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材分析 一 指导思想一 指导思想 以 地理课程标准 为依据 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 能够对地 理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 能够在探究能 力 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 能够在责任感 合作精神和 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通过学习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 传达地 理思想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 学情分析 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 形成地理地理技能和可持续 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 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 对于七年学生而言 是一门新的课程 俗语说 万事开头难 作为自然和人文交叉的学科 在初中 课程中扮演着相对 尴尬 的角色 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使其掌 握基本的知识技能 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学生进入初中后 其认知水平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 具有一定 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 并结合日常生活 已经掌握了一些比较简单的地理学知识 同时 对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和学 习方法也有所了解 学习兴趣和未知欲望显得非常浓厚 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 的知识和方法 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 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 分析和 解决问题 三 内容分析三 内容分析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本章主要介绍地理学基本常识 介绍地理的学习 内容与学习意义 地理学习的方法与途径 学习本章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地理做 情感上的铺垫与准备 引导学生热爱并亲近地理学科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地球 世界的海陆分布 世 界的地形 海陆变迁四部分 这些内容都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 同时又是帮 助学生确立正确世界观 人生观的基础知识 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 既是地理知识的基础课 又是人生发展的奠基课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本章最基本的内容是世界人口 包括人口的数量 分布和人口问题 在此基础上再讲述人种 语言 宗教 聚落等内容 让学生 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状况 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 经济发展的影响 正 确看待世界的人种 语言和宗教 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懂得尊重历史 和珍惜祖先留给我文化遗产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天气和气候 气温和降水 影响 气候的主要因素 世界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 学生能够掌握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看懂天气图 知道气温和降水的测定方法 会阅读气温和 降水曲线图 了解主要降水类型 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世界主要气候类 型 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基本的气候特点分析 第五章 世界的发展差异 本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 国际合作 国际组 织等政治经济概念 为以后学习各大洲 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 基础性作用 通过本章的教学 学生可以对国家 对世界有一个更深入 更完 整地认识 从而通过现象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本质 理解合作与发展是人类社 会发展的方向 为做一个世界中的中国人奠定基础 四 教学重难点 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怎样看地图 地球的形状 经纬线与经纬度 地球的运动 七 大洲与四大洋 五种陆地地形与海底地形 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 两大火山地 震带 世界人口的特征及人口问题 世界三大人种及分布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聚落的形态 天气与气候的特点 天气符号的识别 气温和降水 影响气候的 主要因素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国际经济合作 教学难点 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经纬线与经纬度的识别 地球的公转与自 传 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识别方法 三大宗教的代表性建筑物特征 聚落的 演化过程 三种降水类型气候资料的分析方法 如何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 分 析气候类型的特征 五 教学措施 五 教学措施 1 认真钻研教材 理清教材知识结构和教学思路 把握教材重点 难点 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 制作教学道具等 创设教学情境 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 式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变被动学习为主 动探究 2 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巩固学生读图 填图和绘图的能 力 利用地图 地理填充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强化理性认识 同时结合日 常生活中的地理常识和地理现象 帮助学生理解地理概念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组织好课堂教学 面向全体学生 注意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 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激发 学生情感 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和融洽的师生情感 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 积极主动的学习 4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充分利用电视 网络等设施 多方位不断拓 宽学生的知识面 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5 教学方法得当 对不同的内容灵活选用恰当的教法 在教学中要大胆探 索 勇于创新 认真批改作业 通过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授授 课课 进进 度度 安安 排排 表表 章 节内 容课时周次 准 备开学报到 01 1 绪言 与同学们谈地理12 2 地球和地球仪32 3 3 地球的运动24 4 地图的阅读17 5 地形图的判读27 8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6 单元回顾与检测18 1 大洲和大洋19 2 海陆的变迁19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3 单元回顾与检测110 1 多变的天气110 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211 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212 4 世界的气候213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5 单元回顾及检测114 1 人口与人种214 15 2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215 16 3 人类的聚居地 聚落216 17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4 单元回顾及检测117 1 地域发展差异118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2 国际经济合作118 期 末 复 习全册教材整理与复习219 期 末 测 评考 试 120 青铜峡市第六中学地理教案 丁鹤 七年级上册第一 章 绪绪 