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A卷_第1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A卷_第2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A卷_第3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A卷_第4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华师大版华师大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2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3 3 分 共分 共 7575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7575 分分 1 3 分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 上书皇帝请求严令禁烟 并被委任为钦差大臣 赴广州查禁鸦片 将收缴鸦 片在虎门集中销毁的民族英雄是 A 林则徐 B 邓世昌 C 关天培 D 陈化成 2 3 分 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 3 分 全球通史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 骄傲自满 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第一次是同英国的战争 第二次是同英法的战争 第三次是同日本的战争 这些战争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 结束 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 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其中同英国的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丧失领土 关税等主权 C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英国获得大量战争赔款 4 3 分 漫画多以含蓄 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 漫画叙述了哪个事件 第 2 页 共 13 页 A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黄海海战 D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 5 3 分 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 A 资政新篇 B 天朝天亩制度 C 三民主义 D 猛回头 6 3 分 太平天国运动波澜壮阔 14 年转战大半个中国 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幕 其斗争经过可用 以下年代尺形象的呈现出来 其中两个括号处对应的事件是 A 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 B 金田起义 天京被围 C 定都天京 安庆陷落 D 定都天京 天京被围 7 3 分 下图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要求是 第 3 页 共 13 页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实现 耕者有其田 取消一切私有财产 平均一切社会财富 A B C D 8 3 分 曾国藩说 办洋务 可以剿发捻 平定国内农民起义 可以勤远略 抵制外来侵略 说明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 维护清朝统治 B 抵抗外来侵略 C 发展民族工业 D 镇压人民革命 9 3 分 下图表所示 列强在华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第 4 页 共 13 页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0 3 分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 对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的下一代中国人来说 西方却成为仿效的榜 样 以便更好地加强中国的实力来对付西方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 中国人效仿西方掀起了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1 3 分 戊戌变法的主要功绩在于 A 挽救民族危亡 B 否定君主专制 C 追求民主科学 D 促进思想启蒙 12 3 分 近代以来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先贤们一直在探索中艰难前行 2018 年又是戊戌年 追忆一百二十年前的戊戌变法与随后的辛亥革命 他们的共同点有 A 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 B 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 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 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13 3 分 1958 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 浮光掠影 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 一书 将美国对中国 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 轻视阶段 赞赏阶段 敌对时期 1949 在 轻视阶段 美国直 接参与了哪一次侵华战争 A 鸦片战争 第 5 页 共 13 页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 3 分 中国近代史上 曾出现过一个人数众多的组织 他们打着 扶清灭洋 的旗号 以反洋教为共同 目标 他们是 A 太平军 B 义和团 C 洋务派 D 维新派 15 3 分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三个条约 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A 巨额赔款 加重了人们的经济负担 B 协定关税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C 开设工厂 便利了列强的资本输出 D 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6 3 分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 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 是 林则徐 魏源 新文化运动 李鸿章 左宗棠 洋务运动 康有为 梁启超 戊戌变法 孙中山 辛亥革命 A B C 第 6 页 共 13 页 D 17 3 分 近年来 民意信息逐步进入政府决策咨询程序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民主进程 下列事件不利于 民主进程的是 A 三民主义的提出 B 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统治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的制定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的颁布 18 3 分 亚渐觉副发生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是指亚洲进入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其革命具有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下列人物属于 