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五章 第三节针对训练测与评 新人教版_第1页
【三维设计】201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五章 第三节针对训练测与评 新人教版_第2页
【三维设计】201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五章 第三节针对训练测与评 新人教版_第3页
【三维设计】201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五章 第三节针对训练测与评 新人教版_第4页
【三维设计】201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五章 第三节针对训练测与评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时间 6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 选择题 本题包括 10 小题 每小题 5 分 共 50 分 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共价化合物内部可能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B 原子或离子间相互的吸引力叫化学键 C 非金属元素间只能形成共价键 D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只形成离子键 解析 共价化合物 H2O2内部既有极性 O H 键 又有非极性 O O 键 A 正确 化学键是 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 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引力 非金属元素间可以形成离子键 如 NH4Cl 中 NH与 Cl 之间形成离子键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可以形成共价键 如 AlCl3 4 答案 A 2 2011 长春模拟 氯化钠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调味品 下列性质可以证明氯化 钠中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 具有较高的熔点 B 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C 水溶液能导电 D 常温下能溶于水 解析 只要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必为离子化合物 而离子化合物区别于共价化合物的突 出特点是 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B 正确 A 项中 具有较高的熔点 也可能为共价化合物 如 SiO2 C 项中 水溶液能导电 可以是共价化合物如硫酸等 D 项中 可溶于水的化合物 可以是离子化合物也可以是共价化合物 答案 B 3 2010 哈尔滨模拟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O3和 NO2都是共价化合物 B 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C 在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中 都不存在单个小分子 D 在反应 O3 2KI H2O 2KOH I2 O2中 参加反应的所有臭氧都作氧化剂 解析 O3为单质 A 项错误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 仅有化 学键断裂不是化学反应 如氯化氢溶于水 B 项错误 离子化合物中不存在分子 共价化合 物中有的不含有分子 如二氧化硅 有的含有分子 如水等 C 项错误 臭氧中的三个氧原 子是按照一定方式结合的 虽然反应后有两个氧原子化合价没有变化 但臭氧作为一个整体 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 项正确 答案 D 4 2011 合肥一中联谊校质量联合测评 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化学工作者合作已 用心 爱心 专心 2 成功研制出碱金属与 C60形成的球碳盐 K3C60 实验测知该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 且有良好的 超导性 下列关于 K3C60的组成和结构的分析正确的是 A K3C60中既有离子键 又有极性键 B 该物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C 该物质的化学式可写成 KC20 D 1 mol K3C60中含有的离子键的数目为 3 6 02 1023个 解析 A 项 K3C60中有离子键 不可能有极性键 B 项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C 项该物质的化学式不能写成 KC20 D 项 1 mol K3C60中含有的离子键的数目为 6 02 1023 个 答案 B 5 下列各组物质中 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 A CaCl2和 Na2S B Na2O 和 Na2O2 C N2和 Ne D HCl 和 NaOH 解析 A 项中 CaCl2和 Na2S 中都只有离子键 B 项中 Na2O 只有离子键 而 Na2O2除有离 子键外 还有非极性共价键 过氧根离子中 C 项中 Ne 分子中无化学键 D 项中 HCl 只有共 价键 而 NaOH 中除有共价键 氢氧根离子中 外 还有离子键 答案 A 6 下列各分子中 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 8 电子结构的是 A H2O B BF3 C CCl4 D PCl5 解析 水分子中氢原子外层只有 2 个电子 A 不正确 BF3分子中 3 个氟原子与硼原子最 外层的 3 个电子形成 3 个共价键 硼原子最外层共有 6 个电子 B 不正确 碳原子最外层有 4 个电子 可与 4 个氯原子形成 4 个共价键 碳 氯原子皆达到 8 电子结构 C 正确 PCl5 中磷原子最外层有 5 个电子 若与 5 个氯原子形成共价键时 磷原子最外层有 10 个电子 D 不正确 答案 C 7 现有如下各种说法 在水中氢 氧原子间均以化学键相结合 金属和非金属化合时一定形成离子键 离子键是阳离子 阴离子的相互吸引力 根据电离方程式 HCl H Cl 判断 HCl 分子里存在离子键 H2分子和 Cl2分子的反应过程是 H2 Cl2分子里共价键发生断裂生成 H 原子 Cl 原子 而后 H 原子 Cl 原子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上述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3 A B 都不正确 C D 解析 水分子内 H O 原子之间形成化学键 分子间的 H O 原子的作用是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 不正确 Al 与 Cl2化合时生成的 AlCl3为共价化合物 其中无离子键 不正确 在离子化合物中 阴 阳离子间存在相互作用 不单指相互吸引 还有相互排斥 不正确 HCl 属于共价化合物 分子中没有离子键 不正确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断裂 新键形 成的过程 但 HCl 中存在共价键而不是离子键 不正确 答案 B 8 2009 安徽高考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 材料 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可由石墨剥离而成 具有极好的应用 前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墨烯与石墨互为同位素 B 0 12 g 石墨烯中含 6 02 1022个碳原子 C 石墨烯是一种有机物 D 石墨烯中碳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 解析 A 项 石墨烯和石墨互称同素异形体 B 项 0 12 g 石墨烯中碳原子的物质的量 为 0 01 mol 含 6 02 1021个碳原子 答案 D 9 对于 A 族元素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SiO2和 CO2中 Si 和 O C 和 O 之间都是共价键 B C Si Ge 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4 次外层电子数都是 8 C CO2和 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 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和氧化钙反应 D 该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 4 和 2 解析 A 项中 Si 和 O C 和 O 之间都是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化学键 属于极性共价 键 正确 B 项中 A 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4 但 C 原子的次外层只有 2 个电子错误 C 项 CO2和 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 可以和碱性氧化物反应 正确 D 项该族元素的主要化合 价有 4 和 2 正确 答案 B 10 2010 江苏高考 已知 A B C D E 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 5 种主族元 素 