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财会教学中指导学生做课堂笔记的实践研究_第1页
中职财会教学中指导学生做课堂笔记的实践研究_第2页
中职财会教学中指导学生做课堂笔记的实践研究_第3页
中职财会教学中指导学生做课堂笔记的实践研究_第4页
中职财会教学中指导学生做课堂笔记的实践研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职财会教学中指导学生做课堂笔记的实践研究中职财会教学中指导学生做课堂笔记的实践研究 一 课题的提出一 课题的提出 近来 常可听到这样的抱怨 当了这么多年的老师 如今倒不会做老师 了 这些学生根本就不想读书 一届不如一届 比对牛弹琴都不如 上课纪律这么差 进教室要先做警察 做职业学校的教师真不是滋味 现在的中职学生真是难教 我常问自己 这是为什么 近些年中等职 业学校的招生对象只能是学习的弱势群体 我校招收的学生进校成绩悬殊惊人 数学和英语基本上都是二十多分 并且上课大多不听 有的甚至作业都没有做 任课老师想尽办法抓抬头率 这样就带来了值得我们探究的教育难的问题 究 其原因主要是目前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令人堪忧 一 学生学习的现状 一 学生学习的现状 1 学习目的不明确 缺乏内在的动力 不要学和要我学的学生占多数 他 们受就业环境和社会录用人才的标准影响 认为 学好学坏一个样 只要有 钱 有权 有门路就能找到好工作 因此缺乏学习动力 2 学习态度不乐观 学生在自觉预习 听课效率 作业完成等方面 学习 态度端正与不端正分化现象较严重 很多学生上课走神 注意力不集中 趴着 睡觉 3 缺少良好的学习方法 职高生在预习 课堂笔记 课后复习等方面 70 的学生都存在着不良的学习方法 学生记笔记的人少 即使有记笔记 我们发 现学生的课堂笔记很不规范 有的因为懒惰 书本上干干净净的 有的则非常 勤快 往往将老师讲的 黑板上写的 画的 一古脑儿地记下来 把课堂笔记 变成了课堂记录 结果是上课时手忙脚乱 记的东西比书本的内容还多 密密 麻麻 有的因书的空白地方小 则到处牵线 钓鱼似的 复习的时候也不知道 哪跟哪了 课堂学习效果不理想 导致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掌握的不好 据调 查 有大概 70 的学生没有养成基本的学习常规 可见对中职生来说建立基本 的学习常规非常重要 作为财会专业的中职生 也普遍存在着上述问题 面对中职学生的学习基 础差 学习习惯差 行为规范差等 我们应针对这些现状去思考 去研究教学 上的对策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做课题笔记也许是个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二 课堂笔记的作用 二 课堂笔记的作用 做课堂笔记是课堂学习的好方法 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 为课后复习巩固打好基础 记课堂笔记避免学生上课分心和思想开小差 促使 学生听课时集中精力 积极思考 深刻理解老师所讲的知识 同时更能充分调 动眼 耳 手 脑等器官的互相配合与协调 锻炼学生的器官协调能力 笔记 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综合能力和总结归纳 能力 同时 笔记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锻炼记忆也有很好的效果 通过课堂 笔记 可以掌握老师的思考方法 分析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所以 可以说 课堂笔记是学生的信息库存和资料库 为学生课后复习和做作业提供了丰富的 参考资料 对于一些难度较大 需要日后反复思考的科目或内容 这种方便性 尤其明显 做课堂笔记是一项很重要的学习技巧 笔记是学生积累知识的重要 手段 是弥补记忆缺陷的最有效的方法 因为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 人不可能 都过目不忘 记忆本身就是不断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 俗话说 好记性不如烂 笔头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笔记是一份永恒的记录 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大脑记 忆方面的限制 一堂课下来 即使再聪明仔细的学生 最多也只能记忆课堂内 容的大概结构 大部分细节很快就会淡忘 特别是那些资料性比较强的内容 如图表 数字 公式等 更容易被遗忘 为了充分消化和理解 记录听课内 容非常重要 研究结果也表明 做笔记的人比那些不做笔记的人在测验和考试中成绩要 好得多 例如 有一项实验 在开始讲课后九个星期 对听课者进行一次测验 做笔记的人获得了 65 的分数 而不做笔记的人只得了 25 的分数 做笔记的人 在测验前能够按照笔记进行复习和背诵 而其他人只能依靠以前的那点记忆 综上所述 以学法指导作为转变教学观念的突破口 用学法指导来培养学 生学习能力 让学法指导发挥学生的内因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它 通过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习毅力 调 