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测试卷A卷_第1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测试卷A卷_第2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测试卷A卷_第3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测试卷A卷_第4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测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测试卷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测试卷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1 1 分 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 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A 北京人遗址 B 元谋人遗址 C 蓝田人遗址 D 马坝人遗址 2 1 分 迄今为止 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出现于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3 1 分 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的主要原因是 A 因为炎帝和黄帝是传说中的英雄 B 因为炎 黄两个部落走向了联合 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C 因为炎帝和黄帝都有很多发明 D 因为炎黄二帝带领人民治理了水患 发展了农业生产 4 1 分 西周时期 周王每年举行隆重的授土 授民仪式 象征授予诸侯对封国的统治权力 材料反映的 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第 2 页 共 14 页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5 1 分 下列关于青铜器与甲骨文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它们反映了夏 商 西周高度发达的文明 B 青铜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C 甲骨文最早出现在夏朝 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 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D 甲骨文使用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等多币 造字方法 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6 1 分 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 这些文字 A 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 B 都以小篆字体体现 C 都有印证历史事实的作用 D 都体现了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高超 7 1 分 许多成语典故源于历史 如退避三舍 卧薪尝胆 围魏救赵 纸上谈兵等 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 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A 诸侯争霸 B 王室衰微 C 经济发展 D 新经济秩序确立 8 1 分 造成 商君虽死 秦法未败 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 第 3 页 共 14 页 A 变法迎合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必然趋势 B 变法顺应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潮流 C 变法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 D 变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9 1 分 史记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商汤灭夏 商鞅变法 巨鹿之战 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官渡之战 A B C D 10 1 分 下图是我国某游览胜地的实景照片 战国时 它使成都平原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 谓之天府 被誉为 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它是 A 灵渠 B 长江 第 4 页 共 14 页 C 大运河 D 都江堰 11 1 分 2019 年 3 月 4 日 习近平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届 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 时 引用名句 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 希望文化文艺工作者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坚持用明 德引领风尚 这体现了我国古代 A 法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儒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12 1 分 唐朝诗人胡曾在 咏史诗 长城 写到 祖舜宗尧自太平 秦皇何事苦苍生 不知祸起萧墙内 虚筑防胡万里城 诗中的 防胡万里城 起止点是 A 西起陇西 东到东海 B 西起临洮 东到辽东 C 西起陇西 东到辽东 D 西起临洮 东到东海 13 1 分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是 A 陈胜 吴广起义 B 项羽起义 C 楚汉战争 D 刘邦起义 14 1 分 刘邦建立的朝代是 A 夏朝 B 秦朝 第 5 页 共 14 页 C 西汉 D 唐朝 15 1 分 汉武帝颁行 推恩令 规定 诸侯王死后 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 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 分土地成为列侯 由郡守统辖 其目的是 A 壮大皇族力量 B 保证列侯利益 C 笼络王侯人心 D 加强中央集权 16 1 分 东汉中期以后 政治黑暗的最突出表现是 A 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深 B 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 C 皇帝昏庸愚昧 不理朝政 D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17 1 分 后汉书 记载 公元 184 年 某次起义爆发后 起义军 燔烧官府 劫略聚邑 州郡失据 长 吏多逃亡 旬日之间 天下向 响 应 京师震动 这次起义是 A 黄巾起义 B 陈胜 吴广起义 C 刘邦 项羽起义 D 国人暴动 18 1 分 有一次 华佗给一位病人动手术 可是病人因疼痛而无法配合 华佗这时该怎么办 A 强行动手术 B 打麻醉针 C 将他打休克 第 6 页 共 14 页 D 喂 麻沸散 19 1 分 古典名句是中华文化长河中历经砥砺的智慧结晶 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 下列名 句所关联的人物及事件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嬴政与统一国家建立 B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与 史记 C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唐太宗与安史之乱 D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与抗元斗争 20 1 分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 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 与下面目录相关的标题应该是 A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B 大一统局面的开创 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繁荣开放的社会 21 1 分 东汉末年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不少地方出现了 百里无人烟 的凄凉景象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 原因是 A 外族的入侵 B 军阀长期混战 C 瘟疫的入侵 D 朝廷的残暴统治 22 1 分 晋惠帝 百姓无粟米充饥 何不食肉糜 的笑话让他在历史上获得 白痴皇帝 的称号 他在 位时 手握重兵的诸侯王先后起兵争夺皇权 史称 第 7 页 共 14 页 A 七国之乱 B 八王之乱 C 黄巾起义 D 南朝叛乱 23 1 分 发生于 4 世纪后期 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是 A 淝水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巨鹿之战 24 1 分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中的 南朝 指 A 北魏 B 北齐 C 宋 齐 梁 陈 D 西魏和东魏 25 1 分 贾思勰生活在 A 东汉时期 B 三国时期 C 西晋时期 D 北魏和东魏时期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26 5 分 春秋战国时期 三国时期 地区间战役不断 在争斗中各地区也促进了民族交融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第 8 页 共 14 页 材料一 春秋时诸侯的霸权与汉末曹操的 挟天子以令诸侯 是截然不同的 春秋霸主打着 尊王 的旗帜 才能够取得代天子 礼乐征伐 的合法性 才能够在会盟时被周天子册封为 伯主 成为大家公认的霸主 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图一 春秋后期的诸侯国 图二 战国形势图 材料三 第 9 页 共 14 页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时期诸侯打着 尊王 旗帜的目的 结合所学知识 写出第一个打着 尊王 旗帜 成为的霸主是谁 2 根据材料二 观察图一 图二 指出两幅图中的诸侯国在数量及疆域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战争名称 当时的吴国派卫温到达图中 A 这一事件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A 在当时被称为什么 4 根据材料二 三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 三国两个时期的相同特征 27 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章合为时而著 诗歌合为事而作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请根据下列两部作品 比较一下 材料二 三国以前 中国的政治 经济中心大多在北方 长江以南的地区还非常落后 东晋 南朝时期 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 许多水利工程被修建 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生产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 步 材料三 魏晋以来 东汉末年以来 原居中原的客家先民不堪战乱离苦和灾荒 纷纷从黄河流域向南逃往长 江流域 最后定居在闽粤赣交界地区 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艺 文化技艺 并与原居的闽越族长期相处 第 10 页 共 14 页 逐渐形成客家人 闽西历史 材料四 到西晋十六国特别是东晋南北朝时期 经 永嘉之乱 候景之乱 南来的中原以至江淮人士增多 了 其中潮州的归湖采风岭一带 向西南延伸至潮州城 再经揭阳地都 曲溪 仙桥 进入普宁南径以至潮 阳铜壶 棉城就形成一道汉人居住线 宋代的潮州 1 根据材料一分析 东汉以后我国南方和北方的社会状况有什么不同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当时江南地区社会生产发展的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 变化 3 根据材料三 四 下列简图能比较准确地反映这一历史现象的是 A B C D 4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材料三 四与材料二所反映的两个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 5 综合上述材料 结合潮州市政府提出 海丝文化重镇 潮人精神家园 的口号 请你为现在潮州经济发 展提几条合理的建议 第 11 页 共 14 页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