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4 西周的分封制(II )卷_第1页
教科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4 西周的分封制(II )卷_第2页
教科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4 西周的分封制(II )卷_第3页
教科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4 西周的分封制(II )卷_第4页
教科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4 西周的分封制(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8 页 教科版备考教科版备考 20202020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0404 西周的分封制 西周的分封制 III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如图中有利于周统治 长久 的制度是 A 禅让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皇帝制 2 2 分 国家建立后面临的严峻现实 就是如何管理广大地区 巩固统治 西周时期实行了一种新的制度 这种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奴隶制 C 世袭制 D 分封制 3 2 分 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 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 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和亲政策 D 禅让制 第 2 页 共 18 页 4 2 分 烽火戏诸侯 和 孔子周游列国 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故事 与 诸侯 列国 的产生相关的 制度是从哪一朝代开始推行的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5 2 分 封尚父于营丘 曰齐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 曰鲁 史记 周本纪 中这段文字反映的古代政治 制度是 A 禅让制 B 郡县制 C 行省制 D 分封制 6 2 分 据记载 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 7 次 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 3 次 同时鲁国却朝齐 11 次 朝 晋 20 次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 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 鲁国国君主动与齐晋结好 C 周王室地位衰落 D 天子依附于诸侯 7 2 分 下列各项制度符合西周周天子与诸侯情况的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奴隶制 D 分封制 第 3 页 共 18 页 8 2 分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孔子周游列国 与 诸侯 列国 的产生相关的政治制度是西周 A 世袭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中央集权制 9 2 分 西周时期 周王实行了一种新的制度 这种制度是 A 分封制 B 世袭制 C 禅让制 D 郡县制 10 2 分 春秋战国乱悠悠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等争霸局面的出现 源自哪一制度的衰落 A 分封制 B 禅让制 C 世袭制 D 郡县制 11 2 分 史记 周本纪第四 记载 武王 封尚父 姜子牙 于营丘 日齐 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制度 是 A 分封制 B 奴隶制 C 世袭制 D 禅让制 第 4 页 共 18 页 12 2 分 下图是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中青铜器克罍 l i 的铭文拓片 其大意为 周王对太保说 我 非常满意你的供奉 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 该铭文拓片可直接用于研究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礼乐制 D 郡县制 13 2 分 天子建国 诸侯立家 卿置侧室 大夫有贰室 大夫有贰宗 土有隶子弟 与此材料有关的制 度是 A 丞相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分封制 14 2 分 西周时期 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 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 天子九鼎 诸侯七鼎 卿大 夫五鼎 元士三鼎或一鼎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 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15 2 分 西周时期 举行仪式所用的舞队和鼎的数量都有严格规定 低等级的贵族使用了高规格的礼器或 乐器 会被视为挑战等级秩序的 违礼 行为 这些规定 第 5 页 共 18 页 A 形成了禅让方式 B 稳定了社会秩序 C 实现了土地分封 D 扩大了国人利益 16 2 分 下列图片与西周分封制有关的是 A B C D 17 2 分 历史学家杨宽在 先秦史十讲 一书中指出 西周王朝之所以强大 由于天子能够控制和使 用诸侯 从而控制四边的夷戎部族 杨先生认为西周强大的原因是 A 郡县制推动了各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第 6 页 共 18 页 B 分封制稳定了西周的政局 C 三公九卿制促进西周经济的繁荣 D 中央集权制度使君权更加集中 18 2 分 在西周初年 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的可能性最小 A 甲是某部落的首领 曾带兵帮助周军进攻商军 B 乙是某地的平民 才能 人品俱佳 C 丙曾带兵攻打商军 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D 丁是西周王族成员 整日无所事事 19 2 分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作用是 A 满足同姓亲人的愿望 B 确立了贵族等级制度 C 巩固了西周统治 D 确立周王高高在上 众星捧月 的地位 20 2 分 西周时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 实行了 授民授疆土 的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21 2 分 春秋战国乱悠悠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等争霸局面的出现 源自与哪一制度的衰落 A 世袭制 B 禅让制 C 分封制 第 7 页 共 18 页 D 郡县制 22 2 分 下图反映了西周时开始实行的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世袭制 23 2 分 西周初年 疆域空前辽阔 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 采取了下面的哪一种制度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24 2 分 为了巩固政权 西周统治者实行了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25 2 分 左传 记载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A 分割诸侯的兵力 第 8 页 共 18 页 B 巩固周王室统治 C 保证国家兵源 D 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26 2 分 北京出土的青铜器 克盉 h 下图 记载 周成王封克做匽 今北京地区 的诸侯 管理羌 族 驭族 克进驻匽地 接收土地 平息动乱 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 A 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 B 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C 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 D 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 27 2 分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A 巩固周王统治 B 保证国家兵员 C 