A 渔阳 B 陈 C 大泽乡 D 垓下 14 2 分 创立太平道的张角 经过 10 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 信徒已有数十万人 184 年 经过精心策划 第 5 页 共 16 页 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 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历时九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 但 余部坚持斗争 20 多年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这段材料反映了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 A 原因及影响 B 原因及经过 C 原因及特点 D 特点及影响 15 2 分 下图中的这一幕 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在蒸米饭 这种场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A 北京人的生活中 B 山顶洞人的生活中 C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 D 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 16 2 分 秦王 初并天下 自以为德兼三皇 功过五帝 乃更号曰 皇帝 其主要目的是 A 沿袭历史传统 B 开创一代帝号 C 加强思想控制 D 宣扬个人功业 17 2 分 2016 昭阳 暑假期间 邵胜同学参观了浙江省一处著名的原始人类遗址 如图是他用手机拍下 第 6 页 共 16 页 的干栏式房屋复原图 据此推断该遗址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18 2 分 被后世尊称为 医圣 的是 A 张仲景 B 华佗 C 张衡 D 王羲之 19 2 分 欧洲人最早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是在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20 2 分 东汉末年 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有隶书 楷书 行书和草书 王曦之的 兰亭序 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 看下面 马 字的书写 哪一个是行书 A B 第 7 页 共 16 页 C D 21 2 分 想一想 楚汉之争 是什么性质的战争 A 汉取代秦的战争 B 项羽刘邦争夺农民起义领导权的战争 C 秦末农民战争的继续 D 项羽和刘邦争夺帝位的战争 22 2 分 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商鞅变法措施中对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 A 承认土地私有 B 奖励耕织 C 奖励军功 D 推行县制 23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 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A 青铜器的铸造 B 铁农具 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C 水利工程的兴建 D 齐民要术 的出版 24 2 分 下列图片中 能体现我国古代中医中药文化成就的是 第 8 页 共 16 页 A B C D 25 2 分 下框内是某班排练历史短剧的部分台词 可知他们准备演出的是 A 张骞出使西域 B 郑和下西洋 C 清军出兵雅克萨 D 玄奘印度取经 26 2 分 某考古队在对一座古墓进行挖掘时 发现了开元通宝雕版印刷品等文物 据此判断 这座古墓的 主人应该生活在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第 9 页 共 16 页 27 2 分 电视剧 三国演义 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曹操的关注 下列与曹操有关的史实是 招贤纳士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建立魏国 A B C D 28 2 分 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行政制度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A 编定户口 实行连坐 B 奖励军功 C 奖励生产 D 推行县制 29 2 分 史记 为我们了解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你在 史记 中不可能查到的历 史史实是 A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B 武王伐纣 C 陈胜吴广起义 D 赤壁之战 30 2 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近三个世纪的历史时期最主要的阶段性特征是 国家产生 民族融合 国家统一 政权分立 A B 第 10 页 共 16 页 C D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7777 分分 31 15 分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 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 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表现为高度的中 央集权 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 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二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七上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从产生之日起 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 大一统的性质 其职能具有 维护 推动 发展和形成多民族 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 制度 是谁首创 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指出汉朝西域主要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区 请写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机 构名称 该机构的设置说明什么 3 依据材料三 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32 25 分 观察下图 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回答问题 第 11 页 共 16 页 以下表述是从上图得出的 请填 A 违背了上图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 请填 B 是上图没有涉及到的 请填 C 1 秦朝的残暴统治是农民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 2 秦末农民起义的主要部队有陈胜 吴广军和项羽军 刘邦军 3 陈胜 吴广起义军从大泽乡出发进攻到戏 4 参加的巨鹿之战主要是陈胜 吴广的军队 5 三支农民起义军队最后都攻入了咸阳 33 17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公元前 1 世纪 欧洲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凯撒 曾穿着一身丝袍出现在罗马大剧场 轰动一时 后来 第 12 页 共 16 页 身着中国锦衣绣服 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 1 材料一发生在 此图描述了 的场景 2 材料二中当时中国称欧洲的罗马为什么 3 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谁 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4 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什么重要意义 34 20 分 古代政治 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材料 回 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周初形势图 图二 春秋争霸形势图 材料二 图三 铁制农具图四 穿有鼻环的牛尊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急剧变化 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 发表意见 并互相辩论 形成了 百家争鸣 的繁荣局面 中国历史 材料四 工业化开始后 殖民扩张逐渐向世界各个已有文明的核心区推进 西亚 北非 印度 中国等古代 文明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继落入了西方列强的控制 他们动用工业文明的技术手段杀我和压迫弱小民族 第 13 页 共 16 页 变得比任何时代都更野蛮 1 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 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 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了 什么历史影响 2 依据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这导致了社会上什么新兴阶级 的出现 3 材料三中的百家争鸣和材料一 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结合秦汉两朝的相关史实 说明百家争鸣对后 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4 材料四中 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的古代文明有哪些共同特点 印度 被哪个西方列强所控制 第 14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