言言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与同学们谈地理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学习地理的目的 意义 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 习方法 2 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 了解学习地理知识 掌握地理技能 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 学习和工作的需要 从而激起学生学习 地理的欲望 3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 挑战心理 冒险心理和坚韧性 求异性等 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 建设祖国 保护 人类家园 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1 为什么要学习地理 2 怎样学好地理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了解学习地理知识 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 生活 学习和工作的需要 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述法 读图分析法 提问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1 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 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 学 习和工作中的用途 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 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页中的彩图 思考他们是否与地理有关 3 讨论要学好地理 在课外和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学好地理的目的 是什么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Ppt 课件 地理图册 填充图册 地球仪 世界地图 中国地图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 课时 青铜峡市第六中学地理教案 丁鹤 七年级上册第一 章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营造氛围 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出示 欢迎步入地理知识殿堂 1 教师做自我介绍 2 激趣提问 地理学科学习什么呢 学习地理有什么用途 怎样才能学好 地理呢 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我们的第一堂地理课 二 解决学习地理的几个问题 地理课程学习什么 1 播放 蓝猫淘气三千问 主题歌 说说歌词中哪些词属于地理学科的研 究范畴 阅读教材第 2 页中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2 学生交流讨论 补充新的问题 3 教师简单小结 地理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分析这些问题 学习地理有什么用 1 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中的几幅图片 我国江浙一带气候温暖湿润 又栽桑养蚕的历史 我国云南省的元阳县山高谷深 村庄大多坐落在山谷中 日本是一个岛国 沿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意大利的威尼斯是一座有着独特风光的水域 边观察图片边交流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 不同的环境 给了我们不同的生活 2 出示家乡面貌图 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3 小结 学习地理 使我们懂得欣赏和尊重人类生活的世界 4 交流教材中第 4 页的 思考 以家乡的变化 发展过程 是学生明白 应该学会综合和动态的眼光分析问题 5 出示教材第 5 页图例 说说从条形统计图中读到了什么信息 指导学生分析 了解我国人口密度示意图中的地理问题 6 小结 学习地理会使我们掌握分析问题的多种技能 当然 我们会在今 后的学习中体会到更多地理知识带给我们的益处 怎样学好地理 1 同桌相互交流 你认为怎样才能学好地理 2 知名交流 评价补充 3 自学教材第 5 6 页内容 简单小结 要善于观察 发现问题 顺着小溪坚定地走去 你定会找到迷人的大海 要会读图表 熟练运用 要联系实际 勤于实践 要放开手脚 拓宽视野 三 提出地理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青铜峡市第六中学地理教案 丁鹤 七年级上册第一 章 1 课前做好准备工作 课前准备 除学习用具 教材外 还需要准备地图册 填充图册 课外准 备 注意收集国内外 家乡的有关地理信息材料 2 按要求认真完成作业 包括地理填充图册和动手实践的活动作业 3 选定课代表 四 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与同学们谈地理与同学们谈地理 1 地理课学习什么 2 学习地理有什么用 3 怎样学好地理 顺着小溪坚定地走去 你定会找到迷人的大海 青铜峡市第六中学地理教案 丁鹤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一章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 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 会用平均半径 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3 了解地球仪的主要用途 并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 感知地球仪的基本结 构 4 运用地球仪 知道经线和纬线 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并能够比较和归纳 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5 熟知经纬网的构成 能够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1 会观察地球仪 辨别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2 知道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的划分 3 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顺着小溪坚定地走去 你定会找到迷人的大海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会观察地球仪 区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述法 读图分析法 提问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Ppt 课件 地理图册 填充图册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3 课时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重难点 1 会观察地球仪 2 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 纬度和经度 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青铜峡市第六中学地理教案 丁鹤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3 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谈话激趣 同学们 在晴朗的白天 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 球 在十五的夜晚 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 那么 我们居住的地球 到底是什么样的 板书 地球的形状 大小 2 揭示课题 地球 二 新课教学 认识地球 1 了解地球的形状 展示图片 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 地球是什么形状 引导 地球是一个球体 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 在古代 却是一个难解的谜 人们对地球的认识 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学生讨论学习 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 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园地方 天如斗笠 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 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 根据听到的 看到的 想到的 你能说出哪 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 顺着小溪坚定地走去 你定会找到迷人的大海 A 可能出现的事例 站在海边 摇望远处驶来船只 总是先看到桅杆 再看见船身 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 展示教材图 观测帆船 B 事例 2 发生月食偏时 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 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 月面上 就像给地球照镜子 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C 