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 编制说明 一 编写目的 完成铁路第六次提速工程是实现铁路 跨越式 发展战略目标的 具体体现 在 周密规划 科学管理 全面推进 期到必成 的提速指 导思想下 抓住机遇 重点规划 科学施工 为顺利完成第六次提速京 沪线工程各项任务特编制本施组 以利于指导施工 确保期到必成 二 编制依据 1 北京铁路局太原勘测设计院可研设计文件及图纸等 2 现场调查资料 3 现行的施工规范标准 规程 铁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相 关文件资料 4 中铁六局集团颁发的质量 环境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 质量手册 及 程序文件汇编 三 编写范围 京沪线大满庄站至长庄站间 DK155 464 32 DK227 230 五处曲 线改造 及其引起的相关工程 二 工程概况及特点 一 概述 1 既有线概况 设计范围内上 下行线均为 60Kg m 钢轨 区间无缝线路 下行线大部分 铺设 型或 69 型钢筋混凝土轨枕 1840 根 Km 部分地段更换为 型钢筋混凝土 轨枕 上行线多数地段已更换为 型钢筋混凝土轨枕 1667 根 Km 有部分线路 未更换 型钢筋混凝土轨枕 设计范围内线间距均大于 4 4m 既有道床厚度 2 0 5m 2 本次施工设计按 200Km h 进行改造 根据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 行规定 的要求 最小曲线半径采用 3500m 困难条件采用 2800m 上下行线间 距不变的并行地段的平面曲线 设计为同心圆 线间距不一致时 设计为半径 相同的曲线 曲线要素一致 缓和曲线采用三次抛物线线型 缓和曲线的配置 按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第 20 条的要求选配 两相邻曲线间夹直 线和两缓和曲线间圆曲线长度大于等于 140m 困难条件下不小于 100m 正线上 缓和曲线直缓点与道岔基本轨接缝间直线段长度一般不小于 70m 困难地段不 小于 30m 对各改造地段分述如下 1 K155K155 段段 K155 464 83 K158 500 段 该段曲线位于泊头北咽喉外方 既有上行线已更换为 型钢筋混凝土轨枕 下行线为 型钢筋混凝土轨枕 曲线两端线间距为 5 0m 既有曲线半径为 2000m 缓和曲线长度为 60m 改造后曲线要素为 y 10 34 08 R 3005 l 180 和 z 38 58 25 R 2800 l 200 夹直线长 167 56m 改建起点为 K155 464 83 终点为 K158 546 75 全长 3081 92m 长链 46 75m 改造后改 建终点距车站北咽喉最外方道岔基本轨接缝距离大于 70m 改造后改造起点处 线间距为 5 0m 夹直线处线间距采用 5 0m 改造终点处线间距为 5 0m 右线 设计为左线同心圆 线路中心最大拨移 162m 从姚辛庄村东部通过 另外还需 拆迁新兴木材综合加工厂 堤口王村部分民房 共需拆迁房屋约 0 66 万平方米 改建范围内需新设桥涵 10 座 其中有两座较大的立交桥改建难度较大 2 K185K185 段段 K185 965 61 K187 297 76 段 该段曲线既有上行线已更换为 型钢筋混凝土轨枕 下行线为 型钢筋混 凝土轨枕 曲线两端线间距为 5 0m 既有曲线半径为 1990m 缓和曲线长度为 50m 本次设计改建为 R 3500 l 160 改建起点为 K185 965 61 终点为 3 K187 297 76 全长 1332 15m 短链 4 66m 线路中心最大拨移 21m 从古树于 村西部通过 引起部分民房拆迁 共需拆迁房屋约 0 24 万平方米 3 K190K190 段段 K190 220 76 K191 149 78 段 该段曲线位于连镇南咽喉外方 既有上行线已更换为 型钢筋混凝土轨枕 下行线为 型钢筋混凝土轨枕 曲线两端线间距为 5 0m 既有曲线半径为 4920m 缓和曲线长度为 20m 上行线曲线头距 2 岔前仅 3 米左右 由于受道岔 位置的限制无法通过加长缓和曲线来达到满足 200Km h 的要求 本次设计改建 为 R 3500 l 160 改建起点为 K190 220 76 终点为 K191 149 78 全长 929 02m 长链 0 56m 线路中心最大拨移 6m 改造后曲线头距道岔的距离大于 60 m 能够满足 200Km h 的要求 4 K195K195 段段 K195 892 60 K197 762 45 段 该段曲线位于原吕家寨车站处 既有上行线为 型钢筋混凝土轨枕 下行 线为 型钢筋混凝土轨枕 曲线两端线间距为 5 0m 改造范围内共有 3 条曲线 曲线要素依次为 R 3872 l 30 R 1808 l 60 R 1787 l 70 第一 二条曲线 的夹直线为 141m 第二 三条曲线的夹直线为 220m 虽然第一条曲线的曲线半 径能满足提速要求 但其缓和曲线长度不满足要求 如果其通过加长缓和曲线 满足了要求 后两条曲线在改造时将受其限制 无法满足提速要求 因此本次 设计将三条曲线合并为一条 改造后曲线要素为 y 26 21 13 R 3500 l 260 改造后线路中心最大偏移 15m 5 K226K226 段段 K226 755 46 K227 577 14 段 该段曲线位于长庄站北咽喉外方 既有上行线为 型钢筋混凝土轨枕 下 行线为 型钢筋混凝土轨枕 曲线两端线间距为 5 0m 既有曲线半径为 4900m 缓和曲线长度为 20m 上行线曲线头距 5 岔前仅 10m 左右 由于受道岔 位置的限制无法通过加长缓和曲线来达到满足 200Km h 的要求 本次设计结合 将曲线改建为 y 9 21 52 R 3500 l 160 改建起点为 K226 755 46 终 