其中元素 A E 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 元素 B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 元素 C 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 元素 D 的合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 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 A B 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呈气态 B 一定条件下 元素 C 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发生反应 用心 爱心 专心 4 C 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 C D E 的单质 D 化合物 AE 与 CE 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解析 从题目所给条件可以看出 A 为 H 元素 B 为碳元素 C 为 Na 元素 D 为 Al 元素 E 为 Cl 元素 A 项 由碳 H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可以是气态 液态和固态 B 项 C D 元 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 NaOH 和 Al OH 3 能反应 C 项 对于 Na Al Cl2的制 备 在工业上都采用电解的方法 D 项 化合物 AE 为共价化合物 只有共价键 化合物 CE 为离子化合物 存在离子键 答案 BC 二 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 4 小题 共 50 分 11 10 分 已知 X Y Z W 四种元素分别是元素周期表中三个连续短周期的元素 且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W 同主族 Y Z 为同周期的相邻元素 W 原子的质子数等于 Y Z 原 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Y 与 X 形成的分子中有 3 个共价键 Z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 电子数的 3 倍 试推断 1 X Z 两种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X Z 2 由以上元素中两两形成的化合物中 溶于水显碱性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为 它的共价键属于 填 极性 或 非极性 键 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 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3 由 X Y Z 所形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是 写化学式 该化合物与 W 的最高 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加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X 与 W 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时 水作 填 氧化剂 或 还原剂 4 用电子式表示 W 与 Z 形成 W2Z 化合物的过程 解析 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3 倍 所以 Z 是 O 则 Y 是 N N O 的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 11 所以 W 是 Na X W 同主族 又氮元素能够和 X 形成含有三个共价 键的分子 所以 X 是 H NaH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H H2O NaOH H2 水作氧化剂 答案 1 H O 2 极性 3 NH4NO3 NH OH NH3 H2O 4 氧化剂 4 12 14 分 有 A B C D 四种元素 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但均小于 18 A 和 B 用心 爱心 专心 5 在同一周期 A 的电子式为 B 原子 L 层的电子总数是 K 层的 3 倍 0 1 mol C 单质能 A 从酸中置换出 2 24 L 氢气 标准状况 同时它的电子层结构变成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 同 D 离子的半径比 C 离子的小 D 离子与 B 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1 写出 A B C D 元素的名称 A B C D 2 D 元素在周期表中属第 周期第 族 3 用电子式表示 A 的气态氢化物的形成过程 4 A 和 B 的单质充分反应生成化合物的结构式是 5 B 与 C 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如何证明 解析 由 A 的电子式可知 A 为碳或硅 又因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小于 18 根据 B 的 原子结构可知 B 为氧 则 A 为碳 0 1 mol C 可从酸中置换出 0 1 mol H2 则 C 为 2 价金 属 故为镁 根据 D 的电子层结构可知 D 为铝 答案 1 碳 氧 镁 铝 2 三 A 5 B 与 C 形成的化合物是 MgO 为离子化合物 证明方法为 验证其熔融物是否导电 若导电则为离子化合物 若不导电则为共价化合物 13 14 分 一种常用融雪剂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XY2 X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X 的阳离子与 Y 的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元素 Z W 均为短周期元素 它们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 Z 与 Y 相邻且 Z W 能形成一种 WZ2型分子 1 m 该融雪剂的化学式为 2 Z W 元素的名称为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Y2和 WZ2都为离子化合物 B XY2中仅含离子键 WZ2中仅含极性共价键 C H2Z 比 HY 的稳定性强 D X 的阳离子比 Y 的阴离子半径大 4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 XY2的电子式 用心 爱心 专心 6 B WZ2的结构式 Z W Z C Y 元素的单质与 H2Z 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Y2 Z2 2Y Z D 用电子式表示 XY2的形成过程为 5 冰雪的化学成分是 H2O 水的沸点比 H2Z 的沸点高 其原因是 解析 1 由 X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可推知其为 该元素为 Ca 根据 CaY2可知 Y 为 1 价 又因为 Y 与 Ca2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可知 Y 为 Cl 2 Z W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 则 Z W 是 C 或 S Z 与 Y 相邻 则 Z 是 S W 是 C 3 CaCl2是仅含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 CS2是仅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A 错误 B 正确 S 的非金属性弱于 Cl 则 H2S 的稳定性比 HCl 弱 C 错误 Ca2 Cl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但 Ca2 的核电荷数大 离子半径小 D 错误 4 XY2为 CaCl2 其电子式为 H2S 的水溶液为弱酸 应写 成分子式 即 Cl2 H2S 2H 2Cl S A C 错误 5 氢键影响物质的熔沸点 使水的沸点升高 答案 1 20 CaCl2 2 硫 碳 3 B 4 B D 5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14 12 分 1 请用下列 10 种物质的序号填空 O2 H2 NH4NO3 K2O2 Ba OH 2 CH4 CO2 NaF NH3 I2 只含有极性键的是 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 既有离子键又 有极性键的是 2 X Y 两种主族元素能形成 XY2型化合物 已知 XY2中共有 38 个电子 若 XY2为常见 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 其电子式为 若 XY2为共价化合物时 其结构式为 3 氯化铝的物理性质非常特殊 如 氯化铝的熔点为 190 2 02 103Pa 但在 180 就开始升华 据此判断 氯化铝是 填 共价化合物 或 离子化合物 可以证 明你的判断正确的实验依据是 4 现有 a g 7 种短周期元素 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7 元素的原子间反应最容易形成离子键的是 填序号 下同 容易形成共价键 的是 A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