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提问 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讨论 教师启发 解释 总结 准确反映地球形状科学证明是地球卫星照片 讨论 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 你感悟到了什么 总结 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 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2 了解地球的大小 承转 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 而且精确的测量出了地 球的大小 展示图片 地球的大小 学生活动 让学生读出 地球的平均半球 6371 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 5 1 亿平方千米 地球周长约 4 万千米 讲解 精确测量表明 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 6357 千米 赤道半径为 6378 千米 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 21 千米 实际上这些差别同 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 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 这个差别 就看不出来了 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 二 新课教学 地球仪 青铜峡市第六中学地理教案 丁鹤 七年级上册第一 章 1 板书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并展示地球仪 2 提问 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启发学生积极回答 3 讲述 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 教师再继续总结补充地球仪的特点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在地球仪上 人们用不同的颜色 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 海洋 山脉 河湖 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 形状及名称等 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 例如 用于确定地理 事物的方向 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 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4 指名上前在地球仪上指一指哪里是北极 南极 赤道 经线等 四 课堂练习 1 自主完成地理填充图册 2 布置课后作业 制作简易地球仪 引导学生参看教材提供的关于地球仪模型制作的活动进行制作 在强调制 作环节中的要领 通过制作地球仪起到巩固本节知识的作用 五 全课小结 组织下课 顺着小溪坚定地走去 你定会找到迷人的大海 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地球的形状 不规则球体 2 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 6371 千米 赤道周长 约 4 万千米 表面积 5 1 亿平方千米 二 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 第第 2 2 课时课时 课时内容 认识纬线和经线 重难点 1 会观察地球仪 2 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 纬度和经度 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 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青铜峡市第六中学地理教案 丁鹤 七年级上册第一 章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复习提问 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你会描述地球的大小吗 地球仪与地球有什么区别 2 出示地球仪 指导学生观察上面的点和线 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 新课学习 认识纬线和纬度 1 教师活动 在经纬仪上指示出纬线 但不说出定义 鼓励学生尝试概 括什么是纬线 2 学生交流意见 教师补充说明 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 做纬线 3 指名上前用准备好的线绳在地球仪上围出几条纬线 4 总结纬线的特点 1 引导小组讨论纬线的形状 长度的变化规律 指示方向等 顺着小溪坚定地走去 你定会找到迷人的大海 2 指名回答并小结板书 纬线 与地轴垂直 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圈 特点 指示东西方向 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圈 纬线的长度不等 5 在地球仪上找出最长的一条纬线 赤道 6 学生活动 阅读第 6 页 赤道纪念碑 材料 7 多媒体出示维度划分图 学习维度的划分 自学教材第 6 页 教师随机说出一个纬度 学生在图中画一画 也可以同桌互动游戏 8 了解高中低纬的划分以及南北半球的划分 知道赤道将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认识经线和经度 1 承转 除了纬线之外 在地球仪上还有另外一种连接南北极并垂直于纬 线的线 叫做经线 也叫子午线 板书 2 指名上前用线绳围岀经线 启发学生思考 经线有什么特点 3 学生交流并小结板书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的半圆 特点 指示南北方向 每条经线都是一个半圆 经线的长度相等 4 引导学生自学经度的划分 在图 1 9 上指出下列的经线 本初子午线 180 经线 20 W 20 E 5 学习东西半球的划分 青铜峡市第六中学地理教案 丁鹤 七年级上册第一 章 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 如 0 和 180 20 W 和 160 E 等 任意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1 理解以 20 W 和 160 E 划分东西半球的原因 2 多媒体展示东西半球的划分图示 引导学生理解这个经线圈的重要意义 选这两条经线主要是因为它们穿过的地区大部分是海洋 避免了把一些 国家划分到两个半球 三 归纳小结 列表比较 1 出示图表 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本课内容 纬线 维度 经线 经度 形状 长度 数量 指示方向 度数范围及标注 顺着小溪坚定地走去 你定会找到迷人的大海 2 教师简单小结 给予鼓励性评价 激发学习兴趣 3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 四 全课小结 组织下课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二 青铜峡市第六中学地理教案 丁鹤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第 2 2 课时课时 课时内容 利用经纬线确定位置 重难点 1 会观察地球仪 使用地球仪 2 东西半球划分 3 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经纬线的特征和经纬度的划分 为了巩固所学知 识 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下列表格 纬线 圈 经线 圈 形状特征 指示的方向 长度的分布 纬线 维度 经线 经度 形状圆线圈半个圆线圈 长度各不相等 赤道最长 相等 数量无数条无数条 指示方向南北东西 度数范围及标注 90 N 0 90 S0 180 W 180 E 顺着小溪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经济师考试财政税收专业知识和实务(初级)试题及答案指导(2025年)
-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办公室职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沂水县2025-2026学年生物高三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
- 2025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教学融合创新路径研究
- 2025年食品行业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中的应用报告
- 山东省泰安一中、宁阳一中2025-2026学年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
- 有课件的书法教学方法
- 2025年新能源行业电动汽车充电站质量认证与创新分析报告
- 2025年村级红白理事会信息员笔试模拟题及答案集
- GB/T 19289-2019电工钢带(片)的电阻率、密度和叠装系数的测量方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版)》第一章导论
- 《安娜·卡列尼娜》-课件-
- sg1000系列光伏并网箱式逆变器通信协议
- 妇科疾病 痛经 (妇产科学课件)
- 重庆大学介绍课件
- 《李将军列传》教学教案及同步练习 教案教学设计
- GMP基础知识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课件
- 基于Java的网上书城的设计与实现
- 酒店客房验收工程项目检查表(双床房、大床房、套房)
- 开音节闭音节中元音字母的发音规律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