4 点为 K227 577 14 全长 821 68m 长链 0 97m 线路中心最大拨移 5 0m 改造 后曲线头距道岔的距离大于 40m 能够满足 200Km h 的要求 6 线路纵断面 京沪线限制坡度为 4 本次设计改造线路范围内既有线纵坡都小于 4 因此确定本次改造的限制坡度仍采用 4 线路纵断面设计原则上维持既 有坡度不变 由于曲线改造使线路长度发生变化时在改造范围内作微小调整 线路设计标高以下行线为准 上行线按与下行线并行等高设计 最小坡段长度 不小于 400m 当相邻坡段的坡度差大于等于 1 时 采用圆曲线型竖曲线连接 竖曲线半径为 15000m 二 地形 地貌 地质 水文条件 1 地形地貌 测区位于河北省中部与滨海冲积平原交汇区 地貌单元为冲积平原 区内 地势一般开阔平坦 但有微小起伏 地形总的趋势是南高北低 西高东低 本区具有典型的冲积平原地貌特征 受流水冲积作用的影响 区内微地貌 呈现有规模不等的缓岗和平原洼地 线路经过地段 由于既有线路取土填筑路 堤 分布有规模不等的取土坑 2 气象及地震 气象 测区 气候要素由沧州气象站测量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气候基本特 征是 四季分明 冬季多风少雪 寒冷干燥 夏季炎热多雨 雨量集中 春季 干旱多风雨雪少 蒸发量大 秋季雨水较少 气候凉爽 其主要气候要素见表 1 地震 根据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 2001 抗震设防烈度 沧州 泊头 为 7 度 东光和吴桥为 6 度 根据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 2001 5 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沧州 泊头为 0 10g 东光和吴桥为 0 05g 地震动反 映谱特征周期值均为 0 40s 根据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01 房建工程所在场地土的类型 为中软土 场地类别为 类 根据 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J111 87 新建铁路地段场地土为 类 场地类别为 类 测区主要气候要素 表 1 项目 站 名沧州市泊头市东光县吴桥县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19 5 24 8 23 9 24 0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40 741 640 940 6 年平均气温 13 112 812 712 9 年平均降水量 mm 573 0523 2533 9552 7 一日最大降水量 mm 274 3317 7268 3262 2 年平均蒸发量 mm 1931 52117 12069 51831 3 年平均相对湿度 61 063 065 066 0 累年平均风速 m s 及风向2 9 SSW2 6 SSW2 8 SSW 2 5 SS W 历年最大风速 m s 及风向21 0 NE21 0 NNE21 0 S 22 0 NE 最大积雪深度 cm 2116 015 016 0 土壤最大冻结深度 cm 51545753 3 地层及构造 地层岩性 测区内主要分布新生界第四系松散堆积层 分布广泛 构成冲积平原 其 成因类型主要为冲积 岩性以粉质粘土为主 其次为粉土 粘土 砂类土及人 工填土 各地层岩性及特征见表 2 地层岩性及特征 表 2 6 地层编号岩土名称及其特征分布范围 1 填筑土 以粉土为主 黄褐色 稍湿 中密 层厚 1 5 4 0 米 承 ml Q4 载力基本值 o 100 120Kpa 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为 类普通土 沿线均有 分布 11 素填土 以粉土为主 黄褐色 稍湿 松散 厚度不等 一般厚 ml Q4 1 0 2 0 米 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为 类松土 分布于既 有线路堤 21 粘土 棕黄色 硬塑 具有中压缩 承载力基本值 o 130Kpa al 4 Q 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为 类普通土 分布于 K155 曲线 改造段 2 粉土 黄褐色 灰黄色 稍湿 局部为湿 稍密 中密 夹有粉 al 4 Q 细砂层粘土层 或与粘土互层 此层厚度大 土质疏松 承载力基本值 o 120 140Kpa 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为 类普通土 测区内广 泛分布 22 粉质粘土 棕黄色 硬塑 承载力基本值 o 130Kpa 岩土施工 al 4 Q 工程分级为 类普通土 31 粘土 灰黄色 硬塑 具有中压缩 承载力基本值 o 140Kpa al 4 Q 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为 类普通土 3 粉质粘土 灰黄色 灰色 硬塑 软塑 局部含有蜗牛化石 承 al 4 Q 载力基本值 o 120 130Kpa 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为 类普通土 测区内广 泛分布 4 粉土 灰色 黄色 潮湿 局部为湿 稍密 中密 夹有粉细砂层 al 4 Q 灰褐色粘土层 此层厚度大 土质疏松 承载力基本值 o 140 160Kpa 岩土 施工工程分级为 类普通土 测区内广 泛分布 41 细砂 灰黄色 稍密 潮湿 承载力基本值 o 180Kpa 岩土施 al 4 Q 工工程分级为 类普通土 42 粘土 灰色 硬塑 