动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为了提高财会专业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培养学生掌握一种专业技能 我 们有必要給学生提要求 指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做好课堂笔记 二 课题研究理论依据和国内外研究综述二 课题研究理论依据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理论依据 一 理论依据 早在一九一九年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之先生就提出 新教员不重在 教 重在引导学生怎样去学 同时 他又精辟地指出 学 字的意义 是要自己去学 不是坐而受教 先生说什么 学生也说什么 那便是学戏 又 如同留声机器一般了 从这段话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陶行之先生批判的 实质是以 授 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 以 授 为中心的教师只能是 教死 书死教书 教书死 所以 陶行之先生指出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 学生 而是教学生学 这里的 教学生学 则是要求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 方法 好的学习方法指导可以使学生受用终生 尤其是我们中职生更是缺乏学 习方法 因此作为专业课教师更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的 多元智能理论 认为每个人除了语言智能和 逻辑 数学智能外 至少还有其他 7 种智能 如 空间智能 音乐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 等智能 并且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应采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尽可能多的使各种智能得到开发 从而促使问题解决更富有效率 而根据笔者 以往的教学经验以及相关文献的研究 我们一般认为 在高中学习中 学生是 否能将教师所讲的中心内容及时记下 即动脑的同时积极动手 也是影响学生 学习成绩的一个因素 所以做笔记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 国外的研究概况 二 国外的研究概况 心理学家研究笔记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 并逐渐形成了关于笔记功能的两 种假说 贮藏功能假说和编码功能假说 贮藏功能假说主张 记笔记的作用主 要在于对所记笔记的占有 强调记笔记的外部贮藏作用 认为通过对笔记的复 习 可以唤起对讲课内容的再认 巩固所学的内容 对于对笔记贮藏功能的测 量 传统的方法主要是比较允许复习笔记的被试与不允许复习笔记的被试之间 的学习成绩的差别 但贝顿 Benton 等人指出这种传统的方法没有严格区分 出编码的功能和外部贮藏的功能 外部贮藏效果应是对自己不上课而在课后借 用别人笔记进行复习的被试的学习成绩的测量 编码功能假说主张 记笔记对 信息如何编码有影响 这一假说的核心内容是 记笔记活动本身可以引起学习 中的积极活动 提高注意力 促使发展精细思维 组织记忆和形成迁移 从而 较好地理解讲授内容 维斯塔 Westa 等人比较了记笔记者与不记笔记者的 回忆成绩 并把记笔记者回忆成绩较好归功于笔记的编码功能 他们认为记笔 记是增加课堂信息储存的基本方法 记笔记促进了学生对课堂上所呈现的信息 的编码 并且更加有利于学生课后复习课堂教学所提供的内容 此外 美国心理学家迪瓦因 Devine 在文章中讨论了眉批 划线 总结 和列出提纲等一般的作课堂笔记的方法 三 国内的研究现状 三 国内的研究现状 迄今为止 国内对记笔记这一课题的研究极少 一些师生只是从经验中体 会到记笔记对学习可能有所帮助 但是对记笔记是否真正有效认识模糊 对记 笔记的作用怎么样发生也没有明确结论 对记笔记这种学习方法的评价也各执 一词 基于这一发展状况 我国学者胡进在其研究中采用了三种课堂笔记技术 传统的记笔记方法 即尽量按照教师授课的原话来记录 线性技术 即在发给 大学生的记录纸上已经列出了讲课内容的大 小标题 要求学生按照这些标题 循序渐进地作课堂笔记 矩阵技术采用两维表格 在表格上端列出大标题 在 表格左端列出小标题 在表格里大 小标题交叉的空白部分 留给大学生记课 堂笔记 实验结果表明 在恰当的知识控制条件下 线性技术 矩阵技术的生 成过程发生在记笔记的过程中 而传统记笔记方法的生成过程只能延迟发生在 复习笔记的过程中 并且前者的生成效应明显优于后者的生成效应 杨昭宁以生成作用假设为理论基础 初步探讨了记笔记的方法问题 通过 实验 杨昭宁推断出传统的笔记方法不具备提高应用能力 形成广泛迁移的优 势 需要指出的是 这两篇实验报告均是以大学一 二年级的学生为被试 至 今没有检索到以中学生为被试的实验研究 有研究者 1999 对北京市 1200 名 中学生 初一至高三 进行了学习适应性 AAT 的测试 发现在读书和记笔 记方法方面中等以下和差等的学生比例为 26 4 其中状况较严重的是初一 39 5 高一 31 0 为此 开展中学生尤其是中职生记笔记的研究迫 不急待 三 研究目标三 研究目标 