亚洲觉醒 范畴的是 章西女王 孙中山 甘地 玻利瓦尔 A B C D 19 3 分 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 中华儿女的精神品质不断激励着中国人民奋勇前进 将下列图片前的序 号与相对应的精神品质前的字母符号连接 正确的一组是 A a b c 第 7 页 共 13 页 B b a c C c a b D c b a 20 3 分 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 A 思想 制度 器物 B 制度 器物 思想 C 器物 制度 思想 D 思想 器物 制度 21 3 分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 改良派批评洋务派是因为洋务派遗其体而求其用前进得不够 其实 洋 务派同改良派的真正差异不过在于 前者只布新而不除旧 后者布新同时除旧 对材料解读有误的是 A 布新 指学习西方科技 B 除旧 指推翻清朝统治 C 洋务派维护清朝统治 D 改良派主张学习西方制度 22 3 分 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 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 标志中国近代化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 五四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洋务运动 D 鸦片战争 23 3 分 某课外小组展开历史竞猜活动 有一谜语的谜面是 北京大学 巴黎和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 它的谜底应是 A 五四运动 第 8 页 共 13 页 B 中国共产党成立 C 黄埔军校成立 D 新文化运动 24 3 分 图 1 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内容节选 图 1 上述内容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 A 奋斗目标 B 中心工作 C 组织机构 D 最低纲领 25 3 分 1923 年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 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才 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中国共产党取得这一认识是在 A 辛亥革命后 B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后 C 五四运动后 D 中共七大后 二 二 综合题 本火题共综合题 本火题共 2 2 小题 小题 2626 小题小题 1212 分 分 2727 小题小题 l3l3 分 共分 共 2 2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26 12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 洋务派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创办一批军事工业 民用工 第 9 页 共 13 页 业 但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 他们不自觉走向自己预期目的的反面 摘选自 洋务运动史 材料二 梁启超说 李冯章坐知有洋务 而不知有国务 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 茫乎未有闻焉 以为 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 无一不优于他国 所不及者 惟枪耳 炮耳 船耳 铁路耳 机器耳 吾但学此 而洋 务之能事毕矣 摘编自蒋廷黻 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中国必须用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封建制度 整个社会才有可能继续进步和发展 戊戌变法的发 动者和组织者顺应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 打破封建思想的禁区 积极倡导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 并且付 诸实施 吹响了变法的号角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摘编自杨杰 戊戌变法 百年后的反思与启示 1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 洋务派官僚们的预期目的是什么 这场运动客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2 根据材料二分析 梁启超认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是什么 鉴于这一局限性 梁启超等人发动了一场什么 运动 3 材料三中 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 是指什么 根据材料三回答 为什么说戊戌变法 起到了思想启 蒙的作用 27 13 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 世纪中后期以来 当中国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富强而努力时 近代化运动就开始了 不同 时代的中国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 根据当时人们主观上的理解 运用自己可以拥有的政治资源与经济条件 来不 断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 萧功秦 二十世纪中国的六次政治选择 材料二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要一步 梁启超认为 变法之本 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 在变官制 康有为认为 东西国之强 皆以立宪法 开国 会之故 国会者 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也 马洪林 戊戌变法研究百年回顾 材料三 康有为认为 洋务派 购船置械 可谓之变器 不可谓之变事 设邮使 开矿务 可谓之变事 而 第 10 页 共 13 页 不可谓之变政 严复认为 洋务运动的缺点是 大抵务增其新 而未尝一言变旧 盗西法之虚声 而沿中土之实 弊 中国近代史丛刊 戊戌变法 材料四 孙家鼐曾是竭力支持康有为变法的重要官员 他曾把康有为称之为 忠心热胆而心通时务 的 唯 一朝士 他还对皇上表示 若皇上责成变法 我唯举康某人 我则安能 在 孔子改制考 出版后 他曾 向皇帝奏称 康有为才华甚富 学术不端 所著 孔子改制考 最为荒谬 他还力请皇上销毁书版 而徐察其 人品心术 萧功秦 危机中的变革 清末现代化中的激进与保守 1 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 根据材料一 概括近代中国人实现近代化的目的 2 戊戌变法中 育人才 的相关法令是什么 依据材料二 概括维新派志士认为变法的关键措施是什么 说出该措施的具体表现 3 根据材料三 归纳康有为 严复对洋务派是如何评价的 4 据材料二 指出孙家鼐对康有为的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这一变化反映了维新变法面临的最大阻力 是什么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2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3 3 分 共分 共 7575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7575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