具有中压缩 承载力基本值 o 140Kpa 岩 al 4 Q 土施工工程分级为 类普通土 地质构造 河北省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属内蒙古地槽南缘 中朝准地台的北部 即康保 围场 赤峰大断裂以北属内蒙古地槽 以南为中朝准地台 中 朝准地台又可划分为四个二级构造单元 张家口 平泉 北票深断裂以 7 北为内蒙地轴 以南为燕山沉降带 其南界为固安 昌黎大断裂 与华 北断拗毗邻 从区域地质构造的分布上 测区地处华北断拗 其北部与 燕山沉降带为邻 西部衔接山西中台隆起 区域构造在燕山期之前表现为地壳的升降运动 从燕山期始表现为 断裂与褶皱构造变动 由于经受的构造变动频繁而复杂 其断裂与褶皱 比较发育 形成了东西向及新华夏两大构造体系 东西向构造体系由一系列大型压性结构面所组成 断裂非常发育 常成群出现 复式背 向斜均相间展布 形迹明显 规模宏伟 新华夏构造体系由一系列北北东向褶皱 压性及压扭性断裂挤压破 碎带及其相伴生的张性 张扭性断裂所组成 其中以北北东向复式北斜 或隆起最为明显 本区新构造运动十分活跃 在空间展布上明显地继承了燕山期断裂 变动的特征 而且表现的更为强烈和频繁 致使在燕山期形成的构造格 架在喜山期受到了进一步的改造和发展 形成了山前一系列规模宏大的 断裂带 使基岩山区进一步上升 经受剥蚀 华北断拗下降得以形成 并接受了巨厚的松散堆积物 由于松散堆积物掩盖了各种构造行迹 故 测区内未见各种构造行迹出露 4 水文地质特征 测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地下水的分布 埋藏 迳流和排泄条件 受所在的地貌单元 地质条件 降水量 蒸发量 以及开采利用程度控 制 按含水层特点 测区地下水以 与各类建构筑物有关 松散岩类孔 隙水 潜水为主 含水层主要赋存于冲积平原的砂类土层中 岩性以细砂 粉砂为主 地下水位埋深大于 8 0 米 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和渠系渗 漏补给 农田灌溉水的回归 地下水排泄的主要途径为人工开采 大气 8 蒸发 测区外围有漳卫新河 南运河 宣惠河等人工开挖河流 均属海河 流域 上述河流均属季节性河流 枯水期经常断流 雨季洪水暴涨暴落 流量较大 5 工程地质特征 桥涵工程工程地质评价 曲线改造地段 所设桥涵大部为新建 个别为接建 桥涵地基地层 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 al Q4 粉质粘土 坚硬 软塑 间夹粉土 粘土及粉细砂 其中呈软塑状的粉质粘土 力学强度低 基本承载力为 150 160KPa 当地基承载力不满足桥涵工程设计时 桥涵地基需采取 处理措施 路基工程工程地质评价 新建路基均为填方路基 路堤高度 1 5 3 0 米 线路经过地段多 辟为耕地 局部分布有取土坑并有积水 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 粉土及粉质粘土 坚硬 软塑 间夹粘土及粉细砂 局部地表分 al Q4 布有杂填土 种植土及杂填土对路基稳定有一定影响 在填筑路基时 应对地表耕土进行翻挖回填压实处理 对杂填土予以清除 有积水地段 应采取处理措施 三 京沪线改建后主要技术标准如下 线路等级 级 正线数目 双线 限制坡度 4 牵引种类 内燃 机车类型 DF4 DF11 ND5 9 牵引定数 4000t 道发线有效长 1050m 最小曲线半径 非提速改建区段维持现状 140km h 路段 3000m 一般 1600m 困难 1200m 200km h 路段 一般 3500m 困难 3000m 个别 2800m 闭塞方式 自动 四 京沪线主要工程数量 京沪线大满庄站至长庄站改建工程共包括 5 条小半径曲线改造 主 要工程内容为小半径曲线改造引起的路基帮宽 桥涵新建和接长 以及 轨 换枕及补碴等 主要工程数量下表 京沪铁路六期提速 DK155 DK227 段道路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 号 工程项目单位数量备注 凿混凝土基座个 5 清运建筑垃圾 m313560 挖除淤泥 地洞回填 m35850 3750 抛填片石 m317100 砂石垫层 m32085 填 A B 组土 m3118880 7 挖土 m323242 2 级配碎石 m326415 1 土 石 方 挖台阶 19835 8 2 新铺线路60 m1667根 km 型钢筋混凝土 枕 Km12 666 3 拨移线路 Km3 4508 4 沉落整修 Km5 2 60 m1840根 km 型钢筋混凝土枕 Km8 788 5 拆 除 线 路60 m1667根 km 型钢筋混凝土枕 Km7 988 级道碴 m336773 6 铺道 床碎石道碴 m36811 10 7 坡面防护 24664 植草 抽换 钢筋混凝土枕根 1666 8 用地亩 115 9 公里标个 18 半公里标个 18 百米标个 156 曲线标个 12 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始终点标个 56 桥号标个 32 用地界标个 105 9 线 路 标 志 坡度标个 18 拆迁房屋 围墙 m9100 1900 伐树棵 9725 防护栏 Km17 1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 Km17 1 无缝线路位移观测桩 Km17 1 工地铝热焊接头个 209 原地面翻挖压实万 8 72 拆除水井座 10 10 其 它 工 程 迁坟座 41 五 京沪线工程特点和控制工程 1 工程特点 本工程为既有线改建施工 线路长 工点多且分散是本工程的特点 之一 京沪线运输繁忙 行车密度大 既有路基帮宽 桥涵改建和站场改 造对既有线影响较大 施工中需加强防护 在不影响或尽可能减少对运 营影响的前提下 