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 探索几种有效的指导学生做课堂笔记的方法和策略 2 通过研究 使财会专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今后的学习中能 做好 用好课堂笔记 通过记笔记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使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 不仅要讲究教法 更要学会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和教 科研能力 四 研究对象四 研究对象 我校财会专业的学生 五 研究内容五 研究内容 1 我校财会专业学生记课堂笔记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2 通过实验研究探索了学生笔记水平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并分析笔记指导 策略运用的影响因素 3 通过课例 研究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做课堂笔记 4 运用对比法比较笔记策略辅导的不同方式对学生的影响 探讨学习策略 辅导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五 研究方法五 研究方法 1 调查法 课题组设计调查表调查做课堂笔记现状和学生的学法情况进行 调查 2 文献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经常性的组织课题组成员去市图书馆和资料 室查阅相关文献 并借助数字化图书馆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 库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CNKI 学术期刊 以及 google 和 百度 等网络搜索引擎获得学生做笔记的相关资料 筛选有效 和权威信息 不断地学习他人的经验 从而使本研究少走弯路 3 观察法 指研究者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 有目的 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 情境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观察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通过课例分析观察 学生做课堂笔记的情况 课堂中参与学习的情况 从而找出在学生做课堂笔记 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和问题 教师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4 实验法 选取一个班级 08 财会 1 班 作为实验班 加强对学生做课 堂笔记的指导 另一个平行班 08 财会 2 班作为对照班级在常态下进行教学 然 后比较两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习成绩情况等 六 研究步骤六 研究步骤 1 课题准备阶段 2009 年 1 月 2009 年 3 月 1 确定研究的课题 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2 建立课题组 明确分工职责 3 健全学习交流制度 学习有关文献资料 4 制定课题工作计划 2 课题实施阶段 2009 年 3 月 2010 年 5 月 1 定期组织学习 不断提高理论水平 2 研讨经常化 解决在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3 中期成果汇报 教育教学论坛 4 广泛听取意见 调整工作计划 3 结题鉴定阶段 2010 年 5 月 2010 年 9 月 1 根据调整后的工作计划 进一步进行课题的研究 2 对前面两阶段的研究进行全面总结 形成文字资料 包括课题工作总结 教师研究论文 专业课学习成绩等 3 做好结题的相关工作 归类整理和汇编研究成果 六 研究的预期成果六 研究的预期成果 课题结题报告 论文 教学案例 研究叙事 学生的笔记作品等 七 研究人员分工七 研究人员分工 课题负责人应冬兰教学经验丰富 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 是温州市财会 专业骨干教师 瓯海区名师培养对象 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 在省市区 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郑晓利老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马国燕老师工作认真负 责 这为课题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姓名姓名课题内分工课题内分工工作单位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职务或职称 应冬兰 负责人 全面负责课题的 研究工作 瓯海二职教务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