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I)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I)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I)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I)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人教版人教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单项选择题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下列有关北京人的说法 哪一项尚未被考古研究证实 A 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 B 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 C 已经掌握钻孔和磨制技术 D 用火烧烤食物 照明 2 2 分 用 长江流域 水稻 猪纹陶钵 干栏式房屋 等描述的原始居民是 A 龙山原始居民 B 红河原始居民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半坡原始居民 3 2 分 央视 探索 发现 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 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 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不可 能看到的场景有 A 北京人共同住在洞穴中 B 北京人用火御寒照明 C 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猎取动物 D 北京人长相像猿 非常丑陋 4 2 分 考古学家在半坡遗址发掘出了船形彩陶壶 下列表述中与此无关的是 A 当时的制陶技术已十分高超 B 船已经作为了交通工具 第 2 页 共 12 页 C 当时的人们已掌握了造船技术 D 当时已出现了文字萌芽 5 2 分 人类出现私有财产和阶级在是 A 母系氏族前期 B 母系氏族后期 C 父系氏族前期 D 父系氏族后期 6 2 分 为纪念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孙中山曾写道 中华开国五千年 神州轩辕自古传 毛泽东也 写 聪明睿智 光被遐荒 建此伟业 雄立东方 以此纪念 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 A 炎帝 B 黄帝 C 秦始皇 D 大禹 7 2 分 大禹被称为 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 以下不属于他的活动的是 A 治理黄河水患 B 建立了第一个王朝 夏 C 将部落首领的位置传给桀 从此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D 将夏朝的都城设立在阳城 8 2 分 暴君亡国 明君兴政 参照这一标准 下列四人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一位是 A 商汤 B 商纣王 C 周文王 第 3 页 共 12 页 D 周武王 9 2 分 西周时期 诸侯国对周王的义务有 服从周王的命令 定期朝觐 纳贡和服役 按分封的田亩纳税 治理诸侯国 A B C D 10 2 分 周朝分封的齐鲁两个诸侯国大致都在今山东境内 而山东简称 鲁 与以下各项中哪一项关系最 密切 A 齐桓公 尊王攘夷 损害了周王的威信 B 齐国综合实力远远弱于鲁国 C 老子及其学说对后世影响巨大 D 孔子及其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11 2 分 按照周礼 贵族使用鼎和簋的种类 数量都有严格规定 周天子用 九鼎八簋 诸侯用 七鼎 六簋 大夫用 五鼎四簋 士用 三鼎一簋 礼器的类型和数量的变化反映了 A 青铜器的数量增多和种类逐渐丰富 B 青铜器的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 C 贵族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D 青铜器成为贵族身份的代表性器物 12 2 分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文物中能够反映出商朝社会生活情况的是 第 4 页 共 12 页 兵马俑 司母戊鼎 甲骨文 铁农具 A B C D 13 2 分 有一天 小华去参观某一历史博物馆 其中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深深地吸引着他 根据你所 学的历史知识判断 此文物中的文字可能是 A 隶书或小篆 B 小篆或楷书 C 金文或隶书 D 甲骨文或金文 14 2 分 2017 年 11 月 24 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发布消息 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世界记忆工 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 成功入选 世界记忆名录 下列有关甲骨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骨文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文字 B 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 C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的 D 甲骨文还没有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15 2 分 春秋时期 诸侯争雄 其中以 尊王攘夷 为号召扩充势力 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是 A 宋襄公 B 齐桓公 第 5 页 共 12 页 C 越王勾践 D 楚庄王 16 2 分 据记载 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 7 次 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 3 次 同时鲁国去朝齐 11 次 朝晋 20 次 这说明 A 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 鲁国主动与秦晋结好 C 天子依附于诸侯 D 周王室地位衰落 17 2 分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食无荒年 天下谓之天府 此水利工程是指 A 郑国渠 B 灵渠 C 广通渠 D 都江堰 18 2 分 七雄戈戟乱如麻 四海无人得坐家 这是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 流沙 中的诗句 诗中 七 雄 所处的时期是 A 商朝 B 西周 C 战国 D 秦朝 19 2 分 商鞅变法法令规定 戮力本业 耕织致粟帛多者 