精心组织 确保行车安全 畅通是本工程的重点 本工程施工工期跨越冬 雨季 合理组织安排施工 有效控制阶段工期 目标 2 控制工程 11 DK156 275 8m 16m 8m 钢筋混凝土框架桥和 DK156 917 8 1 8m 钢筋混凝土框架桥 三 组织机构 1 为确保本工程质量达到部优标准 确保符合工程工期要求以及 河北省和北京铁路局对施工环保 安全 文明的要求 保证铁路安全运 营及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 本工程将采用 项目法 进行施工 并严格 按照集团公司 质量 环境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程序文件的要求 进行管理 成立在线路小半径改造施工方面有丰富经验 并参加前五次 提速施工的管理 技术人员组成的项目经理部作为施工的组织机构 全 面负责本工程的施工管理与经营管理 并配备齐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技术工人来承担本工程施工任务 组成的项目部组织形式如下 机 械 作 业 一 队 路 基 作 业 三 队 路 基 作 业 二 队 桥 梁 作 业 三 队 桥 梁 作 业 二 队 路 基 作 业 一 队 桥 梁 作 业 一 队 项目副经理 王院淼项目副经理 高伟义项目副经理 贾连刚 调 度 后 勤 刘 综 利 安 检 主 管 刘 飞 调 度 后 勤 刘 综 利 材 料 主 管 王 殿 一 财 务 主 管 刘 阔 试 验 主 任 杨 强 技 术 主 管 李 雪 源 项目副经理 表秀福 项目经理 张建勋 项目总工 杨咏国 项目经理 项目书记 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 工 程 部 安 全 质 量 部 计 划 经 营 部 物 资 设 备 部 财 务 部 综 合 办 公 室 工 地 试 验 室 线 路 作 业 一 队 桥 梁 作 业 一 队 土 石 方 作 业 队 线 路 作 业 二 队 线 路 作 业 三 队 线 路 作 业 二 队 线 路 作 业 三 队 12 四 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为施工创造必要条件 开工前根据设计提供资料 技 术进行前期测量调查 据此项目经理组织了有关人员进行临时驻地 施 工道路调查定置 派遣有关人员联系征地 拆迁及赔偿等工作 计划先 期 2004 年 12 月 30 日进驻施工住地 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五 施工方案及施工工期安排 一 总体方案 本工程根据工期要求本工点施工原则采用先易后难的原则 统 筹安排 分段实施 平行推进 涵洞接长优先施工 为路基施工创 造条件 施工过渡方案需要征得建设 设计 监理和运输部门各方 同意 并尊重运营单位的意见 钢轨 道碴利用列车再天窗点卸料 曲线改建地段先进行无缝线路放散 锯轨 电务配合轨道电路 再 要点拨接曲线电务配合轨道电路 信号设备移设及试验 点后尽快 安排大机作业 保证在 7 天内达到图定速度 1 曲线改造 京沪提速小半径曲线改造工程 主要包括大满庄至泊头 泊头 至连镇 连镇至吕家寨 吕家寨至许关屯 许关屯至长庄五个区间 的部分路基加宽和改线段施工 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桥涵接长及新建 13 施工 线路正线换枕 换碴 站场改造工程 2 路基工程 本标段工程路基施工全部为土方 填方 118880 7m3 挖方 23242 2m3 路基土方以机械施工为主 路基施工时采用人工开挖 台阶配合小型机具夯填的方法施工 路堤填筑按照 三阶段 准备 阶段 施工阶段 竣工阶段 四区段 填筑区 平整区 碾压区 检验区 八流程 施工准备 基床处理 分层填筑 摊铺整平 洒水或晾晒 机械碾压 检验签证 面层整修 边坡整修 基床 表层强化处理 的施工程序组织施工 采用汽车运输 推土机推 平 平地机整平 振动碾碾压的方式施工 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与 推土机配合开挖 汽车运输的方式施工 路堤附属工程紧跟路基施 工 浆砌片石护坡采用人工砌筑的方法施工 桥涵缺口采用渗水土 薄层填筑 两侧同时分层对称 水平填筑夯实 采用人工配合机械 平整 洞顶大于 1m 厚度填土方可通行大型机械 3 桥涵工程 本工程新建桥涵 9 座 接建 9 座 施工时基坑开挖采用机械放坡开挖 人工配合 并按设计进行 路基防护 砼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 砼采用集中拌合站拌制 翻斗 车运输 吊车配合砼斗提升灌注砼 人工配合机械振捣 路基防护加固 采用人工挖孔桩 高度在基础以下 9 10m 直 径 1m 线路加固前必须与工务部门签订协议取得工务部门配合 圬工拆除采用人工配合机械 按设计要求凿除 14 4 轨道工程 本段轨道工程数量 道碴 43584m3 新铺线路 12 666km 拨 移线路 3 4508km 拆除线路 8 788km 轨道工程全部采用人工 铺轨 轨道车配合要点卸料 然后根据现场条件分别采用推土机或 装载机或人工抬运进行散轨 轨道预铺时 道碴及轨枕采用火车和 汽车相结合的方式运输 人工配合机械起拨道 使用小型机械捣固 无缝线路轨道工程 曲线拨接及道岔要点施工前 首先进行应 力放散 曲线拨接地段要点拨接完成后 利用慢行点抽换轨枕 最 后进行大机作业 列车提到图定速度 利用大机作业同时抽换剩余 型枕 列车阶梯提速至图定速度 线路拨接要点施工时 尊重业主 运营部门施工要点安排 曲线拨接大机作业及阶梯提速时间安排 第一天拨接曲线 第二 三天人工更换 型枕 各点点后第一 列限速 25km h 第二列起 5 小时内限速 45km h 其后至第二天点 始限速 