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I )卷_第1页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I )卷_第2页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I )卷_第3页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I )卷_第4页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III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919 题 共题 共 3838 分分 1 2 分 根据媒体报道 元谋人以其唯一性和独特性被评为 云南十大名片 之首 元谋人的 唯一性和 独特性 主要体现在元谋人 A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 生活在中国云南省元谋县 C 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 会直立行走和使用打制石器 2 2 分 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共同之处是 过着定居生活 使用磨制石器 种植水稻 建造房屋 A B C D 3 2 分 下列原始居民和传说中的部落首领 不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是 A 舜 B 大汶口原始居民 C 黄帝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第 2 页 共 11 页 4 2 分 毛泽东曾写道 赫赫始祖 吾华肇造 这里的 始祖 是指 A 禹 B 舜 C 尧 D 黄帝 5 2 分 如图所示器物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青铜器 它铸造于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6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 新旧制度更替 社会大变革 其根本原因是 A 战争频繁 B 诸侯争霸 C 百家争鸣 D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7 2 分 以下是小明同学对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这一单元进行的整理 其中错误的是 A 夏朝出现甲骨文 B 西周实行分封制 第 3 页 共 11 页 C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D 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 8 2 分 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 战国 因战争众多 争夺激烈而得名 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是 A 公元前 771 年到公元前 221 年 B 公元前 476 年到公元前 221 年 C 公元前 770 年到公元前 476 年 D 公元前 475 年到公元前 221 年 9 2 分 四川素有 天府之国 之称 这主要得益于战国时期修筑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这项工程 是 A 都江堰 B 白渠 C 郑国渠 D 灵渠 10 2 分 古人曾说 夫孝 德之本也 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 道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11 2 分 有学者认为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 该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A 大变革 B 大一统 C 民族政权并立 第 4 页 共 11 页 D 专制皇权加强 12 2 分 下列朝代中类似于秦朝的是 A 西汉 B 曹魏 C 东晋 D 隋朝 13 2 分 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 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 秦朝在中央设置负责 监察 百官 的官职是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锦衣卫 14 2 分 吴王濞招天下之亡命之徒铸钱 淮南王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 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 赵王彭祖 让商人独买商品以专其利 收入多于国家租税 而贵族与商人 声千互通 相为消长 这些情况 皆足以动摇政局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西汉武帝 A 改革币制 盐铁官营 B 颁布推恩令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强化监察制度 15 2 分 司马迁评价他 凿空西域 他被誉为 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他毕生的坚韧探索 不仅促 进了各个民族的交流融合 更深刻地拓展了一个民族看世界的大视野 他 是 A 蒙恬 B 卫青 第 5 页 共 11 页 C 张骞 D 霍去病 16 2 分 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的是 A 华佗的 五禽戏 B 张仲景的 伤寒杂病论 C 扁鹊的四诊法 D 华佗的麻沸散 17 2 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 晋江流域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自然条件 B 统治者施行仁政 C 水利设施齐全 D 中原汉人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18 2 分 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 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而且还有一定 的历史价值 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A B C 第 6 页 共 11 页 D 19 2 分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 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 与下面目录相关的标题应该是 A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繁荣开放的社会 D 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454 分分 20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樊迟问仁 子曰 爱人 论语 颜渊 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雍也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 卫灵公 材料二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孟子 尽心章句下 施仁政於民 省刑罚 薄税敛 深耕易耨 孟子 梁惠王章句上 材料三 书籍被烧残 其实还在其次 春秋末年以来 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 事实上因此而遭 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一郭沫若 1 材料一是春秋时期哪位历史人物的言论 据材料一指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 材料二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的言论 据材料二指出他如何发展孔子的政治学说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 春秋末年以来 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 在思想界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第 7 页 共 11 页 遭受致命的打击 指的什么事件 4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社会的传统思想 仍然在影晌着我们 如孔子的 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 等思想仍 然发挥着积极影响 当今社会 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儒家思想 21 14 分 历史讲述的是关于人的故事 生动活泼 有滋有味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一些杰出的历史人 物在不同领域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让我们围绕历史人物 完成下列探究 1 任务一梳理知识 根据下列表格的分类 将下列历史人物的序号填进对应的空格内 张骞 主父偃 蔡伦 司马迁 张仲景 陈胜 吴广 类别序号 政治家 科技人物 史学家 农民起义领袖 2 任务二观点论证 杰出历史人物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请以张骞为例 运用史 实加以论证 3 任务三思考感悟 杰出历史人物取得成就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2 20 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我国国家分裂 政权林立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 图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 给予南迁人民免除税役的权利 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 到梁代 江南许多地区已是 良畴美拓 吐吠相望 连宇高花 叶陌如绣 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 国家兴自北土 移居平城 此间用武之地 非可文治 河洛 今洛阳一带 王 里 因兹大举 光宅中原 魏书 任城王传 第 8 页 共 11 页 1 屯田数载救黎民 官渡一战挫傲军 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奠定了右图中哪个政权的基础 根据所学 知识说出他完成局部统一的措施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3 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 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4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 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 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919 题 共题 共 3838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