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 举以为收孥 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 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 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第 6 页 共 12 页 C 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D 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 20 2 分 史记 商君列传 记载 令民为什伍 而相牧司连坐 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 匿奸者与降敌同 罚 行之十年 秦民大悦 道不拾遗 山无盗贼 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A 注重法治 稳定社会秩序 B 承认土地私有 发展经济 C 推行县制 便于国家管理 D 推动民族交融 富国强兵 21 2 分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 有人评价这次变法 以前是贵族任战士 现在是战 士任贵族 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A 加强刑罚 B 奖励生产 C 推行县制 D 奖励军功 22 2 分 成都平原变成 天府之国 得益于 A 李冰 B 黄帝 C 管仲 D 禹 23 2 分 据 华阳国志 蜀志 记载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 天下谓之 天府 也 记载 中描述的应是 A 都江堰 B 长江三峡 第 7 页 共 12 页 C 长城 D 灵渠 24 2 分 中国古代的许多成语出自百家争鸣时期的诸子百家 下列成语中与庄子有关的是 A 守株待兔 B 舍生取义 C 道法自然 D 墨守成现 25 2 分 毛泽东在读 史记 韩非列传 时批注道 韩非师从于苟子 他提出的 法治 术治 势治 三者合一的封建君王统治术 对后世影响很大 毛泽东所说的师徒两人所代表的学派是 A 都是法家学派 B 儒家和法家 C 儒家和墨家 D 都是儒家学派 二 二 非选择题 共非选择题 共 5050 分 分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26 19 0 分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世界领先的 也是在不断发展中得以完善的 请结合自己所学的历史 知识回答秦及以前古代地方制度推行的几个问题 1 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 哪些人有可能被分封为诸侯 这一制度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 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3 西周和秦虽然实行不同的地方管理体制 但在当时都起到了巩固统一的作用 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27 16 0 分 历史上的变法 改革与创新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政治上 确立县制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改革户籍制度 加强对人民的 管理 严明法度 禁止私斗 经济上 废除井田制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鼓励耕织 生产粮食 布帛多的人可免 第 8 页 共 12 页 除徭役 统一度量衡 军事上 奖励军功 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材料二 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 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 诽谤他 他被诬陷 谋反 惨遭 车裂 而 死 他虽遭不幸 但新法仍继续推行 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1 依据材料一内容并结合所学回答 材料中反映的内容是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 哪位国君任用他进 行了变法 2 如果你生活在战国时期 要想获得爵位或土地 你应该怎么做 3 依据材料回答 该变法内容中 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哪一条 4 材料二中的哪句话说明这次变法取得了成功 结合所学知识 你认为这次变法对秦国有什么影响 28 15 0 分 和谐 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髓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的发展愿景 某班同学以 和谐之光 为主题设计了一期板报 并提出了如下问题 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 任务一 搜集名言 汲取思想智慧 任务二 赏析名画 见证民族团结 任务三 对比事件 感悟历史 任务四 解读史实 体验和而不同 任务五 联系现实 构建和谐社会 1 阅读同学们搜集的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名言 请你任选其中一位 概括他的思想主张 A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老子 B 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C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孟子 D 兼相爱 交相利 墨子 2 下面两幅名画分别反映出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在处理与西藏地区民族关系时采取了什么方式 西藏正式纳 入中国版图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第 9 页 共 12 页 3 请你为本栏目提炼一个恰当的主题词并完成下表中 处关键词的填写 主题 历史事件背景结果 西安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社会矛盾 和平解决 国共两党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形成 重庆谈判抗战胜利后 全国人民渴望和平虽然签订了 双十协定 但 协定 很快国民党撕毁 挑起了 4 求大同 存小异 对和平发展意义重大 请从下列史实中任选一例加以说明 5 如图是同学围绕 科技与生活 开展问卷调查后 整理出的百姓关注的生活现象 请从正面或者反两方 面说明这些现象的利或弊 利弊选答一项 2 分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单项选择题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