60km h 第四 五天大机作业 人工补充道碴 点毕限速 80km h 第六天大机作业点毕提速至图定 曲线 1 DK155 464 32 DK158 500 大满庄 泊头区间 本段曲线改造在 2 月 1 日 5 月 31 日完成路基土方施工 路基成 型后 在条件许可地段预铺上行线路 9 月 8 日第一次要点 2 5 小 时曲线拨接上行正线 点后拆除既有上行正线 清除旧碴 预铺下 行正线 9 月 9 日第二次要点 2 5 小时曲线拨接下行正线 15 曲线 2 K185 963 K187 300 泊头 连镇区间 本段曲线改造在 2 月 1 日 4 月 51 日完成路基土方施工 路基成 型后 在条件许可地段预铺下行线路 6 月 4 日第一次要点 2 5 小时 曲线拨接上行正线 6 月 5 日第一次要点 2 5 小时曲线拨接下行正 线 曲线 3 K190 220 K191 152 连镇 吕家寨区间 2 月 1 日 4 月 31 日完成路基土方施工 路基成型后 在条件许 可地段预铺上行线路 6 月 8 日第一次要点 2 5 小时曲线拨接下行 正线 点后拆除既有下行正线 清除旧碴 预铺上行正线 6 月 9 日第二次要点 2 5 小时曲线拨接上行正线 曲线 4 K195 894 84 K197 764 06 连镇 吕家寨区间 2 月 1 日 4 月 1 日完成路基土方施工 路基成型后 在条件许可 地段预铺上行线路 6 月 12 日第一次要点 2 5 小时曲线拨接下行 正线 点后拆除既有下行正线 清除旧碴 预铺上行正线 6 月 13 日第二次要点 2 5 小时曲线拨接上行正线 曲线 5 K226 755 5 K227 582 许关屯 长庄区间 2 月 1 日 4 月 1 日完成路基土方施工 路基成型后 在条件许可 地段预铺上行线路 4 月 15 日第一次要点 2 5 小时曲线拨接下行 正线 点后拆除既有下行正线 清除旧碴 预铺上行正线 4 月 18 日第二次要点 2 5 小时曲线拨接上行正线 以上施工地段达到图定速度后进行外观整治 二 施工工期安排 16 工期总体安排如下 各段具体安排见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1 工期安排 本工程计划于 2005 年 1 月 31 日开工至 2005 年 9 月 30 日全部工程 完工 2005 年 6 月 16 日 2005 年 6 月 30 日验收交付 2 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准备 2004 年 12 月 31 日 2005 年 1 月 31 日 完成开工审批 签定各种安全协议 施工放线 地界桩测设 人员 培训 人员设备进场 三类建设 进行各种材料的提料 备料 试验 力争完成拆迁购地的工作 中线贯通测量 新建改建路基工程完工成型后 进行中线贯通测量 并按设计要求钉出线路中桩 桩距不大于 25m 圆曲线桩距 20m 缓和 曲线桩距 10m 其他各曲线的起终点 道岔的岔心及岔头 岔尾 和岔 后附带曲线的起终点均应有线路中心桩 进行路基横断面测量 横断面应达到设计要求的宽度 高程 坡度 和平整度 排水坡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本段影响桥涵接长的建筑物 树木 电缆 拆迁 改移提前办理 车辆或行人通过的框构箱涵 盖板箱涵应提前做好封道准备 无进料条 件的涵洞 提前修临时道路 平整施工现场 设备物资进场 涵洞开工 前需加固线路 路基防护 本工程采用挖孔桩防护 各段具体进度时间 如下 1 大满庄 泊头区间曲线改造 2005 年 2 月 1 日 2005 年 9 月 15 日 桥涵工程 2005 年 2 月 1 日 2005 年 4 月 31 日 17 路基土方 2005 年 2 月 1 日 2005 年 5 月 31 日 线路预铺 2005 年 6 月 1 8 日 曲线拨接 上行正线 2005 年 9 月 8 日 下行正线 2005 年 9 月 9 日 2 泊头 连镇区间曲线改造 2005 年 2 月 1 日 6 月 15 日 桥涵工程 2005 年 2 月 1 日 2005 年 4 月 15 日 路基土方 2005 年 2 月 1 日 2005 年 4 月 31 日 线路预铺 2005 年 5 月 1 8 日 曲线拨接 上行正线 2005 年 6 月 8 日 下行正线 2005 年 6 月 9 日 3 连镇 吕家寨区间曲线改造 2005 年 2 月 1 日 2005 年 6 月 15 日 桥涵工程 2005 年 2 月 1 日 2005 年 4 月 1 日 路基土方 2005 年 2 月 1 日 2005 年 4 月 15 日 线路预铺 2005 年 4 月 16 30 日 曲线拨接 下行正线 2005 年 5 月 1 日 上行正线 2005 年 5 月 8 日 4 连镇 吕家寨区间曲线改造 2005 年 2 月 1 日 2005 年 6 月 15 日 桥涵工程 2005 年 2 月 1 日 2005 年 4 月 1 日 路基土方 2005 年 2 月 1 日 2005 年 4 月 31 日 线路预铺 2005 年 5 月 1 8 日 曲线拨接 下行正线 2005 年 6 月 12 日 上行正线 2005 年 6 月 13 日 18 5 许关屯 长庄区间曲线改造 2005 年 3 月 1 日 2005 年 5 月 15 日 桥涵工程 2005 年 4 月 1 日 2005 年 5 月 15 日 路基土方 2005 年 3 月 1 日 2005 年 3 月 31 日 线路预铺 2005 年 4 月 1 8 日 曲线拨接 下行正线 2005 年 4 月 15 日 上行正线 2005 年 4 月 18 日 6 2005 年 6 月 15 日 2004 年 6 月 31 日全部工程竣工交付 三 劳力组织 本标段拟投入劳力 700 人 技术人员 12 人 劳力高峰人数达 1100 人 共设 11 个作业队 机械作业队 1 个 线路作业 3 