分割诸侯权利 D 保证国家收入 28 2 分 天子九鼎 诸侯七鼎 卿大夫五鼎 鼎 有丰富的政治含义 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 古代烹煮器物 一般是三足两耳 B 立国礼器 身份地位与权力象征 C 比喻帝王 鼎业代指帝王的大业 D 象征三方并立 鼎峙或鼎足之势 第 9 页 共 18 页 29 2 分 在西周初年 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 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 带兵抵抗周部落的进攻 兵败后降周 B 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 才能 人品俱佳 C 丙带兵攻打商纣王 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D 丁是西周王族成员 整日无所事事 30 2 分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就 分封制 和 郡县制 进行了激烈争论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分封制是封建社会的象征 B 分封制结束了地方官吏的世袭 C 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D 郡县制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7575 分分 31 15 分 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播放的电视连续剧 大秦帝国 吸引了无数观众去了解秦朝的历史 阅 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秦帝国 2 纵横 讲述的是商鞅变法后日趋强大的泰国惠文王时期 君臣携手 纵横捭闺 一次 次突破外交困局和险局 奠定了秦国强大的基础 材料二 启良先生在 中国文明史 中说 秦朝建立后 实现了 海内为郡县 法令为一统 郡县是相对于 分封而言的 二者之不同 既是中央对地方控制方式之不同 亦为王权的大小之不同 第 10 页 共 18 页 1 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 你是否会支持商鞅变法 为什么 2 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 3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黄鹏同学和刘芳同学产生了分歧 如图 两位同学评价商鞅变法的侧重点有何不 同 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评价历史上的改革与变法 4 说说分封制与郡县制在 中央对地方控制方式 上的不同 32 15 分 阅读下料回忆我国古代有关制度的知识 材料一 相传在皇帝之后 黄河流域主要有陶唐氏 有虞氏 夏后氏等部落 为了抵御洪水 三个部落走向 了联盟 尧 舜 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当时实行禅让制 即将部落联盟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材料二 夏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材料三 材料四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击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 1 阅读材料一 尧 舜 禹三人中 谁因为治水有功 得到民众的爱戴而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2 材料二是对哪个朝代的描述 其中的 家天下 是指哪种制度 3 材料三显示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写出图中第二等级人物的身份 第 11 页 共 18 页 4 材料四赞扬了哪个人物的什么历史功绩 该人物为加强全国的统治 创立了大一统的什么制度 33 1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朝代 时期 更替示意图 部分 材料二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 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 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 紧密地联为一体 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三 秦朝统治者 为了有效地维系 大一统 对文字 货币 度量衡进行了选择 用以规范 秦 以后 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 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 之梦 请回答 1 材料一示意图中的 处应该填写的朝代 时期 分别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 写出西周的建立者是谁 2 据材料二 归纳西周实行政治制度的作用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除上述文字反映的相关内容外 秦朝统治者为巩固统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4 综上所述 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34 15 分 山东历史悠久 拥有丰富的研学旅行资源 某学校计划组织 次 感悟山东历史 主题研学活动 请你参与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1 活动一 识历史地图 明悠久历史 第 12 页 共 18 页 山东又称 齐鲁之邦 齐国 春国等诸侯国的出現与西周开始实行的什么制度有关 图中的哪个字母表示齐 国的位置 2 活动二 读齐鲁历史 晓儒学发展 作为齐鲁文化核心的儒学产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 由孔子开创 孟子等继往开来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 儒学 崇尚仁义的思想观点并不被秦始皇所重视 反而制造了 焚书坑儒 的文化劫难 汉武帝在位时采纳儒生董仲舒 的建议 最终奠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儒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什么建议 最终奠定了 儒学的正统地位 3 活动三 建资料卡片 知山东名人 完善上面资料卡的内容 人物 作品 4 活动四 亲历纪念地 育爱国情怀 图一中的 甲午战争 爆发于哪一年 图二纪念的 五四运动 是一次什么性质的运动 图三纪念的 台儿 庄大战 的主要指挥者是谁 5 谈谈你参与这次研学旅行活动的感想 第 13 页 共 18 页 35 20 分 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而生产力的发展又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制度变革 阅 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一不朝 则贬其爵 再不朝 则削其地 三不朝 则 六师移之 孟子 告子 材料三 周平王东迁后 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 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 周天子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天 下 共主 但已无力控制诸侯 人教版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 第 14 页 共 18 页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使用图一和图二这两种工具的时代分别称为什么时代 青铜器主要使 用哪种铸造方法 图四所示的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它与哪一技术共同促进了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 2 材料二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 材料体现出诸侯有哪项义务 3 材料三所描述的这一现象体现了春秋时期的哪一政治特点 从根源上讲 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材料一中哪 种工具的使用有关 4 材料四中的两幅地图分别是哪一时期的形势图 后来哪一朝代结束了这一长期分裂的局面 又创立了一 套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第 15 页 共 18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