个 桥涵作业队 3 个 根据施工任务量 决定投入一个项目部 四 物资计划 本标段地方料计划由当地汽车运至施工现场 线上料主要由火车运 至施工地点附近车站后 再要点卸至区间施工段 部分道碴 轨枕由汽 车运输解决 主要材料进场计划表主要材料进场计划表 序号材料名称进场时间 1圬工材料2005 02 10 前 2钢筋2005 02 15 前 3桥涵管节2005 02 20 前 4轨枕自 2005 3 1 始随工程进度 5道碴自 2005 3 1 始随工程进度 6钢轨自 2005 3 1 始随工程进度 19 五 特殊过程 工程专业过程名称控制要点 连续监控 手段 线路工程 钢筋砼枕的硫 磺锚固 操作人员 所用材料工艺 位置 直度 高低握裹力 及锚固的饱满度 作业条件 等 随作业监控 砼浇注 操作人员 所用材料工艺 配合比 模板 支护 振 捣 作业条件 随作业监控 钢筋焊接 设备人员技能掌握 连接部 位的状况 焊条质量 作业 条件等 随作业监控 桥 梁 工 程 防水层的粘结 材质 操作工艺 作业条件 等 随作业监控 六 临时工程 1 临时驻地 泊头 连镇均设 330 人临时驻地 长庄站设置 150 人临时驻地 2 临时水源 本标段所在地区地表水丰富 各车站均有供水设备 施工时可就近 利用既有水源为主 区间用水较远 用水车拉水 集中到储水罐中以便 施工之用 3 临时用电 本标段站线电力供应基本充足 施工可以使用铁路自供电源 小桥 涵 路基加固及防护工程的施工用电及其他零小分散的工点采用发电机 发电供应 20 4 施工通信 项目经理部设市电及路电 以沟通指挥部 项目经理部 业主及其 他相关单位的通信畅通 随时接受命令 及时调整现场施工 5 临时道路 改建及改线地段需修临时道路 用以通行施工车辆 临时道路标准 为 泥结碎石路面 宽 6 米 厚 20cm 6 临时存料场 本标段的厂发料及业主所提供的轨料 分别运到大满庄 连镇 长 庄车站 做为临时轨料存放场 根据使用情况随时调往工地 三大材由 供料点直接运到工地 以减少倒运次数 地方料按施工用量随时用汽车 运到施工现场 施工换下来的钢轨 轨枕 轨料等就近集中堆码 附 京沪线施工平面布置图 六 劳动施工机械配备以及监测设备 1 施工机具表 见表 1 2 监测设备表 见表 2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及设备表 土建 表 3 6 3 1 序号名称规格型号产地现状 数量 台 调入地点设备来源 1推土机T 180渭南良好2北京自有 2推土机T 220渭南良好2北京自有 3平地机PY200C徐州良好2北京自有 4装载机ZL30B成都良好1北京自有 21 5装载机ZL50C柳州良好1北京自有 6自卸汽车斯太尔青岛良好25北京自有 7振动压路机CA 25徐州良好3北京自有 8挖掘机EX350LC合肥良好3北京自有 9洒水车CA141北京良好2北京自有 10砼搅拌机JZC350成都良好3北京自有 11发电机120KW太原良好2北京自有 12发电机50KW太原良好2北京自有 13钢筋调直机GT4 8太原良好3北京自有 14钢筋弯曲机GW 40太原良好3北京自有 15钢筋切断机GQ40太原良好3北京自有 16汽车吊QY30徐州良好2北京自有 17内燃冲击夯RV80日本良好4北京自有 18变压器S9 300太原良好3北京自有 19木工圆锯MJ225北京完好3北京自有 20对焊机UNI 100上海良好2北京自有 21电动液压捣固机XYD2A成都良好10北京自有 22液压起道机YQD 200成都良好10北京自有 23轨缝调整器AFT 400D锦州良好3北京自有 24翻斗车JS 1J陕西良好6北京自有 25电焊机BX3 500 1北京良好4北京自有 26锯轨机北京良好2北京自有 27钻孔机北京良好2北京自有 22 28抽水机3BA 9北京良好5北京自有 29潜水泵200 QJ北京良好10北京自有 30乙炔切割工具中号上海良好3北京自有 31风镐VL 140广州良好14北京自有 32重型轨道车160HP宝鸡良好1北京自有 33汽车吊5T重庆良好2北京自有 34无线对讲机日本良好20北京自有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及设备表 土建试验 检测仪器 表 3 6 3 2 序号名称规格型号产地现状 数量 台 调入地 点 设备来 源 1水泥标养箱 SBR 40 型 北京良好5北京自有 2万能材料试验机DLY 100 长春良好1北京自有 3 雷氏夹测定仪 LD 50 型 北京 良好1北京自有 4 平板荷载仪K30 北京 良好2北京自有 5 回弹仪 HT 225 型 无锡 良好3北京自有 6 核子密度仪MC 3 美国 良好2北京自有 7 混凝土抗渗仪 自动调压 HP 40 型 北京 良好1北京自有 8混凝土振动台YJ 80天津良好1北京自有 9砂石筛 300北京良好1北京自有 10 养护室自动控制 仪 BRS 型 北京良好1北京自有 11 击实仪 轻型 重型 多功能 分体式 北京良好1北京自有 23 12 防水型拓普康全站仪 TOPCON711S日本 良好2北京自有 13经纬仪J2北京良好2北京自有 14水平仪NI025德国良好3北京自有 15钢轨测温计ADT 1北京良好10北京自有 16轨道尺MD 4北京良好10北京自有 17地下电缆测试仪6405天津良好1北京自有 18场强测试仪SOS C美国良好1北京自有 19无线综合测试仪R 600 C美国良好1北京自有 20微型计算机北京良好4北京自有 七 主要项目施工工艺及方法 一 路基工程 新建路基面设计为三角形 由中心向两侧设 4 横向排水坡 曲 线加宽时 路基面仍保持三角形 利用既有路基帮宽时采用 2 单斜面 路基 路肩宽度为 1 5m 当线间距为 4 4m 时 路基面宽度按下表采用 当线间距加宽时 路基面相应加宽 线线 别别路路 堤堤路路 堑堑 双线 13 113 1 单线 8 78 7 正线曲线地段路基面加宽值按下表采用 曲线加宽应在缓和曲线 内渐变完成 曲线半径曲线半径路基面外侧加宽路基面外侧加宽 60000 2 3000 60000 3 30000 4 24 路基加宽设计原则 为了保持新旧路基的良好连接 改建地段帮 宽路基时 应将既有路基边坡松散土层 废弃碴土等清除后 沿既有 路基坡面挖成宽度不小于 1 0m 台阶 帮宽路基填土顶部宽度不应小 于 0 5m 底部不小于顶部帮宽值 加宽路基时路基基床表层厚 0 6m 填料采用 A 组土 基床底层厚 1 9m 填料为 A B 组土或改良 土 路基基床以下填料为 A B C 组土或改良土 填料标准及压实度 应满足铁建设 2003 76 号文的有关要求 当线路位于新建路基上时路 基基床表层厚 0 6m 填料采用级配碎石 基床底层厚 1 9m 填料为 A B 组土或改良土 路基边坡 当填方高度小于等于 8m 时 采用 1 1 5 当大于 8 小于 20m 时 采用 1 1 75 路堤坡脚设 2m 宽的天然护道 坡度 4 地面横坡缓于 1 10 时 路堤可直接填筑在天然地面上 但路堤 高度小于基床厚度的地段 应清除地表草皮 地面横坡为 1 10 1 5 时 原地面挖台阶 台阶宽度不小于 1m 地基表层为松散土层 时 当厚度小于等于 0 3m 时应将原地表碾压密实 当厚度大于 0 3m 应将松土翻挖 分层回填碾压密实 碾压后的密度应满足规范的要求 当地表为种植土时将种植土挖除换填 路基防护 路堤高度 0 3m 时 种植紫穗槐 路堤高度 3 5m 时 采用网垫固土并种植紫穗槐 路堤高度 5m 时 采用 M5 浆砌片 石带排水槽的拱型骨架护坡 为了保持路基纵向的连续均匀 在路堤与桥 涵连接处设过渡段 25 连接 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填筑 断面形式为正梯形 顶宽 2m 边坡 采用 1 2 高度与桥涵等高 过渡段在基床表层以下可采用级配碎石 填筑 其压实应符合地基系数 k30 不小于 150MPa m 和孔隙率 n 不大于 28 的要求 级配碎石采用全断面填筑 断面形式如下图所示 级配碎石路堤本体 基床底层 基床表层道床 2 0m DK155 840 DK158 250 段路基基床表层填筑级配碎石 厚 0 6m 其下为 A B 组土 DK158 150 DK158 480 段积有污水并有软 弱层 DK156 820 DK156 850 段有粪池 对这两处采用抛填片石处理 施工时应先挖除淤泥再抛填片石 片石顶面先铺设 0 3m 厚砂石垫层 再进行路基填筑 范围为路基坡脚外 2 米 DK186 360 DK186 850 段路基基床表层填筑级配碎石 厚 0 6m 其下为 A B 组土 基床施工时 采用分层填筑 人工配合推土机整平 小型振动压 路机碾压 人工修整边坡的施工方法 路基填筑按 三阶段 四区段 八流程 施工程序进行 路基帮宽施工流程见 路基帮宽施工工艺流程图 26 1 基底及表面处理 施工时先将既有路基面垃圾 杂草及表层有机土处理干净 并对基 底辗压密实 机械夯实或机械碾压 开挖既有路基台阶 路基帮宽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组织准备 边坡路面整修 边坡路面整修 路基加固防护 压实度检测 测量放样 场地清理 路基填筑 地基处理 不合格 路基成型 27 2 路堤填筑 路基填筑时必须按试验所得数据控制铺设厚度 辗压遍数 控制含 水量 含水量过大应翻挖晾晒 含水量过低时进行洒水 施工前探明施 工范围内电缆及各种地下设施 人工将电缆挖开挑起后 方可使用机械 进行施工 对于路堤边坡松散不密实的土层应重新翻挖回填 确保其密 实度 边坡松散层较厚的 在保证路基稳定及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将其刷 至坡脚 再利用其重新分层夯填 陡坡段应按设计要求自下而上挖台阶 分层填筑 台阶高度为填层厚 宽度大于高度的 2 倍 且不小于 1 米 必要时采取防护措施 为保证边坡压实质量 填筑时两侧各加宽 30cm 路基成型后 采用夯拍机夯实边坡 桥涵缺口填土 必须用级配碎石填筑 涵两侧要同时对称分层填筑 距涵洞边缘 1 米范围内必须采用气夯夯实 不得使用振动辗 涵洞顶上填 方厚度大于 1 米后方可通行大型机械 涵洞锥坡填土前 应准确放样 在 坡顶预留沉落量 并适当加宽 修坡时再把多余土刷去 由于本段路堤高度小于 20m 施工时可按平均提高的 1 2 5 预留 沉降量 预留沉降加高量的路堤坡脚位置仍按设计路肩高程测定 路基 面适当加宽 其边坡设计坡度稍陡施工 以便路基面宽度在沉落完成后 能符合设计要求 3 路基附属工程 本工程个段均有浆砌片石网格护坡 浆砌片石施工方法及要点 28 新填路基砌筑护坡 必须在路基沉落稳定后进行 砌筑前 先将 坡面整平 拍实 不得有凹凸现象或在低洼处用小石子垫平等情况 以 免形成薄厚不匀 在片石护坡坡面下 严格按设计要求设置 10 厘米碎石垫层 砌筑时注意砂浆饱满 接缝交错 石块间彼此镶紧咬合 护坡砌筑要挂线施工 以保证坡面平整 外型美观 4 检测标准 A 基床表层土的压实度标准见表 基床表层土的压实度标准基床表层土的压实度标准 填料 厚度 m 压实标准中 粗砂碎石土 A 组填料0 6 地基系数 K30 Mpa cm 1 01 2 B 基床底层土的压实度标准见表 基床底层土的压实度标准基床底层土的压实度标准 填料 厚度 m 压实标准细粒土粗粒土碎石土 地基系数 K30 0 8 0 8 1 0 B 组填料1 9 压实系数 Kh 0 89 C 基床以下部分压实度标准见表 基床以下部分压实度标准基床以下部分压实度标准 填料压实标准细粒土粗粒土碎石土 地基系数 K30 0 7 0 7 0 8 B 组填料 压实系数 Kh 0 86 二 桥涵 29 曲线改造范围内配合线路改造需接长框架涵 6 座 新建框架涵 洞 5 座 新建圆管涵 2 座 顶进框架桥 4 座 新建 8m 16m 8m 及 1 8m 框架桥各一座 包括引道 框架涵及框架桥主体皆采用 C35 钢筋 混凝土 为便于组织施工 保证施工质量 安排盖板在生活驻地预制厂统一预制 存放 汽车运输 施工时 在保证不影响既有线行车速度的前提下 对 原有框构 板涵 圆涵进行部分拆除 拆除部分距既有线路很近 拆除 接长新建过程中对线路 路基的稳定性影响很大 需要对路基边坡进行 桩防护处理 其中部分通行人员的框构需与地方协商改路 由于京沪正 线两侧电缆较多 所以施工前必须探明信号及通信电缆的位置并加以保 护 具体工程数量详见下表 桥涵表桥涵表 DK 155 464 83 DK158 500 序 号 里程孔径类型净高 m 长度 m 或顶 面积 m2 新建或接长用途 1 K 155 732 7 1 4 m 框架涵 4 79 接长 交通 排洪 2K 155 8671 4 m 框架涵 3 716 新建交通 3K 156 2758 16 8m 框架桥 5 01273 m2 新建交通 4K 156 917 81 8 m 框架桥 4 5166 m2 新建交通 5K 157 2701 4 m 框架涵 3 016 新建交通 6K 157 6001 1 25 m 圆管涵 1 2517 新建灌溉 7K 157 8001 4 m 框架涵 3 016 新建交通 30 8K 157 8051 1 25 m 圆管涵 1 2521 新建灌溉 9K 157 9551 4 m 框架涵 3 016 新建交通 10K 158 2591 4 m 框架涵 3 714 接长交通 DK 185 963 27 DK 187 299 7 序 号 里程孔径类型净高 m 长度 m 或 顶面积 m2 新建或接长用途 1K 186 7001 4 m 框架涵 3 716 新建交通 2K 186 9331 5 m 框架涵 3 511 5 接长交通 DK 190 220 DK 191 152 序 号 里程孔径类型净高 m 长度 m 或 顶面积 m2 新建或接长用途 1K 190 4071 4 m 框架涵 3 048 m2 顶进交通 2K 190 7671 4 m 框架涵 3 057 6 m2 顶进交通 3K 190 845 71 4 m 框架涵 4 77 接长 交通 排洪 DK 195 894 84 DK 197 764 06 序 号 里程孔径类型净高 m 长度 m 或 顶面积 m2 新建或接长用途 1K 196 047 81 1 25 m 圆管涵 1 253 接长灌溉 2K 196 6341 4 m 框架涵 3 716 接长 交通 排洪 DK 226 755 5 DK 227 582 序 号 里程孔径类型净高 m 长度 m 或 顶面积 m2 新建或接长用途 1K 227 2191 4 m 框架涵 3 772 m2 顶进交通 三 大型框构桥及引道 由于线路改移 在 DK155 464 83 DK158 546 75 段需要废弃既 有 8m 16m 8m 和 5m 14m 5m 钢筋混凝土框架桥 在新里程为 31 DK156 275 处 DK156 917 8 处还建一座 8m 16m 8m 和一座 1 8m 钢筋混凝土框架公铁立交桥及两侧的引道工程 设计荷载 中 活载 轨底至顶板 100cm 净宽 8m 16m 8m 和 1 8m 净高 5 8m 引道修建 形成路面后桥内净高机动车道不小于 5m 非机动车道不小于 3 5m 应 在出入口顶板下设置 14 号防撞角钢 引道路面面层采用 15cm 厚沥青混 凝土 基层采用 40cm 厚水泥稳定集料 底基层采用厚 30cm 集料 引道 挡墙基底应换填 50cm 厚碎石 引道挡墙 10m 左右应留一道陈落缝 挡 墙上应按规定留泻水孔 本框构桥工程箱涵涵身比较长 桥跨比较大 同时本桥计划工期短 工程质量要求高 为保证工程能够优质 安全 快速的完成 我单位制 定如下总的施工方案并在施工中将不断细化 优化调整 我项目部进驻施工现场 前期拆迁 封道办完后 就着手进行轻型 降水井的施工 然后用 2 台挖掘机开挖工作坑 进行基底处理 进行钢 筋加工 绑扎 依次浇筑箱涵底板 边墙和顶板混凝土 做防水层和保 护层 箱涵施工中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在施工进点后建立工地试验 室 对工地试验室不具备相应资质的部分试验 将由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7健康看电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乡村建筑摄影构图方案设计
- 1.2.3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 硅片研磨工基础考核试卷及答案
- 聚酯薄膜拉幅工质量管控考核试卷及答案
- 供水稽查员三级安全教育(车间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6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酒店复工安全管理八大重点
- 羽绒羽毛充填处理工成本预算考核试卷及答案
- 乐山酒店方通施工方案
- 产品品质及售后无忧服务承诺书3篇
-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4课《欢欢喜喜庆国庆》精美课件
- 潍坊市2026届高三开学调研监测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 安徽省定远县藕塘中学高三上学期周考训练物理试题
- 三维波动方程双变网格有限差分并行模拟方法:理论、实践与优化
- 邮政银行一点一策课件
- 膝关节炎科普知识课件
- 餐饮咨询顾问合同范本
- DBJ50-T-157-2022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从业人员配备标准
- 直播责任自负书
- 2023年太原市第二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